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秦淮道:「沒有。」
安陽曉得她不會說真話,待會自己去查就是,她掃了秦淮一眼,自己跨入中宮。她是這裡常客,三日一入,宮人見她行禮,也不作詫異。
皇后侯在殿內,她瞅了瞅,望望可有知情人士,給她提點一句,她未曾見過皇后發怒,她徘徊廊下時,殿內傳來聲音,溫和中帶著些許清冷。
「阿蠻,進來。」
秦淮竊笑,連帶著廊下打掃灰塵的宮人也悶頭抿唇,她在中宮丟面子不是第一回 ,她也習慣了,整整衣袍,輕步走進去。
皇后在殿下翻閱宮內帳簿,無人伺候,安陽殷勤地湊過去,未近身,就聽到皇后發話:「小殿下方才為何不進來,心虛了這是。」
聲音碎玉成冰,她垂眸並不曾抬眼,指節白皙,面容乾淨無脂粉,如多年前安陽睜眼看的第一面,奶香饅頭。安陽理屈,屈膝跪在她腳下,嘟噥道:「阿蠻行事忘了分寸。」
皇后頗為奇怪,瞧著她受天大委屈的模樣,怪道:「我何時讓你跪了,陛下跟前沒跪夠?」
安陽又羞又惱,自己怕起來,揉揉膝蓋,「殿下又逗弄我,明知我害怕,卻不點破。」
白日明亮,安陽抬眸,殿下一襲素色,清冷中帶著風華,她眨眨眼,覺得明媚動人,一時間竟讓她挪不可眼,愛不自禁。
被她痴痴盯著,皇后略顯不自在,招手喚她過來,今日未梳髻,平靜的眼眸望著少女,風溜進,漾起她幾抹碎發,安陽目光灼灼。
她輕問:「膝蓋不疼嗎?」
「疼……」安陽立即抓住她皇后那抹淺淡的心疼之意,挪著步子走過去,皇后知悉她又開始纏人了,只道:「瓊州世子不可得罪,江北與瓊州素無往來,你若與世子交好,定然有益,你此番確實徹底斷了這條路。」
安陽坐下,道:「其實不然,陛下心胸小,唯有見到我緊緊依附他,無他人可幫,他才會對我放心,再者,我有江北就夠了。」
這些年的相處,安陽知曉陛下秉性,表面上十分隱忍且寬容,心裡卻是十分有稜角的人。他寬容,面對江北等諸侯,總是態度和藹,背地裡總是怨他們貪婪無度,眼中無他。安陽名義上是皇后的嫡子,若再與世子交好,兩大諸侯盡歸附於他,文帝會愈多疑。
眼下,還是不與江北交好為好。
皇后見她自有主張,知曉她行事有分寸,也不多言,此事就算過了,並沒有安陽想像中的大怒。安陽微微放心,她欲賴在此地不走,好歹蹭了晚膳再離去。
皇后不允,今日召她過來,不過是做給外人看,訓過了自然要趕人走,哪兒有留膳的道理。安陽不好打發,皇后也明白。她已入朝,陛下見她聰慧,弘文館考核第一,他近些年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便讓安陽提前入朝參政。
她入中宮半個時辰未過,不會讓人起疑,嚷著時間跪久了,膝蓋疼。
皇后不疑有她,吩咐人去置辦熱水傷藥,安陽傻眼,見皇后當真信了,也覺得不好意思,她傻氣地撓撓頭,道:「不用的,您讓我坐會就好。」
她的性子,報喜不報憂,皇后既心軟,又心疼,要想親自看看她的傷,她的指腹滑過錦衣下擺,她俯身間觸及她領口下的肌膚,安陽驚住了,忙攥住她的手,臉色蔚若雲霞,羞赧道:「殿下,不用如此麻煩,我晚間回去自己……去上藥。」
安陽說話磕巴,皇后淡笑,被她攥住的手也未曾抽回,含笑道:「阿蠻害羞了。」
