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上誰了?”崔瑛問。

  “一個叫蘇環的閨女,聽說她有一手的好繡工,難得還特別會養牲口,聽說人家要養半年才能吃的雞,到她手裡也就三個多月,而且養得那個肥哦。”她拍了拍自己的腿,有些開心地說:“神仙你看,阿虎現在是一頭鑽進稻子地里出不來了,要有個媳婦能和他一起琢磨事兒,這應該就和你們讀書人喜歡和認得字的小姐在一起是一個意思,總歸有個人能說得上話。”

  “蘇環?”崔瑛仔細想了想,才想起當初確實有這麼一個小姑娘,因著勒死了禽獸不如的“客人”並逃跑,揭了兩個世族虛偽的面具。而在破了這個案子之後,作為被拐賣的倖存者,無處可去的她是被自己安排在控鶴軍里,隨年長婦人們學習女紅的。

  那個女孩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沉寂,控鶴軍這些年又一直在忙碌著,根本沒人有功夫想起那兩個特殊的孩子,甚至連崔瑛都快把他們給忘記了。

  崔瑛有些想問她知不知道蘇環的身世,卻又覺得沒事先詢問,並不好將蘇環的特殊之處告訴別人。

  “神仙,你也別嫌那孩子命苦,”王虎的娘絮叨道,“我聽阿虎說了,那些殺千刀的混帳也已經遭報應了,我想著要是女孩兒不嫌我家阿虎有個丟人的娘,就讓他倆好好過日子,我也不在他們跟前礙眼。咱們村里人照應我,也沒把我那丟人現眼的事兒外傳,外頭也不說阿虎的閒話,但咱們自家事自家知,這樣也挺好的。”

  崔瑛聽懂了,這王虎的娘完全不知道這小兩口做的事有多大的意義,就想著一個不幸的女孩兒和一個有污點的男孩兒能搭夥過日子。

  “婚禮恐怕得放到明天四月,正好有些閒時間,但阿虎可能沒時間回六安,要不你跟著我們一起去汴梁?”

  “不了,我就不去了,阿虎做的是要緊事兒,我不去添亂。”她垂了眼,“我就是想守著他爹的墳,不想挪動,人家頂多奇怪一下,若他們回來,保不准就聽到風聲了,不好。”

  崔瑛一聲嘆息,不好再說什麼,只承諾會將這婚事辦妥帖。

  不提崔瑛傳信給柴永岱後,柴家父子在盤算如何賞賜王虎,讓他封妻蔭子。崔瑛的日子還沒有恢復平靜,便收到了汴梁的緊急傳書:遼國皇帝耶律賢去世,來過汴梁的耶律隆緒繼位,整個遼國如今厲馬秣兵,邊境有些不太平。

  第126章 攻城戰

  “陛下,您初初踐祚,國內部軍力尚未安頓好,而南方周國最近民生安定,各軍聽說都按控鶴軍的模子在訓練,如今冒然進攻,是不是……”遼國的大殿裡,蕭思溫有些不解地詢問和他一起親眼見證了周國國力的新帝耶律隆緒。

  “我知道我弱彼強,”耶律隆緒嘆了口氣道:“當初從南國回來,我不是沒想用南國的法子強化軍隊,可惜,功虧一簣。”

  “說來咱們的虎賁之士差點就成形了,只是碰上了營嘯之事,只能說天意弄人了。”蕭思溫每次想到那初現雛形的勇猛軍士竟然毀於營嘯,之後本來就反對耶律隆緒進行漢化變革的保守人士更是對他們群起而攻之,若非耶律隆緒與耶律賢父子之間情感甚篤,那一回甚至能讓遼國太子易主。

  “不過我們既然能成一次,就能成第二次,這次我們小心些,總不能次次營嘯吧?”蕭思溫還是勸道:“此時攻南,時機實在不對。”

  “朕知道!”耶律隆緒有些急躁地在御座上走來走去,“國舅與我同去南國,朕豈有不知南國強盛之理?”他從書桌上擲下一疊文書道:“當初與我同去南國的兩位國師,一位隨我們北歸,可是國舅你捫心自問,你聽了南國崔善財對佛道的敘述後,還敢放任大遼成為地上佛國?”

