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每一場戰役狀況傳遞迴來都讓大家的心被揪住,聽聞那可怕的數據令人忍不住流淚。哪怕自己的親人依然活著,可只要想到那個畫面就寢食難安。不過桃源村人並沒有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在後方也共同努力。
他們捐了糧食捐了這些年手裡好不容易存下的錢,還依然無時無刻在解決自己生存的同時,還想著要給前線提供物資。雖然他們知道他們的這點東西杯水車薪,可只要能有一點用,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去做。
不僅僅是桃源村,還有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如此。
常喜樂這時候才真正感受到從前老人說的那個情形,當大家感到危機的時候,那種潛力就會被迸發出來。趁火打劫的人雖從不曾少,可善良的人總是更多。所以世界才會一直在前進著。
而真正讓整個局勢扭轉的便是平寧王被暗殺了,這個消息無疑震驚了整個良國,就連當今皇上半夜被叫醒都亢奮得睡不著覺,直接號召眾百官連夜上朝。
良國這時候情形十分危機,內憂外患還有天災,皇帝已經愁得頭髮都白了一半。皇帝如今還不過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可被連受打擊,整個人都衰老了不少。這些日子一直抱恙,可一聽到這個消息,無藥自愈。
而這個暗殺平寧王的英雄,正是常昱。
聽到常昱的名字,其他人或許沒有太多認知,可桃源村的人瞬間就理解為何在重重保護之下,平寧王還會被人刺死了。若刺客是常昱,那一切皆有可能。
而常昱的可怕還不僅僅如此,平寧王死掉之後,世子才剛繼位,沒過多久又被殺死了。
最要命的是,來無影去無蹤,明明外頭守著一群的人,可等發現兩人死的時候刺客早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只是每次都聽到一陣虎嘯,卻有尋不到老虎在哪裡。
所有人都說這是虎神仙靈了,所以才將作惡多端的平寧王父子收了去。
桃源村人也就此知道這個刺客是誰,大家關起門來歡呼,不愧是我們桃源村的人!幹得漂亮!
而在大部隊裡的桃源村人聽到這個消息更是熱血沸騰,常昱的勇猛無疑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鼓勵,有虎爺在,怕個甚!
因為怕太張揚會給桃源村人招來麻煩,因此大家很有默契的對外喊口號,有虎神護身,他們一定大勝。虎神之名也就是這個時候傳開的,領軍的將軍自然知道怎麼回事,無人會去戳破,甚至會更加大力的宣揚。
這種時候神怪之說最容易鼓舞人心,只要大家覺得老天都站在自己這邊,那就更加戰無不勝。
而果州情況卻完全頓時亂成一片,士氣大減不說,還因為誰繼承大位之事鬧得不可開交。
平寧王有不少兒子,平日倒是好事,可這個時候卻是麻煩。原本有世子還罷了,可世子也走了,而世子之子尚且年幼根本擔不得大任。平寧王的其他兒子蠢蠢欲動,紛紛為自己謀利,局勢頓時變得混亂起來。
偏偏這個時候,常昱還東殺一個西殺一個,剛開始大家還瞧不明白,後來才發現,這常昱暗殺都不是為了趕盡殺絕,而是為了挑起混亂。他所殺之人大多都是屬於一旦倒下,要麼就引起紛爭,要麼就後繼無人。再不然就是惡貫滿盈,常昱瞧不順眼就給殺了。
這一招十分狠辣,偏偏平寧王一派無計可施。他們雖然高價懸賞,可到現在都沒見過那刺客長什麼樣。每次出行就見他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臉上還帶著老虎面具。
到底是何姓名也無人得知,只能跟著朝廷一派為虎神。
虎神大名如今是果州高官頭上的一把刀,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宰到自己頭上,人心惶惶,令人畏懼。
勝利的消息越來越多,而且每次戰役傷亡人數也越來越少。
這隻雜牌軍就跟之前常喜旺說的那樣,慢慢用對方的武器充實自己,再加上經驗越來越豐富,也就變得越來越勇猛,一副勢不可擋的架勢。
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一切一帆風順,良國到處受災,內憂外患如今國庫空虛,朝廷還得應付外敵難以騰出手,這邊沒法支援多少。而果州一時半會兒又打不下來,每天的消耗都非常驚人。
