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她示意眾人打住,吩咐憐兒去傳喚他。
崔日用低著身子進來,乍見屋中全是人,立時猜到了是怎麼回事,鎮定自若地到階下拜道:“臣崔日用見過鎮國太平公主,臣有一事稟告公主,韋皇后專權擅政,竊取國柄,與宗楚客密謀想要除掉相王和您。”
宋玉沒有作聲,刻意擺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態度,薛崇簡地消息證實了自己猜想,反是給她增添了不少信心。
“你是如何得知?”劉幽求在宋玉的示意下問道。
“殿下,此事萬萬拖不得,韋氏已暗地裡召集五萬府兵,今夜就會進駐長安。上官昭容今晨早朝宣讀遺詔,立李重茂為太子繼承大統,韋皇后垂簾聽政,秉軍國大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殿下!韋氏今夜就會除掉相王和您。”崔日用見太平公主端坐在坐里,愛答不理的樣子,便也曉得公主這是在擺架子,也知自己平日裡兩面三刀,說出來的話可信度並不高,若不說得緊急和真切,她也不大會信。
果然,宋玉聞言大驚失色,赫然立起,衝下去揪住他厲聲道:“你說什麼?遺詔?什麼意思?”
“殿,殿下!聖上晏駕了!”崔日用頗懷沉痛的答道,抹了抹擠出來的淚。
宋玉駭然失色,想不到歷史果真成真,腳底下一個踉蹌,為劉幽求和李成器爭相扶穩。
“這不可能,這怎麼可能?”宋玉喃喃自問,腦中一陣暈眩,原以為自己穿越而來並不會對除了婉兒外的其他人產生什麼感情,卻沒想到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似乎被什麼東西給扎到了般那麼的疼。
“我們都覺得不可能,可是上官昭容出現在了朝堂上啊。”崔日用見她如此,有點焦急。
“是誰派你來的?崔湜呢?”劉幽求謹慎的問道。
“崔相留在了宮裡,是臣去找他,他叫臣來的。是真的,殿下,請您相信我,崔相讓我轉告殿下,他在娘娘身邊,這樣殿下就會信了。”崔日用害怕太平公主不信任他,屋裡多數人似乎也都持有懷疑的態度。
宋玉反覆念叨著崔湜的話,一個驚凜,冷靜下來,沉聲道:“崔日用,謝謝你來告訴我。即然你來投誠,我必不會忘了你今日之恩。”說罷叮囑李成器道:“方才我說的話你們都記下了沒有?劉幽求,你也跟著進宮,你跟著陳玄禮,李隆基,必須讓他守住玄武門,那個地方格外關鍵,交給誰我都不會放心,聽明白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玉姐姐,GOGOGOGO~
親們要看什麼番外,抓緊吱聲~~
☆、豐碑
劉幽求驚震片刻,領命道:“臣記住了,殿下放心,臣等務必嚴遵號令!”
宋玉自知這是出於私心,她不怕韋氏會害了婉兒,但卻怕李隆基跟隨了歷史,放他在玄武門看著,只有自己才知道是別有用心。
“你們現在就去,我只給你們兩個時辰,午時我就會進宮。”宋玉捏住拳頭,恨聲說道。
“姑母!您不能進宮!”李成器等人嚇了一跳,若是失敗那可如何是好?
“殿下,您不能去,您的安危比什麼都要緊。”滿屋的人齊齊跪下勸告,大都知道政變的變數很大,只要太平公主不進宮,失敗了可以全推得一乾二淨。
自己的安危哪裡比得上婉兒的重要?宋玉自嘲一笑,冷凝道:“既然如此,那麼你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大唐的江山就完了!”
眾人齊齊色變,這意味著若是失敗,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屆時恐怕就不是宮廷政變那麼簡單,或許會引至天下大亂。
李成器等人油然生敬,大禮而拜,“姑母,侄兒願為您赴湯蹈火,為大唐盡忠!”
劉幽求本還想勸,聞言渾身一震,手握劍柄,昂然直視宋玉道:“公主高義,臣等必竭盡所能!”
“快去,兩個時辰,只給你們兩個時辰。崔日用,你想立功的話,就去長安城南大門明德門,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不許城衛兵放一個人進來!那些城裡韋氏的人,全都給我盯緊了,如果得到宮裡成功的消息,也別放出去一個!”
宋玉不斷催促他們,待滿屋人都去了,她才逐漸鎮定下來,來不及為李顯的離世感到傷痛,她還必須儘快入宮。
所有人都以為她是為了這大唐的天下或是那個寶座,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求宮裡面那個人平平安安。那個人一定是在等她,等著自己去救她,說起這個等字,宋玉氣得差點就又要砸東西了,狠狠地在桌子腿上踹了一腳,自己怎麼那麼傻,原本說好了不會再等的,為何她還要在這府裡面等著,如今可好了,歷史上該發生的事全都發生了,縱然時間提前,似乎也沒能改變什麼。
歷史上所有線索都在表明,正是因為太平公主最後選擇留在公主府里坐鎮指揮,才錯失了上官婉兒。
宋玉曾經一度認為那是李隆基篡改過的歷史,上官婉兒非是投誠而被李隆基斬於旗下。那個柔情似水的女人,實則內心堅強有傲骨,斷然不會做出諂媚之事,所以她極有可能是因為相信太平,才會捧了詔書出玄武門去見李隆基的。
而如今,上官婉兒在朝堂上宣讀了遺詔,是否就是在傳遞她被韋氏挾持了的消息?是的,宋玉篤定的相信上官婉兒是為此在保全自己,向她表明她在宮裡的處境。
崔日用低著身子進來,乍見屋中全是人,立時猜到了是怎麼回事,鎮定自若地到階下拜道:“臣崔日用見過鎮國太平公主,臣有一事稟告公主,韋皇后專權擅政,竊取國柄,與宗楚客密謀想要除掉相王和您。”
宋玉沒有作聲,刻意擺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態度,薛崇簡地消息證實了自己猜想,反是給她增添了不少信心。
“你是如何得知?”劉幽求在宋玉的示意下問道。
“殿下,此事萬萬拖不得,韋氏已暗地裡召集五萬府兵,今夜就會進駐長安。上官昭容今晨早朝宣讀遺詔,立李重茂為太子繼承大統,韋皇后垂簾聽政,秉軍國大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殿下!韋氏今夜就會除掉相王和您。”崔日用見太平公主端坐在坐里,愛答不理的樣子,便也曉得公主這是在擺架子,也知自己平日裡兩面三刀,說出來的話可信度並不高,若不說得緊急和真切,她也不大會信。
果然,宋玉聞言大驚失色,赫然立起,衝下去揪住他厲聲道:“你說什麼?遺詔?什麼意思?”
