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無忌身負九陽神功,當世僅有張真人能在內力上與他一較高下,而他的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劍也臻於化境,周芷若不止一次見識過他的武功,心知肚明自己就算取巧也是贏他不過,更何況她鬥了三場,內力已耗了一半多,與一場未斗的張無忌相比實力更是懸殊。

  思量半晌,她都沒想到趙敏打的什麼主意,便不再糾結,向張無忌施以還禮,道:「張教主,請。」心中則打定主意,一定要撐到一百招以上,這樣也不至失了顏面。

  其餘人見他二人立於場中,均屏住呼吸,不住猜想結果會是如何,原本大家理所當然覺得會是張無忌,可見了周芷若的身手後,便不那麼確定了。畢竟眾人不知她武功來歷,對於那些不如她的人來說,她的武功一言蔽之便是「深不可測」,而在場武功不輸她的便只有張無忌一人了,兩個武功同樣深不可測的人碰到一起,誰勝誰負,場上群豪就看不出了。便是連俞蓮舟也有幾分不確定,他尚且不知道周芷若還有多少餘力,只道以她應戰時的機警多變,說不定有機會壓過張無忌一招半式。

  最叫人拍案叫絕的是,這兩人還曾是未婚夫妻,已有人暗自算起這場英雄大會上的奇聞,謝遜和屠龍寶刀已足以撼動整個武林,可場上的變故還是一樁接一樁,叫人應接不暇。先是丐幫向少林討人,再是蒙古郡主暴露,隨後是名不見經傳的峨眉掌門展現驚世武功,繼而是這對險些拜堂的年輕男女即將兵戎相見,爭這「天下第一」的名頭。這些事裡每一件,都能叫說書人足足評上十來個章回。

  高手相爭,最忌諱急躁,屏氣凝神,幾炷香時間都遲遲不出手是常有的事,眾人見兩人相對而立,身形紋絲不動,連衣袂被內勁繃得筆直,便以為他們多半也要對峙好一會兒,於是其中的好事者便按捺不住,急不可耐小聲說起那明教教主、峨眉掌門和蒙古郡主的恩怨往事來。

  只是才起了個頭,便聽得罡風起,張無忌已先手一章呼了過去。

  曾經與他交過手的幾人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張無忌雖然武功蓋世,但是性子平和不喜與人爭鬥,與人過招從來都不會先行出手,這次卻一反常態,起手便是猛攻。

  但很快就無人在關心先後出招的問題,而是被二人的招式吸引,一個個伸長脖子,幾張桌子上已擠滿了人,還有人不斷地試圖攀上去。

  張無忌所使的拳掌功夫與俞蓮舟一路,但是細微處又高明了不少,當真似行雲流水,半點間隙都無,但凡周芷若的內勁纏上,便以乾坤大挪移將其帶偏,使得周芷若之前對付俞蓮舟的法子派不上用場,眾人眼見周芷若落於下風,正想:果然還是張教主技高一籌,忽地卻見周芷若掌路一變,時而虛,時而實,有時一連十餘招都是虛晃,有時則一虛一實相互交替,令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效力銳減,身法則循兩儀四象之理,變幻無窮,每每待得張無忌窺得她方位變化法門,她便或順逆交轉,或陰陽化五行,身法突變,叫張無忌總是慢上一步,如此,起手時的劣勢被她漸漸挽回。

  七十多招後,兩人便變為不分上下,一個功力「純」,一個招式「博」,倒是將武當和峨眉的武功發揮到了極致,出招變招無任何固定路子,而是隨心所欲,有時上一招為拳,下一招便化用劍法,有時未起手便徒然變勢,看得人眼花繚亂,境界如楊逍、范遙者,上一場還能叫得出一個「好」字,這次卻連聲音都發不出,只隱約覺得兩人每一招每一勢都厲害至極,但厲害之處在哪裡,卻須得細細思索後方能想通一二。

  時間一點點過去,兩人招數越出越慢,變化也愈趨精微,過得三百餘招,只聽砰地一聲,兩人雙掌相交,比拼起內力來。

  眾所周知,比拼內力才是最為考驗功力的,但旁觀者只能看到兩人一動不動雙掌相抵,至於他們內力如何交鋒的,便看不出究竟了。

  只見張無忌面色漸漸漲紅,而周芷若卻截然相反,蒼白得幾無血色,場上一點聲音都沒有,每一雙眼睛都緊緊盯著他們,屏住呼吸等待著結果分曉那一瞬。

  忽然,兩人身子同時一震,簌地分開,周芷若退了六七步,跌跌撞撞站定,張無忌卻是摔出了十餘丈,明教眾人一擁而上,扶他坐起,只見他氣息紊亂,嘴角隱有血色透出,儼然是受了內傷。

  場上大多人都以為他最終奪得頭籌,見他竟然也敗退,俱震驚不已,眾人看看張無忌,又看看周芷若,一時間連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范遙整了整衣冠,大踏步走出,似打算上場,卻被張無忌攔住,只聽得他道:「范右使,罷了,你暫且不是她的對手,咱們認輸。」

  群豪中有幾人見周芷若看起來已無餘力,本想趁火打劫,一聽得張無忌這麼說,暗道:沒想到那小姑娘內力竟深厚至斯,她後三場雖然都是點到為止,但是對付青海派時卻下了狠手,我若上去,被她看出意圖,怕是要丟了性命。這麼一想,便都絕了這念頭,

  周芷若站在場中,山風吹動衫裙,似乎連她的身子也吹得搖搖晃晃,此前代替空智答話的那位達摩堂老僧走了出來,道:「可還有英雄前來與峨眉掌門討教?」他問了兩遍,但周圍來自三山五嶽、四面八方的數千英雄好漢,竟無一人敢再上前挑戰。待片刻,他便雙手合十說道:「峨嵋派周掌門技冠群雄,武功為天下第一。有哪一位英雄不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