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王家人這時候已經罵都罵不起來了,因為就連小一輩都覺得家裡人之前太過分,如今姑姑還讓王家人有口飯吃已是很仁義。要知道碼頭災民營也不是誰都能來的,還得經過篩選,好吃懶做人品不好的那都是得踢出去的。
況且這種時候,不管是誰都靠著自己的雙手去掙口糧吃,自家怎麼能啥都不干就知道討糧。如此王家人更沒法蹦躂了,只能乖乖的跟著一起勞作。
大家聽這句話都十分感慨,雖說這些年大家也沒有停止過勞作,但到底是比從前要放鬆了不少。苦活累活經常就僱人幫自個給辦了,很多人不願再跟以前一樣下那麼大的力氣。有時候心裡也是想要偷懶的,只不過有規矩在那立著,所以只是想想而已。
若非如此,這段時日這般艱難,只怕難以熬過。
現在回想,從前安逸時候的想法太危險。他們才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忘了這世道從來都不太平,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怪不得會有那句話,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從前不明,如今是想明白了。
“要我說這次浩劫也不定都是壞事,也是讓咱們警醒,否則這些年咱們還能守住本心,等再過幾年十幾年的,日子越來越好,誰知道到時候還服不服村裡的規定。現在咱們從美夢裡醒來了,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了。”
“對,這肯定是老天又給咱們歷練的機會,咱們桃源村經歷了這次磨難,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那還等啥,咱們必須來干一杯,為了死去的人,也為了活著的人!咱們桃源村人是打不垮的!”
“對,咱們桃源村人是打不垮的!”
所有人都齊齊舉起酒杯,就連孩子們也不例外,不管杯子裡是酒還是水或是其他,大家齊刷刷一飲而盡。
“痛快!”
“來來來,吃吃吃,以後就吃不到這麼簡樸的席面了!”
“聽你這麼一說,我倒覺得以後要不然每年這時候都辦這麼一場,席面就跟今天的一樣,玉米面、大紅薯為主,這也是告誡咱們不管啥時候都不能忘了今天,不能忘了以後的好日子來之不易。那個詞叫啥來著,對,憶苦思甜!”
這話一落,眾人皆是相應,遠處的人聽不清的都紛紛詢問,一聽是這提議紛紛表示贊同。之前他們雖然也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能因為有幾個錢就忘了從前,但是到底還是鬆懈了,他們都如此他們沒有吃過苦頭的孩子更甚了。如此一來,倒也是為了提醒大家,不管啥時候都莫要忘了本心。
大家紛紛贊同了,里正和族老們還有常喜樂等人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場就給採納,記錄在村裡的重要事件薄里。
而經過這麼一出,常喜樂覺得以後的教育要多增添點內容,包括桃源村的發家史還有得安排孩子們進行勞動課等。現在雖然並沒有什麼必要,可誰知道以後如何,倒不如當做祖宗的規定直接定下來必須如此,後世之人只要沒有忘本就會執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後人。
雖然看不到未來,也顧不了那麼長遠,可常喜樂依然非常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能讓這個村子長長久久的幸福下去。
傷痛雖然沒有完全撫平,可生活還要繼續。
葬禮的第二天,桃源村又恢復從前的勞作。回來了這麼多人,又為桃源村增加了不少勞動力。雖然有不少人受了重傷,難以像從前一樣勞動,可只要還能動的,常喜樂都能給他安排一個適合的崗位。這就是桃源村工種多的便利之處,若只是種田,想要把所有人安排妥當,又不讓人覺得是明顯的同情,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著實很有難度。可現在卻是不愁,總能給大家找到合適的活兒。
這些退伍之人雖然貢獻巨大,即便不勞作桃源村也能供他們到老。可人一閒了就容易出事,這裡的娛樂又少,且這些人還那麼年輕,又是被視為頂樑柱的壯丁,若什麼都不做長久下來很容易自我否定。
所以不管是他們本人還是其他人,都不會讓他們無事可干。
就此,常喜樂和里正以及族老們第二天就召集歸來的人召開一次大會,並將之前商量好的職位以任命書的形式分發給大家。