如今平寧王一派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不再像之前那般,而是開始了拖字訣。
軍費緊缺的問題,很快就擺到大家的面前。
第102章 凱旋歸來
果州戰事關重大,朝廷也是竭盡全力的在提供物資,可這時候外患不斷,不少地方又因天災需要救濟,國庫一下子被掏得乾淨,朝廷也是無能為力。如今就連皇帝每日都緊衣縮食,就快恨不得把皇宮都給拆了賣錢。
而此時大家也更加肯定了平寧王為了稱王不折手段,竟是勾結外人一同對良國進行發難。否則鄰國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反應,分明早就暗通溝渠。
可即便現在知曉,卻也沒法解決目前要面臨的缺錢缺糧問題。
此事並未張揚開來,若是讓外人得知,只會對自身不利,而百姓也會惶恐不安。常喜樂能夠知曉也是因為宋挽呈的關係,且根據所得的消息,也基本能夠推斷得出來。
可他現在已經無能為力,他們桃源村甚至整個稻香縣都已經竭盡全力,如今自個的口糧都還沒有著落呢。這些年的積蓄全因為這次戰亂被掏空,一下回到解放前。如今大家心中對平寧王的怨恨可謂達到了極點,若不是他生事,他們怎麼會又過上吃了上頓不知下頓的日子。
要知道之前他們的日子過得十分殷實,每天大魚大肉想吃什麼吃什麼,常喜樂還曾擔憂如此下去會影響大家的健康,到時候像後世一樣,生活條件好了會得所謂的富貴病那就麻煩了。
常喜樂還專門下令告誡大家,不可太過偏食,每天就知道大魚大肉,必須要葷蔬搭配,什麼都吃才成。
當時大家還特別樂呵的說,竟然有一天擔心吃太好得病的,這輩子不算白來一回。
可現在一切又回到過去,誰心裡會痛快。
沈裴兩家也是竭盡全力,不僅掏出自己家底全力支援,還在府里鼓舞各界商人一同為國出力。雖然響應的人也有不少,可終究還是少數。這個世界商人之所以被人瞧不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不少人這個時候不幫襯一把就算了,竟然還想要藉此發國難財。
尤其之前秦鍾直接命人直接搶糧,讓有些人心存積怨,更是不想出一份力。
更多的人也是在權衡,雖說朝廷有意隱瞞,可內憂外患這麼大的事怎麼也藏不住。尤其如今又天災連連,有些人不由想這是不是上天的警示。
這樣的流言蜚語從天災開始就一直不斷,只是到了現在更盛而已,雖然朝廷鎮壓了幾次,可收效甚微,甚至因為到處出事而越演越烈。
直到常昱的虎神一說出來,這才將這種言論慢慢壓了下去。
但是不少人還是抱著觀望態度,尤其是身懷巨資的商人們,更是得權衡一番。若是能保持如今狀況還好,若一旦有什麼閃失,他們之前援助朝廷之事必是會在新皇面前討不得好。這本就是要掏走自己的錢,又想到這種後果,更是不敢輕易妄為。
如今的糧糙雖然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可平寧王一派若一直這麼拖延下去,那麼吃虧的肯定是朝廷一派。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奇蹟卻出現了。
之前出海的沈百里和裴清雲回來了!浩浩蕩蕩的帶著大量的船隻運送著大量的財富凱旋歸來!
這次出航有朝廷支持,因此出行的時候規模可比之前大得多,走的時候船上就載滿了那邊受歡迎之物。因此這次回來船上的財物比上次歸來時候竟是多了幾倍,他們一入良國聽到這樣的消息,二話不說直接將這次所得全部捐出。而常喜樂之前也投了一股,還投了不少,所以也賺了不少,也全都跟著捐給前線。
這一下不僅糧糙金錢問題得到了暫時解決,還極大的鼓舞的所有將軍士兵們的士氣。沈裴兩家甚至還放出狂言,平寧王一派既然想耗他們就耗到底他們也奉陪!反正他們知道有一處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就不怕跟人比砸錢!
這話當然是嚇唬人的,可這世消息閉塞,而且沈裴二人確實帶回了大量財富,大部分人都信了,即便不信那裡遍地是黃金,卻也知道這是個絕佳的賺錢機會,能夠源源不斷的支持著這場戰爭,只是沒有吹的這般誇張而已。
畢竟,船上這麼多的好東西可不是騙人的。
這一下原本就無比英勇的戰士們更是熱血沸騰,而原本內部就亂成一鍋粥的果州變得更加人心不穩。
而沈裴兩家因為英勇大義,因此皇帝直接分別授予兩家伯爵和侯爵之位!
