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時,無黨派的、二皇子派的、太子派的,還有剩下許多權勢低微些的皇子們也摻和進來湊熱鬧,那些巴不得皇帝改立更好操縱的小皇子的人也來湊熱鬧,每天早朝上吵的架加起來能夠把負責記載的史官給累死。

  皇帝記得嘴邊都長了燎泡,這個節骨眼兒,他也不去穆貴妃或者賈貴妃處了,對著年老色衰的皇后又覺得鬧心,連著兩天沒睡好,終於,上朝時當著眾臣的面暈倒了。

  ……然後事情就更複雜了。

  林如海夜夜回府都很晚,這日才從皇宮中出來,就聽到了街角的喧譁。

  他一看,目瞪口呆。

  原來是些群情激奮的年輕書生,拿著火把,團團圍住了王家,口口聲聲說穆貴妃惑亂君上,王家父子有意謀反,要找王家人討個公道!

  這根本就是耍流氓,哪怕真的要討公道,也得去找王子騰和王頎討啊,這會兒闔府上下,都是老弱病殘,這這這不是欺負人嗎?!

  林如海頓時氣得想下車喝止,被貼身小廝死死拉住了,“老爺,萬一這些人傷了您可怎麼辦啊,還是先回去叫人手吧!”

  林如海冷眼看了一會兒,搖頭冷笑道:“皇上還沒死呢,一個個就都忍不住造反了?這是皇后的人、賈家的人,還是太子的人呢?”

  有人冷若冰霜地道:“管他們是誰的人。”

  林如海低頭一看,差點沒從馬車上摔下去。

  林琯玉帶著紅色的斗篷,帽邊圍了一圈雪白的毛領,瞧著倒是溫暖,卻愈發顯得她眉眼尤其的冷硬冰涼,後頭竟然是浩浩蕩蕩、裝備齊全的士兵們。

  “我拿了王伯父的印,逼五城兵馬司出的人。明日上朝,還請父親,好好和皇上解釋此事。”

  她說完,很輕微地偏了偏頭,對著後頭的人道:“王大人與你們有恩,當年大同一役,是他救了將士們的命,這會兒他生死不明,獨子被圍平安州,竟然連手無寸鐵的夫人也被這些書讀到狗肚子裡的讀書人侮辱,此仇不得不報,但是不能傷了人命……缺胳膊短腿兒就算了,去吧!”

  林如海簡直不知道是給未來婆婆出氣,還是用了未來公公的名義出兵,還是大半夜的傷口還沒好就跑出來,還是在這麼多男子面前拋頭露面……這麼多槽點該先罵哪個了。

  ……算了,回去再罵,這會兒解圍要緊。

  作者有話要說:  這孫家乃是大同府人氏,……家資饒富,現在兵部候缺題升,這是七十九回原文。

  ……別急,王姐姐很快就不用餓肚子了。

  我我我我我我忘記給存稿箱設定時間了天哪對不起

  約莫在十章之內完結正文昂~

  然後聊齋我丟了一章試閱出來,再一次求一波預收,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看看昂~

  還有有一本寫著玩兒的現言,《青竹不甜不要錢》,本文不坑不長,我狀態好的話約莫能短小地日更到完結,大家也可以看一看哦~

  ☆、第一百零四章 社稷為重

  夜裡風大, 林琯玉縱然罩著擋風的披風, 卻還是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空氣里瀰漫著火油的味道, 王家府外, 那些一個個擎著火把的讀書人面容個個都顯得凶神惡煞,其實這些書呆子未必就真的明白王家絕對不開城門的原因, 不過是一腔熱血的書生最容易被煽動,是有些居心叵測的人手裡的一把鈍刀子。

  鈍刀子割肉, 遠比利刃要疼。

  不過秀才遇上兵, 有理說不清,面對這些人,你和他們是不能講道理的,林琯玉也不覺得自己講的過他們。她於是用了最粗暴直接的手段鎮壓,頗為幸災樂禍地看著這些滿嘴忠義的書呆子們被下了大獄。

  她回頭的時候, 林如海的馬車已經不在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氣走了, 還是回宮去和皇帝告狀了。不過皇帝還病著呢,這會兒聽了這消息, 估計能氣得厥過去。

  她攏了攏披風, 往裡走去。

  看門的小廝見她走來,甚至都哆哆嗦嗦的不敢盤問。林琯玉微微沉了臉, “怎麼,這會兒連話都不會問了,旁人進你家,你攔也不攔?”