一邊分發里正一邊道:“這是咱們村裡頭商量給你們安排的職位,你們這幾天先自個琢磨琢磨,看這份工能不能做願不願意做。要是願意的就到我這領工牌,我就給記在名冊里,若是不願意的也找我把自個的想法告訴我,包括自己想要做什麼等等,最好都說清楚。這樣我們才好再給你們安排合適的,以免浪費時間。大家都是給咱們桃源村長臉的,村裡頭必不會怠慢,不管有啥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跟我提。”
大家把任命書拿到手,將職位的具體解釋,需要做什麼都詳細看了一遍,除了幾個性子衝動的當場就要應下,其他人都並不急著表態。
當場要應下的被裡正打了回去,“別急著現在就應,你們都是有家有兒女的人,這不僅僅是你們的事,也關係整個家。所以回去好好跟家裡的人商量商量,決定好了再回復我。否則定下了想要再變動,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是村子一貫作風,大家都未說什麼就拿著任命書回家。
過了幾天,除了少部分人有異議之外,大部分人都遵循村子裡的決定。
而有異議的基本都是覺得那活兒太閒了,他們雖然現在受了重傷,缺胳膊少腿的,或是身子骨不太好干不得重活,可堅信自己不是廢人。那些工作跟養老差不多,這讓他們沒法接受。
都是熱血男兒,有如此想法並不為奇。
不過常喜樂還是勸道:“你們剛從戰場回來,身上的傷都沒有痊癒,需要好好養。因此一開始不宜太過勞累,若怕你們想太多,要按照我的意見這一年內都不應該幹活的。”
幾人聽了頓時急了,“這可不成,我們要是閒著會憋出病來的!”
常喜樂笑道:“正是因為知道你們會如此,所以才會給你們找些輕省的活。我知道你們是啥心思,可也不能急。受了傷就得好好養著,否則落下病根以後不是更幹不成事嗎?所以你們安心先這麼著,等你們養得差不多了,再換崗便是。我又沒說過以後只能幹這個了,都是根據大家需求和條件來隨時變動的。”
幾人聽了這才放下心來,最終調整了三個人的崗位,且變動並不大,其他都按照村里定的那樣上崗做活。
桃源村的人又開始投入到勞動之中時,朝廷對桃源村的獎勵也下來了。
第104章 獎賞
桃源村甚至整個稻香縣在這次大難之前展現出的大義讓皇帝在朝堂之上誇讚了幾次,其一確實是因為桃源村能做到這般地步,讓人不得不驚嘆;其二也是用其作為榜樣去激勵其他人,因此朝廷對桃源村的獎勵必不可少。
皇帝授予桃源村人永世不需繳納賦稅不用服兵役徭役等,並賜予大量的農具、金錢、書籍和糧食。
每一樣都是貼到大家的心坎里,不會是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完全符合桃源村人的需要。
而常喜樂和常昱均被單獨獎賞,其中最關鍵的要數賜予常家鐵卷丹書。亦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並惠及子孫後代。
常喜樂接過鐵卷丹書的時候,整個人舒了一口氣,這皇帝果然是個仁君,不枉他們之前那般竭盡全力力挺。
常昱之前名聲在外,雖然當時極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氣,並扭轉了整個局勢,之所以這般順利的獲得勝利,常昱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功臣。沒有他,最後到底如何誰也不敢確定。
可同時常喜樂也很是擔憂,如此可怕的刺客,在重兵把守之下都被割了腦袋,當今皇帝會不會也忌憚這樣的人存在?會不會也擔憂自己在睡夢之中神不知鬼不覺的的失去性命?
他甚至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在暗地謀劃如何炸死的計策。可現在有了鐵卷丹書,他至少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不需要如此緊張,只需像從前一般正常生活亦可。
皇帝發給他們免死金牌,亦是說明對他們的信任。而且不是發給他們兩個人,而是整個常家三房,更說明了對他們的欣賞。畢竟他們二人成婚是沒有子孫後代,如此也是讓受惠之人更多,讓他們更加安心。
“謝主隆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常家人虔誠叩拜,對賞賜都十分滿意。
領旨完畢,常家人從地上站起,常喜樂對著宣旨公公道:“公公遠道而來實屬不易,若是不嫌棄在寒舍吃些粗茶淡飯再走如何?”
宣旨公公是個長得有些胖乎乎,笑起來很喜慶的人,笑道:“正等常先生說這話,早聞桃源村的吃食雖然簡單卻十分美味,早就想嘗一嘗。這次出來宣旨可是雜家好不容易爭取到的,自然不能錯過!”
