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在沈翼還沒想出好主意去哄沈夫人高興的時候,宮裡老皇上又給他下了任務,讓他無暇再顧及沈夫人的心情。這任務也簡單,送和親的公主去鄰國,送到南方兩國交界之處便可返回。原來自從金明池那次政變後,國家兵力大減,邊境就一直不安定。以朝中現在的狀況,發兵打仗是很難應付的,所以只能通過和親來穩固和鄰國之間的關係。而這回要去和親的公主,沒有公主的位分,卻是真正的皇家女子,沈翼和姜黎也都認識的,成安郡主。
因為沈翼傷重養了許久,又往蘇州去了一趟,朝中的這些事情他都沒有參與。任務到他這裡的時候,已經塵埃落定,只等他領儀仗出發。皇上親自交代下來的任務,他自然只能領命,也就先把沈夫人這邊的事情暫且放了放。娘兒倆的隔閡,只能等到回來的時候再解。
他在走之前,與姜黎道了別,在去找沈夫人道別的時候,母子兩相對慪氣,沈翼便向她施了一記大禮,說:“等兒子回來再給母親解氣。”
等沈夫人回過神來要叮囑他路上小心之類的話時,他已經出了家門。這一走,又得許多時日,少說也得半年,回來的時候大約就快入冬了。這麼長的時間,母子倆都想著,互相都冷靜冷靜,也都希望彼此能想通這件事,站到對方的立場上去。
卻說沈翼領著送親的隊伍往南而行,除了路途上本有的奔波,並沒有其他特別的事情。他是習慣了行軍的人,對行路沒有任何的不適應。一路上緊趕慢趕,把車輦送到南面兩國交界處,餘下便由迎親的隊伍護送。
沈翼是認識成安郡主,但卻是連熟悉都算不上。他記得那是個性子張揚的女孩子,喜歡穿簡單利索的衣裳,眉心戴一個華勝,在他的印象里,確實有十四歲時姜黎的感覺。可是現在,成安郡主也不是十四歲了,也不再是那個張揚跋扈的女孩子。
她從車輿里下來,捧一把黃土裝去乳母準備好的陶碗裡,用紅布封口紅繩扎死。這一路上,她沒有跟沈翼說過一句話,甚而沒有多看他一眼,就是最尋常的領隊將軍和和親郡主之間的關係。她的父親是被沈翼親手殺的,沈翼是她這輩子第一次產生心動感覺的人。在皇家那樣的環境裡呆久了,她已經分不清什麼是仇恨什麼是親情什麼是愛情。她皇爺爺那麼寵愛她,最後還不是為了國家安寧犧牲了她。她目光里早有了混雜,不再像以前那般乾淨純澈。
在兩國交界的地方行完拜別之禮,她站在那荒野地里,回望自己的家國,望了許久,眼裡幹得沒有任何光彩。身上的紅嫁衣被風吹起,飄蕩成一抹血紅,像硃砂擦出來的印記,在灰色的背影襯托下,顯得尤為刺眼。
沈翼看著她行完了一切禮數,回去車輿上,自己臉上的表情與成安郡主是一樣的,沒有波瀾起伏。因為他們都知道,生在皇家,生來富貴,可因為如此,身上所要背負的要比普通人要多很多。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都有他們的宿命,他們的出生,不單單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也是政治犧牲品。
車輿的圍子落下後,有成安郡主的乳母來到沈翼面前,抬手交給他一個錦盒。那是最普通的盒子,卻不知道裡頭裝的是什麼。沈翼看著迎親的隊伍帶上成安郡主的車輿離去,陪嫁的人也都跟了去,還有許多嫁妝,並著許多人,遠遠地在視線里排成蚯曲的黑線。
到再看不見,沈翼才低下頭來看手裡的盒子。他伸手上去撥開銅扣鎖,掀開蓋子,便瞧著裡頭放著兩張帕子。一張純白色的,裡面還包了一塊桂花糖。另一張是淺灰色,上面有星星點點的黑色印跡,沈翼知道,那是血跡。那張灰帕子,是先太子出事那回,她帶他進宮,他送她出宮時給她包手上傷口用的。他不知道,那張白帕子,是姜黎在軍營外的小河邊包著桂花糖給她的。
到這裡,他心底才慢慢漫出感傷之意,然再抬頭去看,荒蠻的大片土地上,已是什麼都瞧不見……
在沈翼走後,姜黎自然是在公主府安心等著他回來。因為突然恢復尊貴的身份,以前相識的那些人自然都陸陸續續來上門找她。與她相識的那些小姐們,這會兒都是為人婦為人母的了。瞧著姜黎突然成了公主,自然還想與她往來。可姜黎已經不再喜歡貴族之間那些聚會,也不想與別人結交。她就自己在公主府,有阿香和如意陪著,膩了就出去逛逛街,吃吃茶看看戲,便覺很好。至於其他的人,她一個都不見。
在來攀關係的人里,自然也少不了丁家和韋家。人麼,都是拜高踩低的,只是有時候不顧臉面,就會招人反感。在她們姜家遭難的時候,不見舅舅不見親戚,全都避得遠遠兒的,這會兒看姜黎一夜之間成了公主,便都要來巴結。不管是不是沾親帶故的,都成親戚了。
姜黎不想自己去應付這些人,來了便讓門上的人給打發走,只交代誰也不見,誰也不准放進來。但擋不住有些人臉皮厚,隔三差五就要過來,有時也會撞上出門的姜黎,便上來噓寒問暖一陣,都是膩到人不想聽的話。
姜黎和韋卿卿之間尚且那樣,對她們自然更是排斥。在發現默聲打發不見成效後,便讓如意和阿香往這些人面前說難聽話去,用撒潑的法子,話說得越狠越好。狠話有哪些呢,不過說,“公主遭難的時候你們在哪裡呢,死了不成?這會兒倒是又活了,上門來巴結,要臉不要?我們公主沒那麼大心,可別再來了,下回再來,被狗咬了咱們可不管。”
說放狗咬的話也不是虛嚇,後來阿香和如意帶一個家丁真去買了條大狗回來,模樣凶神惡煞。買回來後就讓那家定看著,再來人就放狗咬。咬傷了別管,她們能鬧到皇上門前才管用,否則誰也管不了公主府上的惡狗咬人。人都提醒過了,你非還送來給咬,怪誰呢?
