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那天晚上用她的父母親刺激她,使得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這算是外界對她的個人小世界的一次強力入侵,對她產生了一定的正面引導作用。但她又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算是不讓父母親擔心,反而焦慮起來,這是因為她還尚未具備健康身心的調整能力。她現在雖然看似積極了許多,但實際上心態依舊不健康,並不比過去木然的狀態好多少。可至少,她已經開始作出嘗試,這就是最大的進步。

  因著這兩天我與她一直窩在家中打消耗戰,我原本存在冰箱裡的食材已經消耗一空。我病癒後的那天早上,打算出門去採買食材。原本我出門買菜,都是將她單獨留在家中。因著從前她一般都處在木然呆坐的狀態,我倒是很放心她一個人。可如今她這般拼命地幹活,到讓我不放心了。畢竟她現在從“靜”態變為了“動”態,只要處在運動中,難免出事的機率就會增大。比如萬一她切菜時不小心割到手流了血,那可是不得了的事。又比如她打掃衛生間結果又照了鏡子,回想起往事。總之不安的因素太多,我實在不放心。

  於是我頭一次提議道:

  “林依,想跟我出門買菜嗎?”

  她本在擦桌子,聽到我的話,立時手中一頓。我見她半晌愣在那裡不回答我,於是走到她身邊,說道:

  “走吧,悶在家裡這麼久了,也該出去透透氣了。”

  她表情木然,眼神呆滯,仿佛沒有生機的木偶人一般。我知道她心中所想,出門散心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這主要是抑鬱症伴生的偏執思維,總覺得外界充滿了變化,那裡是陌生的,是危險的,她會更加焦躁難安。我的這一處公寓現在已經被林依當做了暫時的棲身之所,說白了就是她的保護/傘。現在要她走出去,確實有難度。

  “…好。”她的回答姍姍來遲,這一個字吐出來仿佛要了她的命,但她依舊咬牙說了出來,可見她決定改變自己的決心。

  我笑了笑,牽著她的衣袖,讓她去換衣服。等她磨磨蹭蹭出來,我已明顯感覺到了她的忐忑情緒。但我依舊帶著她換鞋出門,當我把家中大門關上的那一刻,明顯地看到了她身子顫抖,扭頭、轉身、撤步的動作。我安撫地握住了她的手,這是一次觸碰嘗試,以往她會很抗拒,我想試試看她現在是否抗拒。

  意料之中,她的手顫了顫,隨即掙開了我的手。但沒有從前那樣用全身去抗拒了,她似乎猶豫了一下要不要掙脫開。以往我也就只有在她發狂和熟睡的時候,才能觸碰她,如今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進步,即便我心裡還是有些心酸。

  “走吧。”我語調輕鬆,並且在前面帶路,抑鬱症病人出門在外,需要時刻看到她熟悉信賴的人在身旁,才能感到安心。我走在她前面,讓她看到我的背影,她就會安定許多。

  我家在十樓,上下樓都乘坐電梯,基本上不會讓她遇見樓梯。並且只得慶幸的是,林依沒有幽閉恐懼症,否則她連電梯都乘坐不了。

  我們乘坐電梯直接到了地下車庫,我帶著她上了車,一路向大型超市開去。今天不僅僅要買菜,家裡很多日用品也見底了,都得補充,因此我沒去菜場,而是選擇了大型超市。她坐在副駕駛座上,很安靜,低著頭,盯著自己的手指。一般人在乘車的時候,如果沒有其餘事情紛擾精神,必然是會自然而然地看窗外景致。但她卻與一般人不同,一直目光下垂,盯著自己的手指看,這就是典型的抑鬱症患者的症狀之一。她不接受外界,恐懼外界,因此也不會去看外面。

  車子很快駛入了超市的車庫,我停好車,解開安全帶,卻見她黏在車座上不願下來。我嘆了口氣,繞到副駕駛車門邊,打開車門,幫她解開安全帶,然後也不碰她,只是溫和道:

  “下車吧,別擔心,我一直都在。”

  她緊張地摳了一下手指,我觀察到她咬住了嘴唇。她開始不安了。車庫裡很熱鬧,這家大型超市生意一直很好,客來客往,這會兒車庫裡也有不少車輛進出。一對小夫妻模樣的人正下了車,路過我們的車邊,妻子挽著丈夫的手臂,顯得很親昵,一路說說笑笑的,看起來羨煞旁人。

  林依攥緊了拳頭,渾身開始顫抖,呼吸開始急促起來。我暗道不好,急忙伸手抓住她的手腕,我沒有很用力,但是也讓她感覺到了我手掌的溫度和力量。我聲音不慌不忙,依舊溫和可親:

  “林依,別怕,我一直都在。”

  她這次沒有掙脫我,於是我繼續道:

  “深呼吸,你看,我一直都在。”

  她很聽話,順著我的話開始深呼吸。五輪呼吸之後,她身子的顫抖漸止,放鬆了下來。

  “乖,下車。”

  她顫顫巍巍地下來,我關上車門,鎖了車,然後繼續在前面領路:

  “跟我來。”

  她緊緊地跟在我身後,我甚至懷疑她要踩我的鞋後跟。我走得不快,但她的步子十分僵硬,於她來說,我現在的步速稍微快了點。然後我就感覺腰間衣服一緊,我立馬頓住,回身一看,她居然揪住了我衣服腰間的布料。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伸手拉住我,我竊喜不已,但也知道這是因為外界的特殊情況下,她無可依靠,只能依賴我才會如此。不過我依舊很是開心,放緩了步伐,慢慢帶著她走進了超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