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藤察覺到說漏了嘴,顯得有點懊悔:“你可千萬別對任何人講啊,一定要記住。”

  “當然不會講,而且我也無人可講。現在能和我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也就橫須賀的野村分局局長一人而已。”

  武藤從鼻子裡噴出煙來笑道:“你想得太多了,韋秀和,你犯的那事早過去了,現在誰也不會太在意的。”

  25

  韋秀和回到編輯資料室後發現辦公桌上有一張留言條。上面寫著:“石橋淡山,請回電話。”

  他雖然說過回去後向當時的醫藥代表們打聽一下情況,不過韋秀和一直以為這不過是推銷員們特有的口頭禪而已。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麼有關堀江淳二的消息? 韋秀和懷著對這個忠實、認真的石橋的感激之情,撥通了他的電話。

  “啊,前幾天聽你講了很多有意思的話……”

  石橋用爽朗的聲音說道:“那天你走後,我給能聯繫上的人都打了電話。其中有一個人說在幾年前曾經見過堀江淳二。”

  韋秀和咽了口唾沫,等著石橋下面的話。

  “不過,怎麼說呢,是些不著邊際的話,也不知對你有用沒用……”

  “什麼樣的小事都行,我現在是一點線索都沒有,寸步難行,正在為難呢。”

  “那個人說他在新宿歌舞廳的一個角落裡,讓堀江看過。”

  “讓他看過? ”

  “看過手相。當時由於天黑,一開始沒有認出是他,可仔細一看覺得有點像堀江,就問他是不是,可是對方卻堅決否認,說連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過。聽了這樣欲蓋彌彰的話,我那朋友反而堅信這個看手相的人就是堀江了。不過,他說後來在那個地方再也沒有見過堀江。”

  在網際網路檢索時,曾經出現過有關占卜的網頁。

  “就這點消息,有價值嗎? 我那個朋友也不知道更多的事了。”

  “這些就足夠了,等於差不多知道了一半他的行蹤。”

  “到底是報社,調查能力可真強大。”

  “不,倒不是因為這個。不過不管怎麼說,你幫了大忙了,非常感謝。下次你到我們報社附近來的時候,一定告訴我一聲,我請你吃午飯。”

  “我倒不是為了你的午飯才幫忙的,”說著,石橋笑了起來,“晚飯行嗎? ”

  韋秀和也笑起來。

  “當然,晚飯也歡迎。”

  26

  在地鐵東西線的神樂坂站下車後,沿著街道,在已經拉長的建築物的影子裡走了一會,就看到了自己要找的那棟樓。這個建築物不是很高,報社下屬的一個編輯製作公司占據了一層,和想像的不同,這是一棟洋溢著時尚氣息的樓。

  韋秀和在電梯裡確認了一下東日本易學協會的標牌,按下了四層的按鈕。

  從開著的門進去後,有一個接待台,韋秀和按響了放在台上的按鈴。不久,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出現了。他穿著短袖襯衣,繫著深藍色調的領帶。長得不是很高,但胸圍很寬,戴著一副鏡片像牛奶瓶底那麼厚、鏡框用烏龜殼製成的眼鏡。

  “你就是剛才打電話的東西新聞報的記者吧? ”

  韋秀和回答說:“是的。”

  兩人就在那裡交換了名片。

  名片上印著東日本易學協會理事長,間瀨一刻齋。

  韋秀和被帶到了事務所內靠近窗戶的沙發處。

  事務所中間擺著五張辦公桌,其中一張桌前有一位中年女人正在敲計算器。牆上掛著的白板上寫著二十多個人的出行計劃表,這些人大概都是算命先生吧,此外還有整體的月計劃表,看上去和普通的事務所沒有什麼兩樣。

  牆上掛著一幅畫,畫上是沒有任何表情的男女的臉,標著不同位置的黑痣代表的吉凶。這是惟一使人感到這裡是占卜者協會的地方。這張畫上說女人眉毛中間有顆黑痣表示她是個女強人。

  間瀨背對著這張畫坐了下來。

  “就像剛才在電話里對你說的那樣,堀江淳二已經脫離了這個協會,我可能幫不上你太多的忙……不過你是怎麼知道堀江曾經在這裡? ”

  “我上網查的。還有,過去的熟人在歌舞廳附近看見過他正在看手相。”

  “原來是這樣,我們的網頁還沒有換過,我們協會一向是以光明正大為宗旨的,因此在占卜者的藝名之外,真名也一起公布了,所以讓你查到了。”

  “堀江淳二什麼時候退的會? ”

  “三個多月前。”

  “是因為出了什麼事嗎? ”

  “不是,是因為病。到最後他幾乎連走路都不能走了。”

  “果然是這樣。”

  “韋先生……”

  “什麼? ”

  “關於堀江,你調查到了什麼程度? ”

  這是很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又不能隨隨便便地對第三者說起堀江的前科。

  “他的過去大體上都知道了。”

  韋秀和非常含糊地答道。

  “包括蹲監獄的事? ”

  “你知道這事? 罪名也知道嗎? ”

  間瀨很沉重地慢慢地點了點頭:“是他自己告訴我的。由於我們這個協會的原則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一般我們是不問對方過去的情況的。不過會問他為什麼要當占卜師,因為現在有很多人覺得當占卜師很好玩兒就來了。可是堀江不是這樣的。他突然到這裡來,是……嗯,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時,這個樓下一層的那個編輯製作公司的老闆勸我出過一本書,這本書好像只賣出了第一版,不過堀江看了這本書後,就來敲我的門了。除了我的那本書,他好像還看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對這行很有研究。他做了我的弟子半年多,就出師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