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敏寧點頭,“已經呈上來了,這塊土地也不小,只是有少量洋人已經上了岸,所以這回我大清要抓緊時間,務必要趕在洋人之前,占據這塊大陸。”
要不是洋人發現了澳洲,敏寧還打算將這件事情給瞞一瞞,最起碼也得人口翻上幾倍之後再說出來,到時候也可以移民一部分人口過去。
可惜的是,那地方也被洋人發現了,若是大清這邊動作不快的話,只能夠跟著洋人身後喝湯。
敏寧想要的是吃獨食,將洋人趕出澳洲,所以大清的動作就得快。
好在,從大清前往澳洲要比歐洲近,這一次新大陸之爭大清更占有優勢。
四爺點了點頭,“這件事就交給朝廷出手來辦。”他打算將這件事拿過來直接撇開她,對於她,他還是有些顧忌。
第19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90)
轉眼就到了弘時的婚期, 園子裡也非常熱鬧。
弘時辦完婚事之後,暫時就居住在園子裡。
四爺已經命令內務府為他建府,府邸就在弘昀的隔壁, 現如今正準備將隔壁的人家給遷移走。
敏寧將澳洲的事情交給四爺辦以後,又銷聲匿跡了起來。
夏天時,皇后突然病發, 原以為只是小病, 卻沒想到很快病發不省人事。
然後太醫卻不管用, 皇后喝的藥是一碗又一碗,結果卻毫無用處。
最後從醫院那邊請來了上百位大夫一一來為皇后診脈,診斷結果卻大出人意料。
皇后不是生了病而是中了毒!
至於中的什麼毒,誰都說不清。
好似一種新奇的毒物,誰都沒有見過。
上百位大夫一同研製解藥, 然後還沒等研製出來, 短短時間內皇后就毒發身亡。
四爺大怒, 立即命人追查出兇手。
他將這件事情跟前些年敏寧中毒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懷疑是不是有間諜又潛入了圓明園。
然而這一次卻出乎他所意料, 兇手很容易就查出來了, 並不是所謂的間諜而是懋嬪宋氏。
誰都沒有想到宋氏會突然對皇后下毒手,就連敏寧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一臉不敢相信。
要知道宋氏可是皇后身邊最忠心的人, 從在潛邸時就是皇后手裡的那把刀。
就算皇后失勢了, 可皇后仍然是一國之母, 按說懋嬪不應該會背叛她, 乃至向她下毒手才對。
敏寧以為是有人栽贓給宋氏,還幫著查探了。不僅敏寧不相信,還有後宮中的其他人也不相信。
可事實擺放在眼前,連宋氏自己都承認了,所有人現出了驚訝。
四爺問宋氏為何要毒殺皇后,宋氏臉上帶上了一絲恨意,“皇后當年哄騙我服下了那粒生子丹,要不是我趁機早產,大概就得賠上這條性命。這讓我怎麼不恨?這些年裡我一直苟延殘喘,已經命不久矣,自然要讓皇后給我陪葬。哈哈,有皇后陪著我下地獄已經足夠了!”
四爺氣惱道:“難道你就不怕這件事情牽連到四格格身上?”
宋氏臉上閃過一絲淒涼之色,“這孩子根本就不願意認我,她不是我的女兒,是那嬪的女兒!”
一聽到女兒都不管用,四爺冷冷的問。“難道你就不怕朕遷怒到你的家族?”
宋氏跪在地上,她的手臂被擒在身後,“我的家族,呵,自打我進宮以來,家裡就從來沒有過問過我,反而不停的向我討要好處。既然拿了我那麼多好處,一同為我陪葬也算是這些年的報酬。”
四爺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後宮還有這麼一個冷血的后妃,只顧著自己暢快,竟然不顧及家族跟自己的孩子。
“賜一丈紅,隔幾年稱暴斃而亡!”四爺背過身去說。
太監當即帶著宋氏出去了。
四爺則定定的站在大殿裡一言不發,他想著皇后雖然做了千般錯事,卻不是一個宋氏毒殺她的理由。
過了一會兒,四爺繼續吩咐下去,“命人將這件事情給清理乾淨,只說皇后是因病去世。著禮部為皇后處理喪事。”
皇后突然病重去世,朝中並沒有多大的反應,畢竟皇后這些年經常稱病,像藥丸藥湯,更是從來都沒有斷過。
絕大多數官員都以為皇后這一次是犯了急症,還沒得到有效的診治就去了。
除了在心底感嘆一聲,並沒有其他反應。
皇后畢竟是一國之母,民間也是要服喪的,好在這一次只需要服三個月。
最近十年,百姓已經習慣了皇室接二連三的喪事,就連服喪都輕車路熟。
也就是三個月內禁葷,不能夠辦紅白事而已。
三個月一眨眼就過,朝中又來了一個新任務,就是建議四爺冊立新後。
“……國不可一日無國母,來年的勸農還得國母來操持,還請萬歲爺冊立新後。”
四爺不動聲色的掃了一眼殿內的大臣,開口詢問,“眾位愛卿覺得現如今後宮當中哪位妃子可堪當皇后?”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了一眼,這不是人眼都能看得到嗎?
