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天幾十塊,運氣好的時候賺幾百塊,如果不是怕電腦輻射對肚子裡的孩子不好,每天控制電腦前的時間,也許能賺的更多些,不過,這樣她也滿足了,這樣的話,本錢不動,一個月至少也有三四千塊的收入,好的時候五六千也有可能,除去日常開銷還能存一點奶粉錢。

  看著銀行卡每天增加的收入,雖然不多,余眉也總算放下心,吃好睡好什麼也不想,沒有負擔的養胎,四月過了大半,本來只凸起的肚子,一天一個樣,滾雪球一般,穿著大羽絨服也遮不住,只得買寬大的孕婦裝,揣了兩個,沒辦法像普通孕婦那樣五個月還身輕如燕,身體發沉擦地板也彎不下腰。

  她本以為還能挺半個月,肚子卻不等人,她只得到家政那裡找了保姆,一個月一千,保姆的價碼不一樣,一千五,兩千都有,余眉請不起好的,想著年紀稍大點也行,平時就做做飯洗洗衣服,活也不累,還供吃住,一千還是有人做的。

  倒沒想到人是出乎意料的好,五十來歲的年紀,長得挺厚道,對她也真的不錯,在家裡做了幾天熟悉後,家務就全包了,買菜做飯洗衣收拾家,真是一把好手,到處乾乾淨淨,半點都不用余眉插手。

  余眉都挺驚喜的,這一千花的值,低報酬卻有五星級的服務標準,保姆王阿姨以前伺候過四五個孕婦,經驗相當豐富,都不用余眉準備好的食譜,一切就打點的妥妥噹噹,吃食方面完全不用余眉操心,做的東西好吃不說,一天無論她什麼時候餓,鍋里永遠備好食物,細心無以倫比。

  就連平時散步都陪在身邊,就怕她碰到摔著,想彎腰拿點什麼,王阿姨離的遠都能跑過來幫她拿,余眉感覺到了春天一般熱情溫暖的貼心服務。

  她甚至覺得一個月給一千是不是太少,而且她不可能只用人兩三個月就辭退,生產後自己也要人照顧,雖然余媽電話里一直跟她要地址想要過來,照顧她身子伺候月子,但畢竟不長久,家裡還有爸爸和弟弟,離了老媽也不行,而且孩子生下來她一個人根本照顧不來,一個都手忙腳亂,何況是兩個,總還需要人幫忙,至少要到孩子上幼兒園。

  王阿姨做事又快又好,做飯手藝好不說,又細心,人也不錯,不是用一個月兩個月,總不能讓人家寒心,她就想每個月漲五百,誰知王阿姨說什麼也不要,還說她一個人將來孩子生下來用錢的地方多了,存起來將來給孩子用。

  怎麼給都不要,余眉真是暖了一心窩,特別感動,世上真的有這樣的好人,對她也愈發當親阿姨一樣對待,兩人的關係處的很好,不知情的還以為是母女。

  本錢投的多了些,賺的也多了,運氣好時一天有一千來塊,只可惜不能在電腦前待太久,否則還能更高些,但對余眉來說也是很好的收入了,按這樣的速度,生產前她能存下四五萬塊,短時間內不用太考慮花費。

  而且這也不是一次性的,生完孩子也可以繼續,只要金價上漲就會有收益,按這個漲法,余眉甚至打算生產前將存款一部分低價買進,等出月子再出手,還能小賺個三五千,多是不多,一箱進口奶粉是夠了。

  再加上前兩天電話里余媽說余爸又重操舊業做起服裝,加上老戰友幫忙批發了兩批貨小賺了一筆,給她銀行卡里打了三萬塊,家裡現在還過的去,余媽讓她什麼都不要想,把身體養好,再將孩子好好生下來比什麼都強。

