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
話說玉羅剎飛身而走,綠衣在門外接應,很快就“悄無聲息”得回到了府邸。玉羅剎一國皇帝,又沒有稱臣納貢,住在驛館、國賓館、鴻臚寺都不合適,最後還是皇帝撥了原來一位老王爺的宅邸布置一番,讓玉羅剎暫住。
“後面的尾巴解決了。”玉羅剎問道。
“解決了。”綠衣沉聲答道。
“嗯,找個機會不著痕跡得把我有意立雲惟珎為繼承人的消息散布出去,他真正的身世也不用瞞著了,真的假不了,不怕人去查。”玉羅剎志得意滿得吩咐道。
“主子,這有用嗎?”
“怎麼沒用?我若是亮開儀仗,擺明車馬的過去倒讓人放心,既是微服暗訪,那雲惟珎就是張十張嘴也說不清。難道本座不知後面贅著高手?最主要的是中原皇帝知道一切都是真的,雲惟珎的確是我養子,皇帝都多疑,到時候他會親自把雲惟珎推到我這邊來的。”玉羅剎算盤打得溜溜轉。
“那萬一雲惟珎真的來了呢?”綠衣問道,玉羅剎幹這事兒總不會就為了挑撥人家君臣關係吧。
“那更好!”玉羅剎斬釘截鐵道。
“畢竟不是主子親子,少主之位……”
“少主之位本就是他的,他只要來,本座就捨得給!阿雪志不在此,沒有雲惟珎,本座百年之後,皇位還不是落入弟子之手,甚至是臣屬之手,那些人與本座又有什麼血緣關係?”玉羅剎還真不是說空話,他從來不認為皇位承襲血脈是多麼重要的因素。雲惟珎當年看不上草原、西域繼承關係混亂,導致爭權奪利頻頻出現,玉羅剎還瞧不上中原道貌岸然,你爭我奪一樣不少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難道是一個繼承關係可以阻止的嗎?
“自此,稱呼雲惟珎為少主。消息不用刻意傳出,中原皇帝比我更著急!”玉羅剎吩咐道。
“是,屬下遵命。”綠衣單膝跪地應道。
玉羅剎的行蹤本來就在嚴密的監視之中,他武功高強,跟著的人也不敢靠的太近,玉羅剎去昭謁親王府的時候,後面的探子根本不敢靠近,只有原本在府中的內應聽到玉羅剎在窗邊的幾句,“回西域”“繼承人”“養子”。話音不清不楚,結合前後卻不難看出玉羅剎打得是什麼主意,偏偏雲惟珎和郭萍此時心思都在對方身上,並沒有察覺到這冰層下的暗流。
皇帝聽到暗衛報上來的消息,直接砸的御書房。
雲惟珎重情,雲惟珎重情!偏偏是玉羅剎,偏偏是玉羅剎!
皇帝心裡翻滾著這兩句話,怒髮衝冠,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玉羅剎對雲惟珎的影響,聽聽他對西門吹雪的評價,聽聽他對太子教養的意見,雲惟珎是個非常重視童年的人,若是別人皇帝還能淡定,但是玉羅剎……皇帝不敢和雲羅剎比在雲惟珎的心裡他們誰的分量重,更何況他現在正和雲惟珎鬧著彆扭,若是他一動,就直接把雲惟珎推到了玉羅剎那邊;可若是他不動,雲惟珎也不會是他的,只會是郭萍的!
皇帝坐在砸個稀巴爛的御書房台階上,抱著腦袋想,怎麼也想不出怎麼辦?
