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孫策可是皇帝的哥,欺負了他,他自己就能提槍把人砍成三段。
賈詡可是……老狐狸!文武百官聽見賈文和的名號就怵。
荀攸……畫風終於正常了,對於這位尚書令,大家喜聞樂見。
反正皇帝已經廢了,都這把年紀了怎麼也教育不過來,還是指望指望下一代比較好。
於是累成狗的荀攸終於清閒下來之後,就把期望的目光投向了已經八歲的劉曦和六歲的劉瑾。
某天朝會,荀攸提出了要給長安公主劉曦和皇太子劉瑾找老師的要求,沈嫻同意了,讓大家推薦人選。
經過熱切地討論,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請荀彧、荀諶和周瑜來教導兩位皇子公主。
反正都是自己人,沈嫻沒什麼意見,於是三位老師走馬上任了。
沈嫻對女兒實施放養政策,所以劉曦的教育一直是郭嘉在負責,孫策偶爾會插上一腳,她也沒怎麼管,後來又有荀氏兄弟和周瑜操心,沈嫻就更不擔心了,她每個月定期考察兩個孩子的功課,兩人每次都能很優秀的完成,但在騎射武功上,還是劉曦更勝一籌。
沈嫻笑眯眯地對郭嘉說:“小曦隨我。”
“陛下說的是。”郭嘉高深莫測地一笑,並不反駁沈嫻的話。
就這樣相安無事地過了很多年,直到某天周瑜來找沈嫻,婉轉地告訴她,劉曦好像長得歪了點。
沈嫻頓時緊張起來:“怎麼歪了?”
“她……”周瑜憋了一會兒才說:“她說她要把滄月娶回家。”
沈嫻:……眼光真好,不愧是我女兒!
周瑜:“……陛下,您靠點譜行嗎?”
趙華趙滄月,是甘倩的大女兒,表面上看著跟她娘一樣,是個溫溫柔柔的小姑娘,然而武力值卻繼承了她爹趙雲,長槍一掃,能挑翻四五個男人,再加上從小跟著呂玲綺混在軍中,說不定會成為本朝的第四個女將軍。
前三位分別是呂玲綺和剛剛升官沒多久的孫尚香,貂蟬身為虎賁營的老大,勉強也算個將軍。
“滄月怎麼說?”沈嫻問周瑜:“我們不搞仗勢欺人那套,得看人家的意思。”
周瑜特想抄起竹簡蓋在沈嫻頭上,所幸最後他忍住了:“滄月說等著她來提親。”
“好!”沈嫻拍手:“等元昭到了十八歲,我就讓她去提親。”
周瑜:“三妹,你會逼得子龍弒君的。”
自從沈嫻登基之後,除非她實在是鬧得不靠譜了,否則周瑜都規矩地稱呼她為陛下。
孫策倒是在私底下還叫三妹,沈嫻也不在意。
“怎麼會,”沈嫻似笑非笑地看著周瑜:“你知道元昭是什麼意思。”
周瑜沉默了,過了半晌,他才提起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話題:“論理我不該非議皇子,但是……”
但是劉瑾太過了。
劉瑾雖然是沈嫻的義子,但這些年一直養在他生母董太妃那裡,董太妃從小就教導劉瑾要仇視沈嫻,告訴他是沈嫻搶了他的皇位,他將來一定要搶回來云云。
對於董太妃的話,沈嫻最忠實的特務頭子兼京城北大營的統帥貂蟬姑娘一字不漏地都告訴了她,沈嫻聽過之後笑笑,從來懶得管。
劉瑾要是孝順她,她還覺得麻煩呢,現在這樣挺好的,反正將來我閨女遲早搶你皇位。
“他聯繫了楊德祖,還有一些世家子弟,”周瑜淡淡道:“但楊德祖那小子你也清楚,滑不溜手,太子殿下很是困惱呢。”
楊修從小就崇拜沈嫻,雖然後來他爹跟沈嫻鬧了頓不愉快,但這並不影響沈嫻在楊修心裡的地位。況且楊修可是人精,深知皇儲的事情碰不得的道理,沒看滿朝文武,跟著沈嫻打天下的那些分量重的臣子們從來都對太子和長安公主一視同仁嗎?