常家不僅僅得到了鐵卷丹書,常喜樂和常昱還分別被賜予清竹先生和猛虎勇士的名號,雖然只是個名號並沒有什麼實權,卻是對他們很大的肯定。
讚賞常喜樂的品性高潔,常昱的勇猛善戰。
常喜樂自然知道這不過是客氣話,但是這些人願意留下就已經表明了態度,說明皇帝對他們非常的讚賞。
常家人原本還擔憂不知如何接待,雖說公公的官不大,卻是皇帝身邊的人,而且是代表皇帝來的,這些人在宮中吃香的喝辣的,雖然公公話語裡說的好聽,可實際什麼山珍海味沒有吃過,對他們這粗糙的吃食肯定不稀罕的。
常喜樂直接讓他們按照平時宴席準備,既然對方要吃農家宴,他們就上這些菜。況且他們如今早就不像從前,做些稍微講究的菜還是可行的,無需太過在意,畢竟真要讓他們做那種講究精緻的菜餚只會四不像。
而這一行人都吃得十分痛快,那公公解釋道:“雜家還是第一次出京這麼遠,還是乘了這麼長時間的船,整個人每天都暈乎乎的,什麼都吃不下,這些飯菜正好合適。”
這些人精的話只能聽一半,但是也能看出對方至少不反感,沒有覺得被怠慢於常喜樂一行人來說就已經足夠。
宣旨公公臨走前還道:“常先生如此有才華,為何不打算入仕?如今朝中正缺常先生這樣的人才。”
常喜樂之前將防禦災後瘟疫的方子由宋挽呈遞上去,不僅得到採納還發揮了很大效用。而宋挽呈是個實誠的並沒有將一切功勞據為己有,而是一五一十將常喜樂道出來。
後來常喜樂又做了這麼多的事,皇帝有意想讓常喜樂入朝為官,是宋挽呈依照常喜樂之前意願幫他婉拒了,不僅僅是常喜樂常昱亦是如此。
現在雖然是公公在問,常喜樂卻是明白這是皇帝的意思。
常喜樂拱手作揖道:“多謝公公抬愛,術業有專攻,入朝為官並不是僅僅有這些小聰明亦可,我更適合做這閒適散人。若國家有難我必會儘自己一份力,平日之時行經濟之事,保我家鄉人生活富足亦是我能做的最大的事。而常昱本就與常人不同,亦難以合群,更適合在這山野之中。”
況且這種時候,不管是誰都靠著自己的雙手去掙口糧吃,自家怎麼能啥都不干就知道討糧。如此王家人更沒法蹦躂了,只能乖乖的跟著一起勞作。
大家聽這句話都十分感慨,雖說這些年大家也沒有停止過勞作,但到底是比從前要放鬆了不少。苦活累活經常就僱人幫自個給辦了,很多人不願再跟以前一樣下那麼大的力氣。有時候心裡也是想要偷懶的,只不過有規矩在那立著,所以只是想想而已。
若非如此,這段時日這般艱難,只怕難以熬過。
現在回想,從前安逸時候的想法太危險。他們才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忘了這世道從來都不太平,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怪不得會有那句話,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從前不明,如今是想明白了。
“要我說這次浩劫也不定都是壞事,也是讓咱們警醒,否則這些年咱們還能守住本心,等再過幾年十幾年的,日子越來越好,誰知道到時候還服不服村裡的規定。現在咱們從美夢裡醒來了,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了。”
“對,這肯定是老天又給咱們歷練的機會,咱們桃源村經歷了這次磨難,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那還等啥,咱們必須來干一杯,為了死去的人,也為了活著的人!咱們桃源村人是打不垮的!”
“對,咱們桃源村人是打不垮的!”
所有人都齊齊舉起酒杯,就連孩子們也不例外,不管杯子裡是酒還是水或是其他,大家齊刷刷一飲而盡。
“痛快!”
“來來來,吃吃吃,以後就吃不到這麼簡樸的席面了!”
“聽你這麼一說,我倒覺得以後要不然每年這時候都辦這麼一場,席面就跟今天的一樣,玉米面、大紅薯為主,這也是告誡咱們不管啥時候都不能忘了今天,不能忘了以後的好日子來之不易。那個詞叫啥來著,對,憶苦思甜!”
