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九難,沐劍聲,徐天川,玄貞道長,連同四爺和建寧,阿珂站在旁邊,看著這慘狀,連九難這齣家人忍不住都落了淚。四爺素來冷麵,此刻也紅了眼。建寧站在他旁邊,察覺四爺攥著自己的手腕越來越緊,起初還能忍,後來就叫道:“老四。”

  四爺身子一抖,醒悟過來,急忙放鬆下來,說道:“疼麼?抱歉,我一時……”建寧輕輕地搖搖頭,說道:“你不用太難過了,這些事……免不了的。”

  建寧之所以如此說,是知道四爺的心境,跟平常之人不同。

  身為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下子民莫非王臣,四爺起初高高在上眼不見自然不知,如今親眼所見自己的子民被外虜燒殺搶掠,心中那口氣怎能平靜?一時之間血氣翻湧。

  這些人之中,大概也只有九難的心情跟四爺略有相似。

  四爺將懷中帶的銀票之物交給徐天川,讓他們分給那剩下的幾個村民,又指引他們另外遷徙到別處居住。

  是夜,便撿了那未曾被燒毀的屋子暫住。九難見四爺握著建寧的手,雖然有些疑惑,可略想一想,也想通了。阿珂本來想對九難告狀,見九難默默無語,她也知道白天發生的事實在太過悽慘,恐怕大家心情也都不好,因此阿珂也不聲不響。

  徐天川跟玄貞道長並四爺三人住一間屋子,四爺拉了建寧進來後,兩人就藉口出去。

  房門關上,四爺看看屋內擺設簡陋,就拉著建寧坐在唯一的一張桌子邊兒上,此刻才緩緩地放開她的手。

  建寧握了握自己的手,說道:“你不是去雲南了麼?事情辦得怎樣了?”四爺望著她,若有所思說道:“我若是想做一件事,是沒有成不了的。”

  建寧微微一笑,說道:“胡吹大氣。”

  四爺忍不住,便重握了她的雙手,說道:“我說真的……我說服了吳六奇,有他那道屏障守在雲南邊境,吳三桂就算動手也要大為頭疼,另外,耿精忠跟尚可喜那邊,都已經偃旗息鼓,不成氣候。”他說到此刻,便低聲道:“皇上不會再叫你去和親了……”

  建寧身子抖了抖,說道:“原來你去,是為了我?”四爺不回答,卻說道:“你還沒同我說,你是怎麼竟跟九難……還有沐劍聲一塊兒的?”

  建寧見他問,便把跟九難的淵源一一道來。

  原來當時九難擄了建寧出宮,便又逼問她。建寧無法,幸好她依稀記得《碧血劍》的大略劇情,便說道:“你問那個姓袁的高人,他是我上次出宮時候偶然遇到的世外高人,他身邊兒還跟著個容貌很美的女子,大概是她夫人,我聽他叫她夫人‘青青’呢!”

  九難聽她說到貌美女子的時候,就猜到跟著袁承志的一定是溫青青,一聽果然如此,這十幾年來她都沒有這對的消息,此刻忍不住問道:“你說的……是真的?那現在他們在何處?”

  建寧說道:“他們是世外高人,自然居無定所,不過我聽聞他們說要出海的……”

  九難聽她這麼一說,忍不住一陣黯然,道:“出海……果然,我聽聞他們隱居海外了……”轉念一想,說道:“那麼你怎麼會認得我?難道……”

  建寧心思轉動何等之快,當下說道:“我當然認得你了,因為是那高人跟我說的嘛。”九難說道:“他、他跟你說我?”又急忙道,“不對,你跟他非親非故,他怎會同你說起我?”

  建寧見她神情著急,想信又不敢似的,心中一嘆,想道:“情之一字,害人不淺,這段事情過了恁般多年,她的年紀也不小了,又是出家人,卻還忍不住為了袁承志而掛心……唉!”

  建寧便說道:“嗯,她的那個夫人呢,很喜歡我……跟我一見如故,還說要教給我武功呢,只不過我不太喜歡習武,就罷了,袁高人性子和藹,也‘愛屋及烏’,對我極好的。”

  九難神情黯然,一時忍不住想到年輕時候的事跡,當時的溫青青喜愛男裝,打扮起來粉妝玉琢,豈不是跟這個“韃子公主”有幾分相似?若說她喜歡這公主,也是有的。

  建寧說道:“我們道別那晚,他們說起來,說這一趟回來是想見幾個老朋友的……我當然就問他們見了沒有……誰知他們說又有些不便相見,恐怕見了反而不美,就只是暗暗地偷著見一面兒。”

  九難大驚,心道:“難道他暗中見了我?”她心頭忐忑,仔細一想,袁承志武功何等之高,倘若他真的暗中來相見,自己沒有發覺,也真是有的,一直到此,才對建寧所說的話深信不疑起來。

  當下九難問道:“那接下來呢?”建寧說道:“我就問他們見的都有誰,那袁高人就說起有個身份尊貴武功高強的女子,可惜年紀輕輕就出家了……當時我不知是你,不料袁夫人就吃醋了,說出了你的名諱,還說,以後江湖上若是看見個容貌秀美武功高強的師太,那就是阿九啦!”

  九難身子發抖,苦笑說道:“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她還是這樣的性子。”

  作者有話要說:唔,四爺千里相見了,霍霍。。。

  75

  75、情義兩心知 ...

