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這條件篩去了無數想上門求親的男子,畢竟大家的思想的女子要以男子為天,三妻四妾都沒有,一個男人還有什麼尊嚴。可是大家看著裴老笑臉吟吟的攙著自家老伴走出來,無話可說,死纏爛打的也紛紛作罷。
小裴氏一直在京城裡做到二十有五的年紀,才回到莊子上做甩手掌柜。這時候裴老只這一個寶貝女兒沒有出嫁,家裡堆的好東西全是小裴氏帶回來的,兄弟姐妹看著裴老揮一揮鏟子,一個也不敢動手搶。
上門求親的人也越來越少,甚至有幾個還潑髒水,說肯定是什麼大戶人家的破鞋,這一堆一堆的,一個女人怎麼掙得出來。
這時,求親的任四老爺出場了。
彼時,任四老爺還是給人家做工的一個手下,家裡窮,也不會給他出什麼好的彩禮,但是就拼著一顆心,將小裴氏娶到了手。裴老表示,沒有錢不要緊,錢是可以掙的,人品好卻是難得一見的。
婚後的生活,那一段時光,恐怕是任四老爺過得最窩囊的日子。什麼都是娘子的,他心裡恐怕也過意不去。裴氏也斂著手腳,生怕嚇壞任四老爺,兩人愣是把日子過成了明明有錢卻窮的緊巴巴的生活。後來女兒出生的時候,任四老爺其實有點不開心,這要是生個兒子跟他一起去幹活該有多好,有手有腳不怕吃不飽。
裴老一見自家的小孫女,呦,那個高興,鬍子梢直抖。裴老活了大半輩子,見得小孩多了,都沒有這一個來的水靈聰明,瞧那個小眼睛,黑漆漆的一看到人就笑個不停。
新出生的小娃娃,裴老取名為壬,有大才者常懷仁慈之心,有小慧者應時應卯本分守時。任四老爺以為這樣會過一輩子,誰知道,那天一輛豪華的馬車將他接進了金陵城任家。
裴氏知道自己做了富家的小太太,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家人搬去任府前一天晚上,裴老才告訴裴氏,他們其實很早就知道任四老爺的身份,還有對自家的寶貝女兒,要好好照顧。
裴氏其實小時候過得日子太窮太苦,窮怕了,才養成對銀子萬年不變的狂熱。進了任府後,裴氏也有想過再生一個,可環顧三位嫂子,她實在沒有心思生。任府藏龍臥虎,她小門小戶,若是不去拼命,又怎能在府里站穩腳跟。
於是,這一開始巴在銀子上,就忽略了所有陪伴女兒的時光。
直到那一日,宣旨的太監進府,裴氏才意識到這個乖女兒跟自己有多像,裝的一手好傻,賣的一門好呆,所有人都被騙過去了。她也恍然意識到,她這些年陪伴女兒的日子有多少,少的令她不敢去想。
這年冬天,任老太太逝世。一向不受寵的小兒子不知道為什麼,竟然受到朝堂的青睞,要請他去做官,裴氏也不明所以的受了淑人的封賞。任府一家正稀里糊塗的想著,任壬被冊封為公主的聖旨又下來了。
裴氏這麼些年,從沒像那幾夜一樣,一會做夢夢見高高在上的女兒,一會心裡不踏實的七上八下。那些上門求人的差事,她一概稱病。
有一天,任四老爺來解救她了。任饗說:“夫人,我們有自己的府邸了。”
眼看她救災民,封一品;眼看她拜皇陵,入宗牒;眼看她毒酒刺太后,聽她被捕下大獄,自己卻不在她身邊。她明明知道,京中風言風語對這位半路來的公主一點好感都沒有,她明明知道,尚書丞相擺明了要來一場大亂攪得民不聊生,然後再奪朝篡位,這樣大的野心,裴氏退縮了,她不敢衝上去護住寶貝女兒,也不敢在公主的宴席上離她近近的,為她擋酒。
為母,她不配。
正一品的半路公主,有什麼資格對朝廷指手畫腳?
