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雙喜聽著她說話,微微低著頭。看她說到這兒不說了,自己便開口問了句:“這一回,您還認為是公主害的二爺麼?”
沈夫人被她問得不再說話,只搖了搖頭。到底誰害誰呢,都是她的臆想罷了。如果不是自個兒願意,又真的能被誰去傷害?能被人往裡插刀子,都是自個兒敞開里心愿意被插罷了。
雙喜見她是想跟自己說知心話的樣子,也便沒那么小心,吸了口氣又說:“您也看到公主對二爺的心意了,不顧世俗眼光,忍受所有艱辛苦楚,給二爺生下孩子來。她現在的身份地位,做這樣的事情,圖什麼呢?若不是孩子是二爺的,皇上那邊兒念著二爺的功勞,對公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能不能有現在這樣的安穩都不一定。她現在受這些冤枉罪,能說是二爺害了她麼?”
沈夫人聽完雙喜的話,抬手撫額,低著頭,鼻音極重地自悔,“是我錯了……”
可是,這世上不賣後悔藥。她便是肝腸寸斷,腸子悔青,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不會改變。她就這麼扶著額頭,一面流著眼淚,一面嘀嘀咕咕又說:“我當時是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想著不過鬧一陣,到頭來不是我妥協就是翼兒妥協。那時翼兒一直住在軍營不回來,我就已經不想再堅持了。他不聽我的,我沒有辦法,那就認了吧。可是,誰知道……”
下頭的話她不必說下去,人都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雙喜起來給她倒茶,幫她順背,什麼話都不再說。順了一氣,抽帕子出來給她擦眼淚,讓她別這麼哭。這些日子她一直哭,年紀大了,眼睛越來越不好,再這麼下去是要哭壞的。
然對沈夫人來說,眼淚不流在臉上,就要流在心裡,都是一樣的。她心裡沒了兒子可惦記,這會兒便日日夜夜惦記自己的孫子,但她不敢去公主府上要見孩子。雙喜瞧了她這樣幾日,終於忍不住了,跟她說:“太太,您去吧,帶著東西去,我陪著您。日日去天天去,總有讓殿下心軟的一天。”
沈夫人原是放不下這張老臉,但在雙喜的快言快語鼓勸下,也就不要這老臉了。她便每日間帶著東西,有孩子用的,也有大人用的,吃的喝的,都挑最好的,往公主府上送,親自送。有雙喜陪著她,她也不怕到了公主府上不招人待見。
當然,她這麼去了好幾日,都沒有進得了公主府的角門。送去的東西,白日裡送去,晚上就被原封不動地退出來。她也終於體會到,放下身段臉面去巴結討好人,那人卻半點不為所動,還要下你臉面的心情是怎樣的。
但她已經決定不要這張老臉了,自然不放棄,還是日復日地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雙喜陪著她,如意這會兒也不待見雙喜,不讓她往府上去。
沈夫人做的這些事情,姜黎自然是知道的。她坐月子帶孩子,無心管這些事,自然不往心上放。後來孩子滿了月,她能下地行走。抱著孩子在府上溜步子的時候去了前院,路過角門的時候,恰巧就看到外頭來上門送東西的沈夫人。她帶著雙喜,與小廝說:“你晚些去報,我多站一會兒再走。”
姜黎其實沒有真正與沈夫人在一起過,但她印象中的沈夫人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會兒卻是鬢角白髮橫生,目光呆滯。她看她在外面站著,往裡頭張望,目光要移到她身上的時候,她忙轉身抱孩子走了。
沈夫人在外頭只瞥到了她一眼,沒看出那匆匆的身影是誰。畢竟,她對姜黎也沒多熟多了解。而後便在門外站一氣,才讓那小廝進去傳話,說她又來送東西了。
那小廝往裡頭找如意,自己也生煩,說:“那老婆娘又來了!”
如意聽得這話,也覺這人怎麼沒臉沒皮的呢,便對那小廝說:“你放狗咬她!”
小廝聽了這話,應了聲也就要去做了。正好撞上抱著孩子回來院裡的姜黎,迎著那小廝的面就問:“放狗咬誰?”
