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好了好了,湖老闆打住,打住啊,好好吃你的小籠包子吧!我大老遠從W城給你帶的呢,就不信比不過你的盼歸綠翡翠包。”
“是是是,我們W城的小籠包子最好吃啦!要不我回家拜師學藝賣小籠包吧?哈哈哈……”
2
媽媽買的凌晨的火車票趕來,凌晨的火車票回去。湖波面兒上玩笑說她像候鳥,只是太偏愛北方了,在南邊多待上一會會兒就想家了。其實她心裡明白,真相是凌晨的票便宜,當天往返又可以省下開旅館的住宿費。
媽媽目送著湖波進了宿舍門,就拖著行李包默默地走了。她不知道的是,女兒湖波正飛登上最靠門的宿舍樓最高層,雙眼含著淚目送她的背影遠離。湖波心裡明白,孤身一人,只能堅強。現在的一切都很好,只是需要她去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罷了。
回到宿舍,湖波開始整理開學兩個月以來碼的軍訓稿件和思鄉稿件。字字句句浸透著深夜的寒氣與自己的心血。湖波不敢想像大學畢業以後成為編輯、文秘或者公務員的生活,她只是希望寫出自己的文學作品。一路走來,她深知自己堅守這個夢想有多不易。
畢竟,對於一個自詡為文青的人來說,人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於自己的文章得不到語文老師的賞識。
湖波的高中語文老師是個非常黏膩的人,這種黏膩體現在他自己酷愛瓊瑤小說的痴心虐戀,可是卻偏偏要求學生們的文字擁有“指點江山、激昂文字,敢與天公試比高”的壯志豪情。曾經有個姑娘寫過一篇《夢回長安》的古風文,直接被他面批到哭。聽說他就問了三個問題:“①你談過戀愛嗎?②你是古人嗎?③你去過長安嗎?”
姑娘答不上來,現場尷尬。
“不會寫就不要寫,丟人現眼。”他冷冷的總結。
姑娘哇地一聲,哭了。
很不幸,湖波和那個學姐的文風,屬於同一種類型的。
懷舊、古風、借古諷今。
悽慘、悲傷、不得善終。
語文老師高一第一次找湖波面批《千城魅》的時候,還和顏悅色的循循善誘道:“湖波同學,你知道有個經典問句嗎——
“人生為何如此艱難?”
人生既然已經如此艱難,那就不必再徒增煩惱了。你的文學創作應該首先,輕鬆。哪怕背景很悲,基調也得積極陽光向上。”
“可你看看你寫的這篇,主角□□出身,好不容易去一千個城市賣身攢了點錢,還被人騙財騙色,最後患梅毒沒郎中肯醫治,就死了。這算什麼東西?這也算是寫作?我是布置了隨筆讓你們隨意發揮,可你也不能這麼敷衍了事啊!”
“老師,我沒有敷衍了事,我只是覺得那些影視劇里的□□都不真實。□□,作為一有人類就存在的古老職業,她們的悲慘與掙扎是沒有人可以想像的。她們其實也是人,是人就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我在這裡特意突出了她們生存環境的惡劣,以及遭受的各種不公平待遇,特別是最後生病了都沒有郎中肯醫治那一節,著重強調了她豬狗不如的境遇……”
“得了得了,什麼邪門歪理啊?我和你說,我班上的學生不許寫古風、不許寫□□這種假大空的東西,你聽懂了嗎?高考閱卷組看到“□□”這兩個字就能給你不及格。我的學生是要能在高考時候拿高分的,不需要寫這種垃圾的。去去去重寫。”
“老師,我覺得我寫的挺好的,不需要重寫。”
“那你隨便吧。”說著,他左手一揮,把湖波的稿子扔進了垃圾桶。
湖波忍住沒哭,給了一句“好,那我明天把重寫的稿子交給你。”然後死咬著嘴唇硬撐著走出辦公室,跑到教學樓最偏遠的走廊上嚎啕大哭。
那是她的作文第一次被人貶到如此一錢不值。
也是她與高中語文老師三年抗爭的開始。
很多時候,特別是在學生時代,老師一個青睞的眼神,都能引起同學們的爭相巴結與盡力討好。老師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這個學生的受歡迎程度。
而金牛座的湖波同學倔強的和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對著幹,明顯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不出所料,整整高中三年,每個同班同學都對她敬而遠之。沒有人願意和她說哪怕任何一個字。在一所小城市最好的高中,這些同學們要麼是察言觀色的人精,要麼是深藏不露的學霸,所有人都盡一切可能奔著自己的錦繡前程,爭取著自己的正當權益,根本沒有人會在乎一個“被排擠者”的感受。
湖波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頑強生存了三年。她的座右銘是屈子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可能是從小浸淫在聖賢書里的經歷,賦予她的這份清高吧!