“殿,殿下!聖上晏駕了!”崔日用頗懷沉痛的答道,抹了抹擠出來的淚。
宋玉駭然失色,想不到歷史果真成真,腳底下一個踉蹌,為劉幽求和李成器爭相扶穩。
“這不可能,這怎麼可能?”宋玉喃喃自問,腦中一陣暈眩,原以為自己穿越而來並不會對除了婉兒外的其他人產生什麼感情,卻沒想到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似乎被什麼東西給扎到了般那麼的疼。
“我們都覺得不可能,可是上官昭容出現在了朝堂上啊。”崔日用見她如此,有點焦急。
“是誰派你來的?崔湜呢?”劉幽求謹慎的問道。
“崔相留在了宮裡,是臣去找他,他叫臣來的。是真的,殿下,請您相信我,崔相讓我轉告殿下,他在娘娘身邊,這樣殿下就會信了。”崔日用害怕太平公主不信任他,屋裡多數人似乎也都持有懷疑的態度。
宋玉反覆念叨著崔湜的話,一個驚凜,冷靜下來,沉聲道:“崔日用,謝謝你來告訴我。即然你來投誠,我必不會忘了你今日之恩。”說罷叮囑李成器道:“方才我說的話你們都記下了沒有?劉幽求,你也跟著進宮,你跟著陳玄禮,李隆基,必須讓他守住玄武門,那個地方格外關鍵,交給誰我都不會放心,聽明白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玉姐姐,GOGOGOGO~
親們要看什麼番外,抓緊吱聲~~
☆、豐碑
劉幽求驚震片刻,領命道:“臣記住了,殿下放心,臣等務必嚴遵號令!”
宋玉自知這是出於私心,她不怕韋氏會害了婉兒,但卻怕李隆基跟隨了歷史,放他在玄武門看著,只有自己才知道是別有用心。
“你們現在就去,我只給你們兩個時辰,午時我就會進宮。”宋玉捏住拳頭,恨聲說道。
“姑母!您不能進宮!”李成器等人嚇了一跳,若是失敗那可如何是好?
“殿下,您不能去,您的安危比什麼都要緊。”滿屋的人齊齊跪下勸告,大都知道政變的變數很大,只要太平公主不進宮,失敗了可以全推得一乾二淨。
自己的安危哪裡比得上婉兒的重要?宋玉自嘲一笑,冷凝道:“既然如此,那麼你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大唐的江山就完了!”
眾人齊齊色變,這意味著若是失敗,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屆時恐怕就不是宮廷政變那麼簡單,或許會引至天下大亂。
李成器等人油然生敬,大禮而拜,“姑母,侄兒願為您赴湯蹈火,為大唐盡忠!”
劉幽求本還想勸,聞言渾身一震,手握劍柄,昂然直視宋玉道:“公主高義,臣等必竭盡所能!”
“快去,兩個時辰,只給你們兩個時辰。崔日用,你想立功的話,就去長安城南大門明德門,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不許城衛兵放一個人進來!那些城裡韋氏的人,全都給我盯緊了,如果得到宮裡成功的消息,也別放出去一個!”
宋玉不斷催促他們,待滿屋人都去了,她才逐漸鎮定下來,來不及為李顯的離世感到傷痛,她還必須儘快入宮。
所有人都以為她是為了這大唐的天下或是那個寶座,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求宮裡面那個人平平安安。那個人一定是在等她,等著自己去救她,說起這個等字,宋玉氣得差點就又要砸東西了,狠狠地在桌子腿上踹了一腳,自己怎麼那麼傻,原本說好了不會再等的,為何她還要在這府裡面等著,如今可好了,歷史上該發生的事全都發生了,縱然時間提前,似乎也沒能改變什麼。
歷史上所有線索都在表明,正是因為太平公主最後選擇留在公主府里坐鎮指揮,才錯失了上官婉兒。
宋玉曾經一度認為那是李隆基篡改過的歷史,上官婉兒非是投誠而被李隆基斬於旗下。那個柔情似水的女人,實則內心堅強有傲骨,斷然不會做出諂媚之事,所以她極有可能是因為相信太平,才會捧了詔書出玄武門去見李隆基的。
而如今,上官婉兒在朝堂上宣讀了遺詔,是否就是在傳遞她被韋氏挾持了的消息?是的,宋玉篤定的相信上官婉兒是為此在保全自己,向她表明她在宮裡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