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兩人皆是沉默,皇后這些年也變得愈發沉靜,宮廷生活讓她變得沉默寡言,與安陽幼時大不相同,曾經些許的張揚與英氣,都化為內斂的溫潤。安陽不敢抬眸去望,心虛地的模樣,明顯得很。
這般,皇后只當她還在為昨夜之事內疚,她默然嘆息,溫聲道:「昨夜的話,可曾傷你心了?」
她的語氣不濃不淡,恰到正好。安陽微微愣了愣,搖首,昨夜本就是她之過。
皇后本想信她,可仔細瞧她,似是瘦了些許,下巴尖尖,她不知何故,孩子大了,心中藏著事不願和她說,她也無法,若生反骨,她只好去探緣由,慢慢去解。
對於阿蠻,皇后覺得自己存著萬分耐心。既然她說不是,那麼,她也不會再說,想起常澍所言,她心中似有解答,便問:「阿蠻是否有愛慕之人,陛下不准?」
安陽頭又疼了,她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壓抑了許久,心中苦苦掙扎,腦門一熱,張口便道:「殿下,可知歡喜是何?」
她問得直白,甚至如稚子般求教,皇后失笑,若是尋常母親,定能解答,只是她這般遭遇,定然不懂這個人間情.愛之事,搖首不知。
安陽頹唐,皇后道不知,定然未經過情.愛一事,想起當年自己攪亂她侍寢之事,她愈發覺得自己荒唐。在皇后面前,她不善於隱藏自己情緒,皇后就察覺她愁悶難解。
她想,孩子定然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不久後也會有自己的夫婿、自己的家,眼下不過是冰山一角,現在自己稍感失落,待以後就習慣了。
皇后安慰自己後,見阿蠻眉心微蹙,自己抬手憐惜地撫上,一寸一寸地捋平她的愁緒,「阿蠻,若真是有愛慕之人,陛下不准,我會助你,無須這般憂愁。」
自己今生無法觸摸的愛情,她養大的孩子應該可以去碰一碰,就算遍體鱗傷,那也是曾經愛過,好過一片空白。
第118章
安陽一怔, 神色間繃不住了, 她凝視著那隻手, 星光流轉, 凝滯了她心間的痛楚,她依舊帶著迷糊, 她想揮掉那隻手,可自己心緒隨著那隻手而平緩下來。
她魔怔了。
她闔上眼, 眉眼淡去往日的生動。
皇后不知她怎麼了, 等了會兒, 發覺她睡了,許是昨夜醉飲, 傷了身體。她輕輕掖好被角, 悄悄退了出去,她吩咐宮人好好照料小殿下,這裡都是她當年挑選出來的心腹, 必是貼心。
她吩咐的時候,故意將聲音壓低, 恐吵醒殿內的人, 她頓了頓, 又道:「今日推了所有拜客的帖,不見臣子,晚膳前小殿下若醒了,讓她去中宮用晚膳。」
年間滿朝休沐,皇帝靜養, 又值佳期,安陽炙手可熱,朝臣定然不會錯過巴結的機會,有的可推,有的便不可推,不如去中宮避上一日。
皇后雖安排下去,她坐於中宮之內,午時宗族夫人來請安,她虛虛應付。入宮多年,這些小事,她已習慣。面上強笑,與他們談天說地,提及的大多是安陽的婚事。
少女十四,來年便要及笄,眼下是該安排。禮部得陛下吩咐,送來很多朝堂子弟的畫像。皇室子弟成婚,哪有愛意可言,大多考慮門第與家族利益。去歲林氏嚷著過繼宗族子弟,可與安陽爭一爭,只陛下不允,他對安陽甚是看重,得這般行事有度的嫡女,誰還會想著他人子弟。