最後為了不重寫作文,節省下做數學題的時間,湖波開始一遍又一遍反覆的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最後用美食的成長曆程當做事例寫作。高三那年,談人與人的緣分她用《火鍋喜相逢》,談事物的成長她用《豆腐的秘密》,談求同存異她用《同樣的麥香,不一樣的小麥》,談追憶童年她用《麵包的童話》……這下子,語文老師無話可說。
沒有辦法,她實在是恨透了那些虛偽的看起來很高大上,其實空無一物的議論文事例。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土豪在炫富一樣,他不停的往外面掏自己的珠寶,並且大聲叫嚷:“看啊,這是金伯利的鑽石,這是老鳳祥的黃金,這是七彩雲南的翡翠……這些都鑲嵌在我的大腦里了,閱卷老師你看著給分吧。”
“他們不敢給低分。”語文老師這樣總結。
“但是整篇文章就是空無一物的裝飾。”湖波在心裡默想,“以高考學生現在的課業量和知識深度,根本不可能自己接觸到那些事例,並且記下來用。即使用上了又怎麼樣呢?寫作《談美書簡》的朱光潛先生就特別討厭中國有些讀書人,年紀輕輕就要學著老夫子們板起面孔來,煞有介事的談一些學理,裝出學識廣博的樣子,實則完全沒有了年輕人那種蓬勃的朝氣,著實可恨。”
直到高考前最後一個月,語文老師不允許她再寫美食。
“你不能只準備美食,你必須練練議論文,總有一些題材是美食包括不了的。”
“美食屬於人生中的小確幸,沒什麼不好。但是黑格爾也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黑格爾啊,你是學史政的你也熟悉吧?”
這次,湖波點點頭,不哭、也不鬧,默默地退出了語文辦公室。
她在當天的日記里寫上了一句:
“Dear,不要怕,很快很快,我們就可以走了。
離開這裡,永遠都不用再回頭。”
湖波、成功了。
收到Z大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湖波在自己的日記里這樣寫:
“回首來時路,很感謝自己曾經這樣努力過。”
現在的一切似乎都很好,湖波很珍惜。
“是是是,我們W城的小籠包子最好吃啦!要不我回家拜師學藝賣小籠包吧?哈哈哈……”
2
媽媽買的凌晨的火車票趕來,凌晨的火車票回去。湖波面兒上玩笑說她像候鳥,只是太偏愛北方了,在南邊多待上一會會兒就想家了。其實她心裡明白,真相是凌晨的票便宜,當天往返又可以省下開旅館的住宿費。
媽媽目送著湖波進了宿舍門,就拖著行李包默默地走了。她不知道的是,女兒湖波正飛登上最靠門的宿舍樓最高層,雙眼含著淚目送她的背影遠離。湖波心裡明白,孤身一人,只能堅強。現在的一切都很好,只是需要她去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罷了。
回到宿舍,湖波開始整理開學兩個月以來碼的軍訓稿件和思鄉稿件。字字句句浸透著深夜的寒氣與自己的心血。湖波不敢想像大學畢業以後成為編輯、文秘或者公務員的生活,她只是希望寫出自己的文學作品。一路走來,她深知自己堅守這個夢想有多不易。
畢竟,對於一個自詡為文青的人來說,人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於自己的文章得不到語文老師的賞識。
湖波的高中語文老師是個非常黏膩的人,這種黏膩體現在他自己酷愛瓊瑤小說的痴心虐戀,可是卻偏偏要求學生們的文字擁有“指點江山、激昂文字,敢與天公試比高”的壯志豪情。曾經有個姑娘寫過一篇《夢回長安》的古風文,直接被他面批到哭。聽說他就問了三個問題:“①你談過戀愛嗎?②你是古人嗎?③你去過長安嗎?”
姑娘答不上來,現場尷尬。
“不會寫就不要寫,丟人現眼。”他冷冷的總結。
姑娘哇地一聲,哭了。
很不幸,湖波和那個學姐的文風,屬於同一種類型的。
懷舊、古風、借古諷今。
悽慘、悲傷、不得善終。
語文老師高一第一次找湖波面批《千城魅》的時候,還和顏悅色的循循善誘道:“湖波同學,你知道有個經典問句嗎——
“人生為何如此艱難?”