  耶律隆緒走到大堂中央,指著地上的文書氣道:“至於另一位,到是留在了南國,前兩年還能來信說說南國政事、新事,這一年他都快成訓獸員了,整天研究什麼讓狗聽鈴流口水,讓耗子自己找食什麼的,有個鬼用!”

  他紅著眼看向蕭思溫道:“朕何嘗不知南國兵力強盛,如今只盼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占些便宜,然後趁隙派一隊死士直奔汴梁城外白雲觀,能掠幾個道士是幾個,然後我們再細細的研究如何趕超南國。若只靠我們自己,”耶律隆緒冷哼一聲,“只怕再有幾年,這大遼就成了南國周人的牧場了!”

  遼國的貴族對於南下劫掠這種事不說輕車熟路,也差不多,聽說皇帝要南侵周國,各個都摩拳擦掌,招呼了各家的部屬,只等享受南國的溫香軟玉,錦衣美食。

  崔瑛還沒到京城,柴宗訓便聽說遼國從北邊娘子關處猛攻,只能勉強傷人的粗陋火器、彎弓射鵰的勇猛之士快速聚集到長城之下,把娘子關的守軍,曾經和崔瑛一起訓練六安軍士的范軍鎮打了個措手不及。

  “火弩箭準備!”范知遠站在關卡之上,獵獵西風吹得牆上軍旗飄揚,他擎著一支崔瑛送給他的望遠鏡,一邊看遠方遼軍大營的動靜,一邊啞著聲音呼喊道:“三層鋪射,三、二、一、放!”

  城牆上,浸了油,點了火的箭支如同一場火雨鋪天蓋地地飛落在遼軍戰士的身上、鎧甲上、旁邊的糙地上,無數碰到火箭的遼軍將士在城下翻滾,掙扎、隕命於城牆之下。

  “這南國的攻勢挺猛的啊?這都放了幾輪了?感覺箭支沒見少啊?”負責進攻的遼國將軍皺著眉頭和旁邊人商量道,“這樣下去,他這一個小小關隘里的箭支能撐幾天?”

  “我們只管猛攻,一定要在南國派兵前攻下娘子關,到時候我們長驅直入,直奔汴梁城外,方不負大汗的重託。”另一人在旁邊勸道。

  而娘子關上的范知遠卻並不擔心關里的軍械問題,這兩年北方沿線的軍鎮關卡中都備下了削制箭支的機器。一根完整的粗大木料在剝去樹皮後,經過匠人地切制,變成大小、粗細基本相同小木條,然後一個支架、一根繩子,一個定好位的削刀,這套被崔瑛稱為原始車床的手動削箭機在工匠的巧手下飛快地加工著小木條,然後弩箭便源源不段的生產出來了。

  “娘希皮的,”范知遠罵了一句髒話,“早說讓兵部快點把機器的削箭機運過來,靠人工得削到幾時去?連士兵訓練都才勉強夠用,這仗再打半個月,這群工匠累也累癱了。”

  “軍鎮勿急,”一旁的謀士勸道,“快馬急遞三日內必到京師,援軍一定會早早就到了的。”

  城牆上,一個人只需要一勾一扣便可射出一隻弩箭;城牆外,遼軍大營里,主持進攻的將軍捏著一枚純鋼精煉的箭頭,目瞪口呆。

  “這特娘的箭頭比我這兒正經軍士的兵刃還利,”那將軍暗罵一聲道,“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

  第127章 軍資

  送信的兵士趴伏在馬背上,身上背著傳令的令旗,疾馳在平坦的官道上。經過幾年的推廣,隨著六安子弟和控鶴軍子弟的腳步走過整個黃河以北地區,水泥的道路已經成為官道的標誌。行人靠右行,中間留出馬匹疾馳的空間已經成為大部分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