兩國皇帝的動靜,多少人關注?真正有能力的世家大族、朝廷重臣也隨後知道了這個消息,即使心裡再不忿,也得說一句“雲惟珎好本事!”,他可是真正的“天下誰人不識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若是換位一想,反正他們是沒有那個魄力繼續留在中原的,以己度人,想來雲惟珎和玉羅剎離開更順理成章。一個是未來是皇帝,一個是未來依舊是臣子,怎麼選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大朝會之後,雲惟珎和郭萍是被禁足府邸思過的,兩人也沒想明面上和皇帝對著幹,都老實待在府邸,他們還是關注這外面的消息,但側重於對他們婚事的看法,而玉羅剎的布局、皇帝的兩難、重臣的觀望都太隱秘了,暗探沒往這個方向查,也就沒有發現。
雲惟珎聽說玉羅剎真的在外為他製造輿論,說西域民風開放,並不排斥男子相戀,以為只是想類比,希望中原也能因此寬容一些,倒是有些感激玉羅剎,也順著說過一些西域的好話。這些話在皇帝看來,就是想去西域的明證了,只是皇帝又如何肯放雲惟珎走?
雲惟珎這些年在朝堂上,總攬政務,可以說除了皇帝,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個國家了。若是雲惟珎真的去了西域,那不就是把自己的國家剝得乾乾淨淨放在裕國眼皮子底下;一旦兩國開戰,中原可與還手之力?
別說朝中又有多少人和雲惟珎有聯繫,受過他的恩惠,若是這些人在緊要關頭聯繫起來,皇帝只怕是要成為亡國之君啊!別說清洗之類的廢話,以雲惟珎的勢力,清洗就是清空朝堂,別的不說,只一個劍一堂,沒有郭萍這樣的絕頂高手壓陣,江湖立馬得亂起來。
因此,不管是從個人情感角度,還是從國家利益角度,皇帝都不會讓雲惟珎去西域的。
這個道理皇帝明白,大臣也明白,聽到消息的大臣已經秘密的覲見過皇帝了,忠心耿耿,苦口婆心得請皇帝一定不要心軟,這是關係生死存亡的大事!
皇帝猶豫、掙扎,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下旨召雲惟珎進宮覲見,此時正是農曆十四,下一次大朝會就在明天一早,皇帝心想,也許他還趕得及在朝會上宣布希麼。
話說玉羅剎飛身而走,綠衣在門外接應,很快就“悄無聲息”得回到了府邸。玉羅剎一國皇帝,又沒有稱臣納貢,住在驛館、國賓館、鴻臚寺都不合適,最後還是皇帝撥了原來一位老王爺的宅邸布置一番,讓玉羅剎暫住。
“後面的尾巴解決了。”玉羅剎問道。
“解決了。”綠衣沉聲答道。
“嗯,找個機會不著痕跡得把我有意立雲惟珎為繼承人的消息散布出去,他真正的身世也不用瞞著了,真的假不了,不怕人去查。”玉羅剎志得意滿得吩咐道。
“主子,這有用嗎?”
“怎麼沒用?我若是亮開儀仗,擺明車馬的過去倒讓人放心,既是微服暗訪,那雲惟珎就是張十張嘴也說不清。難道本座不知後面贅著高手?最主要的是中原皇帝知道一切都是真的,雲惟珎的確是我養子,皇帝都多疑,到時候他會親自把雲惟珎推到我這邊來的。”玉羅剎算盤打得溜溜轉。
“那萬一雲惟珎真的來了呢?”綠衣問道,玉羅剎幹這事兒總不會就為了挑撥人家君臣關係吧。
“那更好!”玉羅剎斬釘截鐵道。
“畢竟不是主子親子,少主之位……”
“少主之位本就是他的,他只要來,本座就捨得給!阿雪志不在此,沒有雲惟珎,本座百年之後,皇位還不是落入弟子之手,甚至是臣屬之手,那些人與本座又有什麼血緣關係?”玉羅剎還真不是說空話,他從來不認為皇位承襲血脈是多麼重要的因素。雲惟珎當年看不上草原、西域繼承關係混亂,導致爭權奪利頻頻出現,玉羅剎還瞧不上中原道貌岸然,你爭我奪一樣不少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難道是一個繼承關係可以阻止的嗎?