這話頗是耳熟,記得安陽攪亂她的侍寢,見到便說:「殿下害羞了。」
安陽抬眼望著皇后,風姿曼妙,往日波瀾不驚的眼眸里涌動著淡淡笑意,色澤透明,她怔怔地望著,覺得此時的皇后煞是動人,她抿緊了唇角,緊握著的那雙手,似握著一塊炭火,燙熱了肌膚,更燙到了自己的心。
她恍然收回手,心中發燙,難以對上皇后那雙溫柔的眸子,只瞧一眼都覺得是褻瀆,她站起身,忙施禮退出去。
她的慌亂,落在皇后眼中,帶出一絲迷茫。秦淮入殿,輕聲道:「陛下身體每況日下,霍內侍讓殿下貼心些。」
如何貼心?皇后眼中閃過冷意,頷首。
這廂的安陽逃出中宮,宮道幽幽冷風,似盆涼水兜頭潑下,生生僵住,她方才竟起了污穢心思。天光依瀾,少女臉色蒼白,身後婢女瞧見,覺得怪異,方想上前去問,就見內侍慌張而來,低語幾句。
小殿下神色陰鬱,回身望著中宮,皇后心善,只護著中宮一方安寧,宮廷爭鬥她從未摻和,才會讓林氏得寸進尺,她摸了摸鼻翼,轉身去尋霍青。
林氏,留不得。
霍青聽到吩咐,微微頷首表示同意,道:「林氏一族在提議,過繼宗族子嗣,只是陛下未允。」
多年前的戲碼,屢試不爽,安陽曉得林氏的想法,只是過繼他人,陛下才不會做出這種事,畢竟她活得好好的,又這般『貼心』,怎會想起他人子嗣。
只是林氏有此心,只怕不會這般快偃旗息鼓,宮中血腥多了,她欺辱殿下多年,前朝後苑本就相連,她沉吟須臾,心中已經有決策。
被帝後訓過,小殿下當真乖順許多,親自去給瓊州世子賠禮,她去時,帶著皇后準備好的補品,態度謙虛,沒有那日的『刁鑽跋扈』。
軒轅易從不與女子計較,兼之是皇嗣,自己理屈,便勉為其難地接受這番誠懇道歉。
安陽曉得她不會說真話,待會自己去查就是,她掃了秦淮一眼,自己跨入中宮。她是這裡常客,三日一入,宮人見她行禮,也不作詫異。
皇后侯在殿內,她瞅了瞅,望望可有知情人士,給她提點一句,她未曾見過皇后發怒,她徘徊廊下時,殿內傳來聲音,溫和中帶著些許清冷。
「阿蠻,進來。」
秦淮竊笑,連帶著廊下打掃灰塵的宮人也悶頭抿唇,她在中宮丟面子不是第一回 ,她也習慣了,整整衣袍,輕步走進去。
皇后在殿下翻閱宮內帳簿,無人伺候,安陽殷勤地湊過去,未近身,就聽到皇后發話:「小殿下方才為何不進來,心虛了這是。」
聲音碎玉成冰,她垂眸並不曾抬眼,指節白皙,面容乾淨無脂粉,如多年前安陽睜眼看的第一面,奶香饅頭。安陽理屈,屈膝跪在她腳下,嘟噥道:「阿蠻行事忘了分寸。」
皇后頗為奇怪,瞧著她受天大委屈的模樣,怪道:「我何時讓你跪了,陛下跟前沒跪夠?」
安陽又羞又惱,自己怕起來,揉揉膝蓋,「殿下又逗弄我,明知我害怕,卻不點破。」
白日明亮,安陽抬眸,殿下一襲素色,清冷中帶著風華,她眨眨眼,覺得明媚動人,一時間竟讓她挪不可眼,愛不自禁。
被她痴痴盯著,皇后略顯不自在,招手喚她過來,今日未梳髻,平靜的眼眸望著少女,風溜進,漾起她幾抹碎發,安陽目光灼灼。
她輕問:「膝蓋不疼嗎?」
「疼……」安陽立即抓住她皇后那抹淺淡的心疼之意,挪著步子走過去,皇后知悉她又開始纏人了,只道:「瓊州世子不可得罪,江北與瓊州素無往來,你若與世子交好,定然有益,你此番確實徹底斷了這條路。」
安陽坐下,道:「其實不然,陛下心胸小,唯有見到我緊緊依附他,無他人可幫,他才會對我放心,再者,我有江北就夠了。」
