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公子,在濠州,我阻止婚事,並非是與你不對盤,而是為了給這執迷不悟的傻子一點顏色瞧。」趙敏沖周芷若冷哼了一聲,手卻沒鬆開,「後來經過一些事,我知道了她的苦衷,她也解了心結,我便再也不與她為難了。不過這也算是陰錯陽差,你們若真的禮成,就是鑄下大錯了。」

  「哼,明明是兩個女人,還私定終身,真是不要臉。」殷離不屑一顧道。

  趙敏卻笑道:「兩情相悅,又何必拘泥男女。」她無所謂外人如何想,但是考慮到周芷若肩上重擔,便只能在人前隱瞞。此次得周芷若承認,雖然只是在張無忌面前,她心中也是極其歡喜,於是就什麼都不計較了。

  殷離被她一駁,忽地想起父親三妻四妾導致母親含恨而終的事,心中道:是啊,她們雖然都是女子,但彼此一心一意,就要好過三心二意的男女不知多少。

  明教魚龍混雜,叛道離經者無數,殷離也曾聽聞過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相戀的傳聞,是以撞破周芷若和趙敏的關係後並沒有太過震驚,反而更為趙敏袒護周芷若而感到憤怒。她本以為被周芷若陷害的趙敏會是自己同盟,誰料她卻倒戈投向周芷若懷抱,是以提及二人關係時才格外陰陽怪氣。

  在她因母親黯然神傷時,周芷若走到她面前,雙膝跪倒,誠懇道:「殷姑娘,我一直因你的死而日夜難安,此刻見你平安無恙,我確是歡喜無限。但不管如何開脫,我害了你都是事實,不管你打算如何討回公道,我都不敢有怨言。只是過幾日我還須得去破那金剛伏魔圈救出謝獅王,眼下要養精蓄銳,還望殷姑娘寬限幾日,待那事完了,我便聽候你發落。」

  殷離向來性子執拗,但眼見周芷若態度懇切,心下登時軟了,忙扶起她,說道:「周姑娘,過去的事,誰也別放在心上,反正我也沒死。」說著掠了掠頭髮,又道:「我本來臉上浮腫,被那十香軟經散一衝,體內的毒慢慢解了,再過一陣子,浮腫就能徹底消了。」

  周芷若心下歉仄,不知說甚麼好,沉默了一會兒才繼續道:「殷姑娘,我可以再問你一件事嗎?」

  殷離點了點頭:「你說。」

  「敏敏的身份,是你透露給青海派葉長青的嗎?」她既然已坦白和趙敏的關係,便不再藏著掖著,直接如此稱呼她,張無忌聽了,又是一陣愣怔。

  「葉長青?是誰?」殷離疑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周芷若目色凝重起來,她本疑心那是殷離所為,為了報復自己,但殷離這一無所知的模樣不似作假,挑唆葉長青的顯然另有其人,一想到那人還藏在暗處,說不定還在謀劃什麼,周芷若心情不由得沉重了幾分,一扭頭,見張無忌仍是一副六神無主的模樣,便對趙敏道:「敏敏,你不如先和殷姑娘回去,我還有些事要與張公子談。」

  趙敏猜她應是有正事要談,便挽起殷離道:「殷姑娘,你在外那麼久,一定受了不少苦,容我為你接風洗塵。」

  見她要往明教方向走,殷離起初有些抗拒,但趙敏對她悄悄說了什麼,她便一下來了興致,笑道:「真的?那我可要去瞧瞧熱鬧了。」說罷就加快了步伐,兩人很快就消失在遠處。

  張無忌目送趙敏遠去,看起來有些魂不守舍,周芷若輕輕嘆了口氣,心裡輕輕對他道了聲抱歉,她有千百個理由能瞞天過海,但是一想到張無忌對趙敏念念不忘,便圖一時意氣,將和趙敏的關係說給他聽了。

  「周姑娘,你們真的……」張無忌忽地開口,似仍是不願相信,「可你為什麼還要嫁禍趙姑娘?」

  「此中曲折,三言兩語難以道明。」周芷若嘆道,「師父死後,我恨她是真,可下不了手也是真,心裡備受煎熬無一刻安寧,才會一步走錯,後步步錯。萬幸她沒有放棄我,終於將我拉出泥潭。我曾經對不起她,但今後再不會虧欠她半分,只消能護她周全,無論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我都在所不惜。」

  言畢,她見張無忌眼中顯出幾分心灰意冷,便正色道,「張公子,你身為明教教主,身負大業,可不能因為兒女情而萎靡不振。」

  「我……」張無忌皺了皺眉,鮮少地露出幾分負氣的模樣。他對女子相戀之事也無多成見,緣由卻和殷離不同,並非見慣,而是因為他活了二十多年,倒有十五年與世隔絕,世俗禮教於他而言自然是形同虛設,心生憤懣只是因為趙敏所選的並非自己罷了。聽周芷若還來教訓他,心中愈發酸澀,正想辯解幾句,但還不及開口,就見她將什麼遞了過來。

  那是一束薄如蟬翼的絹片,他低頭一瞥,頓時發出一聲低呼。

  只見開頭寫著「武穆遺書」四字,後文均是行軍打仗、布陣用兵的精義要訣。

  周芷若道:「你可知屠龍刀為何名為屠龍?」張無忌搖了搖頭,她繼續道:「那刀之所以名為『屠龍』,便是因為刀中藏的乃是兵法,意為日後有人得到刀中兵書,當可驅除韃子,殺了韃子皇帝。」

  這件事連趙敏都不知道,她畢竟是蒙古人,父兄為元廷征戰,她若知道這兵法的存在,只會陷入不忠不義的兩難境地,周芷若不欲令她為難,是以隻字不曾提及兵法。她一早就打算將兵法交給張無忌,卻不知如何開口,如今她知道若再拖延,自己必將成為千古罪人,是以將滅絕師太的遺言原原本本道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