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十三鐵騎中他最年輕,武功更是以輕巧見長,論單打獨鬥本就不是曾庸的對手,更何況先前跟魏芳蹤一場惡戰,兩人都沒討到好處。
他且戰且退,退至院牆耍了一點花招,“砰”地一股粉噴出。曾庸不敢硬接,舉袖避了開去。衛銘就借勢飄然遠去,如斷了線的風箏。
“好了,”花姨道,“快去看看葉紅影,別連他都丟了。”
曾庸收手回身,想起先前葉紅影碎言:魄、魂二使,沒想到那小丫頭還留了這手。
☆、三十四
第二日,曾庸拿著一卷小紙欣喜進來,道:“袁將軍那邊終於來消息了,他讓我們快快破譯印章解法,他三日後既至,屆時將帶上鑰匙面聖,揭露魏忠賢的惡行。”
張姓及鍾姓兩位疑惑道:“什麼印章?什麼鑰匙?”
曾庸一笑:“這事本來花姨只告知了袁將軍。但此次事態緊急,所以顧不得許多了,人多力量大,我們皆應儘量。”
花姨點了點頭:“的確。”
她抽出一條絹布:“這就是那枚印的拓本,大家議一議吧。”
夜深,曾庸出了房門幾個起落向南而去。
一個人影從樹後探出了半個身子,默默朝他遠去的方向望了眼,然後翻入了院中。
花姨的房間,燭影未滅。
她手裡捏著一根針,細如牛毛,就是從那被滅口的混混身上找到的。
窗開了一道縫,吹進了一陣寒風。
燭火就這麼滅了。
“怎樣?”屋裡突然多了個人聲。
花姨道:“衛小哥,還敢來?”
“我看見曾庸出去了。”
“去哪?”
“鎮南。”
花姨點了點頭:“這根針上粹了毒。毒性很烈,能讓人不知不覺中全身麻痹,繼而斃命。殺一個沒有武功的人綽綽有餘。”
“我本來不確定,直到我查看趙爺的屍體時也發現了兩個血點。他身上連中數劍,死相慘烈,似跟人搏命相擊過,讓人很容易忽視心口的兩個血點,卻逃不過我的眼睛。”
衛銘道:“我也沒料到他會突然向我發難。”
“此人心思深不可測,他原本大概想找葉紅影做替罪羊,卻被你橫插一槓,只好將那些罪證反潑你身上。”花姨擺了擺手,像趕掉什麼烏煙瘴氣,又道,“不過這小葉倒挺有意思的,今天他說了魂魄、鐵騎、內奸、幾日、親臨什麼的……初聽亂七八糟不知所謂,不過這鐵騎內奸倒完全被他說中了。”
“幾日、親臨?”衛銘訝了訝,他在屋中煩躁踱了幾步,道:“我去探探……或許有大魚來也未可知。”
花姨又擺了擺手,算是做了道別:“今日曾庸說收到袁將軍令,讓我們全力破解印章之謎,想這大魚來了也不會那麼快一口吞了我們。”
衛銘點了點頭,打算仍從窗口翻出去,回頭一拱手,真誠道了句:“多謝你信我。”
花姨笑得開了花兒:“哎呀~咱倆誰跟誰呀。”
衛銘腳下不由得一個踉蹌。
那之後,似乎突然就風平浪靜了起來。
店也不開了,大家都鑽進了那印章里,橫看豎看翻著看。
只有花姨偶爾會假惺惺問曾庸一句“袁將軍何時來”,曾庸每次都客氣答道:“花掌柜稍安。”
那日夜深,等到曾庸向南行去後,花姨接到一紙留言:魏至,拖延。求兵圍剿,四日不回,撤。
☆、三十五
燈火通明的馬宅里,若細看,會發現丫鬟小廝都變成了生面孔。
正屋上座,九千歲魏忠賢把玩著他那兩顆棕紅核桃,優哉游哉。他的下首立著兩個人:曾庸、魏芳蹤。
“可有進展?”那尖細而蒼老的聲音響起。
曾庸忙叩首下跪:“回九千歲,我瞧那花氏似乎知道些什麼,再逼一逼就有結果了。”
魏芳蹤不屑“哼”了聲。
“起來回話吧。……芳蹤,你也不要賭氣,你就是玩性太大,什麼時候也學學曾庸的沉穩性子……曾庸,這件差事辦好,你就調來我身邊吧。”
曾庸忙又磕了兩個頭,殷勤道:“謝九千歲。”
馬宅雖建在邊城小鎮上,卻也是這邊少有的大戶。
房子比不上錫城的別館精緻大氣,倒也亭台樓閣樣樣不缺。
廊外開墾了一個人工湖泊,種了一排胡楊。鬱鬱蔥蔥,綠色映人。一片畫意詩情中,魏芳蹤行經曾庸身邊,微微低頭,警告了句:“少得意,你若敢傷他一根毫毛,我要你好看。”
曾庸大笑:“小姐,要不要把這句到九千歲面前再議一議?”