這聖旨一下,整個良國譁然。
若是光裴家就罷了,畢竟裴家的女兒在宮中為妃,之前因為沈裴兩家在這次危機之中使了大力氣還剛剛提為了妃,所以裴家能得侯爵之位並不稀奇。這其實是早晚的事,只是爵位有些高了會有些爭議而已。畢竟裴妃不僅溫柔嫻淑深得皇帝寵愛,還為皇帝誕下了兩個龍子和一個公主,如今又為妃,自然會抬高其娘家的身份,商賈說到底還是不太動聽。現在又做出了這麼大的利國之事,更是順理成章。
可沈家也被授予爵位,這就讓人完全想不到了。這可謂史無前例,讓一個純粹的商賈之家能得到爵位,這可是一個質的飛躍。商人的地位在這裡雖然不至於非常低下,子孫還可以科考,可到底還是被上層社會歧視的人群。
如今竟然因為投了些錢,就得授予伯爵之位,這如何讓人不羨慕!
也在此刺激之下,願意捐款的商人越來越多,雖然都不敢像沈裴兩家能做到這般地步,卻也十分慷慨。
如此一來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送往果州,這讓平寧王一派更是難以平靜。而皇帝雖然沒有再給別的商人授予爵位,卻給捐款最多的幾個商人發了牌匾嘉獎,而所有捐贈商人的名字全都被寫入公告之中,公布天下以做嘉獎。
這對於商人來說也是天大榮耀,跟官家掛上號,這以後做生意那都不同。如此願意出錢出力的商人也越來越多,原本的經濟危機也就此被順利解決了。
手裡有糧有錢,心裡不慌。在前線的戰士們更加英勇奮戰,無需再擔心其他,勝利的消息不停的傳了過來。
而平寧王一派的煩惱並未就此結束,果州里的百姓也受不了平寧王一派的壓榨,開始反抗起來。
原本聽說平寧王那般絕情就心裡發涼,後來開始對戰,他們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百姓早就民怨沸騰。而且不少在外頭浴血奮戰的都是自己的兄弟朋友,而他們之所以會扛起武器戰鬥,只是想尋回屬於自己的家園而已。
果州的文人們也同樣對殘暴的平寧王一派十分不滿,他們也曾反抗過,可被無情的鎮壓,不少學士文人都被殺死了。平寧王一派以為這樣可以震懾,但是這裡的文人有一身傲骨,越是打壓越是挺得厲害,明面上不成就一直在私底下謀劃著名。
而現在果州節節敗退,對州內百姓的剝削也越演越烈,終於壓得眾人無法忍受亂了起來。這次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群人有組織有預謀的反抗,威力自然不同。
他們捐了糧食捐了這些年手裡好不容易存下的錢,還依然無時無刻在解決自己生存的同時,還想著要給前線提供物資。雖然他們知道他們的這點東西杯水車薪,可只要能有一點用,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去做。
不僅僅是桃源村,還有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如此。
常喜樂這時候才真正感受到從前老人說的那個情形,當大家感到危機的時候,那種潛力就會被迸發出來。趁火打劫的人雖從不曾少,可善良的人總是更多。所以世界才會一直在前進著。
而真正讓整個局勢扭轉的便是平寧王被暗殺了,這個消息無疑震驚了整個良國,就連當今皇上半夜被叫醒都亢奮得睡不著覺,直接號召眾百官連夜上朝。
良國這時候情形十分危機,內憂外患還有天災,皇帝已經愁得頭髮都白了一半。皇帝如今還不過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可被連受打擊,整個人都衰老了不少。這些日子一直抱恙,可一聽到這個消息,無藥自愈。
而這個暗殺平寧王的英雄,正是常昱。
聽到常昱的名字,其他人或許沒有太多認知,可桃源村的人瞬間就理解為何在重重保護之下,平寧王還會被人刺死了。若刺客是常昱,那一切皆有可能。
而常昱的可怕還不僅僅如此,平寧王死掉之後,世子才剛繼位,沒過多久又被殺死了。
最要命的是,來無影去無蹤,明明外頭守著一群的人,可等發現兩人死的時候刺客早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只是每次都聽到一陣虎嘯,卻有尋不到老虎在哪裡。
所有人都說這是虎神仙靈了,所以才將作惡多端的平寧王父子收了去。
桃源村人也就此知道這個刺客是誰,大家關起門來歡呼,不愧是我們桃源村的人!幹得漂亮!
而在大部隊裡的桃源村人聽到這個消息更是熱血沸騰,常昱的勇猛無疑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鼓勵,有虎爺在,怕個甚!