眼下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就是三皇子,且三皇子母妃貴為皇貴妃。這後位除了皇貴妃以外,還能夠是誰?
皇帝這樣一個莫非是對皇貴妃有些不滿?
不少大臣在心裡嘀咕起來。
大殿中的一個楞頭青突然站了出來,“回萬歲爺的話,臣覺得皇貴妃可擔任皇后之位,皇貴妃這些年裡設立學校免費教受孩童讀書,又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孤兒院、養濟院,立下功德無數,臣認為這皇后之位非皇貴妃莫屬。”
四爺盯著那楞頭青看了一會兒,然後又問向其他人,“你們也是這樣想的?”
其中有幾個屬于敏寧的忠實支持者跟著站了起來,“臣附議冊立皇貴妃為皇后。”
四爺當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這件事情容後再說!”說著,一轉身就離開了大殿。
蘇培盛只能夠措手不及的喊了一聲,“退朝!”
朝廷中所有人都以為皇后之位非皇貴妃莫屬,有些人更是記得但是也對於皇貴妃的寵幸,雖然說這些年裡漸漸失寵,可是憑藉著以往的地位,以及皇貴妃所出的幾個孩子,後位不應該是手到擒來,任誰都沒想到的是原本非常有把握的事情,在皇帝這裡發生了異變。
所有人都在猜測,莫非皇帝跟皇貴妃之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有人希望帝妃之間發生事情,畢竟銀行跟火車都掌握在皇貴妃手裡,還有那遍布全國的商業,那漂泊在海外的船隊。
凡是有見識的人都明白皇貴妃手中掌握的勢力太大,一旦帝妃之間發生的問題,引起的後果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
不少人心裡泛起了憂愁,要是帝妃之間真的發生衝撞,只希望不要牽涉到朝中跟民間。
四爺回到四宜書屋,就將屋裡的宮女太監全都趕了出去。
他坐在桌旁出神,他在想著他跟安佳氏何時走到這種地步。
是她開始頻頻插手朝政,還是她手中掌握的勢力太大,已經威脅到帝王的統治權?
要不是洋人發現了澳洲,敏寧還打算將這件事情給瞞一瞞,最起碼也得人口翻上幾倍之後再說出來,到時候也可以移民一部分人口過去。
可惜的是,那地方也被洋人發現了,若是大清這邊動作不快的話,只能夠跟著洋人身後喝湯。
敏寧想要的是吃獨食,將洋人趕出澳洲,所以大清的動作就得快。
好在,從大清前往澳洲要比歐洲近,這一次新大陸之爭大清更占有優勢。
四爺點了點頭,“這件事就交給朝廷出手來辦。”他打算將這件事拿過來直接撇開她,對於她,他還是有些顧忌。
第190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90)
轉眼就到了弘時的婚期, 園子裡也非常熱鬧。
弘時辦完婚事之後,暫時就居住在園子裡。
四爺已經命令內務府為他建府,府邸就在弘昀的隔壁, 現如今正準備將隔壁的人家給遷移走。
敏寧將澳洲的事情交給四爺辦以後,又銷聲匿跡了起來。
夏天時,皇后突然病發, 原以為只是小病, 卻沒想到很快病發不省人事。
然後太醫卻不管用, 皇后喝的藥是一碗又一碗,結果卻毫無用處。
最後從醫院那邊請來了上百位大夫一一來為皇后診脈,診斷結果卻大出人意料。
皇后不是生了病而是中了毒!
至於中的什麼毒,誰都說不清。
好似一種新奇的毒物,誰都沒有見過。
上百位大夫一同研製解藥, 然後還沒等研製出來, 短短時間內皇后就毒發身亡。
四爺大怒, 立即命人追查出兇手。
他將這件事情跟前些年敏寧中毒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懷疑是不是有間諜又潛入了圓明園。
然而這一次卻出乎他所意料, 兇手很容易就查出來了, 並不是所謂的間諜而是懋嬪宋氏。
誰都沒有想到宋氏會突然對皇后下毒手,就連敏寧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一臉不敢相信。
要知道宋氏可是皇后身邊最忠心的人, 從在潛邸時就是皇后手裡的那把刀。
就算皇后失勢了, 可皇后仍然是一國之母, 按說懋嬪不應該會背叛她, 乃至向她下毒手才對。
敏寧以為是有人栽贓給宋氏,還幫著查探了。不僅敏寧不相信,還有後宮中的其他人也不相信。
可事實擺放在眼前,連宋氏自己都承認了,所有人現出了驚訝。
四爺問宋氏為何要毒殺皇后,宋氏臉上帶上了一絲恨意,“皇后當年哄騙我服下了那粒生子丹,要不是我趁機早產,大概就得賠上這條性命。這讓我怎麼不恨?這些年裡我一直苟延殘喘,已經命不久矣,自然要讓皇后給我陪葬。哈哈,有皇后陪著我下地獄已經足夠了!”