這話一落,眾人皆是相應,遠處的人聽不清的都紛紛詢問,一聽是這提議紛紛表示贊同。之前他們雖然也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能因為有幾個錢就忘了從前,但是到底還是鬆懈了,他們都如此他們沒有吃過苦頭的孩子更甚了。如此一來,倒也是為了提醒大家,不管啥時候都莫要忘了本心。
大家紛紛贊同了,里正和族老們還有常喜樂等人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場就給採納,記錄在村裡的重要事件薄里。
而經過這麼一出,常喜樂覺得以後的教育要多增添點內容,包括桃源村的發家史還有得安排孩子們進行勞動課等。現在雖然並沒有什麼必要,可誰知道以後如何,倒不如當做祖宗的規定直接定下來必須如此,後世之人只要沒有忘本就會執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後人。
雖然看不到未來,也顧不了那麼長遠,可常喜樂依然非常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能讓這個村子長長久久的幸福下去。
傷痛雖然沒有完全撫平,可生活還要繼續。
葬禮的第二天,桃源村又恢復從前的勞作。回來了這麼多人,又為桃源村增加了不少勞動力。雖然有不少人受了重傷,難以像從前一樣勞動,可只要還能動的,常喜樂都能給他安排一個適合的崗位。這就是桃源村工種多的便利之處,若只是種田,想要把所有人安排妥當,又不讓人覺得是明顯的同情,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著實很有難度。可現在卻是不愁,總能給大家找到合適的活兒。
這些退伍之人雖然貢獻巨大,即便不勞作桃源村也能供他們到老。可人一閒了就容易出事,這裡的娛樂又少,且這些人還那麼年輕,又是被視為頂樑柱的壯丁,若什麼都不做長久下來很容易自我否定。
所以不管是他們本人還是其他人,都不會讓他們無事可干。
就此,常喜樂和里正以及族老們第二天就召集歸來的人召開一次大會,並將之前商量好的職位以任命書的形式分發給大家。
一邊分發里正一邊道:“這是咱們村裡頭商量給你們安排的職位,你們這幾天先自個琢磨琢磨,看這份工能不能做願不願意做。要是願意的就到我這領工牌,我就給記在名冊里,若是不願意的也找我把自個的想法告訴我,包括自己想要做什麼等等,最好都說清楚。這樣我們才好再給你們安排合適的,以免浪費時間。大家都是給咱們桃源村長臉的,村裡頭必不會怠慢,不管有啥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跟我提。”
大家把任命書拿到手,將職位的具體解釋,需要做什麼都詳細看了一遍,除了幾個性子衝動的當場就要應下,其他人都並不急著表態。
當場要應下的被裡正打了回去,“別急著現在就應,你們都是有家有兒女的人,這不僅僅是你們的事,也關係整個家。所以回去好好跟家裡的人商量商量,決定好了再回復我。否則定下了想要再變動,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是村子一貫作風,大家都未說什麼就拿著任命書回家。
過了幾天,除了少部分人有異議之外,大部分人都遵循村子裡的決定。
而有異議的基本都是覺得那活兒太閒了,他們雖然現在受了重傷,缺胳膊少腿的,或是身子骨不太好干不得重活,可堅信自己不是廢人。那些工作跟養老差不多,這讓他們沒法接受。
都是熱血男兒,有如此想法並不為奇。
不過常喜樂還是勸道:“你們剛從戰場回來,身上的傷都沒有痊癒,需要好好養。因此一開始不宜太過勞累,若怕你們想太多,要按照我的意見這一年內都不應該幹活的。”
幾人聽了頓時急了,“這可不成,我們要是閒著會憋出病來的!”
