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她想,真是巧啊,這孩子不僅生得與小師弟有幾分相似,還與他患了一樣的病……興許就是這緣分才叫小師弟將自己的玉佩贈與了這對夫婦罷。
婦人聽芙蕖這話,原先含在眼中的淚珠瞬間滾滾而下,屈膝跪在雪地中,紅著一雙眼睛對著芙蕖連連磕頭,“請仙長大發慈悲,救救我兒。”
男子亦是“撲通”跪了下來,與婦人一併磕頭請求。
芙蕖廣袖輕揮,一股柔和的力道便把兩人從地上扶了起來。
“這孩子的病是胎中帶來,若想治好,所耗時日必定不短。”芙蕖對著表情尚有些迷茫的兩人說道。
婦人被憑空扶起時原本還有些驚慌,待抬頭後見芙蕖正神情平和的望著他們二人,就知道這是何人所為。她心想,修道之人果然不凡,又不免歡欣雀舞,自己的孩子這回事真的有救了。
也不枉費他們夫婦二人咬緊牙關,不遠千里來到了崑崙。
“仙長的意思我們明白的,只要能救這孩子,要我們做什麽都可以。”婦人垂手摸了摸孩童的臉頰,目中柔情似水,愛憐至極。
“那倒不必。”芙蕖搖了搖頭,輕聲道:“他日後就是我天墉城的弟子了,治他的病,是應該的。”
芙蕖如今身為天墉城妙法長老,旁的先不說,收留一個孩子的資格還是有的。
夫婦二人相視一眼,俱是看到對方眼中的狂喜。
兩人自是感激萬分,又要下跪磕頭,被芙蕖抬手阻止了,“不必如此。”她頓了頓,又出聲道:“等這孩子的身體好轉之後,我便叫他下山去看你們。”
這對夫婦聞言,心中更是感激不盡,等到孩童甦醒,同他講明前後因果之後,兩人的背影便在一片白茫茫中漸漸模糊了。
“安熠。”芙蕖牽起了站在身側孩童的手,看到他身上所流露出的惶恐不安,那張宛如芙蓉花開般的面上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來,柔聲寬慰道:“同我進門罷,莫怕,門中的弟子皆是好相處的。”
安熠有些惶恐,睜著一雙水潤的眼睛望著她,乖巧地答道:“是的,師尊。”
芙蕖一怔,旋即搖著頭笑道:“我可當不了你的師尊,你根骨極好,一看就是習劍的好料子。”
若論天墉城的劍術……紫胤真人離開之後,她那兩位師兄最是上佳。
大師兄已收了玉泱為徒,唯有屠蘇師兄身邊無人侍奉,冷清至極。
芙蕖在探得這孩子根骨之時,便動了幾分心思。
若成了,自然是好。若不成,便由她收下這孩子。
憑著這孩子與小師弟之間的淵源,假如從未知曉倒還好,如今已經清楚了,便無法不上心了。
芙蕖望著面前這孩子清澈明淨的雙目,靜默了片刻,壓住心中那份悵然,彎腰牽住他的手,柔聲道:“跟我來,我帶你去拜見執劍長老。”
執劍長老是何人?正是如今天墉城劍術最為高絕之人。
凡是天墉城弟子,無一不仰慕其劍術。
然而執劍長老生性寡言,極少露面,亦不愛收徒。
因此旁人不敢也沒有接近他的機會。
長久下來,執劍長老就如此成了一朵只能遠觀的高嶺之花。
只是這些事情,如今剛剛被芙蕖帶入門中的孩童一概不知,此時只懵懵懂懂的看著她,全然不知自己即將得到的是何種令人艷羨的機緣。
翌日,天墉城上下皆是震驚,執劍長老竟不動聲色的收了一弟子,且是上山求醫之人。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俱是不解執劍長老為何突然收徒,又是一病怏怏的孩子。
後來不知是誰說執劍長老這弟子及閘中一位故去許久的前輩頗有幾分相似。
又有好奇心重的弟子去打聽這位前輩的名諱,而後得知此人是陵字輩,與掌門、執劍長老一樣,曾是紫胤真人的親傳弟子。
聽聞這位前輩資質悟性均是絕佳,不輸於掌門和執劍長老。
只是運道不好,年紀輕輕便去了。
#####
青石鋪路,流水潺潺。
一塊巨石懸浮於空中,其上整整齊齊著立著幾間房屋,周圍環著層層泛著幽幽暗光的符咒,此處正是
天墉城當代執劍長老的住處。
“師尊。”樣貌清俊的少年下拜行禮,待百里屠蘇微微頷首之後,才起身走到了執劍長老的身邊。