  九難心頭一陣黯然。建寧說道:“我當時看情形緊急,不由地就想到袁夫人跟我說過的話,因此就死馬當做活馬醫試試看,沒想到師太你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阿九。”

  九難打起精神,雙目炯炯看著建寧,說道:“且慢,還有一件事,他們可知道你的身份是韃子公主麼?”

  建寧說道:“那兩位高人目光如炬,明察秋毫的,怎麼會看不出來?起初我因為是微服出宮,不想人察覺的,可是竟然被他們看了出來,說我一舉一動跟常人有些不同,我也覺得欺騙兩位不太好,就招認了。”

  九難道:“難道他們就這麼放過你了?據我所知,……他,袁大俠他生平最恨的就是滿清韃子!”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就是因這上頭死的,可想而知彼此的仇怨有多深重。

  建寧說道:“唉,師太你有所不知,要怎麼說高人就是高人呢,我當然也知道袁大俠最恨……什麼啦,因為他的夫人暗地裡跟我說過,說袁大俠他的父親就是被……那什麼什麼了的……想必師太你也知道,我當時坦白的時候,也怕怕的,還想見機不好就逃跑呢,沒想到袁大俠跟袁夫人竟然沒有為難我,他們說,我雖然也是滿清人,可是我並沒有殺過一個人,而且朝堂國家各色仇怨,跟個女子又有何干?何況他們隱居多年,名利仇怨之類,也都淡泊了……故而並未為難我。”

  九難發怔,喃喃道:“朝堂國家,各色仇怨,跟個女子又有何干?”雙眸一紅,差點兒落下淚來。

  當初大明傾覆,崇禎臨死之前,手持寶劍,欲殺長平公主,卻到底下不了手,只砍下她一條手臂來……長平若是生在尋常百姓家,或許還不至於如此,人怎麼能夠選擇自己生在何處呢?

  這功夫,建寧偷眼看九難,便又說道:“我很是佩服袁大俠跟夫人,真正的高人見識,其實我微服私訪出來,也見識過許許多多的人,天地會的人也多多少少認識幾個,他們都以‘反清復明’為己任,格外痛恨滿清人,因此我都不敢讓他們知道我是公主的。……其實我也知道,也體諒他們的心情……可是我又有什麼辦法?我從一出生開始就是滿清人,我也沒有選擇啊……唉。”她說著,就使勁搖頭,作出悵然之態,這話其實也有幾分真心,——前世的建寧畢竟不是滿洲人。

  九難原本心頭無限的疑惑跟憤懣,此刻卻煙消雲散開來,看著建寧,心道:“她雖然是韃子公主,但也不過是個正好年紀的女娃兒而已,當初我年少不懂事,闖蕩江湖的時候,豈非也正是如此?懵懂無知的,又怎麼知道以後竟然會……罷了,各有天命,我又何必為難一個什麼都不懂、連武功都不會的女娃兒?”

  當下九難便沒了要害建寧的心思,正在想放她自行走掉罷了,卻聽得建寧說道:“師太,我聽說,你是不是會一種叫做‘神行百變’的武功?”

  九難驚了驚,定神問道:“你連這個也知道?莫非也是……他們告訴你的?”建寧點頭,說道:“是啊,袁夫人跟我一見如故,原本她是要教我武功的,可惜我沒什麼武功根底,我聽她跟袁大俠嘆息的時候,袁大俠說起來,說有個木……什麼的道人會一種這樣的武功,然後就說師太也會啦。好似袁大俠也會一點……他本是要教我的,不料因為我被人找到,他們就匆匆離去了……”

  九難聽到這裡,心頭一動,說道:“他想教你?”

  建寧說道:“是啊,不過我沒什麼武功根底,怕是學不會,不學也罷。”九難道:“你怎麼還沒有學就先打退堂鼓了?”建寧撓頭,心中卻樂開花。

  建寧心道:“宮內我是不願意回去的,皇帝哥哥要把我嫁到雲南去,現如今他不知我身份尚且如此,若是真的事情敗露,還不殺了我?伴君如伴虎,我又沒保險……唉,還是先不回去了,只不過闖蕩江湖沒有武功防身,實在更不安全,如果會那一招‘神行百變’,有人來殺我,我只需要腳底抹油逃之夭夭就好了,豈不是大妙?”可是她又知道九難痛恨清廷的人,若是她開口求她教,自然是門兒也沒有,因此建寧只把袁承志抬出來。

  九難對袁承志有一種特殊情愫,現如今聽說袁承志因沒有教成建寧“神行百變”而頗為遺憾,她心中便想替他完成這個心愿。

  讓人教自己武功不是本事,本事的是自己還裝出一副不想學的樣子……對方卻硬要自己學。

  建寧為人冰雪聰明,九難起初還對她有些厭惡,——因她身份之故。可是聽她跟袁承志有一番淵源,何況她做人實在是好,建寧又時常在她跟前大吐苦水,說自己如何如何不想當滿清公主,還說皇帝要犧牲她讓她去和親,她實在身不由己,恨不得永遠不回宮,更恨不得自己不是公主……如此云云,九難聽的久了,幾乎就被建寧洗腦,便漸漸地也淡忘了她的身份,建寧又趁機甜言蜜語的,硬拜了九難為師。

  九難雖然收了阿珂一個徒弟,但是她對阿珂很是厭惡,自不會好好地教導,加上阿珂性子單純,不懂得如何討好九難,因此阿珂做什么九難都很是不喜。

  但是建寧就不同了,察言觀色自是一等的,又因為早知道九難是長平,一路上便照顧的九難極好,說話之類也甚為可心,因此九難反而更喜歡她。而阿珂則對自己這個半路冒出來的師妹又嫉妒又是無計可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