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306的人拿出吃白食特有的激情,玩命從窗口往桌子上端菜,就連公認飯量最小的幸村都決心挑戰一下自己的胃口。只有別人買單時才大吃大喝是全國高校生的共識,今天所有的開銷都是許斐買單,自然更是有的錯過沒的放過,仁王一個人啃了三條雞腿,柳生不動聲色消滅了五塊排骨,丸井一個人幹掉了兩盤蓋澆飯,被大家嘲笑是不會吃的典型。平時如果出現這一幕只有可能是撿到別人飯卡了。
新校區的食堂沒有任何變化。畢竟校慶說白了是給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校友們提供追憶的一項活動,為的是以後從他們手裡拉贊助能多些。這年頭沒有利益的事情誰干?什麼優惠政策都是為了長遠著想,沒有人會真為了虛名扔錢。
那些校友們對新校區絕對沒有任何感情,即使一時好奇想過來瞅瞅,一聽20公里遠也會讓他們打退堂鼓。所以校慶的那天這裡與往常沒什麼不同,硬要說的話就是更加冷清了一些,因為女生都被抽調到老校區用青春裝點校園了,想看熱鬧的都追隨著姑娘們的腳步去了,留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一時新校區萬戶蕭瑟,鬼影都能捉出幾隻。
當然總有對熱鬧不感興趣的,比如越前龍馬。他從小在立海長大,當年的百年校慶都見識過,雖然那時候他才九歲,規模也遠遠比不上這一次,仍然印象深刻。畢竟當年難得有一次全民娛樂,他騎在老爹的脖子上痛痛快快玩了一天。就像小時候我們天天盼望著過年,而現在生活變好了,人也長大,對春節的期盼不也是一年淡過一年了麼。
對越前來說,校慶不過是那些老古董的事情。老師們不會明白學生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會每晚划拳然後決定誰去買夜宵誰去打熱水,同樣越前也懶得去琢磨老師們在想什麼。因為他也不會每天對著報紙和茶水打盹突然驚醒趕緊說我沒意見。立海大一百一十年校慶的那天,越前和平時一樣上了半天自習,背著書包走進學生食堂。
他遇到了一個形貌奇詭的人。
那個人看打扮不像個學生,卻也不像個社會人士,高高瘦瘦的模樣戴一副墨鏡,開口未說話先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白牙。
“小同學,幫個忙好不好。”可疑男子見到越前便不遺餘力地咧嘴,牙齒跟海狸先生一樣明晃晃的,照得越前眼暈。
越前警覺地停住了腳:“我沒錢。”
男子有些尷尬:“不是要錢。”他指指食堂裡面,“能不能借我飯卡用用,我想再吃頓學校的飯,又不想買飯票。”立海的食堂雖然難吃,比起其他高校的還算拿得出手,每到吃飯時間都有不少兄弟院校的人流著哈拉子過來。久而久之本校生發現總是搶不到好菜發出了抗議,許斐為了保證本校學生的優惠,便規定不劃卡買飯票吃飯的一律扣除百分之二十的個人進食稅,搞得隔壁醫大不少來蹭飯的學生怨聲載道。可惜許斐已經豁出去了,反正動手術不打麻藥這個威脅已經有過,於是醫大學生只好咽著口水悻悻回去吃那些實驗動物,順便發誓如果許斐死在他們醫院一定不給家屬屍體,先摘器官再做解剖,剖得無肉可剖了再把骨架做成標本,讓你丫的不干人事!
這個男子一看就是立海出去的學生,舊地重遊卻不願享受外校生待遇。越前以前也聽人說過,那些吃慣了山珍海味的老總們回到學校,偶爾也會吃一次食堂,外人看來是在懷舊,其實人家是在憶苦思甜。
“我花多少給你錢。”男子以為越前怕他吃白食,趕緊又加上一句。
人家說到這份上越前也不好拒絕,何況都是校友,行個方便的覺悟越前還是有的,於是兩個人一併走進了食堂,越前習慣地點了一份套餐和一杯芬達,男子卻打不定主意,在各個窗口前看來看去。
“醬牛肉,雞腿漢堡,洋蔥牛柳……”男子一邊念口水似乎就要滴下來,“都是我當年捨不得吃的呀,這次一定要吃個夠,吃個夠。”
越前端著餐盤在一邊等著。反正他說了吃多少都給錢,自己吃不了虧。
最後那人一樣要了一份,滿滿當當地坐到越前對面,咧嘴一笑便開始風捲殘雲。越前咬著吸管歪著頭看他好玩,終於忍不住問:“你幾天沒吃東西了?”