“安熠。”百里屠蘇轉過身,臉上沒有多少表情,語氣亦是毫無起伏的冷淡,“幾日後,我需前去大雪山除妖,應當有一段時日不會歸來。”
安熠聞言,稍稍抬起了頭,望著他。
百里屠蘇將一捲軸交於他手,在弟子困惑的目光下道:“此為劍譜,其中並非天墉城招式。你且只習前幾頁的招式,不可貪多。”
安熠眼神明亮,神情隱隱中透出幾絲欣喜,他自然知道以師尊的劍術,所能交於他的捲軸並非凡物,於是飛快地點了點頭,答應道:“弟子知曉了。”
百里屠蘇微微頷首,目光划過弟子的眉眼,心中輕嘆,弟子果然與他不同。
那人自小便老成,縱是心中喜悅,也從不表露出來。而自己這弟子,卻是如尋常少年人一般愛笑愛鬧。
這世上不會再有第二個陵琛。
百里屠蘇確認了這一點,心中有些滿足,更多的卻是失落。
他掩住眼中的悵然,對著目露疑惑的弟子又囑咐道:“若有不明之處,等我回來便可。”他知曉弟子的性子雖是跳脫了些,卻是懂得分寸之人,因此也不再多言。
安熠低下頭,十分乖巧的應了一聲是,本來打算退下,只是忽而記起了一件事。
“師尊。”他收好捲軸,從懷中掏出一個紅漆木匣子來,呈到百里屠蘇面前,“方才天墉城外,有人送來一物,點明要送與師尊本人。”
百里屠蘇劍眉輕揚,眼中閃過一絲困惑,接過弟子手中的木匣,並未急著打開,而是問道:“是何人前來?”
安熠搖了搖頭,答道:“那人並未報上名諱,只說自己是師尊所識故人,來給師尊送樣救命的東西。”
百里屠蘇聞言皺了皺眉頭,“……故人?救命的東西?”他口中輕念,似是想到了什麽,抬手打開了緊閉的木匣。
只見裡頭安然躺著一物,色如紅玉,形似果實,玲瓏剔透。
百里屠蘇取出這果實般的物件,去看那下面壓著的紙條。
那上面寫著:
“應故人之求,贈君長生果。”
百里屠蘇面色忽而一沉,神情頓時變幻莫測。
安熠從未見過自家師尊如此變臉,似是自責,又似懊悔……如此複雜的神色,安熠琢磨許久,也看不清分明。
他心中有些揣揣,遲疑了片刻,問道:“師尊,那人剛走不久,若我御劍去追,應當還是能追上的。”
百里屠蘇回過神,只道一句“不必了”,之後半晌不曾出聲。
婦人聽芙蕖這話,原先含在眼中的淚珠瞬間滾滾而下,屈膝跪在雪地中,紅著一雙眼睛對著芙蕖連連磕頭,“請仙長大發慈悲,救救我兒。”
男子亦是“撲通”跪了下來,與婦人一併磕頭請求。
芙蕖廣袖輕揮,一股柔和的力道便把兩人從地上扶了起來。
“這孩子的病是胎中帶來,若想治好,所耗時日必定不短。”芙蕖對著表情尚有些迷茫的兩人說道。
婦人被憑空扶起時原本還有些驚慌,待抬頭後見芙蕖正神情平和的望著他們二人,就知道這是何人所為。她心想,修道之人果然不凡,又不免歡欣雀舞,自己的孩子這回事真的有救了。
也不枉費他們夫婦二人咬緊牙關,不遠千里來到了崑崙。
“仙長的意思我們明白的,只要能救這孩子,要我們做什麽都可以。”婦人垂手摸了摸孩童的臉頰,目中柔情似水,愛憐至極。
“那倒不必。”芙蕖搖了搖頭,輕聲道:“他日後就是我天墉城的弟子了,治他的病,是應該的。”
芙蕖如今身為天墉城妙法長老,旁的先不說,收留一個孩子的資格還是有的。
夫婦二人相視一眼,俱是看到對方眼中的狂喜。
兩人自是感激萬分,又要下跪磕頭,被芙蕖抬手阻止了,“不必如此。”她頓了頓,又出聲道:“等這孩子的身體好轉之後,我便叫他下山去看你們。”
這對夫婦聞言,心中更是感激不盡,等到孩童甦醒,同他講明前後因果之後,兩人的背影便在一片白茫茫中漸漸模糊了。
“安熠。”芙蕖牽起了站在身側孩童的手,看到他身上所流露出的惶恐不安,那張宛如芙蓉花開般的面上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來,柔聲寬慰道:“同我進門罷,莫怕,門中的弟子皆是好相處的。”
安熠有些惶恐,睜著一雙水潤的眼睛望著她,乖巧地答道:“是的,師尊。”
芙蕖一怔,旋即搖著頭笑道:“我可當不了你的師尊,你根骨極好,一看就是習劍的好料子。”
若論天墉城的劍術……紫胤真人離開之後,她那兩位師兄最是上佳。