裴氏聽聞懷仁公主死在西部,瘋了似的奔到裴老的墳墓上,嚎啕大哭。她想起來,二姐家的陶熙,出生在高官的府邸,卻天生缺陷英年早逝,想起三哥家招的女婿,行走賭場的騙子,怎麼能有臉來找她討要官職?她居然昏了頭,答應下來。眼看著這無賴在外面詆毀她女兒的名聲,任四老爺一盆髒水教無賴做人,而她竟束手無策。
當時,任壬一封聖旨被封為公主,家裡一堆親戚都說要她大擺宴席好好慶祝,她厚著臉皮想去公主府找任壬,結果被一個侍女攔下。那位侍女聽說了來意,冷笑道:“您當這是考上了狀元感謝那些鄉里鄉親嗎?不是我看不起公主的那些親戚,公主之所以為公主,是因為太后歡喜,只有宮裡的主子歡喜,公主才是公主,您也是太后愛屋及烏才有現在的地位,不要什麼都覺得珍貴放不下,宮裡不差那些金銀珠寶,您且安安心心過您的好日子罷。”
那時她還覺得侍女的話說的忒不在理,若是她這些年不在意不打理不走動這些人,又怎麼會有現在的成就?現在想想可笑的很,她不知道任壬自己一來一回幾十里的山路讓任府帶回任四老爺,她忘了任壬自己進的宮,又忘了是因為任老太太她母女兩才有今天。
太圓滑了做人,到最後什麼都拒絕不起。太執著於過去的輝煌,就沒有來日可期。
這世道,到底是個怎樣的世道?
這人,又要怎麼學著做?
這一品誥命,金銀無數,不如當年女兒牙牙學語,對著她心無憂慮的笑。
林崬番外
理親王回京了。
他,不是多少小姐的春閨夢中情人,也不是能夠讓貴太妃喜極而泣出門等待的好兒子。
他是從小因為話太多被各種嫌棄太活躍喜歡和親哥各種對著幹一個非常喜歡吃太后做的荷葉酥卻不喜歡自己母妃做的餃子多次被自家妹妹騙得團團轉而不自知以至於曾經被流放出宮的正一品親王大將軍。
他有一個非常喜歡的拉風姿勢——穿著大將軍的鎧甲,帶著大寶劍,身上掛著理親王的象徵性玉佩,站在金陵皇城的城牆上看夕陽,啊,不對,看萬家燈火的老百姓家的平凡生活。他知道自己這樣很無聊很無趣,可是又沒有人陪著自己說話,他就這樣站著,看著別人家裡忙忙碌碌熱鬧的樣子,也覺得挺充實。
曾經,林崬也是個特別活潑的小男孩,會對著搖籃里的妹妹唱歌,做出長大後要帶她去看星星騎大馬這樣拉鉤鉤的承諾,也有過帶妹妹上樹捉鳥出宮買糖人結果被罰跪。後來她妹妹整天忙著幫父皇整理朝政,天天見不到人,父皇死了妹妹哭的特別傷心,林崬心裡放鬆起來,正想著再續舊日的承諾,妹妹開始幫大哥搭理起朝政了……後來還做了一個比他權力還大的官,又因為另一個妹妹傷心過度,最後私奔了……
說起這另一個妹妹,林崬心裡其實是很歡喜的。
小時候有一回,林崬不小心把一個看起來好像很脆弱但實際很能打的一個比較有地位的小姑娘推倒了,母后罰他出宮去莊子待一段時間。宮外哪裡有宮內那麼好的生活,過了不到三天就哭唧唧想回家,旁邊的姑姑太監一個賽一個的著急,林崬偷偷溜出小房子,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妹妹在餵豬,於是,就跟可愛的小妹妹一起餵豬。
餵了兩個月不想回家。
這天又在城牆上看風景,瞄到他可愛的小妹妹,一眼就認出來了,回憶起過往。下去詢問宮人,才打聽到這是府邸里的一位小姐。哼,他才不會對什么小姐感興趣呢。但是又忍不住,人家進宮,他前前後後看了好幾次,有一次甚至溜到人家住的地方去了。
