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這麼想著,魏華年已然喚了出來。
周錦魚微微一愣,隨即笑出一口小白牙,很是乖巧的應了聲:「哎,公主,我在這兒呢。」
她說著,抓緊了魏華年的手,扶著她穩穩的走下台階來。
兩個人腳踩在潔白的雪地上。
不遠處,有一家三口正在府門前堆雪娃娃。
那孩子不停的給他爹娘打岔,把剛堆好的雪娃娃又給破壞的不倫不類,咯咯的笑個不停。
那戶人家的男人有些生氣的訓斥,但那女人卻是護著那個孩子,不讓男人教訓他。
此時,一個老者站在府門前喊道:「俊兒,跟你爹娘快回來吃飯。」
那孩子應了一聲,又跟他爹娘說了什麼,他站在中間,牽著爹娘的手,往府里一蹦一跳的走去了。
這樣的一家人,這樣的生活,雖然平凡,卻因為一家人能夠守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日子,開始變得不再平淡。
看著看著,不約而同的,周錦魚和魏華年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鬼使神差的,周錦魚牽著魏華年的手,忽然笑看著魏華年,問了一句:「魏姑娘,你許我一生一世,可好?」
魏華年聞言,嘴邊含笑,輕點了頭:「好。」
這條路,兩個人就這麼平穩的走下去吧。
就這麼走下去。
不離不棄,彼此相伴。
便是一生一世。
便是一輩子了。
第173章 [魏思番外篇]
我叫魏思,是個皇帝。
我時常想,這個世上大概不會有比我更慘的皇帝了。
聽宮人們說,父皇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便死了。
死在了反抗軍的亂刀之下。
百姓們都說,父皇是咎由自取,他壞的冒泡,是個徹頭徹尾的狗皇帝。
那麼我,便是小狗皇帝。
小路子對此時長憤憤,對我說:「陛下,民間百姓多愚昧,妄議君上,您應該下旨,把他們全都抓緊大牢去!」
小路子是我的貼身太監,同太監總管楊福不同,楊福是母后的眼睛,但小路子卻不是。
小路子自個兒都說,他是我的狗腿子。
但旁人都說朕是真龍天子,難道不應該是龍腿子麼?
但不管怎樣,我跟小路子感情總親厚一些。
平日裡彼此之間說話,也往往無所顧忌。
其實,關於我那位百姓們口中那個昏庸的父皇,我腦海中絲毫沒有印象。
可百姓們都說他,當時害死了很多人。
也因為他的緣故,我曾經代替他向天下發布了一封『罪己詔』,成為了大晉朝第一位向全天下承認自己錯誤的天子。
其實,往前數三朝,還從未有過一位皇帝發過罪己詔。
罪己詔就等於說,天子錯了。
就等於告訴天下人,皇家對不起他們。
可周太傅告訴朕,朕若是不發罪己詔,那麼當年先皇做的事,便永遠都像是一根刺一般,會留在百姓的心裡。
於是,朕便聽了她的話,發了罪己詔。
可就算無數人都告訴朕,當年父皇錯了,他卻始終是朕的父皇,是給了朕性命的人。
當日,他被亂刀砍死的時候,我尚在母后的肚子裡。
我想,亂刀砍在他身上,一定會很疼。
可我小時候並沒有在母后的臉上看到多少悲傷,她似乎並沒有因為父皇的死而難過。
在人前,她永遠都是一副冷漠決然的樣子。
在我面前,她也是一位嚴厲苛刻的母親。
母親對我動輒呵斥,從來沒有過半分好臉色。
不過,她對一人,興許是不同的。
不過彼時我年紀實在太小,也可能是看錯了。
當時,每每周太傅在御書房督促朕念書,念叨著那些朕即便是努力的去聽,都依舊聽不懂的治國治道的時候。
母后便時常會親自送些甜湯來,給朕和周太傅喝。
平日裡的母后只會把朕丟給太監總管楊福,對朕也儘是不聞不問的。
但母后對周太傅似乎是不同的,因為周太傅每次進宮裡來,母后總會親手熬一盅甜湯給我們喝。
這麼說起來,朕也是沾了周太傅的光。
如今的朕已然長到十六歲,業已成年親政,母后也早已經在朕四歲那年故去。
那時候,朕還小,卻依舊清楚的記得嚴浩逼宮那日,喊殺聲響徹了整個紫禁城。
一個名叫袁天放的巫師,驅使著許多蠱蟲,圍繞在朕的寢宮裡。
朕鎖在床榻上,看著滿屋子亂爬的蠱蟲,嚇得不敢動彈,朕以為那一日,朕一定會死。
但是,母后卻忽然不管不顧的闖了進來。
她抱住了朕,輕輕告訴朕:「別怕,阿思,母后在,你別怕。」
我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蠱蟲鑽進了她的鳳袍里。
她一下便鬆開了我,她以自身的柔弱之軀,吸引著蠱蟲,不讓它們向我靠近。
我哭著喊著,想要衝過去。
可她讓我待在床榻上,不要動。
此時,周太傅拿著火把趕了過來,她抱起了朕,用火光碟機散了蠱蟲。
周太傅見到我的時候,局勢已然控制住,嚴浩被殺,那個叫袁天放的巫師被他所養的蠱蟲反噬,七竅流血而死。