一視同仁,用在普通人家的普通兄弟上,是正確的做法,但用在皇家兄妹上,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看看沈嫻對她親閨女寵到什麼地步了吧,公主皇子以封地為號,劉曦的封號是長安。
換誰處在劉瑾這個位置,都會著急的。說白了,沈嫻從一開始就在逼劉瑾恨她,要麼主動退出,要麼主動逼宮。
“我幹了十多年,差不多了,”沈嫻揉揉眉心:“二哥,你有什麼想去的地方沒?”
“我想回舒縣看看,”周瑜說:“不過娘說她就落在長安不想動了,所以三妹……”
周瑜意味深長地看著沈嫻:“現在天下太平,莫要再起紛爭。”
“當然,”沈嫻微微一笑:“這是我的天下,我的百姓。”
“跟太子交往過密的世家子弟裡頭,有爹娘跟你關係好的,敲打一番,”沈嫻懶洋洋地說:“我可不想過了十幾年,還要親手去收拾曾經的舊部。”
世家坐大,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整治得過來的,沈嫻用了將近十五年的時間,一步一步蠶食瓦解他們的勢力。她先是把郭嘉、賈詡這兩個並非出身士族的人提上了三公,又借著兩人之口,聯合了馬超和張魯,以賜給馬超世襲爵位和封清玄夫人為國師、封天師道為國教做交換,選益州、涼州和司隸三地為試點,大規模地推行了學堂制度,將舉孝廉的一部分名額分給了學堂畢業的寒門學子,一點點改變了選官的途徑,等到書院在全國普及之後,沈嫻又完善了書院的等級制度,設定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等,每等之間需要考試層層選拔,通過之後方可進入下一級,最後高等書院的畢業考試題更是由尚書台命題,皇帝親自判卷,當庭選拔出可用的人才來。
在司隸、豫州、揚州、兗州等世家盤踞的地方,書院的推行異常困難,阻撓重重;在涼州、并州、幽州等士族不多的地區,書院辦的很是紅火。沈嫻沒有明著命令世家不許搗亂,她只是下了一道旨意說,各個州郡的學子們允許外出求學,但要持身份憑證,在書院登記真實信息,然後由負責人上報州郡長官,去相應的地區審核。一旦審核通過,學子們會領到一些基本補貼,補貼由朝廷發放,平時成績優秀的學子可以申請“助學金”,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在書院裡打工賺錢等。
除此之外,沈嫻還把高等書院畢業考試的成績加入了州郡大吏的年終考核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對這些官員的仕途有著深遠的影響。而考生們的來源,是按所讀的書院算的,並不是按學子們的籍貫算的。
一年兩年堅持得住,十年八年呢?不老老實實推行書院,把學子們都逼去了其他的州郡,學生少了,政績仕途受到影響,長此以往,看誰堅持得住。
至於同鄉的考生和同一個老師帶出來的考生是否會抱成團……那是肯定的,寒門學子不抱起團來,怎麼跟世家抗衡?不過這些人結成的集團就比世家那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好對付得多。
“我該做的都做完了,將來如何,就看元昭的了。”沈嫻嘆了口氣:“要是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做了,她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讓元昭進宮吧,”送走了周瑜之後,沈嫻對貂蟬低聲道:“我有話要對她說。”
大晚上被叫進宮,劉曦是拒絕的,她最近跟自己的小朋友們忙著恁劉瑾呢,太子黨和公主黨斗得厲害。
單從陣容上看,公主黨的實力更強,因為全都是朝中重臣的子女親屬,比如皇帝的兩個乾兒子(至今沒算清楚輩分)舒城侯陸績和壽春侯陸遜,比如孫太尉的弟弟孫權和妹妹孫尚香,比如郭司徒的兒子郭奕,比如趙衛尉的女兒趙華,比如荀令君的兒子荀緝,除此之外,據說曹太常的小兒子曹沖也跟著默默地摻和了一腳。
再看太子黨這邊,基本沒什麼人,或者說都是沈嫻不太熟悉的那些人。
總之以前跟著沈嫻的,現在他們的子女也都跟著劉曦去了。
暖閣中只有沈嫻和郭嘉在,劉曦看見他倆人單獨待著就發怵,她抖了抖:“娘,找我什麼事?”
“元昭啊,”沈嫻把劉曦拉到自己跟前,她摸了摸劉曦的頭,滿臉慈愛道:“竄個位吧。”
劉曦:……???