陛下訓斥林氏後,她就病了,皇后順勢讓她養病,不見天顏。林氏在後宮經營多年,是皇后忍讓,不願多加計較,只是她不知的是,小殿下安陽早就對她心生厭惡,真病還是假病,輕疾還是重症,唯有醫官說了算。
林氏病懨懨,不能再興風作浪,過了數日,便病死了。恰逢年關,陛下養病,喪葬便草草了事。林氏一族在前朝嚷著林夫人死因有假,安陽懶得搭理,鬧到御前,醫官做證,林氏族人無話,安陽趁機壓制林氏,適逢御史彈劾,皇帝更覺厭惡,貶離出皇城。
林氏一族追溯往上,百年深厚底蘊,敗得太快。朝臣心知肚明,不願多話。唯有皇后知曉,這是安陽忍耐不住了。林氏跋扈,但她有兄長撐著,而皇后沒有。
安陽長大了,自然是中宮最大的支撐。
她面對這些口燦蓮花的夫人,著實頭疼,她不知安陽醒了不曾,是否還是頭疼,心中惦念,使了秦淮去探望。
這廂幾位夫人還在滔滔不絕,眼睛卻盯著離去的秦淮去看,她們想等著小殿下過來,這樣才可見一面,為自己兒子爭一爭,博得昭平公主好感。
她們意圖明顯,皇后怎地不知。不多時,秦淮回來,道是小殿下晚膳不過來,出宮去赴宴。夫人們失望,皇后揉了揉酸痛的額頭,她們這才識趣地離去。
她們前腳方走,安陽就入殿。皇后奇怪,她便道:「我若說我過來,她們便不會走,難得殿下主動請我用膳,怎可讓不三不四的人旁觀看著,多礙事。」
聽聞不三不四四字,皇后本想訓她一句,哪有這般編排夫人們的,指不定她的夫婿就出自這些家族。她未啟唇,就看到安陽失了血色的唇角,心中一揪,也隨她去了。
她喚人近前,外面風寒,握著阿蠻的手,暖乎乎的,少年人血氣方剛,她笑了笑,道:「頭還疼嗎?」
這樣親密的動作,很是平常,安陽僵了僵,不敢動作。皇后近些年習慣她的胡攪蠻纏,見她站著不動,心中怪得很,陡生些許失落,孩子大了終究會離她而去的。
這般,皇后只當她還在為昨夜之事內疚,她默然嘆息,溫聲道:「昨夜的話,可曾傷你心了?」
她的語氣不濃不淡,恰到正好。安陽微微愣了愣,搖首,昨夜本就是她之過。
皇后本想信她,可仔細瞧她,似是瘦了些許,下巴尖尖,她不知何故,孩子大了,心中藏著事不願和她說,她也無法,若生反骨,她只好去探緣由,慢慢去解。
對於阿蠻,皇后覺得自己存著萬分耐心。既然她說不是,那麼,她也不會再說,想起常澍所言,她心中似有解答,便問:「阿蠻是否有愛慕之人,陛下不准?」
安陽頭又疼了,她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壓抑了許久,心中苦苦掙扎,腦門一熱,張口便道:「殿下,可知歡喜是何?」
她問得直白,甚至如稚子般求教,皇后失笑,若是尋常母親,定能解答,只是她這般遭遇,定然不懂這個人間情.愛之事,搖首不知。
安陽頹唐,皇后道不知,定然未經過情.愛一事,想起當年自己攪亂她侍寢之事,她愈發覺得自己荒唐。在皇后面前,她不善於隱藏自己情緒,皇后就察覺她愁悶難解。
她想,孩子定然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不久後也會有自己的夫婿、自己的家,眼下不過是冰山一角,現在自己稍感失落,待以後就習慣了。
皇后安慰自己後,見阿蠻眉心微蹙,自己抬手憐惜地撫上,一寸一寸地捋平她的愁緒,「阿蠻,若真是有愛慕之人,陛下不准,我會助你,無須這般憂愁。」
