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兒臣正是為了這事來找父王的。」扶蘇說,「父王也知道兒臣喜歡蒙恬將軍,是因為想聽他講兵書。只是戰者,又豈是看書能明白的。兒臣想求父王,下一次他們出戰的時候帶上兒臣。」

  「胡鬧!」嬴政呵斥道,「戰場上是多麼危險的地方?你要是去了還讓幾位將軍分心,到時候他們只顧著你了,誰還去打仗?」

  「可是——」

  「別可是了!」嬴政打斷了扶蘇的話,「想上戰場,將來有的是機會,你如今才多大?再鬧下去父王可要生氣了!」

  扶蘇聽了這話,只好不甘不願地告退了,走之前還說:「那等兒臣加冠了,父王可就不能再阻著兒臣去了。」

  「到那個時候再說!」

  送走了扶蘇,嬴政有些無奈地看著亞瑟,說:「你說扶蘇怎麼就長了這個心眼兒呢?寡人看他平日裡看的書籍典故都是那些『仁義』之言,也不常看兵法兵書之類的啊,怎麼就想要去戰場呢?」

  「誰家少年不想上戰場?他們沒有見識過戰爭的殘酷,自然是想去做一做那英雄了。大王也不要責怪扶蘇公子,難道您不想去嗎?」亞瑟為扶蘇開脫,還是個小孩子,想法這樣天真也無傷大雅。

  「你這麼一說,寡人還真想去呢!」嬴政又遺憾地搖了搖頭,「可是不行!不說別的,就那幫臣子的話,就得將寡人念叨死。」

  亞瑟看到嬴政眼底的期待,微微發怔:果然是想去的吧?既然想去,又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顧慮?

  「大王若是想去,那便去好了!」嬴政說,「再去一戰,恐怕就是最後一戰了。王賁可是說了,如今秦軍的實力雖不能一戰拿下齊國,但是齊國撐不了太久了。拿下齊國,這天下便盡數歸了大王,大王難道不想去看看天下如何到您手中的嗎?我想將這些話說給那些臣子聽,他們也不好反對。」

  嬴政皺著眉頭說:「你讓寡人再想想。若是寡人真的要去,也要將咸陽城安排好。」

  「諾!」亞瑟恭敬地說。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有點兒快了,幾乎將秦滅六國的過程全部省略了。但是我之前寫過一次嬴政滅六國的故事,所以不想再重複一次了,感覺不會有什麼進步,就翻篇了。基本上明天把齊國滅了正文就快結束了,會寫點兒萬千百與夏無雎的事兒,也會寫點兒關於嬴政的玄幻的事,就這樣。

  ☆、親征

  第七十九章、親征

  既做好了要隨大軍一併出征的打算,嬴政自然不會什麼事都不做,相反地,他要做許多安排。至少為了讓那些大臣閉嘴,他要做出最不好的預測,並且提前想出解決辦法

  而這次出征,最壞的預測,也不過是嬴政殞命在外,就好似當初武王在周王那裡舉鼎而亡一般。大臣們要的,也不過是一個儲君,不至於像當初武王那樣,大王之位有疑。

  看著自己不過十歲的唯一的公子扶蘇,嬴政有些鬱悶。假如自己真的出了什麼事,難道扶蘇能將這大秦江山撐得起來?

  看著嬴政愁眉苦臉的模樣,亞瑟有些心疼了。說實話,他可從未在嬴政面前看過這種表情。

  「大王要是實在為難,我自己去也不是不行的。畢竟戰場多危險。」

  「危險難道寡人會不知道?再說了你自己說的,一定會護佑寡人平安,寡人如今要做的不過是交代那幫老臣罷了。」嬴政說,「只是扶蘇尚小,寡人總歸是不放心的。」

  「大王盡可放心吧!」亞瑟自信地說,「我與王賁分析過,齊國雖強大,卻也與我們交過手。如今五國既歿,打下一個齊國不在話下。」

  只是話雖如此,王賁卻不敢在嬴政面前將話說得這麼滿。

  「寡人不是多麼害怕,寡人只是有些擔憂扶蘇罷了!」嬴政說,「不過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大事吧! 」