“自此,稱呼雲惟珎為少主。消息不用刻意傳出,中原皇帝比我更著急!”玉羅剎吩咐道。
“是,屬下遵命。”綠衣單膝跪地應道。
玉羅剎的行蹤本來就在嚴密的監視之中,他武功高強,跟著的人也不敢靠的太近,玉羅剎去昭謁親王府的時候,後面的探子根本不敢靠近,只有原本在府中的內應聽到玉羅剎在窗邊的幾句,“回西域”“繼承人”“養子”。話音不清不楚,結合前後卻不難看出玉羅剎打得是什麼主意,偏偏雲惟珎和郭萍此時心思都在對方身上,並沒有察覺到這冰層下的暗流。
皇帝聽到暗衛報上來的消息,直接砸的御書房。
雲惟珎重情,雲惟珎重情!偏偏是玉羅剎,偏偏是玉羅剎!
皇帝心裡翻滾著這兩句話,怒髮衝冠,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玉羅剎對雲惟珎的影響,聽聽他對西門吹雪的評價,聽聽他對太子教養的意見,雲惟珎是個非常重視童年的人,若是別人皇帝還能淡定,但是玉羅剎……皇帝不敢和雲羅剎比在雲惟珎的心裡他們誰的分量重,更何況他現在正和雲惟珎鬧著彆扭,若是他一動,就直接把雲惟珎推到了玉羅剎那邊;可若是他不動,雲惟珎也不會是他的,只會是郭萍的!
皇帝坐在砸個稀巴爛的御書房台階上,抱著腦袋想,怎麼也想不出怎麼辦?
兩國皇帝的動靜,多少人關注?真正有能力的世家大族、朝廷重臣也隨後知道了這個消息,即使心裡再不忿,也得說一句“雲惟珎好本事!”,他可是真正的“天下誰人不識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若是換位一想,反正他們是沒有那個魄力繼續留在中原的,以己度人,想來雲惟珎和玉羅剎離開更順理成章。一個是未來是皇帝,一個是未來依舊是臣子,怎麼選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大朝會之後,雲惟珎和郭萍是被禁足府邸思過的,兩人也沒想明面上和皇帝對著幹,都老實待在府邸,他們還是關注這外面的消息,但側重於對他們婚事的看法,而玉羅剎的布局、皇帝的兩難、重臣的觀望都太隱秘了,暗探沒往這個方向查,也就沒有發現。
雲惟珎聽說玉羅剎真的在外為他製造輿論,說西域民風開放,並不排斥男子相戀,以為只是想類比,希望中原也能因此寬容一些,倒是有些感激玉羅剎,也順著說過一些西域的好話。這些話在皇帝看來,就是想去西域的明證了,只是皇帝又如何肯放雲惟珎走?
雲惟珎這些年在朝堂上,總攬政務,可以說除了皇帝,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個國家了。若是雲惟珎真的去了西域,那不就是把自己的國家剝得乾乾淨淨放在裕國眼皮子底下;一旦兩國開戰,中原可與還手之力?
別說朝中又有多少人和雲惟珎有聯繫,受過他的恩惠,若是這些人在緊要關頭聯繫起來,皇帝只怕是要成為亡國之君啊!別說清洗之類的廢話,以雲惟珎的勢力,清洗就是清空朝堂,別的不說,只一個劍一堂,沒有郭萍這樣的絕頂高手壓陣,江湖立馬得亂起來。
因此,不管是從個人情感角度,還是從國家利益角度,皇帝都不會讓雲惟珎去西域的。
這個道理皇帝明白,大臣也明白,聽到消息的大臣已經秘密的覲見過皇帝了,忠心耿耿,苦口婆心得請皇帝一定不要心軟,這是關係生死存亡的大事!
皇帝猶豫、掙扎,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下旨召雲惟珎進宮覲見,此時正是農曆十四,下一次大朝會就在明天一早,皇帝心想,也許他還趕得及在朝會上宣布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