我因為周太傅的到來,保住了性命。
周錦魚微微一愣,隨即笑出一口小白牙,很是乖巧的應了聲:「哎,公主,我在這兒呢。」
她說著,抓緊了魏華年的手,扶著她穩穩的走下台階來。
兩個人腳踩在潔白的雪地上。
不遠處,有一家三口正在府門前堆雪娃娃。
那孩子不停的給他爹娘打岔,把剛堆好的雪娃娃又給破壞的不倫不類,咯咯的笑個不停。
那戶人家的男人有些生氣的訓斥,但那女人卻是護著那個孩子,不讓男人教訓他。
此時,一個老者站在府門前喊道:「俊兒,跟你爹娘快回來吃飯。」
那孩子應了一聲,又跟他爹娘說了什麼,他站在中間,牽著爹娘的手,往府里一蹦一跳的走去了。
這樣的一家人,這樣的生活,雖然平凡,卻因為一家人能夠守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日子,開始變得不再平淡。
看著看著,不約而同的,周錦魚和魏華年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鬼使神差的,周錦魚牽著魏華年的手,忽然笑看著魏華年,問了一句:「魏姑娘,你許我一生一世,可好?」
魏華年聞言,嘴邊含笑,輕點了頭:「好。」
這條路,兩個人就這麼平穩的走下去吧。
就這麼走下去。
不離不棄,彼此相伴。
便是一生一世。
便是一輩子了。
第173章 [魏思番外篇]
我叫魏思,是個皇帝。
我時常想,這個世上大概不會有比我更慘的皇帝了。
聽宮人們說,父皇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便死了。
死在了反抗軍的亂刀之下。
百姓們都說,父皇是咎由自取,他壞的冒泡,是個徹頭徹尾的狗皇帝。
那麼我,便是小狗皇帝。
小路子對此時長憤憤,對我說:「陛下,民間百姓多愚昧,妄議君上,您應該下旨,把他們全都抓緊大牢去!」
小路子是我的貼身太監,同太監總管楊福不同,楊福是母后的眼睛,但小路子卻不是。
小路子自個兒都說,他是我的狗腿子。
但旁人都說朕是真龍天子,難道不應該是龍腿子麼?
但不管怎樣,我跟小路子感情總親厚一些。
平日裡彼此之間說話,也往往無所顧忌。
其實,關於我那位百姓們口中那個昏庸的父皇,我腦海中絲毫沒有印象。
可百姓們都說他,當時害死了很多人。
也因為他的緣故,我曾經代替他向天下發布了一封『罪己詔』,成為了大晉朝第一位向全天下承認自己錯誤的天子。
其實,往前數三朝,還從未有過一位皇帝發過罪己詔。
罪己詔就等於說,天子錯了。
就等於告訴天下人,皇家對不起他們。
可周太傅告訴朕,朕若是不發罪己詔,那麼當年先皇做的事,便永遠都像是一根刺一般,會留在百姓的心裡。
於是,朕便聽了她的話,發了罪己詔。
可就算無數人都告訴朕,當年父皇錯了,他卻始終是朕的父皇,是給了朕性命的人。
當日,他被亂刀砍死的時候,我尚在母后的肚子裡。
我想,亂刀砍在他身上,一定會很疼。
可我小時候並沒有在母后的臉上看到多少悲傷,她似乎並沒有因為父皇的死而難過。
在人前,她永遠都是一副冷漠決然的樣子。
在我面前,她也是一位嚴厲苛刻的母親。
母親對我動輒呵斥,從來沒有過半分好臉色。
不過,她對一人,興許是不同的。
不過彼時我年紀實在太小,也可能是看錯了。
當時,每每周太傅在御書房督促朕念書,念叨著那些朕即便是努力的去聽,都依舊聽不懂的治國治道的時候。
母后便時常會親自送些甜湯來,給朕和周太傅喝。
平日裡的母后只會把朕丟給太監總管楊福,對朕也儘是不聞不問的。
但母后對周太傅似乎是不同的,因為周太傅每次進宮裡來,母后總會親手熬一盅甜湯給我們喝。
這麼說起來,朕也是沾了周太傅的光。
如今的朕已然長到十六歲,業已成年親政,母后也早已經在朕四歲那年故去。
那時候,朕還小,卻依舊清楚的記得嚴浩逼宮那日,喊殺聲響徹了整個紫禁城。
一個名叫袁天放的巫師,驅使著許多蠱蟲,圍繞在朕的寢宮裡。
朕鎖在床榻上,看著滿屋子亂爬的蠱蟲,嚇得不敢動彈,朕以為那一日,朕一定會死。
但是,母后卻忽然不管不顧的闖了進來。
她抱住了朕,輕輕告訴朕:「別怕,阿思,母后在,你別怕。」
我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蠱蟲鑽進了她的鳳袍里。
她一下便鬆開了我,她以自身的柔弱之軀,吸引著蠱蟲,不讓它們向我靠近。
我哭著喊著,想要衝過去。
可她讓我待在床榻上,不要動。
此時,周太傅拿著火把趕了過來,她抱起了朕,用火光碟機散了蠱蟲。
周太傅見到我的時候,局勢已然控制住,嚴浩被殺,那個叫袁天放的巫師被他所養的蠱蟲反噬,七竅流血而死。
我因為周太傅的到來,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