自己今生無法觸摸的愛情,她養大的孩子應該可以去碰一碰,就算遍體鱗傷,那也是曾經愛過,好過一片空白。
第118章
安陽一怔, 神色間繃不住了, 她凝視著那隻手, 星光流轉, 凝滯了她心間的痛楚,她依舊帶著迷糊, 她想揮掉那隻手,可自己心緒隨著那隻手而平緩下來。
她魔怔了。
她闔上眼, 眉眼淡去往日的生動。
皇后不知她怎麼了, 等了會兒, 發覺她睡了,許是昨夜醉飲, 傷了身體。她輕輕掖好被角, 悄悄退了出去,她吩咐宮人好好照料小殿下,這裡都是她當年挑選出來的心腹, 必是貼心。
她吩咐的時候,故意將聲音壓低, 恐吵醒殿內的人, 她頓了頓, 又道:「今日推了所有拜客的帖,不見臣子,晚膳前小殿下若醒了,讓她去中宮用晚膳。」
年間滿朝休沐,皇帝靜養, 又值佳期,安陽炙手可熱,朝臣定然不會錯過巴結的機會,有的可推,有的便不可推,不如去中宮避上一日。
皇后雖安排下去,她坐於中宮之內,午時宗族夫人來請安,她虛虛應付。入宮多年,這些小事,她已習慣。面上強笑,與他們談天說地,提及的大多是安陽的婚事。
少女十四,來年便要及笄,眼下是該安排。禮部得陛下吩咐,送來很多朝堂子弟的畫像。皇室子弟成婚,哪有愛意可言,大多考慮門第與家族利益。去歲林氏嚷著過繼宗族子弟,可與安陽爭一爭,只陛下不允,他對安陽甚是看重,得這般行事有度的嫡女,誰還會想著他人子弟。
陛下訓斥林氏後,她就病了,皇后順勢讓她養病,不見天顏。林氏在後宮經營多年,是皇后忍讓,不願多加計較,只是她不知的是,小殿下安陽早就對她心生厭惡,真病還是假病,輕疾還是重症,唯有醫官說了算。
林氏病懨懨,不能再興風作浪,過了數日,便病死了。恰逢年關,陛下養病,喪葬便草草了事。林氏一族在前朝嚷著林夫人死因有假,安陽懶得搭理,鬧到御前,醫官做證,林氏族人無話,安陽趁機壓制林氏,適逢御史彈劾,皇帝更覺厭惡,貶離出皇城。
林氏一族追溯往上,百年深厚底蘊,敗得太快。朝臣心知肚明,不願多話。唯有皇后知曉,這是安陽忍耐不住了。林氏跋扈,但她有兄長撐著,而皇后沒有。
安陽長大了,自然是中宮最大的支撐。
她面對這些口燦蓮花的夫人,著實頭疼,她不知安陽醒了不曾,是否還是頭疼,心中惦念,使了秦淮去探望。
這廂幾位夫人還在滔滔不絕,眼睛卻盯著離去的秦淮去看,她們想等著小殿下過來,這樣才可見一面,為自己兒子爭一爭,博得昭平公主好感。
她們意圖明顯,皇后怎地不知。不多時,秦淮回來,道是小殿下晚膳不過來,出宮去赴宴。夫人們失望,皇后揉了揉酸痛的額頭,她們這才識趣地離去。
她們前腳方走,安陽就入殿。皇后奇怪,她便道:「我若說我過來,她們便不會走,難得殿下主動請我用膳,怎可讓不三不四的人旁觀看著,多礙事。」
聽聞不三不四四字,皇后本想訓她一句,哪有這般編排夫人們的,指不定她的夫婿就出自這些家族。她未啟唇,就看到安陽失了血色的唇角,心中一揪,也隨她去了。
她喚人近前,外面風寒,握著阿蠻的手,暖乎乎的,少年人血氣方剛,她笑了笑,道:「頭還疼嗎?」
這樣親密的動作,很是平常,安陽僵了僵,不敢動作。皇后近些年習慣她的胡攪蠻纏,見她站著不動,心中怪得很,陡生些許失落,孩子大了終究會離她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