那小廝恭恭敬敬給姜黎請了安,回她的話,“沈家夫人,又來了。”
“別胡鬧。”姜黎說那小廝一句,往院門裡去。走了兩步,忽又停下來,對如意說:“你去瞧瞧,把給孩子送的東西都收下,其他的,讓她還帶回去。”
第89章 傳說
如意不知道姜黎為什麼突然又要收沈夫人送來的東西, 想問個為什麼的時候, 還沒問出口,忽聽她懷裡抱著的福哥兒笑起來。嬰兒的笑是最撩人心扉的,軟軟糯糯的奶聲兒。姜黎當下便滿面溫柔, 自己也跟著笑起來。這樣, 如意還哪有心思問那話, 只逗了逗福哥兒, 便往角門上去了。
到了角門上看到沈夫人和雙喜,她也有些恍惚。她很久沒有見過沈夫人了, 這些日子沈夫人上門, 她也是不出面的。只知道,沈夫人帶著東西在門外站一陣, 讓小廝進去傳話又站一陣,最後就沒趣兒地領著雙喜回家去。她們都以為她來了幾日後就會不來, 畢竟不受待見, 卻沒想到,還是一直來。
如意去到沈夫人面前,看到她鬢邊白髮, 和微微發腫的眼泡子,心裡一直有的簡單怨氣一瞬間也散了乾淨,再攢不起勁來。原本就是對她有恩的人, 在她做了對不起她的事情後沒有發落她, 乾乾脆脆就放她走了。
她看著沈夫人的樣子, 忽而喉間發乾, 半晌說了句:“進來吧。”
進來自然不是帶她去見姜黎,只在前院兒的小書房裡招待她們。這小書房裡除了幾本舊書,和空落的書架子,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如意領她們進來,是一時興起的主意。領進來了便要招待,只好拉了拉雙喜的袖子,小聲與她說:“跟我去燒壺茶來。”
雙喜應話,讓沈夫人在這裡等著,便跟如意出了小書房。如意帶著她往廚房去,沒走兩步,她就對如意說:“不是連我也不讓進你們府上了?怎麼,這會兒又好心給太太燒茶吃?你們多盛氣,給我們這些天臉子瞧,可解氣了?”
這事兒原本跟如意和雙喜就沒有多大的關係,都是各為其主,又為些自己心裡所謂的公道罷了。雙喜說這話自然也就不是帶著任何情緒的,只是隨口那麼一說,也因為和如意可以這麼說。如意當然也意會,回都不回她的話,只問她:“才多少日子不見,太太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雙喜聽她問這個,少不得嘆兩口氣,與她說:“哪個女人能經得住這些事情的折磨?之前二爺為皇上護駕受了傷,在家裡躺了那麼幾個月,熬的都是太太。太太為老爺為大爺二爺付出了自己的一輩子,現在二爺先她而去,擱誰身上誰受得住?天天哭日日哭,別提多可憐了。”
如意聽了這話也嘆氣,連那自找的話也說不出了。與雙喜去廚房燒好茶水,便回去小書房找沈夫人。到了面前也不說什麼,給她倒了杯茶吃,便說把給孩子買的東西留下,其他的還帶回去。沈夫人看姜黎願意收她的東西,自然高興,與如意又說:“都收下吧,省得我再拿回去。”
如意也做不了主,只道:“都是殿下的意思,太太。”
沈夫人被她問得不再說話,只搖了搖頭。到底誰害誰呢,都是她的臆想罷了。如果不是自個兒願意,又真的能被誰去傷害?能被人往裡插刀子,都是自個兒敞開里心愿意被插罷了。
雙喜見她是想跟自己說知心話的樣子,也便沒那么小心,吸了口氣又說:“您也看到公主對二爺的心意了,不顧世俗眼光,忍受所有艱辛苦楚,給二爺生下孩子來。她現在的身份地位,做這樣的事情,圖什麼呢?若不是孩子是二爺的,皇上那邊兒念著二爺的功勞,對公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能不能有現在這樣的安穩都不一定。她現在受這些冤枉罪,能說是二爺害了她麼?”
沈夫人聽完雙喜的話,抬手撫額,低著頭,鼻音極重地自悔,“是我錯了……”
可是,這世上不賣後悔藥。她便是肝腸寸斷,腸子悔青,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不會改變。她就這麼扶著額頭,一面流著眼淚,一面嘀嘀咕咕又說:“我當時是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想著不過鬧一陣,到頭來不是我妥協就是翼兒妥協。那時翼兒一直住在軍營不回來,我就已經不想再堅持了。他不聽我的,我沒有辦法,那就認了吧。可是,誰知道……”
下頭的話她不必說下去,人都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雙喜起來給她倒茶,幫她順背,什麼話都不再說。順了一氣,抽帕子出來給她擦眼淚,讓她別這麼哭。這些日子她一直哭,年紀大了,眼睛越來越不好,再這麼下去是要哭壞的。
然對沈夫人來說,眼淚不流在臉上,就要流在心裡,都是一樣的。她心裡沒了兒子可惦記,這會兒便日日夜夜惦記自己的孫子,但她不敢去公主府上要見孩子。雙喜瞧了她這樣幾日,終於忍不住了,跟她說:“太太,您去吧,帶著東西去,我陪著您。日日去天天去,總有讓殿下心軟的一天。”
沈夫人原是放不下這張老臉,但在雙喜的快言快語鼓勸下,也就不要這老臉了。她便每日間帶著東西,有孩子用的,也有大人用的,吃的喝的,都挑最好的,往公主府上送,親自送。有雙喜陪著她,她也不怕到了公主府上不招人待見。
當然,她這麼去了好幾日,都沒有進得了公主府的角門。送去的東西,白日裡送去,晚上就被原封不動地退出來。她也終於體會到,放下身段臉面去巴結討好人,那人卻半點不為所動,還要下你臉面的心情是怎樣的。
但她已經決定不要這張老臉了,自然不放棄,還是日復日地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雙喜陪著她,如意這會兒也不待見雙喜,不讓她往府上去。
沈夫人做的這些事情,姜黎自然是知道的。她坐月子帶孩子,無心管這些事,自然不往心上放。後來孩子滿了月,她能下地行走。抱著孩子在府上溜步子的時候去了前院,路過角門的時候,恰巧就看到外頭來上門送東西的沈夫人。她帶著雙喜,與小廝說:“你晚些去報,我多站一會兒再走。”
姜黎其實沒有真正與沈夫人在一起過,但她印象中的沈夫人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會兒卻是鬢角白髮橫生,目光呆滯。她看她在外面站著,往裡頭張望,目光要移到她身上的時候,她忙轉身抱孩子走了。
沈夫人在外頭只瞥到了她一眼,沒看出那匆匆的身影是誰。畢竟,她對姜黎也沒多熟多了解。而後便在門外站一氣,才讓那小廝進去傳話,說她又來送東西了。
那小廝往裡頭找如意,自己也生煩,說:“那老婆娘又來了!”
