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即便才25°,現在仍是一年之最炎熱的季節。雨季和溫度,喜愛潮濕的苔蘚們不會錯過時節。它們大片繁殖生長,包裹住雲杉所有露出的樹根,像一塊漂亮的碧綠地毯。
只不過地毯現在有些凌亂。
苔蘚被反覆踩踏,狼狽的像一灘瀕死的史萊姆。好在靠近樹幹的地方,留有一個清晰的足跡。
可能更合適的稱呼是——“蹄印”。
宋半煙和貫匈兩人站在雲杉下,盯著那枚蹄印陷入沉思。兩人的異樣讓其他三人不解,暫且放下飛機聚過來。
嚮導的工作就是帶人來蒙古打獵,常和各種動物打交道,一見蹄印又驚又不解,蹲下細細打量半天:“要不怎麼說牛皮不能吹太滿。瞧不出來,說是馬蹄吧,它大了一圈兒。不是牛不是羊,比四不像還奇怪。”
貓娃子嘀咕:“會不會是鐵甲馬?我小時候聽村里老頭說過,有個將軍的騎兵,馬也穿甲帶頭盔,連蹄子釘的馬掌都比一般的大。”
“這話就四六不著了。”嚮導站起身,“荒山老林在哪來什麼鐵甲馬,就是些不常見的野獸動物。反正吃草,冒出來也是給咱送野味。”
貓娃子聽他這麼一說,陡然心中回過神:這老林中要真有鐵甲馬,那肯定不是成吉思汗的幽靈騎兵啊。
他往森林深處一瞥,但見一棵棵樹筆直聳立,一排排,一排排,密密麻麻望不盡頭,如同列隊等待檢閱的部隊。視線所及的最遠處,樹梢枝葉間投下的光,單薄的如同一層白煙,在陰森的老林中里影影倬倬,如同聚攏不散的寒霧。
貓娃子抓了抓心口的衣服,感覺胸口壓著一塊大石。
白薰華見眾人神色,知道不宜再留。雖然心中擔心小猞猁,可天色將暗,必須立刻返回營地。
“這趟大有收穫,我們先回去。”白薰華將嚮導的外套遞給他,“三叉戟在這裡幾十年,如果裡面又珍貴資料不遲這一晚上。”
白薰華的話,正好說到嚮導心坎上去了。墜毀的三叉戟客機,先是在北京西郊飛機場接上從魔都回來的林果子等人,然後才前往山海關飛機場。
機場工作人員並不知道他們要叛逃。該搬行李的搬行李,該加油的加油,該檢查飛機的檢查飛機,一切工作流程照舊。
事後國家調查,大家眾口一詞,說林果子當時乘坐一輛伏爾加過來。這車是蘇聯高爾基汽車廠生產的高級轎車,曾流行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即便蘇聯解體,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軍隊裡配備一輛“伏爾加”專車依然是一種特殊待遇。
機場工作人員,從林果子的伏爾加汽車裡拎出二十幾個皮箱,而中方處理小組在墜機事故現場連皮箱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過。
幼兒園副院長叛逃的行禮,二十幾個皮箱裡面的東西,只怕價值連城都不足以形容。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金銀珠寶在前誰不心動?
宋半煙打了個哈欠,摸著肚子說:“我餓了。”
嚮導拎起背包:“可不敢餓著您,咱這就打道回府。”
宋半煙一揮袖子,負手身後,裝模作樣擺起四方步。白薰華見她小孩一樣得意的模樣,知道必定是有所發現。只不過現在人多口雜,不便說而已。
這一趟探路雖然疑雲重重,但也可以說收穫頗多。白薰華掃視密林深處,暗暗祈禱小猞猁早點回來。她這般輕鬆,是因為心中隱隱有種感覺,那小東西平安無事。
嚮導托著指南針,一路往回走。
漠北原始森林和南方不一樣,樹都是筆直一顆一顆聳在那,更複製粘貼的一樣。左邊看看,右邊看看,貓娃子越走越心慌,問:“沒走偏吧?”
嚮導低頭看指南針:“沒有,就是這個方向。”
宋半煙笑道:“貓娃子是擔心附近有磁鐵礦印象指南針。”
嚮導說:“沒有的事,我進谷之前用GPS校對過。剛在山樑上也瞧過太陽方位,絕不可能發生這種低級問題。”
他說的斬釘截鐵,眾人放下疑惑,加快步伐。
走著走著,光線越來越暗,嚮導自己都覺得不對勁。他停下腳步,左右打量環境,心臟撲騰騰打鼓:碰上鬼打牆了?
他深知在野外最怕的不是野獸,是“慌”。定了定神,開始打量樹上苔蘚,地上落葉。有經驗的老獵手憑藉這些,就足以判斷大致方向。
嚮導的異樣,其他四人都看著眼裡,雖然嘴上不說,心裡都知道出問題了。
白薰華看向宋半煙,宋半煙不動聲色的挑了一下眉梢。她早就發現嚮導帶錯了路,就想看看他這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宋半煙明知故問:“怎麼了?”
嚮導嘀咕:“不可能啊。”
白薰華也覺得不可能。倒不是指南針出問題不可能,而是嚮導故意為之不可能。如果他是白即墨的人,無論如何在現在,都沒有動手的理由。如果是導師或者徐福的人,以白即墨的精密怎麼會讓混進來?
“到底什麼情況?”貓娃子急了。
嚮導也急,他甩甩手上的指南針,反覆看了看:“不可能兒,怎麼會壞了?”
