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釧死了,不過掀起個水花,寶玉遭了一頓板子,眾人圍著心疼了一番,沒幾天就過去了。

  賈寶玉依舊和姐姐妹妹們開心玩,眾人也沒覺得什麼不對。沒了薛寶釵,又有史湘雲時常和寶玉說要他多讀書,懂些仕途經濟。賈寶玉一聽就生氣,一臉不高興,抬腿就走了。

  林黛玉和周琅說起這些,周琅心中唏噓幾聲,卻反問林黛玉:“若是他不懂仕途經濟,等娶妻生子了,拿什麼養家呢?”

  自然,說這些,林黛玉是不懂的,賈家富貴,賈母和王夫人又都疼愛寶玉,好東西缺了誰的,也不會缺了寶玉。

  林黛玉一點也沒放在心上,反而覺得周琅果然俗氣,一點也不懂她和寶玉,又是歡喜,果然她和寶玉才是心有靈犀。

  周琅也是無語,遇上這麼個林妹妹,雖知道些仕途經濟,卻將這些都視作俗物。她卻忘了,她父親林如海也是個科舉做官的人。

  林黛玉畢竟是女兒家,又從小離了林如海,在賈府長大,後林如海又早早去了,也沒教會女兒經濟的重要。

  若是林黛玉看到以後賈府敗落,也不知道還會不會覺得銀子是俗物。

  ☆、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薛家的遠親薛科和薛寶琴來京投奔,正巧邢岫煙也被接來了大觀園,又有史湘雲被賈母留著長住,簡直熱鬧非凡。

  蘅蕪苑正好還空著,鳳姐便收拾了讓邢岫煙和史湘雲一起住進去。薛寶琴和林黛玉一見如故,賈母看著一臉稚氣的薛寶琴也頗為歡喜,便要留她在大觀園裡住段時間。

  對此,薛姨媽非常高興,歡歡喜喜地讓她跟林黛玉住去了。

  薛寶琴只聽周琅提了幾句林黛玉的事情,本就仰慕林黛玉才華,現在兩人住到一起去,日日想著作詩,樂不思蜀了。

  有了整日樂呵呵的薛寶琴做伴,林黛玉愁緒少了很多,人也精神了些。

  偶爾周琅也去大觀園裡做客,悄悄給薛寶琴和林黛玉送些燕窩之類的補品。

  薛寶琴和林黛玉都是孤女,手上沒多少銀子,住在大觀園既沒有門路去買好的燕窩吃,也不敢費心要廚房的婆子給她們熬燕窩。

  一屋子的書籍字畫,看著滿滿當當,卻不頂用。

  表面上,林黛玉借了薛寶琴的光,實際上,她也知道,周琅是借著薛寶琴給送燕窩。薛寶琴整日裡蹦蹦跳跳的,哪裡用天天吃燕窩補。

  以往,林黛玉覺得周琅俗氣,沒出嫁的時候,天天顧薛家的生意,出嫁了也忙著夫家的事情,不是新開家鋪子,便是每日算家中開支收入。她還和幾個姐妹日日在園子裡玩耍,還計劃著起詩社,只周琅越發不參與了。

  很多時候,林黛玉會有種錯覺,仿佛周琅離她們越來越遠了,可她每月里給她送的藥和補品,卻時時提醒她,周琅一直將她放在心上。

  這大觀園中,個個笑語晏晏,卻沒有幾人能真的關心她。

  寶玉和她一起長大,兩人時時處在一起,算是待她極好了。可他對別的姐姐妹妹,還有這一院子的丫頭們也都很好。

  今日她生病了,寶玉就來探望,明日又哪個姐姐妹妹又或是丫頭病了,他也是噓寒問暖。圍著別人的時候,寶玉哪還記得她呢?