  小廝哭喪著臉道:“姑、姑娘, 您、您是哪位?小的替您通報一聲。”

  林琯玉莞爾,道:“伯母睡了麼?可曾受驚了?”

  那小廝聽著這聲音實在耳熟,恰好這時候林琯玉拉下了帽子,雖然一張臉蒼白到毫無血色,但是眉眼清麗嫵媚,赫然是他家少爺經常往家裡帶的那位林姑娘。他頓時鬆了口氣,說話也利索了,“夫人嚇得沒能睡,您來了,陪陪夫人就好。”

  林琯玉點點頭,兀自進了大門,她對裡頭熟悉得很,甚至不用人帶路,就腳步輕快地到了錢氏處。錢氏在屋中至今沒能睡著,對著燭火兩眼通紅,忽然聽說林琯玉來了,忙道快請。

  林琯玉一進屋,就見她顯然是哭過,她腳步一頓,不可避免地想到遠在平安州的王頎,終於還是勉強笑了一笑,道:“那些‘子曰’們已經都被趕走了,您大可不必再擔憂。”

  錢氏冷笑道:“我哪裡是怕他們呢?倘或我就站到門口去,叫他們把我捉去,去平安州對峙,叫王頎開門放太子進城,他們也沒有這個膽子。”

  林琯玉不由也笑了,“讀書人雷聲大雨點兒小,還真是。”

  她笑完,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錢氏見她這個怔怔的樣子,便道:“怎麼是你來了?”

  “我父親那會兒還在宮裡,”林琯玉微微笑道,“是阿頎身邊的拒塵來說的,他倒是對我有信心,也不去求別人,只來找了我。我擔憂您,便取出了當初阿頎給我刻的一枚仿章,裝作是王大人,火急火燎地給五城兵馬司那邊送了一句話——字是我府上的秦可卿寫的,那會兒覺得好玩,把許多人的字都學著寫著玩兒了,沒料到會有這麼派上用途的一天。”

  她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慢條斯理,條理清晰得很,看不出半點往日的毛躁的模樣。錢氏大感意外,又忽然想到:“許是這會兒局勢變得太快,這孩子不得不這樣了的。”便有些覺得心酸。

  她默默地拉林琯玉坐到自己的床邊,說:“今夜你便在我這兒睡下吧,我叫人給你收拾屋子出來,大晚上的,我聽說你前兒還受了傷。”

  林琯玉這才覺得肩膀上的傷口又有些疼,約莫是再一回裂開了。她不想叫錢氏再擔心自己,便只是笑道:“不礙事的。您不說,我也要在這兒賴著了。”

  錢氏替她理理鬢角,柔聲道:“好孩子,阿頎遇見你真是福氣。”

  在這會兒猝不及防地聽見王頎的名字,她心裡的感情很複雜,胸口的酸澀似乎要翻騰上來,又慢慢地止息了。林琯玉瞧著燈花,眼睛一眨不眨地道:“不瞞您說,我有時候也這麼覺得。”

  錢氏笑了,“我是同你說真話呢。他從小啊,脾氣又差,他姐姐又那樣寵著他——要不是他爹是個武將,養出個寶玉來也是有可能的。而且這孩子長大了,愈發有他自己的主見,我向來不說他,這會兒竟然是連他父親也說不過他,說不過了,便要動手,他挨打倒是不還手,也總一聲不吭——倔得不知道像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