小裴氏一直在京城裡做到二十有五的年紀,才回到莊子上做甩手掌柜。這時候裴老只這一個寶貝女兒沒有出嫁,家裡堆的好東西全是小裴氏帶回來的,兄弟姐妹看著裴老揮一揮鏟子,一個也不敢動手搶。
上門求親的人也越來越少,甚至有幾個還潑髒水,說肯定是什麼大戶人家的破鞋,這一堆一堆的,一個女人怎麼掙得出來。
這時,求親的任四老爺出場了。
彼時,任四老爺還是給人家做工的一個手下,家裡窮,也不會給他出什麼好的彩禮,但是就拼著一顆心,將小裴氏娶到了手。裴老表示,沒有錢不要緊,錢是可以掙的,人品好卻是難得一見的。
婚後的生活,那一段時光,恐怕是任四老爺過得最窩囊的日子。什麼都是娘子的,他心裡恐怕也過意不去。裴氏也斂著手腳,生怕嚇壞任四老爺,兩人愣是把日子過成了明明有錢卻窮的緊巴巴的生活。後來女兒出生的時候,任四老爺其實有點不開心,這要是生個兒子跟他一起去幹活該有多好,有手有腳不怕吃不飽。
裴老一見自家的小孫女,呦,那個高興,鬍子梢直抖。裴老活了大半輩子,見得小孩多了,都沒有這一個來的水靈聰明,瞧那個小眼睛,黑漆漆的一看到人就笑個不停。
新出生的小娃娃,裴老取名為壬,有大才者常懷仁慈之心,有小慧者應時應卯本分守時。任四老爺以為這樣會過一輩子,誰知道,那天一輛豪華的馬車將他接進了金陵城任家。
裴氏知道自己做了富家的小太太,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家人搬去任府前一天晚上,裴老才告訴裴氏,他們其實很早就知道任四老爺的身份,還有對自家的寶貝女兒,要好好照顧。
裴氏其實小時候過得日子太窮太苦,窮怕了,才養成對銀子萬年不變的狂熱。進了任府後,裴氏也有想過再生一個,可環顧三位嫂子,她實在沒有心思生。任府藏龍臥虎,她小門小戶,若是不去拼命,又怎能在府里站穩腳跟。
於是,這一開始巴在銀子上,就忽略了所有陪伴女兒的時光。
直到那一日,宣旨的太監進府,裴氏才意識到這個乖女兒跟自己有多像,裝的一手好傻,賣的一門好呆,所有人都被騙過去了。她也恍然意識到,她這些年陪伴女兒的日子有多少,少的令她不敢去想。
這年冬天,任老太太逝世。一向不受寵的小兒子不知道為什麼,竟然受到朝堂的青睞,要請他去做官,裴氏也不明所以的受了淑人的封賞。任府一家正稀里糊塗的想著,任壬被冊封為公主的聖旨又下來了。
裴氏這麼些年,從沒像那幾夜一樣,一會做夢夢見高高在上的女兒,一會心裡不踏實的七上八下。那些上門求人的差事,她一概稱病。
有一天,任四老爺來解救她了。任饗說:“夫人,我們有自己的府邸了。”
眼看她救災民,封一品;眼看她拜皇陵,入宗牒;眼看她毒酒刺太后,聽她被捕下大獄,自己卻不在她身邊。她明明知道,京中風言風語對這位半路來的公主一點好感都沒有,她明明知道,尚書丞相擺明了要來一場大亂攪得民不聊生,然後再奪朝篡位,這樣大的野心,裴氏退縮了,她不敢衝上去護住寶貝女兒,也不敢在公主的宴席上離她近近的,為她擋酒。
為母,她不配。
正一品的半路公主,有什麼資格對朝廷指手畫腳?