第216章
“別急。”白薰華出聲安撫嚮導, “指南針沒有左右搖擺, 說明這個地方磁場沒有絮亂。按照我們的步行速度現在還沒有深入谷中, 確定一下方向, 今晚能回去吃飯。”
只不過地毯現在有些凌亂。
苔蘚被反覆踩踏,狼狽的像一灘瀕死的史萊姆。好在靠近樹幹的地方,留有一個清晰的足跡。
可能更合適的稱呼是——“蹄印”。
宋半煙和貫匈兩人站在雲杉下,盯著那枚蹄印陷入沉思。兩人的異樣讓其他三人不解,暫且放下飛機聚過來。
嚮導的工作就是帶人來蒙古打獵,常和各種動物打交道,一見蹄印又驚又不解,蹲下細細打量半天:“要不怎麼說牛皮不能吹太滿。瞧不出來,說是馬蹄吧,它大了一圈兒。不是牛不是羊,比四不像還奇怪。”
貓娃子嘀咕:“會不會是鐵甲馬?我小時候聽村里老頭說過,有個將軍的騎兵,馬也穿甲帶頭盔,連蹄子釘的馬掌都比一般的大。”
“這話就四六不著了。”嚮導站起身,“荒山老林在哪來什麼鐵甲馬,就是些不常見的野獸動物。反正吃草,冒出來也是給咱送野味。”
貓娃子聽他這麼一說,陡然心中回過神:這老林中要真有鐵甲馬,那肯定不是成吉思汗的幽靈騎兵啊。
他往森林深處一瞥,但見一棵棵樹筆直聳立,一排排,一排排,密密麻麻望不盡頭,如同列隊等待檢閱的部隊。視線所及的最遠處,樹梢枝葉間投下的光,單薄的如同一層白煙,在陰森的老林中里影影倬倬,如同聚攏不散的寒霧。
貓娃子抓了抓心口的衣服,感覺胸口壓著一塊大石。
白薰華見眾人神色,知道不宜再留。雖然心中擔心小猞猁,可天色將暗,必須立刻返回營地。
“這趟大有收穫,我們先回去。”白薰華將嚮導的外套遞給他,“三叉戟在這裡幾十年,如果裡面又珍貴資料不遲這一晚上。”
白薰華的話,正好說到嚮導心坎上去了。墜毀的三叉戟客機,先是在北京西郊飛機場接上從魔都回來的林果子等人,然後才前往山海關飛機場。
機場工作人員並不知道他們要叛逃。該搬行李的搬行李,該加油的加油,該檢查飛機的檢查飛機,一切工作流程照舊。
事後國家調查,大家眾口一詞,說林果子當時乘坐一輛伏爾加過來。這車是蘇聯高爾基汽車廠生產的高級轎車,曾流行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即便蘇聯解體,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軍隊裡配備一輛“伏爾加”專車依然是一種特殊待遇。
機場工作人員,從林果子的伏爾加汽車裡拎出二十幾個皮箱,而中方處理小組在墜機事故現場連皮箱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過。
幼兒園副院長叛逃的行禮,二十幾個皮箱裡面的東西,只怕價值連城都不足以形容。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金銀珠寶在前誰不心動?
宋半煙打了個哈欠,摸著肚子說:“我餓了。”
嚮導拎起背包:“可不敢餓著您,咱這就打道回府。”
宋半煙一揮袖子,負手身後,裝模作樣擺起四方步。白薰華見她小孩一樣得意的模樣,知道必定是有所發現。只不過現在人多口雜,不便說而已。
這一趟探路雖然疑雲重重,但也可以說收穫頗多。白薰華掃視密林深處,暗暗祈禱小猞猁早點回來。她這般輕鬆,是因為心中隱隱有種感覺,那小東西平安無事。
嚮導托著指南針,一路往回走。
漠北原始森林和南方不一樣,樹都是筆直一顆一顆聳在那,更複製粘貼的一樣。左邊看看,右邊看看,貓娃子越走越心慌,問:“沒走偏吧?”
嚮導低頭看指南針:“沒有,就是這個方向。”
宋半煙笑道:“貓娃子是擔心附近有磁鐵礦印象指南針。”
嚮導說:“沒有的事,我進谷之前用GPS校對過。剛在山樑上也瞧過太陽方位,絕不可能發生這種低級問題。”
他說的斬釘截鐵,眾人放下疑惑,加快步伐。
走著走著,光線越來越暗,嚮導自己都覺得不對勁。他停下腳步,左右打量環境,心臟撲騰騰打鼓:碰上鬼打牆了?
他深知在野外最怕的不是野獸,是“慌”。定了定神,開始打量樹上苔蘚,地上落葉。有經驗的老獵手憑藉這些,就足以判斷大致方向。
嚮導的異樣,其他四人都看著眼裡,雖然嘴上不說,心裡都知道出問題了。
白薰華看向宋半煙,宋半煙不動聲色的挑了一下眉梢。她早就發現嚮導帶錯了路,就想看看他這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宋半煙明知故問:“怎麼了?”
嚮導嘀咕:“不可能啊。”
白薰華也覺得不可能。倒不是指南針出問題不可能,而是嚮導故意為之不可能。如果他是白即墨的人,無論如何在現在,都沒有動手的理由。如果是導師或者徐福的人,以白即墨的精密怎麼會讓混進來?
“到底什麼情況?”貓娃子急了。
嚮導也急,他甩甩手上的指南針,反覆看了看:“不可能兒,怎麼會壞了?”
第216章
“別急。”白薰華出聲安撫嚮導, “指南針沒有左右搖擺, 說明這個地方磁場沒有絮亂。按照我們的步行速度現在還沒有深入谷中, 確定一下方向, 今晚能回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