大師兄已收了玉泱為徒,唯有屠蘇師兄身邊無人侍奉,冷清至極。
芙蕖在探得這孩子根骨之時,便動了幾分心思。
若成了,自然是好。若不成,便由她收下這孩子。
憑著這孩子與小師弟之間的淵源,假如從未知曉倒還好,如今已經清楚了,便無法不上心了。
芙蕖望著面前這孩子清澈明淨的雙目,靜默了片刻,壓住心中那份悵然,彎腰牽住他的手,柔聲道:“跟我來,我帶你去拜見執劍長老。”
執劍長老是何人?正是如今天墉城劍術最為高絕之人。
凡是天墉城弟子,無一不仰慕其劍術。
然而執劍長老生性寡言,極少露面,亦不愛收徒。
因此旁人不敢也沒有接近他的機會。
長久下來,執劍長老就如此成了一朵只能遠觀的高嶺之花。
只是這些事情,如今剛剛被芙蕖帶入門中的孩童一概不知,此時只懵懵懂懂的看著她,全然不知自己即將得到的是何種令人艷羨的機緣。
翌日,天墉城上下皆是震驚,執劍長老竟不動聲色的收了一弟子,且是上山求醫之人。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俱是不解執劍長老為何突然收徒,又是一病怏怏的孩子。
後來不知是誰說執劍長老這弟子及閘中一位故去許久的前輩頗有幾分相似。
又有好奇心重的弟子去打聽這位前輩的名諱,而後得知此人是陵字輩,與掌門、執劍長老一樣,曾是紫胤真人的親傳弟子。
聽聞這位前輩資質悟性均是絕佳,不輸於掌門和執劍長老。
只是運道不好,年紀輕輕便去了。
#####
青石鋪路,流水潺潺。
一塊巨石懸浮於空中,其上整整齊齊著立著幾間房屋,周圍環著層層泛著幽幽暗光的符咒,此處正是
天墉城當代執劍長老的住處。
“師尊。”樣貌清俊的少年下拜行禮,待百里屠蘇微微頷首之後,才起身走到了執劍長老的身邊。
“安熠。”百里屠蘇轉過身,臉上沒有多少表情,語氣亦是毫無起伏的冷淡,“幾日後,我需前去大雪山除妖,應當有一段時日不會歸來。”
安熠聞言,稍稍抬起了頭,望著他。
百里屠蘇將一捲軸交於他手,在弟子困惑的目光下道:“此為劍譜,其中並非天墉城招式。你且只習前幾頁的招式,不可貪多。”
安熠眼神明亮,神情隱隱中透出幾絲欣喜,他自然知道以師尊的劍術,所能交於他的捲軸並非凡物,於是飛快地點了點頭,答應道:“弟子知曉了。”
百里屠蘇微微頷首,目光划過弟子的眉眼,心中輕嘆,弟子果然與他不同。
那人自小便老成,縱是心中喜悅,也從不表露出來。而自己這弟子,卻是如尋常少年人一般愛笑愛鬧。
這世上不會再有第二個陵琛。
百里屠蘇確認了這一點,心中有些滿足,更多的卻是失落。
他掩住眼中的悵然,對著目露疑惑的弟子又囑咐道:“若有不明之處,等我回來便可。”他知曉弟子的性子雖是跳脫了些,卻是懂得分寸之人,因此也不再多言。
安熠低下頭,十分乖巧的應了一聲是,本來打算退下,只是忽而記起了一件事。
“師尊。”他收好捲軸,從懷中掏出一個紅漆木匣子來,呈到百里屠蘇面前,“方才天墉城外,有人送來一物,點明要送與師尊本人。”
百里屠蘇劍眉輕揚,眼中閃過一絲困惑,接過弟子手中的木匣,並未急著打開,而是問道:“是何人前來?”
安熠搖了搖頭,答道:“那人並未報上名諱,只說自己是師尊所識故人,來給師尊送樣救命的東西。”
百里屠蘇聞言皺了皺眉頭,“……故人?救命的東西?”他口中輕念,似是想到了什麽,抬手打開了緊閉的木匣。
只見裡頭安然躺著一物,色如紅玉,形似果實,玲瓏剔透。
百里屠蘇取出這果實般的物件,去看那下面壓著的紙條。
那上面寫著:
“應故人之求,贈君長生果。”
百里屠蘇面色忽而一沉,神情頓時變幻莫測。
安熠從未見過自家師尊如此變臉,似是自責,又似懊悔……如此複雜的神色,安熠琢磨許久,也看不清分明。
他心中有些揣揣,遲疑了片刻,問道:“師尊,那人剛走不久,若我御劍去追,應當還是能追上的。”
百里屠蘇回過神,只道一句“不必了”,之後半晌不曾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