“兩天了。”那人伸出兩根手指,“空著肚子就指著這一頓呢。”
“噢。”越前心想收回飯錢的可能性比較渺茫。
“我不是沒錢。”那人看出越前心中念頭,傻笑著寬慰他,“我就是為了重溫當年的感覺。”
越前說:“你當年一頓能吃這麼多飯?”
“當然了!”男人洋洋得意地抬起下巴,“每天夢裡,我都能吃這麼多。”
越前被他逗笑了,低下頭專心吃飯,對方卻趕著他說話:“你是哪個學院的呀?”
“化工。”
“這麼巧!”男人大樂,“我也是。唉你認識手冢國光嗎?”
“知道。”越前淡淡地說,“化工的模範榜樣。”
男人嗤之以鼻:“什麼啊,還記得當初他來的時候那副傻樣,我一說話他就發呆,跟個包子似得,人倒是滿乖滿聽話。哎對了,你叫什麼啊?”
越前想想,決定說實話:“我叫越前龍馬。”
“越前龍馬,好名字。”那人念了兩遍,突然衝著越前風情萬種一咧嘴,越前差點被他嗆著。
“我記住你了。將來畢業了就去投奔學長我,一飯之恩,我是不會忘的。”
越前悄悄撇了一下嘴:“學長在哪裡高就呢?”
“以前在深圳,剛剛跳槽。”男人一臉意氣風發,“下一步,繼續北上,去哈爾濱。”又瞄一眼無動於衷的越前,垮下臉搖頭,“你是小孩子,跟你說你也不懂。”
“好好吃飯。”男人先一步吃飽,抹一把嘴站起來,“我去放餐具。”
端起盤子走過越前身邊,男人空出一隻手,摸了摸他的頭。
“越前龍馬,成為化工的支柱吧。”
越前一口飯含在嘴裡忘了咽下。這句話他第一次聽到,但不知為何,有種非常熟悉的感覺,似乎已經有人和他說過無數遍。
他驚惶四顧,那個人卻已經消失在人群里了。
越前愣了許久,突然哀號。
“錢!”越前抱頭痛哭,“他的飯錢,三十多塊啊,居然沒有給我!”
校慶那天的晚上仁王柳生出去散步,看見路邊的小攤漸漸開始收拾東西。他們白天一天都在這裡,向各屆校友兜售那些柳生嘴裡“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就是糟蹋錢”的紀念品。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在自己眼裡不值一文的垃圾,卻會有那麼多精英們來搶購,也許那些人都是不把錢當錢的?或者在那些人看來,立海大三個字,確實值得用一種方式來紀念?
仁王突然跟柳生提議:“咱們也買一份吧,留著到將來變賣,沒準能升值。”
“啊?”柳生推推眼鏡,“你想賣給誰?”
“不一定咱們賣啊。”仁王說,“可以留給我兒子,我孫子,將來立海二百年校慶的時候拿出來一看,哎呀文物啊,老前輩了……”
柳生不予置評,淡淡地微笑著走在仁王身邊。
“說話呀。”仁王不喜歡這種沉默,“我的想法好不好?”
柳生嘆了口氣:“雅治,你能確定,立海有二百年校慶的那天嗎?”
仁王楞住。
柳生說:“即使立海能等到那一天,我們呢,又會在哪裡?”