這狗原是那家丁挑的,與他倒是親近。在買回來後,也確實咬傷了兩個人,一個是姜黎的舅母韋太太,一個是丁煜的母親丁太太。聽說被咬得血肉模糊的,咬完直接往醫館裡看大夫去了。自那後公主府上有惡狗的消息便傳了開來,自然也就沒有人再死皮賴臉登門拜訪過。
姜黎得了清淨,在府中無事,不是看看書就是做做針線。現在什麼都有了,自己不必再辛苦,但也養成了停不下手的毛病,忙習慣了。手上雖忙,也不能時時岔開自己心裡盤算的事情。沈夫人對她是什麼態度,她大約都知道,能盤算的也就只有這事。
阿香和如意也為她愁這事,沒事兒要為她出謀劃策,想著怎麼才能讓沈夫人接受下她來。可不管怎麼出謀劃策,都覺得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要她對姜黎不改觀,態度不變,不管姜黎做什麼,她都不會接受,做得再好,在她眼裡也只能是做戲。
姜黎有時感嘆,“要不是那人是沈翼,我也不受這冷臉,這輩子不嫁就是了,有什麼呢?”
如意有時會替沈夫人說好話,只說:“太太不是個壞人,家裡大奶奶敬重她,她對大奶奶也從不刁難。對我們下人也寬容,不像別家那些太太兇,成天看這個順眼看那個不順眼,要打要殺的。”
因為沈翼傷重養了許久,又往蘇州去了一趟,朝中的這些事情他都沒有參與。任務到他這裡的時候,已經塵埃落定,只等他領儀仗出發。皇上親自交代下來的任務,他自然只能領命,也就先把沈夫人這邊的事情暫且放了放。娘兒倆的隔閡,只能等到回來的時候再解。
他在走之前,與姜黎道了別,在去找沈夫人道別的時候,母子兩相對慪氣,沈翼便向她施了一記大禮,說:“等兒子回來再給母親解氣。”
等沈夫人回過神來要叮囑他路上小心之類的話時,他已經出了家門。這一走,又得許多時日,少說也得半年,回來的時候大約就快入冬了。這麼長的時間,母子倆都想著,互相都冷靜冷靜,也都希望彼此能想通這件事,站到對方的立場上去。
卻說沈翼領著送親的隊伍往南而行,除了路途上本有的奔波,並沒有其他特別的事情。他是習慣了行軍的人,對行路沒有任何的不適應。一路上緊趕慢趕,把車輦送到南面兩國交界處,餘下便由迎親的隊伍護送。
沈翼是認識成安郡主,但卻是連熟悉都算不上。他記得那是個性子張揚的女孩子,喜歡穿簡單利索的衣裳,眉心戴一個華勝,在他的印象里,確實有十四歲時姜黎的感覺。可是現在,成安郡主也不是十四歲了,也不再是那個張揚跋扈的女孩子。
她從車輿里下來,捧一把黃土裝去乳母準備好的陶碗裡,用紅布封口紅繩扎死。這一路上,她沒有跟沈翼說過一句話,甚而沒有多看他一眼,就是最尋常的領隊將軍和和親郡主之間的關係。她的父親是被沈翼親手殺的,沈翼是她這輩子第一次產生心動感覺的人。在皇家那樣的環境裡呆久了,她已經分不清什麼是仇恨什麼是親情什麼是愛情。她皇爺爺那麼寵愛她,最後還不是為了國家安寧犧牲了她。她目光里早有了混雜,不再像以前那般乾淨純澈。
在兩國交界的地方行完拜別之禮,她站在那荒野地里,回望自己的家國,望了許久,眼裡幹得沒有任何光彩。身上的紅嫁衣被風吹起,飄蕩成一抹血紅,像硃砂擦出來的印記,在灰色的背影襯托下,顯得尤為刺眼。
沈翼看著她行完了一切禮數,回去車輿上,自己臉上的表情與成安郡主是一樣的,沒有波瀾起伏。因為他們都知道,生在皇家,生來富貴,可因為如此,身上所要背負的要比普通人要多很多。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都有他們的宿命,他們的出生,不單單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也是政治犧牲品。