  余媽還說余爸生意好,等過些天再給她打三萬,讓她好吃好喝別虧了自己和孩子。

  自己爹媽的錢,余眉雖然電話里說不要,但執意要給,她也就收下了,只是覺得這錢來的太快,余爸別是犯了錯誤,但是余媽說商場那邊每天都有一兩千的收入,三萬不到一個月就賺到了,想想以前家裡收入確實不錯,也就放下心。

  把這三萬塊繼續投資,利滾利,交易數次,利用差價又賺了一筆,總算不用再為錢擔心了,她也能放寬心的調養身體。

  除了每天活動身體,喝三滴小金魚的精華,就是看下黃金走勢圖,然後和王阿姨買菜散步,而且每天都喝王阿姨親手煲的湯,據說裡面加了很多對孕婦和孩子好的東西,不胖她又營養孩子,余眉吃了大半個月,特別有效果,整個人珠圓玉潤顏色好,身材從後面看一點都不像孕婦。

  去醫院產檢,醫生都說孩子很健康,一切正常,還指其中一個小寶貝腿中間的小丁丁給余眉看。

  余眉還沒覺得怎麼樣,王阿姨倒是高興壞了,是個小子,笑的合不攏嘴,從床上下來更是小心攙扶,余眉暖心之餘微微怔了下,沒有多想。

  回去的路上,王阿姨一直詢問著她想吃什麼,順便買菜回去做,念叨著前兩天買的那些上好的口罩棉紗,說得加緊時間多做一些,王阿姨說賣的尿不濕不好,孩子用著也不舒服,還是她親手買布做的尿布那才吸水透氣又舒服,孩子不遭罪。

  余眉沒什麼意見,她肚子大了,有些事沒精力管,基本都交給王阿姨,就連將來孩子生下來的事,她都聽王阿姨打點,前些天王阿姨連嬰兒車都買了回來,完全不用余眉操心。

  王阿姨買回條好魚拿進廚房,說是煮魚湯,余眉微微笑,回頭繼續看電腦,隨即拿過計算器算了這個月的開銷,她基本上三天給王阿姨二百買菜伙食費,一個月基本就是一千塊,可是最近王阿姨經常買一些好的食材,剛才的那條大魚最少也要六七十,更不提那些烏雞蛋,和野味的山雞,二百用三天根本不夠,可是王阿姨卻沒要多出來的飯錢。

  余眉放下計算器,沉著臉想了下,扶著沙發起身,想去廚房問問剛走到廚房門口,便聽到裡面除了燉湯的開火聲,及低低的說話聲。

  “……今天到醫院產檢,是,醫生說孩子長得好,一切正常,最近兩個小傢伙鬧媽媽了,特別活產潑,踢的眉姑娘直皺眉頭,還好,眉姑娘身體底子好,沒什麼事……產檢倒沒什麼,只是家裡沒男人,肯定有人說三道四,聽到不少閒言碎語,說眉姑娘是富豪包的二奶……我說銘銘,不是老婆子愛念叨,我看眉姑娘人挺好的,文文靜靜知書達禮的,不是不講道理的性子,你就跟眉姑娘好好說說,再拖下去孩子沒兩個月孩子就要生了,譚家的種哪能是生下來名不正言不順的私生子,多難聽,趕緊扯了證,我這鄉下老婆子也好能替你奶奶名正言順的抱抱孫子……”

  這些句一入耳朵,余眉只覺得腦子瞬間要炸了……

  第127章插pter127

  什麼急著出國便宜出血的房子?一個月一千的貼身保姆,甚至老媽說要寄過來的六萬塊錢,現在細細想來,哪一樣不是疑點重重,她一個人這麼多年,可從來沒有這樣又那樣的好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從來不是陷阱就是預謀。

  而只有自己一個人被蒙在鼓裡,為賺到一點小錢喜不自禁,為自立自主的離開藏身在大都市無人找到而感到安全感,為保住孩子不告訴父母地址而謹慎在意,原來到頭來在別人眼裡,都是一場笑話。