如意聽得這話,也覺這人怎麼沒臉沒皮的呢,便對那小廝說:“你放狗咬她!”
小廝聽了這話,應了聲也就要去做了。正好撞上抱著孩子回來院裡的姜黎,迎著那小廝的面就問:“放狗咬誰?”
那小廝恭恭敬敬給姜黎請了安,回她的話,“沈家夫人,又來了。”
“別胡鬧。”姜黎說那小廝一句,往院門裡去。走了兩步,忽又停下來,對如意說:“你去瞧瞧,把給孩子送的東西都收下,其他的,讓她還帶回去。”
第89章 傳說
如意不知道姜黎為什麼突然又要收沈夫人送來的東西, 想問個為什麼的時候, 還沒問出口,忽聽她懷裡抱著的福哥兒笑起來。嬰兒的笑是最撩人心扉的,軟軟糯糯的奶聲兒。姜黎當下便滿面溫柔, 自己也跟著笑起來。這樣, 如意還哪有心思問那話, 只逗了逗福哥兒, 便往角門上去了。
到了角門上看到沈夫人和雙喜,她也有些恍惚。她很久沒有見過沈夫人了, 這些日子沈夫人上門, 她也是不出面的。只知道,沈夫人帶著東西在門外站一陣, 讓小廝進去傳話又站一陣,最後就沒趣兒地領著雙喜回家去。她們都以為她來了幾日後就會不來, 畢竟不受待見, 卻沒想到,還是一直來。
如意去到沈夫人面前,看到她鬢邊白髮, 和微微發腫的眼泡子,心裡一直有的簡單怨氣一瞬間也散了乾淨,再攢不起勁來。原本就是對她有恩的人, 在她做了對不起她的事情後沒有發落她, 乾乾脆脆就放她走了。
她看著沈夫人的樣子, 忽而喉間發乾, 半晌說了句:“進來吧。”
進來自然不是帶她去見姜黎,只在前院兒的小書房裡招待她們。這小書房裡除了幾本舊書,和空落的書架子,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如意領她們進來,是一時興起的主意。領進來了便要招待,只好拉了拉雙喜的袖子,小聲與她說:“跟我去燒壺茶來。”
雙喜應話,讓沈夫人在這裡等著,便跟如意出了小書房。如意帶著她往廚房去,沒走兩步,她就對如意說:“不是連我也不讓進你們府上了?怎麼,這會兒又好心給太太燒茶吃?你們多盛氣,給我們這些天臉子瞧,可解氣了?”
這事兒原本跟如意和雙喜就沒有多大的關係,都是各為其主,又為些自己心裡所謂的公道罷了。雙喜說這話自然也就不是帶著任何情緒的,只是隨口那麼一說,也因為和如意可以這麼說。如意當然也意會,回都不回她的話,只問她:“才多少日子不見,太太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雙喜聽她問這個,少不得嘆兩口氣,與她說:“哪個女人能經得住這些事情的折磨?之前二爺為皇上護駕受了傷,在家裡躺了那麼幾個月,熬的都是太太。太太為老爺為大爺二爺付出了自己的一輩子,現在二爺先她而去,擱誰身上誰受得住?天天哭日日哭,別提多可憐了。”
如意聽了這話也嘆氣,連那自找的話也說不出了。與雙喜去廚房燒好茶水,便回去小書房找沈夫人。到了面前也不說什麼,給她倒了杯茶吃,便說把給孩子買的東西留下,其他的還帶回去。沈夫人看姜黎願意收她的東西,自然高興,與如意又說:“都收下吧,省得我再拿回去。”
如意也做不了主,只道:“都是殿下的意思,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