因為怕太張揚會給桃源村人招來麻煩,因此大家很有默契的對外喊口號,有虎神護身,他們一定大勝。虎神之名也就是這個時候傳開的,領軍的將軍自然知道怎麼回事,無人會去戳破,甚至會更加大力的宣揚。
這種時候神怪之說最容易鼓舞人心,只要大家覺得老天都站在自己這邊,那就更加戰無不勝。
而果州情況卻完全頓時亂成一片,士氣大減不說,還因為誰繼承大位之事鬧得不可開交。
平寧王有不少兒子,平日倒是好事,可這個時候卻是麻煩。原本有世子還罷了,可世子也走了,而世子之子尚且年幼根本擔不得大任。平寧王的其他兒子蠢蠢欲動,紛紛為自己謀利,局勢頓時變得混亂起來。
偏偏這個時候,常昱還東殺一個西殺一個,剛開始大家還瞧不明白,後來才發現,這常昱暗殺都不是為了趕盡殺絕,而是為了挑起混亂。他所殺之人大多都是屬於一旦倒下,要麼就引起紛爭,要麼就後繼無人。再不然就是惡貫滿盈,常昱瞧不順眼就給殺了。
這一招十分狠辣,偏偏平寧王一派無計可施。他們雖然高價懸賞,可到現在都沒見過那刺客長什麼樣。每次出行就見他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臉上還帶著老虎面具。
到底是何姓名也無人得知,只能跟著朝廷一派為虎神。
虎神大名如今是果州高官頭上的一把刀,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宰到自己頭上,人心惶惶,令人畏懼。
勝利的消息越來越多,而且每次戰役傷亡人數也越來越少。
這隻雜牌軍就跟之前常喜旺說的那樣,慢慢用對方的武器充實自己,再加上經驗越來越豐富,也就變得越來越勇猛,一副勢不可擋的架勢。
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一切一帆風順,良國到處受災,內憂外患如今國庫空虛,朝廷還得應付外敵難以騰出手,這邊沒法支援多少。而果州一時半會兒又打不下來,每天的消耗都非常驚人。
如今平寧王一派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不再像之前那般,而是開始了拖字訣。
軍費緊缺的問題,很快就擺到大家的面前。
第102章 凱旋歸來
果州戰事關重大,朝廷也是竭盡全力的在提供物資,可這時候外患不斷,不少地方又因天災需要救濟,國庫一下子被掏得乾淨,朝廷也是無能為力。如今就連皇帝每日都緊衣縮食,就快恨不得把皇宮都給拆了賣錢。
而此時大家也更加肯定了平寧王為了稱王不折手段,竟是勾結外人一同對良國進行發難。否則鄰國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反應,分明早就暗通溝渠。
可即便現在知曉,卻也沒法解決目前要面臨的缺錢缺糧問題。
此事並未張揚開來,若是讓外人得知,只會對自身不利,而百姓也會惶恐不安。常喜樂能夠知曉也是因為宋挽呈的關係,且根據所得的消息,也基本能夠推斷得出來。
可他現在已經無能為力,他們桃源村甚至整個稻香縣都已經竭盡全力,如今自個的口糧都還沒有著落呢。這些年的積蓄全因為這次戰亂被掏空,一下回到解放前。如今大家心中對平寧王的怨恨可謂達到了極點,若不是他生事,他們怎麼會又過上吃了上頓不知下頓的日子。
要知道之前他們的日子過得十分殷實,每天大魚大肉想吃什麼吃什麼,常喜樂還曾擔憂如此下去會影響大家的健康,到時候像後世一樣,生活條件好了會得所謂的富貴病那就麻煩了。
常喜樂還專門下令告誡大家,不可太過偏食,每天就知道大魚大肉,必須要葷蔬搭配,什麼都吃才成。
當時大家還特別樂呵的說,竟然有一天擔心吃太好得病的,這輩子不算白來一回。
可現在一切又回到過去,誰心裡會痛快。
沈裴兩家也是竭盡全力,不僅掏出自己家底全力支援,還在府里鼓舞各界商人一同為國出力。雖然響應的人也有不少,可終究還是少數。這個世界商人之所以被人瞧不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不少人這個時候不幫襯一把就算了,竟然還想要藉此發國難財。
尤其之前秦鍾直接命人直接搶糧,讓有些人心存積怨,更是不想出一份力。
更多的人也是在權衡,雖說朝廷有意隱瞞,可內憂外患這麼大的事怎麼也藏不住。尤其如今又天災連連,有些人不由想這是不是上天的警示。
這樣的流言蜚語從天災開始就一直不斷,只是到了現在更盛而已,雖然朝廷鎮壓了幾次,可收效甚微,甚至因為到處出事而越演越烈。
直到常昱的虎神一說出來,這才將這種言論慢慢壓了下去。
但是不少人還是抱著觀望態度,尤其是身懷巨資的商人們,更是得權衡一番。若是能保持如今狀況還好,若一旦有什麼閃失,他們之前援助朝廷之事必是會在新皇面前討不得好。這本就是要掏走自己的錢,又想到這種後果,更是不敢輕易妄為。
如今的糧糙雖然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可平寧王一派若一直這麼拖延下去,那麼吃虧的肯定是朝廷一派。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奇蹟卻出現了。
之前出海的沈百里和裴清雲回來了!浩浩蕩蕩的帶著大量的船隻運送著大量的財富凱旋歸來!