人生既然已經如此艱難,那就不必再徒增煩惱了。你的文學創作應該首先,輕鬆。哪怕背景很悲,基調也得積極陽光向上。”
“可你看看你寫的這篇,主角□□出身,好不容易去一千個城市賣身攢了點錢,還被人騙財騙色,最後患梅毒沒郎中肯醫治,就死了。這算什麼東西?這也算是寫作?我是布置了隨筆讓你們隨意發揮,可你也不能這麼敷衍了事啊!”
“老師,我沒有敷衍了事,我只是覺得那些影視劇里的□□都不真實。□□,作為一有人類就存在的古老職業,她們的悲慘與掙扎是沒有人可以想像的。她們其實也是人,是人就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我在這裡特意突出了她們生存環境的惡劣,以及遭受的各種不公平待遇,特別是最後生病了都沒有郎中肯醫治那一節,著重強調了她豬狗不如的境遇……”
“得了得了,什麼邪門歪理啊?我和你說,我班上的學生不許寫古風、不許寫□□這種假大空的東西,你聽懂了嗎?高考閱卷組看到“□□”這兩個字就能給你不及格。我的學生是要能在高考時候拿高分的,不需要寫這種垃圾的。去去去重寫。”
“老師,我覺得我寫的挺好的,不需要重寫。”
“那你隨便吧。”說著,他左手一揮,把湖波的稿子扔進了垃圾桶。
湖波忍住沒哭,給了一句“好,那我明天把重寫的稿子交給你。”然後死咬著嘴唇硬撐著走出辦公室,跑到教學樓最偏遠的走廊上嚎啕大哭。
那是她的作文第一次被人貶到如此一錢不值。
也是她與高中語文老師三年抗爭的開始。
很多時候,特別是在學生時代,老師一個青睞的眼神,都能引起同學們的爭相巴結與盡力討好。老師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這個學生的受歡迎程度。
而金牛座的湖波同學倔強的和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對著幹,明顯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不出所料,整整高中三年,每個同班同學都對她敬而遠之。沒有人願意和她說哪怕任何一個字。在一所小城市最好的高中,這些同學們要麼是察言觀色的人精,要麼是深藏不露的學霸,所有人都盡一切可能奔著自己的錦繡前程,爭取著自己的正當權益,根本沒有人會在乎一個“被排擠者”的感受。
湖波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頑強生存了三年。她的座右銘是屈子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可能是從小浸淫在聖賢書里的經歷,賦予她的這份清高吧!
最後為了不重寫作文,節省下做數學題的時間,湖波開始一遍又一遍反覆的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最後用美食的成長曆程當做事例寫作。高三那年,談人與人的緣分她用《火鍋喜相逢》,談事物的成長她用《豆腐的秘密》,談求同存異她用《同樣的麥香,不一樣的小麥》,談追憶童年她用《麵包的童話》……這下子,語文老師無話可說。
沒有辦法,她實在是恨透了那些虛偽的看起來很高大上,其實空無一物的議論文事例。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土豪在炫富一樣,他不停的往外面掏自己的珠寶,並且大聲叫嚷:“看啊,這是金伯利的鑽石,這是老鳳祥的黃金,這是七彩雲南的翡翠……這些都鑲嵌在我的大腦里了,閱卷老師你看著給分吧。”
“他們不敢給低分。”語文老師這樣總結。
“但是整篇文章就是空無一物的裝飾。”湖波在心裡默想,“以高考學生現在的課業量和知識深度,根本不可能自己接觸到那些事例,並且記下來用。即使用上了又怎麼樣呢?寫作《談美書簡》的朱光潛先生就特別討厭中國有些讀書人,年紀輕輕就要學著老夫子們板起面孔來,煞有介事的談一些學理,裝出學識廣博的樣子,實則完全沒有了年輕人那種蓬勃的朝氣,著實可恨。”
直到高考前最後一個月,語文老師不允許她再寫美食。
“你不能只準備美食,你必須練練議論文,總有一些題材是美食包括不了的。”
“美食屬於人生中的小確幸,沒什麼不好。但是黑格爾也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黑格爾啊,你是學史政的你也熟悉吧?”
這次,湖波點點頭,不哭、也不鬧,默默地退出了語文辦公室。
她在當天的日記里寫上了一句:
“Dear,不要怕,很快很快,我們就可以走了。
離開這裡,永遠都不用再回頭。”
湖波、成功了。
收到Z大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湖波在自己的日記里這樣寫:
“回首來時路,很感謝自己曾經這樣努力過。”
現在的一切似乎都很好,湖波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