  她有點麻木抱著肚子,轉身回到沙發坐下,目光略過客廳那精緻異常的嬰兒床,此時與房間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她不可能今天才發現,也許很早心裡就有疑問了,五百塊錢能買到這種寸木寸金自帶天然檀木香的實木床?那好運也未免太多了些。

  她不由的自嘲的笑了下,難過的低下頭,嘲笑自己不知好歹,難受到自己還要自欺欺人到什麼時候,手指下意識的攥緊了身上柔軟的淺粉色面料。

  王阿姨的手藝很好,做出來的湯雖不精緻,卻是帶著年代久遠,古董般悠香醇厚的口感,那是一道她拿手的湯色,說是太姥姥傳下來,當年宮裡流出來的方子。

  一個有這樣手藝的人,怎麼會做月一千這種廉價的勞動力,虧她還以為自己無意揀到寶,真是無知可笑。

  她咽著鮮美的湯汁,第一次毫無滋味,心裡如塗苦膽,吃過飯,王阿姨在廚房洗碗,余眉站在窗邊,平日飯後會澆澆窗台養的盆花,如今卻是手提著水壺,怔怔的看著窗外點點細雨。

  半響才放下壺,隨便拿個包便乘王阿姨不注意出了門,才剛剛跨出樓道,就有人伸手攔住她道:“夫人止步,外面天色晚雨露重,還是早些回房休息的好……”

  果然如此,她在這裡住了近兩個月,居然一點都沒察覺到自己一直在別人的監視之中,她拎著空空的包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門前,門早就打開,王阿姨驚慌的站在門口,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來,顯然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而余眉的臉色也實在太差了。

  回到客廳,余眉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聲不響的坐在床上,一句話也不說,而王阿姨更不敢火上澆油,一時間屋裡靜的只聽得到外面的雨聲,甚至隱隱的悶雷,就如同餘眉此時的心情一般。

  譚慕銘來的比想像中早,可能連著開車四五小時,在九點左右趕到,王阿姨早早就在樓道守著,見他連傘都沒拿,帶著一身雨氣,臉色也不是那麼好,也是心下惴惴,只盼兩個人關上房門好好說話,別再吵架鬧出矛盾。

  譚慕銘見王阿姨點了點頭,臉色緩了緩。

  譚家早年是資本家,往上數六代宮中做官無數,譚家昌盛時是名門大戶,戶主實勢,譚家沒落後,便帶著嫡系隱歸於市,利用一代一代積存下來的財富經商海外,就算是經歷變革,譚家這一脈子孫也有著極豐厚的家底,供著幾代人分割揮霍,譚家可以說,從來沒有窮過,而當年跟隨譚家的奴僕也留下後代,雖然伴隨新時代的到來,大多翻身離開譚家重獲自由自立門戶,但總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後人。

  到奶奶年輕時那一代,還剩下一個老僕,老僕有一女自小叫奶奶小姐,與奶奶情誼非常,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王阿姨,那日譚家嫡孫尋上門,王阿姨連聲都沒打,二話不說拿著包袱就走,別說自己那個活了八十八的老母情面,就是譚家這些年對她子孫的照顧,都沒二話,何況只是她那手絕話。

  更不提照顧的還是譚家下一代嫡孫,想到譚家媳婦年前還電話哭訴,說譚家到她這裡要斷根了,王阿姨跟著急得什麼似的,如今聽到有嫡孫了,巴不得腳上踏著風火輪,當天就急急奔了來。

  只可惜手藝再好,也不是演戲的料,還沒到兩個月就露餡了。

  當初來照顧余眉時,也想過懷著譚家嫡孫子會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如果是個貪錢潑辣拿孩子當籌碼不要臉的,定然要跟譚家孫子說道,這種女人可不能進門,生了孩子就打發走。

  哪曾想,情況竟與她想的完全相反,到是讓她左右為難的很,也不知這兩孩子怎的弄地,互不相見誤會重重不說,連看張照片還要偷偷摸摸的,她夾在中間也不是滋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