  嬴政有些擔心,又不是很擔心。扶蘇是他一手帶起來的,可以說嬴政將自己幾乎全部的政解都用某些方式傳給了他,假如真的有個什麼萬一,相信給扶蘇些時間,他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君王。而且比昭王當初更好的是,扶蘇已經沒有了親母,後宮也沒有別的女人來干涉他,定然不會發生當初宣太后干政之事。

  「那便好。扶蘇公子雖然小了些,但是有白大哥和李斯他們在,應當不會有什麼事的。」

  亞瑟不說還好,亞瑟一說,嬴政更加擔心了。

  「這該怎麼辦?」嬴政說,「雖說李斯和白石林都是有本事的,但是扶蘇畢竟還是太小了。」

  到底是為人父了,亞瑟嘆了一口氣,比起以前來想事情想得多了去了。

  「大王是不想去嗎?大王若是不想去的話,與大臣們說一聲也是一樣的。」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寡人好歹也是秦王,說過的話怎麼能出爾反爾呢?」嬴政說,「再說了,寡人一早便想著上戰場,並且這次能與你一起,如何能不去呢」

  ——不管如何,嬴政還是為扶蘇安排好了一切,待到春日暖和的時節,隨著大軍一起出發了。

  ... ...

  地圖上看秦齊兩國,不過兩尺長的距離。可是真正走下來,嬴政才知道這條路有多長。

  如今只剩了一個齊國,除此便都是大秦的領土,沒有膽敢阻攔秦軍的步伐。可饒是如此,他們仍舊走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亞瑟看著風吹日曬了這麼久的嬴政,他的膚色卻不見半分改變,這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吧。

  「大王,走了這麼久,終於可以歇著了!」

  嬴政有些無語地看著亞瑟,說:「怎麼就走了?寡人這一路可是坐著馬車過來的。」

  「就是一路馬車坐下來也是不好受的。」亞瑟說,「不然的話大王何至於常常要了我的馬去?」

  「就你知道得多!」嬴政沒好氣地說,「寡人累,你豈不是更累?你怎麼不去歇著?」

  「這不是在等大王嗎?」亞瑟有些委屈地說,「要是大王沒有來,我也忍了。可如今大王在我的身邊,我如何能獨自一個人睡呢?」

  嬴政笑了笑,說:「你如今倒是越發不害怕旁人發現你與寡人的關係了。」

  「大王或許還不知道,在打仗的時候,將士們最缺的便是時間。有了空閒不如去睡覺,哪裡會看著別人做什麼呢?」亞瑟也算是有恃無恐了。

  嬴政看著亞瑟,說:「你莫忘記了,如今寡人在這裡。王賁可是要保護寡人的,難道你不怕他突然過來?」

  亞瑟有些吃味地說:「管他做什麼?我要保護大王的,哪裡用得上他?他就乖乖呆在他那裡好好指揮就是了,多什麼事。」

  「... ...這麼說你就守著寡人,不打算為寡人打江山了?」嬴政都要氣笑了。

  亞瑟也沉默了,這根本就是個兩難的選擇,到底是要大王,還是要為大王打江山啊?

  「帶著大王為大王打下這個江山不就好了?」

  「好,寡人就看著,你是如何為寡人打下這個江山的。」

  ... ...