常喜樂笑道:“正是因為知道你們會如此,所以才會給你們找些輕省的活。我知道你們是啥心思,可也不能急。受了傷就得好好養著,否則落下病根以後不是更幹不成事嗎?所以你們安心先這麼著,等你們養得差不多了,再換崗便是。我又沒說過以後只能幹這個了,都是根據大家需求和條件來隨時變動的。”
幾人聽了這才放下心來,最終調整了三個人的崗位,且變動並不大,其他都按照村里定的那樣上崗做活。
桃源村的人又開始投入到勞動之中時,朝廷對桃源村的獎勵也下來了。
第104章 獎賞
桃源村甚至整個稻香縣在這次大難之前展現出的大義讓皇帝在朝堂之上誇讚了幾次,其一確實是因為桃源村能做到這般地步,讓人不得不驚嘆;其二也是用其作為榜樣去激勵其他人,因此朝廷對桃源村的獎勵必不可少。
皇帝授予桃源村人永世不需繳納賦稅不用服兵役徭役等,並賜予大量的農具、金錢、書籍和糧食。
每一樣都是貼到大家的心坎里,不會是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完全符合桃源村人的需要。
而常喜樂和常昱均被單獨獎賞,其中最關鍵的要數賜予常家鐵卷丹書。亦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並惠及子孫後代。
常喜樂接過鐵卷丹書的時候,整個人舒了一口氣,這皇帝果然是個仁君,不枉他們之前那般竭盡全力力挺。
常昱之前名聲在外,雖然當時極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氣,並扭轉了整個局勢,之所以這般順利的獲得勝利,常昱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功臣。沒有他,最後到底如何誰也不敢確定。
可同時常喜樂也很是擔憂,如此可怕的刺客,在重兵把守之下都被割了腦袋,當今皇帝會不會也忌憚這樣的人存在?會不會也擔憂自己在睡夢之中神不知鬼不覺的的失去性命?
他甚至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在暗地謀劃如何炸死的計策。可現在有了鐵卷丹書,他至少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不需要如此緊張,只需像從前一般正常生活亦可。
皇帝發給他們免死金牌,亦是說明對他們的信任。而且不是發給他們兩個人,而是整個常家三房,更說明了對他們的欣賞。畢竟他們二人成婚是沒有子孫後代,如此也是讓受惠之人更多,讓他們更加安心。
“謝主隆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常家人虔誠叩拜,對賞賜都十分滿意。
領旨完畢,常家人從地上站起,常喜樂對著宣旨公公道:“公公遠道而來實屬不易,若是不嫌棄在寒舍吃些粗茶淡飯再走如何?”
宣旨公公是個長得有些胖乎乎,笑起來很喜慶的人,笑道:“正等常先生說這話,早聞桃源村的吃食雖然簡單卻十分美味,早就想嘗一嘗。這次出來宣旨可是雜家好不容易爭取到的,自然不能錯過!”
常家不僅僅得到了鐵卷丹書,常喜樂和常昱還分別被賜予清竹先生和猛虎勇士的名號,雖然只是個名號並沒有什麼實權,卻是對他們很大的肯定。
讚賞常喜樂的品性高潔,常昱的勇猛善戰。
常喜樂自然知道這不過是客氣話,但是這些人願意留下就已經表明了態度,說明皇帝對他們非常的讚賞。
常家人原本還擔憂不知如何接待,雖說公公的官不大,卻是皇帝身邊的人,而且是代表皇帝來的,這些人在宮中吃香的喝辣的,雖然公公話語裡說的好聽,可實際什麼山珍海味沒有吃過,對他們這粗糙的吃食肯定不稀罕的。
常喜樂直接讓他們按照平時宴席準備,既然對方要吃農家宴,他們就上這些菜。況且他們如今早就不像從前,做些稍微講究的菜還是可行的,無需太過在意,畢竟真要讓他們做那種講究精緻的菜餚只會四不像。
而這一行人都吃得十分痛快,那公公解釋道:“雜家還是第一次出京這麼遠,還是乘了這麼長時間的船,整個人每天都暈乎乎的,什麼都吃不下,這些飯菜正好合適。”
這些人精的話只能聽一半,但是也能看出對方至少不反感,沒有覺得被怠慢於常喜樂一行人來說就已經足夠。
宣旨公公臨走前還道:“常先生如此有才華,為何不打算入仕?如今朝中正缺常先生這樣的人才。”
常喜樂之前將防禦災後瘟疫的方子由宋挽呈遞上去,不僅得到採納還發揮了很大效用。而宋挽呈是個實誠的並沒有將一切功勞據為己有,而是一五一十將常喜樂道出來。
後來常喜樂又做了這麼多的事,皇帝有意想讓常喜樂入朝為官,是宋挽呈依照常喜樂之前意願幫他婉拒了,不僅僅是常喜樂常昱亦是如此。
現在雖然是公公在問,常喜樂卻是明白這是皇帝的意思。
常喜樂拱手作揖道:“多謝公公抬愛,術業有專攻,入朝為官並不是僅僅有這些小聰明亦可,我更適合做這閒適散人。若國家有難我必會儘自己一份力,平日之時行經濟之事,保我家鄉人生活富足亦是我能做的最大的事。而常昱本就與常人不同,亦難以合群,更適合在這山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