秋天的夜晚溫柔而安靜,那天晚上,兩個人就這樣站在靜謐的校園裡。路燈很亮,照在柳生的眼鏡上,反射一片溫黃的光暈將他的臉包圍。仁王突然就想,時光如果倒流回一百年,在立海十年校慶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這麼兩個少年站在這,一邊談論學校青蔥的過去,一邊暢想將來的日子。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說,等到百年校慶的時候,我們會如何如何。
時光從指fèng中一點一點流走,人已經不再,立海依舊如昨。
這所學校成立於1895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內憂外患,國將不國。外有列強欺凌對我河山虎視眈眈,內有晚清昏庸將我土地拱手送人,即使這樣,仍然有前仆後繼的中華志士,不斷為民族崛起而奮鬥。立海大成立之時北洋水師剛剛全體殉國,馬關條約剛剛簽訂,正是國家風雨飄搖之際,第一批誓灑熱血獻中華,以富民強國為己任的青年學子,懷抱遠大的理想,走進了當時的第一座高等學府。後歷經八國聯軍入侵多次停課,抗戰時期舉校西遷,勝利收復故土後理工結合,並校調整,又經歷十年動亂,一百一十年風雨,終於走到現在的立海大學。
新校區的食堂沒有任何變化。畢竟校慶說白了是給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校友們提供追憶的一項活動,為的是以後從他們手裡拉贊助能多些。這年頭沒有利益的事情誰干?什麼優惠政策都是為了長遠著想,沒有人會真為了虛名扔錢。
那些校友們對新校區絕對沒有任何感情,即使一時好奇想過來瞅瞅,一聽20公里遠也會讓他們打退堂鼓。所以校慶的那天這裡與往常沒什麼不同,硬要說的話就是更加冷清了一些,因為女生都被抽調到老校區用青春裝點校園了,想看熱鬧的都追隨著姑娘們的腳步去了,留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一時新校區萬戶蕭瑟,鬼影都能捉出幾隻。
當然總有對熱鬧不感興趣的,比如越前龍馬。他從小在立海長大,當年的百年校慶都見識過,雖然那時候他才九歲,規模也遠遠比不上這一次,仍然印象深刻。畢竟當年難得有一次全民娛樂,他騎在老爹的脖子上痛痛快快玩了一天。就像小時候我們天天盼望著過年,而現在生活變好了,人也長大,對春節的期盼不也是一年淡過一年了麼。
對越前來說,校慶不過是那些老古董的事情。老師們不會明白學生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會每晚划拳然後決定誰去買夜宵誰去打熱水,同樣越前也懶得去琢磨老師們在想什麼。因為他也不會每天對著報紙和茶水打盹突然驚醒趕緊說我沒意見。立海大一百一十年校慶的那天,越前和平時一樣上了半天自習,背著書包走進學生食堂。
他遇到了一個形貌奇詭的人。
那個人看打扮不像個學生,卻也不像個社會人士,高高瘦瘦的模樣戴一副墨鏡,開口未說話先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白牙。
“小同學,幫個忙好不好。”可疑男子見到越前便不遺餘力地咧嘴,牙齒跟海狸先生一樣明晃晃的,照得越前眼暈。
越前警覺地停住了腳:“我沒錢。”
男子有些尷尬:“不是要錢。”他指指食堂裡面,“能不能借我飯卡用用,我想再吃頓學校的飯,又不想買飯票。”立海的食堂雖然難吃,比起其他高校的還算拿得出手,每到吃飯時間都有不少兄弟院校的人流著哈拉子過來。久而久之本校生發現總是搶不到好菜發出了抗議,許斐為了保證本校學生的優惠,便規定不劃卡買飯票吃飯的一律扣除百分之二十的個人進食稅,搞得隔壁醫大不少來蹭飯的學生怨聲載道。可惜許斐已經豁出去了,反正動手術不打麻藥這個威脅已經有過,於是醫大學生只好咽著口水悻悻回去吃那些實驗動物,順便發誓如果許斐死在他們醫院一定不給家屬屍體,先摘器官再做解剖,剖得無肉可剖了再把骨架做成標本,讓你丫的不干人事!
這個男子一看就是立海出去的學生,舊地重遊卻不願享受外校生待遇。越前以前也聽人說過,那些吃慣了山珍海味的老總們回到學校,偶爾也會吃一次食堂,外人看來是在懷舊,其實人家是在憶苦思甜。
“我花多少給你錢。”男子以為越前怕他吃白食,趕緊又加上一句。
人家說到這份上越前也不好拒絕,何況都是校友,行個方便的覺悟越前還是有的,於是兩個人一併走進了食堂,越前習慣地點了一份套餐和一杯芬達,男子卻打不定主意,在各個窗口前看來看去。
“醬牛肉,雞腿漢堡,洋蔥牛柳……”男子一邊念口水似乎就要滴下來,“都是我當年捨不得吃的呀,這次一定要吃個夠,吃個夠。”
越前端著餐盤在一邊等著。反正他說了吃多少都給錢,自己吃不了虧。
最後那人一樣要了一份,滿滿當當地坐到越前對面,咧嘴一笑便開始風捲殘雲。越前咬著吸管歪著頭看他好玩,終於忍不住問:“你幾天沒吃東西了?”