車輿的圍子落下後,有成安郡主的乳母來到沈翼面前,抬手交給他一個錦盒。那是最普通的盒子,卻不知道裡頭裝的是什麼。沈翼看著迎親的隊伍帶上成安郡主的車輿離去,陪嫁的人也都跟了去,還有許多嫁妝,並著許多人,遠遠地在視線里排成蚯曲的黑線。
到再看不見,沈翼才低下頭來看手裡的盒子。他伸手上去撥開銅扣鎖,掀開蓋子,便瞧著裡頭放著兩張帕子。一張純白色的,裡面還包了一塊桂花糖。另一張是淺灰色,上面有星星點點的黑色印跡,沈翼知道,那是血跡。那張灰帕子,是先太子出事那回,她帶他進宮,他送她出宮時給她包手上傷口用的。他不知道,那張白帕子,是姜黎在軍營外的小河邊包著桂花糖給她的。
到這裡,他心底才慢慢漫出感傷之意,然再抬頭去看,荒蠻的大片土地上,已是什麼都瞧不見……
在沈翼走後,姜黎自然是在公主府安心等著他回來。因為突然恢復尊貴的身份,以前相識的那些人自然都陸陸續續來上門找她。與她相識的那些小姐們,這會兒都是為人婦為人母的了。瞧著姜黎突然成了公主,自然還想與她往來。可姜黎已經不再喜歡貴族之間那些聚會,也不想與別人結交。她就自己在公主府,有阿香和如意陪著,膩了就出去逛逛街,吃吃茶看看戲,便覺很好。至於其他的人,她一個都不見。
在來攀關係的人里,自然也少不了丁家和韋家。人麼,都是拜高踩低的,只是有時候不顧臉面,就會招人反感。在她們姜家遭難的時候,不見舅舅不見親戚,全都避得遠遠兒的,這會兒看姜黎一夜之間成了公主,便都要來巴結。不管是不是沾親帶故的,都成親戚了。
姜黎不想自己去應付這些人,來了便讓門上的人給打發走,只交代誰也不見,誰也不准放進來。但擋不住有些人臉皮厚,隔三差五就要過來,有時也會撞上出門的姜黎,便上來噓寒問暖一陣,都是膩到人不想聽的話。
姜黎和韋卿卿之間尚且那樣,對她們自然更是排斥。在發現默聲打發不見成效後,便讓如意和阿香往這些人面前說難聽話去,用撒潑的法子,話說得越狠越好。狠話有哪些呢,不過說,“公主遭難的時候你們在哪裡呢,死了不成?這會兒倒是又活了,上門來巴結,要臉不要?我們公主沒那麼大心,可別再來了,下回再來,被狗咬了咱們可不管。”
說放狗咬的話也不是虛嚇,後來阿香和如意帶一個家丁真去買了條大狗回來,模樣凶神惡煞。買回來後就讓那家定看著,再來人就放狗咬。咬傷了別管,她們能鬧到皇上門前才管用,否則誰也管不了公主府上的惡狗咬人。人都提醒過了,你非還送來給咬,怪誰呢?
這狗原是那家丁挑的,與他倒是親近。在買回來後,也確實咬傷了兩個人,一個是姜黎的舅母韋太太,一個是丁煜的母親丁太太。聽說被咬得血肉模糊的,咬完直接往醫館裡看大夫去了。自那後公主府上有惡狗的消息便傳了開來,自然也就沒有人再死皮賴臉登門拜訪過。
姜黎得了清淨,在府中無事,不是看看書就是做做針線。現在什麼都有了,自己不必再辛苦,但也養成了停不下手的毛病,忙習慣了。手上雖忙,也不能時時岔開自己心裡盤算的事情。沈夫人對她是什麼態度,她大約都知道,能盤算的也就只有這事。
阿香和如意也為她愁這事,沒事兒要為她出謀劃策,想著怎麼才能讓沈夫人接受下她來。可不管怎麼出謀劃策,都覺得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要她對姜黎不改觀,態度不變,不管姜黎做什麼,她都不會接受,做得再好,在她眼裡也只能是做戲。
姜黎有時感嘆,“要不是那人是沈翼,我也不受這冷臉,這輩子不嫁就是了,有什麼呢?”
如意有時會替沈夫人說好話,只說:“太太不是個壞人,家裡大奶奶敬重她,她對大奶奶也從不刁難。對我們下人也寬容,不像別家那些太太兇,成天看這個順眼看那個不順眼,要打要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