“您這是……要我逼宮?”劉曦吃了一驚,脫口而出。
“不,”沈嫻微微一笑:“我要你改朝換代。”
“你不覺得開國皇帝很酷炫嗎?這是你娘我當初沒完成的夢想,現在交給你了。”沈嫻鄭重其事地說。
“等等,娘,”劉曦暈頭轉向地看著沈嫻:“我改朝換代,您呢?”
“我跟你爹遊山玩水,”沈嫻握住了郭嘉的手,對他拋了個媚眼:“記得給我倆付錢。”
劉曦:我們的母女之情走到了盡頭。
沒等劉曦跟她的小夥伴想好怎麼具體實施呢,劉瑾就先行動了,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的餿主意,反正劉瑾虎了吧唧的直接帶著御林軍進宮逼沈嫻退位去了,很有點這票不成大家就同歸於盡的悲壯感覺。
“我覺得,這可能是董太妃的主意,”荀緝說道:“風格看起來很相似。”
劉曦一收到消息,就叫上孫尚香和趙華,從呂玲綺那裡借來了京城南大營的一半兵力,匆匆忙忙進宮去了。
“不用急,”趙華勸道:“我娘說陛下很厲害的,尋常人傷不了她。”
“你們不懂,”劉曦一臉痛心疾首:“我娘和我爹這是要跑路呀!”
若不是沈嫻放水,憑貂蟬的能耐,能讓劉瑾帶著御林軍就打進宮去了?
這是套路,一看就知道是套路!
劉曦雖然也想當皇帝,但不是現在,她一點兒都不急,她還沒玩夠呢。
然而她媽要撂挑子不幹了。
劉曦進宮之後,先把沒來的及逃跑的董太妃拿下,然後綁著董太妃去威脅劉瑾,遭到反抗後二話不說直接剛正面,有趙華和孫尚香出馬,很快就平定了鬧劇一樣的動亂。
“你是不是傻。”劉曦嘲諷了一番劉瑾後,問一直伺候沈嫻的大宮女紅袖:“我母親呢?”
紅袖掏出帕子開始抹淚:“陛下被這jian賊暗算……”
劉曦:信你我就是棒槌。
“行了行了,她們人呢?”劉曦不耐煩地揮手:“怎麼也得跟我告個別吧。”
紅袖領著劉曦去了堂內,看到了沈嫻躺在床上安詳地睡著。
劉曦:……這玩笑不好開!
賈詡可是……老狐狸!文武百官聽見賈文和的名號就怵。
荀攸……畫風終於正常了,對於這位尚書令,大家喜聞樂見。
反正皇帝已經廢了,都這把年紀了怎麼也教育不過來,還是指望指望下一代比較好。
於是累成狗的荀攸終於清閒下來之後,就把期望的目光投向了已經八歲的劉曦和六歲的劉瑾。
某天朝會,荀攸提出了要給長安公主劉曦和皇太子劉瑾找老師的要求,沈嫻同意了,讓大家推薦人選。
經過熱切地討論,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請荀彧、荀諶和周瑜來教導兩位皇子公主。
反正都是自己人,沈嫻沒什麼意見,於是三位老師走馬上任了。
沈嫻對女兒實施放養政策,所以劉曦的教育一直是郭嘉在負責,孫策偶爾會插上一腳,她也沒怎麼管,後來又有荀氏兄弟和周瑜操心,沈嫻就更不擔心了,她每個月定期考察兩個孩子的功課,兩人每次都能很優秀的完成,但在騎射武功上,還是劉曦更勝一籌。
沈嫻笑眯眯地對郭嘉說:“小曦隨我。”
“陛下說的是。”郭嘉高深莫測地一笑,並不反駁沈嫻的話。
就這樣相安無事地過了很多年,直到某天周瑜來找沈嫻,婉轉地告訴她,劉曦好像長得歪了點。
沈嫻頓時緊張起來:“怎麼歪了?”
“她……”周瑜憋了一會兒才說:“她說她要把滄月娶回家。”
沈嫻:……眼光真好,不愧是我女兒!
周瑜:“……陛下,您靠點譜行嗎?”