這次出航有朝廷支持,因此出行的時候規模可比之前大得多,走的時候船上就載滿了那邊受歡迎之物。因此這次回來船上的財物比上次歸來時候竟是多了幾倍,他們一入良國聽到這樣的消息,二話不說直接將這次所得全部捐出。而常喜樂之前也投了一股,還投了不少,所以也賺了不少,也全都跟著捐給前線。
這一下不僅糧糙金錢問題得到了暫時解決,還極大的鼓舞的所有將軍士兵們的士氣。沈裴兩家甚至還放出狂言,平寧王一派既然想耗他們就耗到底他們也奉陪!反正他們知道有一處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就不怕跟人比砸錢!
這話當然是嚇唬人的,可這世消息閉塞,而且沈裴二人確實帶回了大量財富,大部分人都信了,即便不信那裡遍地是黃金,卻也知道這是個絕佳的賺錢機會,能夠源源不斷的支持著這場戰爭,只是沒有吹的這般誇張而已。
畢竟,船上這麼多的好東西可不是騙人的。
這一下原本就無比英勇的戰士們更是熱血沸騰,而原本內部就亂成一鍋粥的果州變得更加人心不穩。
而沈裴兩家因為英勇大義,因此皇帝直接分別授予兩家伯爵和侯爵之位!
這聖旨一下,整個良國譁然。
若是光裴家就罷了,畢竟裴家的女兒在宮中為妃,之前因為沈裴兩家在這次危機之中使了大力氣還剛剛提為了妃,所以裴家能得侯爵之位並不稀奇。這其實是早晚的事,只是爵位有些高了會有些爭議而已。畢竟裴妃不僅溫柔嫻淑深得皇帝寵愛,還為皇帝誕下了兩個龍子和一個公主,如今又為妃,自然會抬高其娘家的身份,商賈說到底還是不太動聽。現在又做出了這麼大的利國之事,更是順理成章。
可沈家也被授予爵位,這就讓人完全想不到了。這可謂史無前例,讓一個純粹的商賈之家能得到爵位,這可是一個質的飛躍。商人的地位在這裡雖然不至於非常低下,子孫還可以科考,可到底還是被上層社會歧視的人群。
如今竟然因為投了些錢,就得授予伯爵之位,這如何讓人不羨慕!
也在此刺激之下,願意捐款的商人越來越多,雖然都不敢像沈裴兩家能做到這般地步,卻也十分慷慨。
如此一來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送往果州,這讓平寧王一派更是難以平靜。而皇帝雖然沒有再給別的商人授予爵位,卻給捐款最多的幾個商人發了牌匾嘉獎,而所有捐贈商人的名字全都被寫入公告之中,公布天下以做嘉獎。
這對於商人來說也是天大榮耀,跟官家掛上號,這以後做生意那都不同。如此願意出錢出力的商人也越來越多,原本的經濟危機也就此被順利解決了。
手裡有糧有錢,心裡不慌。在前線的戰士們更加英勇奮戰,無需再擔心其他,勝利的消息不停的傳了過來。
而平寧王一派的煩惱並未就此結束,果州里的百姓也受不了平寧王一派的壓榨,開始反抗起來。
原本聽說平寧王那般絕情就心裡發涼,後來開始對戰,他們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百姓早就民怨沸騰。而且不少在外頭浴血奮戰的都是自己的兄弟朋友,而他們之所以會扛起武器戰鬥,只是想尋回屬於自己的家園而已。
果州的文人們也同樣對殘暴的平寧王一派十分不滿,他們也曾反抗過,可被無情的鎮壓,不少學士文人都被殺死了。平寧王一派以為這樣可以震懾,但是這裡的文人有一身傲骨,越是打壓越是挺得厲害,明面上不成就一直在私底下謀劃著名。
而現在果州節節敗退,對州內百姓的剝削也越演越烈,終於壓得眾人無法忍受亂了起來。這次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群人有組織有預謀的反抗,威力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