  然而事實證明,並非亞瑟想如何上天就會給他創造條件的。他期待著讓嬴政看他在戰場的英姿,可是齊軍卻不是被他們一擊便出來打架的。

  戰機是要等的,這一等,一個月便過去了。

  等到嬴政有些不耐煩的時候,王賁派人來將他請了過去。

  「大王——!」王賁將手中的錦帛遞給了嬴政,「大王,這是齊國的戰書。」

  齊軍早知與秦軍會有一戰,一早便陳兵至此,卻是現在才下了戰書。看來那齊國大王對於戰不戰考慮得很久了。

  嬴政取來戰書一看,其上寫著:國乃周天子之國,諸侯分治之。奈何秦王除二周,亡我諸侯。五國既滅,唯有齊在東方安好。寡人常念天子之恩,終不忍暴秦害我,發兵至此,與秦交戰。

  嬴政樂了,這齊國本來是東方最強大的國家,秦國一度與其交好,不敢興兵至此。只是那個時候齊國貪圖安逸,不發兵過來。如今秦國已滅六國,正是最英勇的時候,而齊軍卻是早忘了怎麼舉矛打仗了吧。

  「這戰書寡人收下了,大國交鋒,若是不回這封戰書,我們大秦也打得名不正言不順不是?」嬴政說,「取寡人的筆過來!」

  「諾!」王賁應了一聲,轉身吩咐侍從去取硃筆過來。

  嬴政接了筆,想都不想便在錦帛上寫:強秦弱齊,戰與不戰乃是政說了算。

  區區十數字,卻是大秦國力強盛最好的體現。

  回書不是什麼秘密,王賁也便看了。看完之後王賁久久不能自已,大王果真是大王,絕非別人能比得上的。

  「臣這便將戰書送走!」

  「去吧!」嬴政說,「王賁,這戰書都到了,什麼時候才能打?」

  「左不過這幾日。」王賁說。

  王賁猜得不錯,不幾日,齊軍便率先發了難。王賁派了亞瑟與蒙恬兵分兩路夾擊齊軍,首戰告捷。

  這一打,就是三日。第四日的時候,亞瑟方才領兵回來。

  嬴政巴巴地在營地里等著,以為亞瑟一回來便會過來找自己。沒想到怎麼等他也不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亞瑟被王賁叫去議事了。

  原來打仗真的這麼忙啊!嬴政如是想。

  主帥營帳。

  「這一戰如何?」

  蒙恬說:「與其他五國並沒有什麼兩樣。要是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只能說齊軍比其他國的兵馬要更多些。若是要徹底拿下齊國,怕是要費上不少時日。」

  王賁皺著眉頭說:「這便是我一早料到的情況。若是往常也不怕耗著,可是如今大王親征,政事耽擱不得。怎能讓大王在此處呆這麼久的時間呢你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的。」

  想了許久,亞瑟突然說:「前不久十二派人傳回消息來,今年齊國境內大旱,莊稼沒有收成。軍中糧糙怕是以前存的。若是毀了他的糧糙,不怕齊軍不降。」

  王賁眼前一亮,說:「這消息屬實嗎?」

  「憑藉十二的本事,應該不假!」亞瑟說,「再說了這也不是什麼秘密,相信往來於齊國的客商都知道。」

  「若此事是真的,那便派人一把火燒了齊軍的糧糙不就好了!」蒙恬也很激動,「左將軍果然是主意多的。」

  亞瑟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蒙將軍可不要誇我了,這都是十二的功勞,我充其量是個傳話的。」

  「亞瑟,這次你可不能謙虛啊!」王賁說,「就算之前不是你的功勞,這火燒糧糙的功勞也得給你不是?做這種事你是最有經驗的。」

  也是!十二那幫子被訓練出來的人,與亞瑟的默契是最高的。齊國大旱,齊軍必然重視糧糙。若不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人,怕是不好接近他們的糧糙陣地。

  「那我便找個時間帶人去了!」亞瑟也不推辭。

  作者有話要說:  居然還沒完結,有點兒不科學。我果然會水了

  ☆、大功告成

  第八十章、大功告成

  此事是由亞瑟說與嬴政聽的。王賁打仗是一把好手,得盡了王翦的真傳。可其他方面就一點兒都比不上他的老爹了。王翦手握重兵,仍舊得了嬴政和先王兩朝君王的信任,就是呂不韋這個老狐狸也說他是忠貞不二的。可王賁看見大王就像是見了貓的小老鼠,恨不得竄出幾米之外去。這種事,他更不願意去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