這些年的相處,安陽知曉陛下秉性,表面上十分隱忍且寬容,心裡卻是十分有稜角的人。他寬容,面對江北等諸侯,總是態度和藹,背地裡總是怨他們貪婪無度,眼中無他。安陽名義上是皇后的嫡子,若再與世子交好,兩大諸侯盡歸附於他,文帝會愈多疑。
眼下,還是不與江北交好為好。
皇后見她自有主張,知曉她行事有分寸,也不多言,此事就算過了,並沒有安陽想像中的大怒。安陽微微放心,她欲賴在此地不走,好歹蹭了晚膳再離去。
皇后不允,今日召她過來,不過是做給外人看,訓過了自然要趕人走,哪兒有留膳的道理。安陽不好打發,皇后也明白。她已入朝,陛下見她聰慧,弘文館考核第一,他近些年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便讓安陽提前入朝參政。
她入中宮半個時辰未過,不會讓人起疑,嚷著時間跪久了,膝蓋疼。
皇后不疑有她,吩咐人去置辦熱水傷藥,安陽傻眼,見皇后當真信了,也覺得不好意思,她傻氣地撓撓頭,道:「不用的,您讓我坐會就好。」
她的性子,報喜不報憂,皇后既心軟,又心疼,要想親自看看她的傷,她的指腹滑過錦衣下擺,她俯身間觸及她領口下的肌膚,安陽驚住了,忙攥住她的手,臉色蔚若雲霞,羞赧道:「殿下,不用如此麻煩,我晚間回去自己……去上藥。」
安陽說話磕巴,皇后淡笑,被她攥住的手也未曾抽回,含笑道:「阿蠻害羞了。」
這話頗是耳熟,記得安陽攪亂她的侍寢,見到便說:「殿下害羞了。」
安陽抬眼望著皇后,風姿曼妙,往日波瀾不驚的眼眸里涌動著淡淡笑意,色澤透明,她怔怔地望著,覺得此時的皇后煞是動人,她抿緊了唇角,緊握著的那雙手,似握著一塊炭火,燙熱了肌膚,更燙到了自己的心。
她恍然收回手,心中發燙,難以對上皇后那雙溫柔的眸子,只瞧一眼都覺得是褻瀆,她站起身,忙施禮退出去。
她的慌亂,落在皇后眼中,帶出一絲迷茫。秦淮入殿,輕聲道:「陛下身體每況日下,霍內侍讓殿下貼心些。」
如何貼心?皇后眼中閃過冷意,頷首。
這廂的安陽逃出中宮,宮道幽幽冷風,似盆涼水兜頭潑下,生生僵住,她方才竟起了污穢心思。天光依瀾,少女臉色蒼白,身後婢女瞧見,覺得怪異,方想上前去問,就見內侍慌張而來,低語幾句。
小殿下神色陰鬱,回身望著中宮,皇后心善,只護著中宮一方安寧,宮廷爭鬥她從未摻和,才會讓林氏得寸進尺,她摸了摸鼻翼,轉身去尋霍青。
林氏,留不得。
霍青聽到吩咐,微微頷首表示同意,道:「林氏一族在提議,過繼宗族子嗣,只是陛下未允。」
多年前的戲碼,屢試不爽,安陽曉得林氏的想法,只是過繼他人,陛下才不會做出這種事,畢竟她活得好好的,又這般『貼心』,怎會想起他人子嗣。
只是林氏有此心,只怕不會這般快偃旗息鼓,宮中血腥多了,她欺辱殿下多年,前朝後苑本就相連,她沉吟須臾,心中已經有決策。
被帝後訓過,小殿下當真乖順許多,親自去給瓊州世子賠禮,她去時,帶著皇后準備好的補品,態度謙虛,沒有那日的『刁鑽跋扈』。
軒轅易從不與女子計較,兼之是皇嗣,自己理屈,便勉為其難地接受這番誠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