趙華趙滄月,是甘倩的大女兒,表面上看著跟她娘一樣,是個溫溫柔柔的小姑娘,然而武力值卻繼承了她爹趙雲,長槍一掃,能挑翻四五個男人,再加上從小跟著呂玲綺混在軍中,說不定會成為本朝的第四個女將軍。
前三位分別是呂玲綺和剛剛升官沒多久的孫尚香,貂蟬身為虎賁營的老大,勉強也算個將軍。
“滄月怎麼說?”沈嫻問周瑜:“我們不搞仗勢欺人那套,得看人家的意思。”
周瑜特想抄起竹簡蓋在沈嫻頭上,所幸最後他忍住了:“滄月說等著她來提親。”
“好!”沈嫻拍手:“等元昭到了十八歲,我就讓她去提親。”
周瑜:“三妹,你會逼得子龍弒君的。”
自從沈嫻登基之後,除非她實在是鬧得不靠譜了,否則周瑜都規矩地稱呼她為陛下。
孫策倒是在私底下還叫三妹,沈嫻也不在意。
“怎麼會,”沈嫻似笑非笑地看著周瑜:“你知道元昭是什麼意思。”
周瑜沉默了,過了半晌,他才提起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話題:“論理我不該非議皇子,但是……”
但是劉瑾太過了。
劉瑾雖然是沈嫻的義子,但這些年一直養在他生母董太妃那裡,董太妃從小就教導劉瑾要仇視沈嫻,告訴他是沈嫻搶了他的皇位,他將來一定要搶回來云云。
對於董太妃的話,沈嫻最忠實的特務頭子兼京城北大營的統帥貂蟬姑娘一字不漏地都告訴了她,沈嫻聽過之後笑笑,從來懶得管。
劉瑾要是孝順她,她還覺得麻煩呢,現在這樣挺好的,反正將來我閨女遲早搶你皇位。
“他聯繫了楊德祖,還有一些世家子弟,”周瑜淡淡道:“但楊德祖那小子你也清楚,滑不溜手,太子殿下很是困惱呢。”
楊修從小就崇拜沈嫻,雖然後來他爹跟沈嫻鬧了頓不愉快,但這並不影響沈嫻在楊修心裡的地位。況且楊修可是人精,深知皇儲的事情碰不得的道理,沒看滿朝文武,跟著沈嫻打天下的那些分量重的臣子們從來都對太子和長安公主一視同仁嗎?
一視同仁,用在普通人家的普通兄弟上,是正確的做法,但用在皇家兄妹上,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看看沈嫻對她親閨女寵到什麼地步了吧,公主皇子以封地為號,劉曦的封號是長安。
換誰處在劉瑾這個位置,都會著急的。說白了,沈嫻從一開始就在逼劉瑾恨她,要麼主動退出,要麼主動逼宮。
“我幹了十多年,差不多了,”沈嫻揉揉眉心:“二哥,你有什麼想去的地方沒?”
“我想回舒縣看看,”周瑜說:“不過娘說她就落在長安不想動了,所以三妹……”
周瑜意味深長地看著沈嫻:“現在天下太平,莫要再起紛爭。”
“當然,”沈嫻微微一笑:“這是我的天下,我的百姓。”
“跟太子交往過密的世家子弟裡頭,有爹娘跟你關係好的,敲打一番,”沈嫻懶洋洋地說:“我可不想過了十幾年,還要親手去收拾曾經的舊部。”
世家坐大,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整治得過來的,沈嫻用了將近十五年的時間,一步一步蠶食瓦解他們的勢力。她先是把郭嘉、賈詡這兩個並非出身士族的人提上了三公,又借著兩人之口,聯合了馬超和張魯,以賜給馬超世襲爵位和封清玄夫人為國師、封天師道為國教做交換,選益州、涼州和司隸三地為試點,大規模地推行了學堂制度,將舉孝廉的一部分名額分給了學堂畢業的寒門學子,一點點改變了選官的途徑,等到書院在全國普及之後,沈嫻又完善了書院的等級制度,設定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等,每等之間需要考試層層選拔,通過之後方可進入下一級,最後高等書院的畢業考試題更是由尚書台命題,皇帝親自判卷,當庭選拔出可用的人才來。
在司隸、豫州、揚州、兗州等世家盤踞的地方,書院的推行異常困難,阻撓重重;在涼州、并州、幽州等士族不多的地區,書院辦的很是紅火。沈嫻沒有明著命令世家不許搗亂,她只是下了一道旨意說,各個州郡的學子們允許外出求學,但要持身份憑證,在書院登記真實信息,然後由負責人上報州郡長官,去相應的地區審核。一旦審核通過,學子們會領到一些基本補貼,補貼由朝廷發放,平時成績優秀的學子可以申請“助學金”,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在書院裡打工賺錢等。