“兩天了。”那人伸出兩根手指,“空著肚子就指著這一頓呢。”
“噢。”越前心想收回飯錢的可能性比較渺茫。
“我不是沒錢。”那人看出越前心中念頭,傻笑著寬慰他,“我就是為了重溫當年的感覺。”
越前說:“你當年一頓能吃這麼多飯?”
“當然了!”男人洋洋得意地抬起下巴,“每天夢裡,我都能吃這麼多。”
越前被他逗笑了,低下頭專心吃飯,對方卻趕著他說話:“你是哪個學院的呀?”
“化工。”
“這麼巧!”男人大樂,“我也是。唉你認識手冢國光嗎?”
“知道。”越前淡淡地說,“化工的模範榜樣。”
男人嗤之以鼻:“什麼啊,還記得當初他來的時候那副傻樣,我一說話他就發呆,跟個包子似得,人倒是滿乖滿聽話。哎對了,你叫什麼啊?”
越前想想,決定說實話:“我叫越前龍馬。”
“越前龍馬,好名字。”那人念了兩遍,突然衝著越前風情萬種一咧嘴,越前差點被他嗆著。
“我記住你了。將來畢業了就去投奔學長我,一飯之恩,我是不會忘的。”
越前悄悄撇了一下嘴:“學長在哪裡高就呢?”
“以前在深圳,剛剛跳槽。”男人一臉意氣風發,“下一步,繼續北上,去哈爾濱。”又瞄一眼無動於衷的越前,垮下臉搖頭,“你是小孩子,跟你說你也不懂。”
“好好吃飯。”男人先一步吃飽,抹一把嘴站起來,“我去放餐具。”
端起盤子走過越前身邊,男人空出一隻手,摸了摸他的頭。
“越前龍馬,成為化工的支柱吧。”
越前一口飯含在嘴裡忘了咽下。這句話他第一次聽到,但不知為何,有種非常熟悉的感覺,似乎已經有人和他說過無數遍。
他驚惶四顧,那個人卻已經消失在人群里了。
越前愣了許久,突然哀號。
“錢!”越前抱頭痛哭,“他的飯錢,三十多塊啊,居然沒有給我!”
校慶那天的晚上仁王柳生出去散步,看見路邊的小攤漸漸開始收拾東西。他們白天一天都在這裡,向各屆校友兜售那些柳生嘴裡“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就是糟蹋錢”的紀念品。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在自己眼裡不值一文的垃圾,卻會有那麼多精英們來搶購,也許那些人都是不把錢當錢的?或者在那些人看來,立海大三個字,確實值得用一種方式來紀念?
仁王突然跟柳生提議:“咱們也買一份吧,留著到將來變賣,沒準能升值。”
“啊?”柳生推推眼鏡,“你想賣給誰?”
“不一定咱們賣啊。”仁王說,“可以留給我兒子,我孫子,將來立海二百年校慶的時候拿出來一看,哎呀文物啊,老前輩了……”
柳生不予置評,淡淡地微笑著走在仁王身邊。
“說話呀。”仁王不喜歡這種沉默,“我的想法好不好?”
柳生嘆了口氣:“雅治,你能確定,立海有二百年校慶的那天嗎?”
仁王楞住。
柳生說:“即使立海能等到那一天,我們呢,又會在哪裡?”
秋天的夜晚溫柔而安靜,那天晚上,兩個人就這樣站在靜謐的校園裡。路燈很亮,照在柳生的眼鏡上,反射一片溫黃的光暈將他的臉包圍。仁王突然就想,時光如果倒流回一百年,在立海十年校慶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這麼兩個少年站在這,一邊談論學校青蔥的過去,一邊暢想將來的日子。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說,等到百年校慶的時候,我們會如何如何。
時光從指fèng中一點一點流走,人已經不再,立海依舊如昨。
這所學校成立於1895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內憂外患,國將不國。外有列強欺凌對我河山虎視眈眈,內有晚清昏庸將我土地拱手送人,即使這樣,仍然有前仆後繼的中華志士,不斷為民族崛起而奮鬥。立海大成立之時北洋水師剛剛全體殉國,馬關條約剛剛簽訂,正是國家風雨飄搖之際,第一批誓灑熱血獻中華,以富民強國為己任的青年學子,懷抱遠大的理想,走進了當時的第一座高等學府。後歷經八國聯軍入侵多次停課,抗戰時期舉校西遷,勝利收復故土後理工結合,並校調整,又經歷十年動亂,一百一十年風雨,終於走到現在的立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