裴氏聽聞懷仁公主死在西部,瘋了似的奔到裴老的墳墓上,嚎啕大哭。她想起來,二姐家的陶熙,出生在高官的府邸,卻天生缺陷英年早逝,想起三哥家招的女婿,行走賭場的騙子,怎麼能有臉來找她討要官職?她居然昏了頭,答應下來。眼看著這無賴在外面詆毀她女兒的名聲,任四老爺一盆髒水教無賴做人,而她竟束手無策。
當時,任壬一封聖旨被封為公主,家裡一堆親戚都說要她大擺宴席好好慶祝,她厚著臉皮想去公主府找任壬,結果被一個侍女攔下。那位侍女聽說了來意,冷笑道:“您當這是考上了狀元感謝那些鄉里鄉親嗎?不是我看不起公主的那些親戚,公主之所以為公主,是因為太后歡喜,只有宮裡的主子歡喜,公主才是公主,您也是太后愛屋及烏才有現在的地位,不要什麼都覺得珍貴放不下,宮裡不差那些金銀珠寶,您且安安心心過您的好日子罷。”
那時她還覺得侍女的話說的忒不在理,若是她這些年不在意不打理不走動這些人,又怎麼會有現在的成就?現在想想可笑的很,她不知道任壬自己一來一回幾十里的山路讓任府帶回任四老爺,她忘了任壬自己進的宮,又忘了是因為任老太太她母女兩才有今天。
太圓滑了做人,到最後什麼都拒絕不起。太執著於過去的輝煌,就沒有來日可期。
這世道,到底是個怎樣的世道?
這人,又要怎麼學著做?
這一品誥命,金銀無數,不如當年女兒牙牙學語,對著她心無憂慮的笑。
林崬番外
理親王回京了。
他,不是多少小姐的春閨夢中情人,也不是能夠讓貴太妃喜極而泣出門等待的好兒子。
他是從小因為話太多被各種嫌棄太活躍喜歡和親哥各種對著幹一個非常喜歡吃太后做的荷葉酥卻不喜歡自己母妃做的餃子多次被自家妹妹騙得團團轉而不自知以至於曾經被流放出宮的正一品親王大將軍。
他有一個非常喜歡的拉風姿勢——穿著大將軍的鎧甲,帶著大寶劍,身上掛著理親王的象徵性玉佩,站在金陵皇城的城牆上看夕陽,啊,不對,看萬家燈火的老百姓家的平凡生活。他知道自己這樣很無聊很無趣,可是又沒有人陪著自己說話,他就這樣站著,看著別人家裡忙忙碌碌熱鬧的樣子,也覺得挺充實。
曾經,林崬也是個特別活潑的小男孩,會對著搖籃里的妹妹唱歌,做出長大後要帶她去看星星騎大馬這樣拉鉤鉤的承諾,也有過帶妹妹上樹捉鳥出宮買糖人結果被罰跪。後來她妹妹整天忙著幫父皇整理朝政,天天見不到人,父皇死了妹妹哭的特別傷心,林崬心裡放鬆起來,正想著再續舊日的承諾,妹妹開始幫大哥搭理起朝政了……後來還做了一個比他權力還大的官,又因為另一個妹妹傷心過度,最後私奔了……
說起這另一個妹妹,林崬心裡其實是很歡喜的。
小時候有一回,林崬不小心把一個看起來好像很脆弱但實際很能打的一個比較有地位的小姑娘推倒了,母后罰他出宮去莊子待一段時間。宮外哪裡有宮內那麼好的生活,過了不到三天就哭唧唧想回家,旁邊的姑姑太監一個賽一個的著急,林崬偷偷溜出小房子,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妹妹在餵豬,於是,就跟可愛的小妹妹一起餵豬。
餵了兩個月不想回家。
這天又在城牆上看風景,瞄到他可愛的小妹妹,一眼就認出來了,回憶起過往。下去詢問宮人,才打聽到這是府邸里的一位小姐。哼,他才不會對什么小姐感興趣呢。但是又忍不住,人家進宮,他前前後後看了好幾次,有一次甚至溜到人家住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