  不說林黛玉對待賈寶玉如何忽冷忽熱,叫賈寶玉摸不著頭腦,周琅為了林黛玉的婚事,可是費盡心思了。

  先是讓鼬調查了一堆青年才俊,後又細細篩選了一遍,把粗枝大葉大男子脾氣的都挑了出去。

  留下七八個人,周琅左看右看也不知林黛玉會喜歡什麼樣的,便乾脆變著法子讓鼬請人上門做客。

  擺了幾桌酒席,聽著小曲,看著美景,大家寫寫詩,畫點畫,再不濟也題個字。

  周琅把他們的作品全都留起來,打算等林黛玉到她家園子玩的時候,哄她看一看。

  其中有一個叫王琰的,人沒見過,周琅卻覺得應該不錯。別人個個都在紙上寫詩作畫,唯有他瀟瀟灑灑,提筆就在亭子的兩柱子上寫了一副對聯。那一手遊龍筆鋒,若是沒練過幾年,還真不敢往上面顯擺。

  周琅審視一番,頗為滿意。

  秋日時候,周琅本是想做東,擺個螃蟹宴,沒曾想,還未寫好帖子,鳳姐便派人上門請她,說莊上送了幾簍子大螃蟹,請她去嘗鮮。

  周琅的螃蟹,自然比不上大觀園的,於是收拾收拾,去大觀園中蹭了一頓。

  席間,大傢伙熱熱鬧鬧地行酒令,周琅也說了幾句湊熱鬧。

  臨走,周琅對鳳姐道:“今日吃了螃蟹,過幾日請姐姐妹妹們去我那裡起詩社,我給你們介紹新成員認識。”

  鳳姐道:“那可好,免得她們幾個拿了銀子還來鬧我!”

  對於周琅嘴裡說的新成員,人人都好奇得很,薛寶琴和史湘雲直纏著周琅問是誰,林黛玉含蓄坐著,也是一臉好奇,三春也都望著周琅,等著她說。

  周琅自然沒露底的,只道是會寫詩作畫的新朋友。

  她打算,把那些適齡青年才俊家中的姐姐妹妹請來一起聚,既有個名頭,也能叫林黛玉認識新朋友。

  既然要起詩社,少不得擺上幾張像模像樣的書桌,又要上好的筆墨紙硯,周圍的景致也須得配得上。

  周琅乾脆把整個園子都改了改,擺上各色jú花,又有池中殘荷幾枝,移植了松竹梅歲寒三友,並一些小山石搭了景。

  秋日雖然看不出來,可卻讓人更期盼冬日裡的景致。

  林黛玉一來園子,果然喜歡得不行,連連道:“冬日下雪的時候,必要在這歲寒三友面前作詩一首,否則辜負了這景致。”

  三春、薛寶琴和史湘雲都來過周琅的園子,又自小在一起玩笑慣了,也不拘束,個個眉笑眼開。

  周琅領著幾個新妹子,挨個介紹給大家,無非是什麼御史大夫的小女兒、御林軍頭領的妹子,翰林院編修的侄女等等。

  有些妹子害羞,有些妹子開朗,有些則孤傲。不過,再孤傲的人,見著了榮國府一堆才情出色的姑娘,也不得不感慨,個個都是神仙一樣的人,怪不得她們的大姐姐元春能在宮中得寵。

  介紹到王琰的妹子王月,周琅特意把她拉到亭子邊上介紹,指著那對聯道:“瞧瞧,這是她哥哥寫的,兄妹兩都是一肚子墨水,待會也給我們寫首好詩品品。”

  眾人都去望那亭柱子,只聽林黛玉慢慢念道:“濁世往來已仲秋,江湖笑談還中秋。”

  站在邊上的惜春微微一笑,道:“這人身處濁世,倒也還瀟灑。”

  王月是個害羞的姑娘,只抿著唇笑:“都是閒來之作,哥哥隨性慣了。”

  姑娘們也保守,只微微說了兩句,便鬧著去逛逛,好待會寫詩應景。周琅也隨她們逛,只叫丫頭們看著,隨時上點心茶水。

  周琅拉著王月往林黛玉身邊湊,揀著空閒就問她:“何時來了京城?原是哪裡人?平日裡喜歡吃什麼玩什麼?”

  王月一一答了,說道自己是揚州來的,個個驚詫了一番,道:“和林妹妹一樣,林妹妹原先也住在揚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