然後他也學著魏芳蹤低聲道:“小姐的一系列安排,屬下俱心領神會地為小姐辦了,九千歲要把功勞算在我頭上,那是因為他信我卻不信你。所以好自為之的是小姐才對。”
魏芳蹤狠瞪他一眼,甩袖離去。
花姨算著日子,離衛銘傳訊那日起,已過去了兩日。
越近,越發難熬。
想著不知道袁將軍會不會信衛銘,想著衛銘求不求得到兵……不自覺,手下已折了好些魚,她捏著最大那條的魚尾巴在小少爺面前游來游去,小少爺捏著一條小魚的尾巴跟她對游,歡樂得很。
他且戰且退,退至院牆耍了一點花招,“砰”地一股粉噴出。曾庸不敢硬接,舉袖避了開去。衛銘就借勢飄然遠去,如斷了線的風箏。
“好了,”花姨道,“快去看看葉紅影,別連他都丟了。”
曾庸收手回身,想起先前葉紅影碎言:魄、魂二使,沒想到那小丫頭還留了這手。
☆、三十四
第二日,曾庸拿著一卷小紙欣喜進來,道:“袁將軍那邊終於來消息了,他讓我們快快破譯印章解法,他三日後既至,屆時將帶上鑰匙面聖,揭露魏忠賢的惡行。”
張姓及鍾姓兩位疑惑道:“什麼印章?什麼鑰匙?”
曾庸一笑:“這事本來花姨只告知了袁將軍。但此次事態緊急,所以顧不得許多了,人多力量大,我們皆應儘量。”
花姨點了點頭:“的確。”
她抽出一條絹布:“這就是那枚印的拓本,大家議一議吧。”
夜深,曾庸出了房門幾個起落向南而去。
一個人影從樹後探出了半個身子,默默朝他遠去的方向望了眼,然後翻入了院中。
花姨的房間,燭影未滅。
她手裡捏著一根針,細如牛毛,就是從那被滅口的混混身上找到的。
窗開了一道縫,吹進了一陣寒風。
燭火就這麼滅了。
“怎樣?”屋裡突然多了個人聲。
花姨道:“衛小哥,還敢來?”
“我看見曾庸出去了。”
“去哪?”
“鎮南。”
花姨點了點頭:“這根針上粹了毒。毒性很烈,能讓人不知不覺中全身麻痹,繼而斃命。殺一個沒有武功的人綽綽有餘。”
“我本來不確定,直到我查看趙爺的屍體時也發現了兩個血點。他身上連中數劍,死相慘烈,似跟人搏命相擊過,讓人很容易忽視心口的兩個血點,卻逃不過我的眼睛。”
衛銘道:“我也沒料到他會突然向我發難。”
“此人心思深不可測,他原本大概想找葉紅影做替罪羊,卻被你橫插一槓,只好將那些罪證反潑你身上。”花姨擺了擺手,像趕掉什麼烏煙瘴氣,又道,“不過這小葉倒挺有意思的,今天他說了魂魄、鐵騎、內奸、幾日、親臨什麼的……初聽亂七八糟不知所謂,不過這鐵騎內奸倒完全被他說中了。”
“幾日、親臨?”衛銘訝了訝,他在屋中煩躁踱了幾步,道:“我去探探……或許有大魚來也未可知。”
花姨又擺了擺手,算是做了道別:“今日曾庸說收到袁將軍令,讓我們全力破解印章之謎,想這大魚來了也不會那麼快一口吞了我們。”
衛銘點了點頭,打算仍從窗口翻出去,回頭一拱手,真誠道了句:“多謝你信我。”
花姨笑得開了花兒:“哎呀~咱倆誰跟誰呀。”
衛銘腳下不由得一個踉蹌。
那之後,似乎突然就風平浪靜了起來。
店也不開了,大家都鑽進了那印章里,橫看豎看翻著看。
只有花姨偶爾會假惺惺問曾庸一句“袁將軍何時來”,曾庸每次都客氣答道:“花掌柜稍安。”
那日夜深,等到曾庸向南行去後,花姨接到一紙留言:魏至,拖延。求兵圍剿,四日不回,撤。
☆、三十五
燈火通明的馬宅里,若細看,會發現丫鬟小廝都變成了生面孔。
正屋上座,九千歲魏忠賢把玩著他那兩顆棕紅核桃,優哉游哉。他的下首立著兩個人:曾庸、魏芳蹤。
“可有進展?”那尖細而蒼老的聲音響起。
曾庸忙叩首下跪:“回九千歲,我瞧那花氏似乎知道些什麼,再逼一逼就有結果了。”
魏芳蹤不屑“哼”了聲。
“起來回話吧。……芳蹤,你也不要賭氣,你就是玩性太大,什麼時候也學學曾庸的沉穩性子……曾庸,這件差事辦好,你就調來我身邊吧。”
曾庸忙又磕了兩個頭,殷勤道:“謝九千歲。”
馬宅雖建在邊城小鎮上,卻也是這邊少有的大戶。
房子比不上錫城的別館精緻大氣,倒也亭台樓閣樣樣不缺。
廊外開墾了一個人工湖泊,種了一排胡楊。鬱鬱蔥蔥,綠色映人。一片畫意詩情中,魏芳蹤行經曾庸身邊,微微低頭,警告了句:“少得意,你若敢傷他一根毫毛,我要你好看。”
曾庸大笑:“小姐,要不要把這句到九千歲面前再議一議?”
然後他也學著魏芳蹤低聲道:“小姐的一系列安排,屬下俱心領神會地為小姐辦了,九千歲要把功勞算在我頭上,那是因為他信我卻不信你。所以好自為之的是小姐才對。”
魏芳蹤狠瞪他一眼,甩袖離去。
花姨算著日子,離衛銘傳訊那日起,已過去了兩日。
越近,越發難熬。
想著不知道袁將軍會不會信衛銘,想著衛銘求不求得到兵……不自覺,手下已折了好些魚,她捏著最大那條的魚尾巴在小少爺面前游來游去,小少爺捏著一條小魚的尾巴跟她對游,歡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