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思及此,湖波主動發問:“陶老闆,你們店,是幹什麼的?手機維修嗎?”

  “嗯,是啊,你的手機壞了嗎?”

  “沒有啦,就是……想換個手機殼。原來那個自配的不是很喜歡。還有鋼化膜,也配一個吧。哦,還有我的滑鼠也壞了,你都幫我買一下吧。”湖波絞盡腦汁,盡一切可能地照顧他們生意。

  “可以啊,手機什麼型號的?殼子喜歡什麼樣的?滑鼠就和我用一樣的吧!”

  “嗯,我手機是小米note4,手機殼就換個綠色、清新、自然、田園風的就好。”

  “這麼巧啊,我的手機也是小米的。”

  “支持國產嘛!”

  “說的是,哈哈哈。”

  當天晚上,湖波收到了十餘張手機殼實拍圖。她一張一張認真地看著。初步篩選出了泡沫之夏、琉璃之吻、檸檬味道、芳草如茵四款。綜合參考媽媽的意見後,定了“琉璃之吻”。簡潔翠綠的枝蔓蜿蜿蜒蜒的纏繞著,帶著生的希望與春天的氣息。四周透明材質的磨砂邊框,在手機手電筒的映照下,會折射出碎玉琉璃的質感。

  她想起了隋梁帝蕭衍那句詩:

  楞伽山頂坐寶日,心有琉璃色如雪。

  那真是非常理想的狀態。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平時漢語言文學的課程就是大量的閱讀,寫心得體會,然後聽老師的觀點說自己的觀點來爭一爭辯一辯誰的觀點更合理。湖波每篇文章都看得很仔細。她會一字一句的閱讀,然後在筆記本上做摘抄,寫感想。很快,她的許多觀點被各大老師欣賞。誠然,大學語文,掙脫了應試的枷鎖,確實輕鬆自由了許多。

  有很多進了Z大,自以為高枕無憂,就等著混文憑的同學,自動與她拉開了距離,“工作狂啊”“就是想留校吧”“大學了還這麼拼……”“沒辦法,你看她長得那麼胖,怕是嫁不出去了,只能吃自己啊!”“可憐啊真是可憐……”湖波的個性以及她高中三年的處境,決定了她不會和這些人爭辯。但她心裡其實是受傷的,只是偽裝的堅強罷了。

  畢竟,大學和高中比,還是好太多了。

  湖波想起《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勝,曾在書中介紹過一個平易近人的實驗:

  在三個瓶子裡裝上米飯,天天對其中的一個瓶子說“謝謝”,一個說“混蛋”,還有一個既不貼標籤,也不和它說一句話。總之,就是對它置之不理。

  過了一個月,對著它說“謝謝”的瓶子裡的米飯開始發酵;而對它說“渾蛋”的瓶子裡的米飯,則腐臭變黑了。

  最引人深思的是,對它置之不理的那個瓶子裡的米飯,比被罵為“渾蛋”的米飯更快地腐爛了。這個實驗被很多人重複了很多次,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對米飯置之不理比鄙視它傷害更大。

  這個實驗讓湖波感動到落淚,眼睛又因多留淚水而愈益清明。

  所以說,冷暴力是真罪過。讓我們一起做充滿熱情的人。

  我們真的應該學著原諒身邊那些人,畢竟誰都不是生來就要當死魚眼珠的,只怪這個世界辜負了他們。

  剩下的時間,湖波在嘗試一切渠道寫文投稿。

  “人生如戲,要努力演好每個章節。”

  “給我一支筆,一張紙,我就能把整個世界甩在身後。”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流淌。

  4

  大學,大一,高考的禁錮剎那解除。所有的新生都像是飛出了籠中的鳥雀,期盼著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Z城作為省政府著力打造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綜合型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著力發展旅遊業。通俗的說,就是著力研究如何讓本地人外地人老年人年輕人都心甘情願的把錢掏出來購物,為整個國家的GDP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坊間將此舉戲稱為——打造吃喝玩樂名城。毫無疑問,這一發展定位為Z大新生們想像中的自由藍天繪上了朵朵彩雲。

  所以,當舍友們表示計劃周日,全宿舍一起去Z城市中心最繁華的海港灣吃吃逛逛玩一玩的時候,湖波輕輕地搖了搖頭。她想起了媽媽連夜趕回W城的背影,她不忍心。也許很多人的青春都可以用來揮霍,似乎及時行樂就是幸福生活的真諦。但是太遲了,生活已經提前向湖波展現了它真實的面目。

  生活本身沒有好壞高低,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人生的選擇。誰都不要評判別人的生活對錯,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湖波攬下了整個宿舍的打掃任務,希望舍友們放心去玩沒有後顧之憂。一番洗掃拖擦以後,宿舍煥然一新。其實,一個人的宿舍也不是待不得,只是湖波不喜歡來自鬧市的煙火氣息,那是一份不屬於自己的奢靡。

  湖波簡單收拾了幾本書幾支筆,奔向了翰悅圖書館。

  首次造訪Z大翰悅讀書館,居然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湖波心裡,泛起了微微的慚愧。

  瞄準了最邊角的一個位子,湖波小心翼翼的走過去,期盼著不發出任何聲音。但是沒有辦法,拖拉座位的聲音、背包拉鏈的聲音、書本划過桌面的聲音……這一切都無可避免。湖波只得紅著臉壓低頭,不想讓任何人看到自己。

  湖波翻開進門看中的一本張愛玲的《半生緣》,第N次的溫習張愛玲的生平簡介。9月30日出生的她是天秤座的,不愧是最多帥哥美女的星座,她擁有高挑的身材、傲媚的微笑。張愛玲六歲拿到第一筆稿費,就給自己買了支口紅,希望給生活增添一點色彩。

  而後,坊間盛傳的除了一個文學天才少女的成長故事,更多的是有關胡張戀的流言蜚語。

  傳說胡蘭成曾對張愛玲說,讀她張愛玲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鋼琴上行走,每一步都發出音樂。但她創造了生之和諧,而仍然不能滿足於這和諧。張愛玲怎會不知胡蘭成在外界風評如何,但就為了這麼一句話,還是低到了塵埃里。

  每一個懂得愛的女子,也許都會輸得很慘。

  因為真愛是寬恕,是慈悲,是不再強求。

  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我愛你,與你無關。

  開了頭的故事,對於湖波這種一目十行的書蟲來說是一定會追到結束的。沈世鈞和石翠芝結婚,給了石翠芝“再沒有比從蘋果里吃出一條肉蟲來更驚險的事”這樣的少奶奶生活,而與曼楨的緣分卻終結於一次別後重逢。“今天從這裡走出去,卻是永決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祝鴻才的部分完全令人不齒,可是生活似乎就充滿了這樣的小人。到最後,曼楨覺得自己本身就是在泥潭裡了,什麼都不再有太大的所謂。這樣,也好。無愛亦無恨,生活本來如此吧。

  湖波愛透了張愛玲文字的那種細膩與蒼涼,所有的細節、所有的鋪墊都暗示著一個註定的悲慘結局。一場故事開場,有希望,有心動,有情濃,自然也就有變故,有欺騙,有疏離,最後換來落幕。甜與苦,本來就是一體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