除此之外,沈嫻還把高等書院畢業考試的成績加入了州郡大吏的年終考核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對這些官員的仕途有著深遠的影響。而考生們的來源,是按所讀的書院算的,並不是按學子們的籍貫算的。
一年兩年堅持得住,十年八年呢?不老老實實推行書院,把學子們都逼去了其他的州郡,學生少了,政績仕途受到影響,長此以往,看誰堅持得住。
至於同鄉的考生和同一個老師帶出來的考生是否會抱成團……那是肯定的,寒門學子不抱起團來,怎麼跟世家抗衡?不過這些人結成的集團就比世家那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好對付得多。
“我該做的都做完了,將來如何,就看元昭的了。”沈嫻嘆了口氣:“要是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做了,她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讓元昭進宮吧,”送走了周瑜之後,沈嫻對貂蟬低聲道:“我有話要對她說。”
大晚上被叫進宮,劉曦是拒絕的,她最近跟自己的小朋友們忙著恁劉瑾呢,太子黨和公主黨斗得厲害。
單從陣容上看,公主黨的實力更強,因為全都是朝中重臣的子女親屬,比如皇帝的兩個乾兒子(至今沒算清楚輩分)舒城侯陸績和壽春侯陸遜,比如孫太尉的弟弟孫權和妹妹孫尚香,比如郭司徒的兒子郭奕,比如趙衛尉的女兒趙華,比如荀令君的兒子荀緝,除此之外,據說曹太常的小兒子曹沖也跟著默默地摻和了一腳。
再看太子黨這邊,基本沒什麼人,或者說都是沈嫻不太熟悉的那些人。
總之以前跟著沈嫻的,現在他們的子女也都跟著劉曦去了。
暖閣中只有沈嫻和郭嘉在,劉曦看見他倆人單獨待著就發怵,她抖了抖:“娘,找我什麼事?”
“元昭啊,”沈嫻把劉曦拉到自己跟前,她摸了摸劉曦的頭,滿臉慈愛道:“竄個位吧。”
劉曦:……???
“您這是……要我逼宮?”劉曦吃了一驚,脫口而出。
“不,”沈嫻微微一笑:“我要你改朝換代。”
“你不覺得開國皇帝很酷炫嗎?這是你娘我當初沒完成的夢想,現在交給你了。”沈嫻鄭重其事地說。
“等等,娘,”劉曦暈頭轉向地看著沈嫻:“我改朝換代,您呢?”
“我跟你爹遊山玩水,”沈嫻握住了郭嘉的手,對他拋了個媚眼:“記得給我倆付錢。”
劉曦:我們的母女之情走到了盡頭。
沒等劉曦跟她的小夥伴想好怎麼具體實施呢,劉瑾就先行動了,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的餿主意,反正劉瑾虎了吧唧的直接帶著御林軍進宮逼沈嫻退位去了,很有點這票不成大家就同歸於盡的悲壯感覺。
“我覺得,這可能是董太妃的主意,”荀緝說道:“風格看起來很相似。”
劉曦一收到消息,就叫上孫尚香和趙華,從呂玲綺那裡借來了京城南大營的一半兵力,匆匆忙忙進宮去了。
“不用急,”趙華勸道:“我娘說陛下很厲害的,尋常人傷不了她。”
“你們不懂,”劉曦一臉痛心疾首:“我娘和我爹這是要跑路呀!”
若不是沈嫻放水,憑貂蟬的能耐,能讓劉瑾帶著御林軍就打進宮去了?
這是套路,一看就知道是套路!
劉曦雖然也想當皇帝,但不是現在,她一點兒都不急,她還沒玩夠呢。
然而她媽要撂挑子不幹了。
劉曦進宮之後,先把沒來的及逃跑的董太妃拿下,然後綁著董太妃去威脅劉瑾,遭到反抗後二話不說直接剛正面,有趙華和孫尚香出馬,很快就平定了鬧劇一樣的動亂。
“你是不是傻。”劉曦嘲諷了一番劉瑾後,問一直伺候沈嫻的大宮女紅袖:“我母親呢?”
紅袖掏出帕子開始抹淚:“陛下被這jian賊暗算……”
劉曦:信你我就是棒槌。
“行了行了,她們人呢?”劉曦不耐煩地揮手:“怎麼也得跟我告個別吧。”
紅袖領著劉曦去了堂內,看到了沈嫻躺在床上安詳地睡著。
劉曦:……這玩笑不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