四爺氣惱道:“難道你就不怕這件事情牽連到四格格身上?”
宋氏臉上閃過一絲淒涼之色,“這孩子根本就不願意認我,她不是我的女兒,是那嬪的女兒!”
一聽到女兒都不管用,四爺冷冷的問。“難道你就不怕朕遷怒到你的家族?”
宋氏跪在地上,她的手臂被擒在身後,“我的家族,呵,自打我進宮以來,家裡就從來沒有過問過我,反而不停的向我討要好處。既然拿了我那麼多好處,一同為我陪葬也算是這些年的報酬。”
四爺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後宮還有這麼一個冷血的后妃,只顧著自己暢快,竟然不顧及家族跟自己的孩子。
“賜一丈紅,隔幾年稱暴斃而亡!”四爺背過身去說。
太監當即帶著宋氏出去了。
四爺則定定的站在大殿裡一言不發,他想著皇后雖然做了千般錯事,卻不是一個宋氏毒殺她的理由。
過了一會兒,四爺繼續吩咐下去,“命人將這件事情給清理乾淨,只說皇后是因病去世。著禮部為皇后處理喪事。”
皇后突然病重去世,朝中並沒有多大的反應,畢竟皇后這些年經常稱病,像藥丸藥湯,更是從來都沒有斷過。
絕大多數官員都以為皇后這一次是犯了急症,還沒得到有效的診治就去了。
除了在心底感嘆一聲,並沒有其他反應。
皇后畢竟是一國之母,民間也是要服喪的,好在這一次只需要服三個月。
最近十年,百姓已經習慣了皇室接二連三的喪事,就連服喪都輕車路熟。
也就是三個月內禁葷,不能夠辦紅白事而已。
三個月一眨眼就過,朝中又來了一個新任務,就是建議四爺冊立新後。
“……國不可一日無國母,來年的勸農還得國母來操持,還請萬歲爺冊立新後。”
四爺不動聲色的掃了一眼殿內的大臣,開口詢問,“眾位愛卿覺得現如今後宮當中哪位妃子可堪當皇后?”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了一眼,這不是人眼都能看得到嗎?
眼下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就是三皇子,且三皇子母妃貴為皇貴妃。這後位除了皇貴妃以外,還能夠是誰?
皇帝這樣一個莫非是對皇貴妃有些不滿?
不少大臣在心裡嘀咕起來。
大殿中的一個楞頭青突然站了出來,“回萬歲爺的話,臣覺得皇貴妃可擔任皇后之位,皇貴妃這些年裡設立學校免費教受孩童讀書,又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孤兒院、養濟院,立下功德無數,臣認為這皇后之位非皇貴妃莫屬。”
四爺盯著那楞頭青看了一會兒,然後又問向其他人,“你們也是這樣想的?”
其中有幾個屬于敏寧的忠實支持者跟著站了起來,“臣附議冊立皇貴妃為皇后。”
四爺當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這件事情容後再說!”說著,一轉身就離開了大殿。
蘇培盛只能夠措手不及的喊了一聲,“退朝!”
朝廷中所有人都以為皇后之位非皇貴妃莫屬,有些人更是記得但是也對於皇貴妃的寵幸,雖然說這些年裡漸漸失寵,可是憑藉著以往的地位,以及皇貴妃所出的幾個孩子,後位不應該是手到擒來,任誰都沒想到的是原本非常有把握的事情,在皇帝這裡發生了異變。
所有人都在猜測,莫非皇帝跟皇貴妃之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有人希望帝妃之間發生事情,畢竟銀行跟火車都掌握在皇貴妃手裡,還有那遍布全國的商業,那漂泊在海外的船隊。
凡是有見識的人都明白皇貴妃手中掌握的勢力太大,一旦帝妃之間發生的問題,引起的後果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
不少人心裡泛起了憂愁,要是帝妃之間真的發生衝撞,只希望不要牽涉到朝中跟民間。
四爺回到四宜書屋,就將屋裡的宮女太監全都趕了出去。
他坐在桌旁出神,他在想著他跟安佳氏何時走到這種地步。
是她開始頻頻插手朝政,還是她手中掌握的勢力太大,已經威脅到帝王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