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鄭氏也有了身孕,上面又沒有婆婆照看,即便鄭氏一直催促她趕緊回家看看,蘊寧也不好甩手就走,好歹安排周詳,又細細叮囑了鄭氏懷孕後的注意事項,才肯離開。

  鄭氏卻是再次紅了眼圈。

  外人都說,自己這個嫡長媳做得心虛,畢竟是過繼到朱雀橋這邊,身份便有些尷尬,再加上小叔子能幹,弟妹出身高,說不得比在婆婆面前還要受拿捏。殊不知弟妹最是個知冷知熱的,待自己真是和親姐妹一般。

  陸瑄本想跟過去,不想周瑾著人請他過去,說是有事相商,只得作罷。

  蘊寧的車子到了袁家,還沒下車,就呼啦啦接出了一大群人來。除了去山上清修的高老太君,家中女眷全迎了出來,瞧著從馬車上下來的蘊寧,一個個喜笑顏開。

  蘊寧先給丁芳華並聶老夫人見禮,又跟三個嫂子打招呼,可不待她行禮,就被大嫂聶氏給攔住:

  “妹妹可算回來了。”

  馮氏並辛氏也頻頻點頭,俱不許蘊寧行禮。辛氏的神情更是無比感激——

  因為嫂子元氏的經歷,辛氏可不也朝思暮想都期待著有個孩子?倒不是說婆婆拿捏了,就是衝著這麼好的丈夫,這麼好的一家人,辛氏也一門心思的想著趕緊生個寶寶來。

  之前即便已經聽大嫂提起過小姑子的神奇之處,說是不是小姑子,信哥兒怕是不一定能平平安安來到世間,卻依舊心有疑慮。畢竟,從小就聽娘親說,是天上的送子娘娘管著人間生育的事兒,小姑子年紀在哪兒擱著呢,怎麼看都是個甜甜美美的小姑娘罷了,怎麼可能和法力無邊的送子娘娘相比呢?

  再不想自己果然就懷上了,至於娘家嫂子那裡,則更是大大的驚喜,還真就極有可能生個白胖小子。

  看姑嫂幾個親親熱熱,聶老夫人也是心懷大暢,招呼幾人:

  “你妹子車馬勞頓,你們三個也不能累著,趕緊的,都去房間裡說話。”

  幾人進了房間,蘊寧淨了手,先幫著三人診了脈。

  馮氏並辛氏都還好,唯有聶氏,身子骨還是有些虛:

  “頭三個月寶寶最嬌弱,這些日子大嫂還是把信哥兒放到母親身邊,切記別累著了,我再給三位嫂子每人開個食療的方子,保管三個侄兒到時候都是白白胖胖、健康無比。”

  一番話說得辛氏並馮氏都是一喜——

  小姑子的意思,妯娌三個懷的都是男孩子嗎?

  “三個嫂嫂這不是心想事成嗎?”蘊寧眨了眨眼睛,打趣道,“只既是懷了寶寶,以後還是要多吃些肉,寶寶才能長得壯實。”

  “我就說呢。”丁芳華恍然,自己還奇怪呢,怎麼三個媳婦兒都和祖母高老夫人似的,常日裡大多茹素,卻原來還和生子有關嗎?“要我說,也不是你妹妹的法子,應該是佛祖保佑啊。”

  馮氏嘴甜,笑著道:“是佛祖瞧著妹妹的面子保佑我們呢。”

  雖是開玩笑的語氣,心裡卻是信實了的。畢竟嫁過來前就聽說,當初小姑子去廣善寺上香,竟是引出了寺中百年不遇的異象。

  聶老夫人沒說話,心裡卻是想到了另一頭——

  總覺得是袁家為國為民、浴血奮戰,那麼多為國捐軀的英勇兒郎,他們功德投到了孫女兒身上呢。

  以後有列祖列宗和寧姐兒保佑著,袁家一定能越來越興旺……

  正自想的出神,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眾人往外瞧,卻是袁釗鈺正急匆匆從外面進來:

  “娘,您在嗎,趕緊幫我爹收拾一下行李……”

  房間裡頓時一靜,丁芳華心更是一下提了起來:

  “收拾行李?你爹要去哪裡?”

  袁釗鈺已是邁步入內,臉上全是肅殺之氣,還是瞧見蘊寧,臉色才好些:

  “妹妹過來了?”

  又囑咐聶氏:

  “你和弟妹他們休息吧,我跟娘和寧姐兒說會兒話。”

  那邊兒聶氏一行三人剛離開,袁釗鈺就撂下一個讓人不敢置信的消息:

  “皇上方才發了詔書,瑞王世子現在已是被立為太子。”

  “什麼?”雖然早知道最後的結局,可這會兒蘊寧依舊大吃一驚,好像比起上一世來,周瑾做太子的時間分明是提前了。

  “不想皇上這邊兒剛頒布詔書,邊庭就傳來急報,說是匈奴人犯邊……”

  這也是為何袁釗鈺匆匆趕回來的重要原因。

  “又要打仗了?”丁芳華的笑容瞬時收斂淨盡,取而代之的是掩也掩不住的哀愁,“除了你爹,咱們家還有誰去?”

  “二弟三弟都要跟去的,還有兩位族兄……四弟留在府中……”

  袁釗鈺語氣雖是低沉些,表情倒還平靜——

  身為袁家兒郎,早就做好了隨時提刀上馬的準備。

  “兒子本想跟著去,皇上卻是不許,說是讓兒子暫時接手爹爹負責的京畿安全……”

  蘊寧卻是心裡一沉,直覺皇上怕是病的更重了。不然,何至於這麼急著推周瑾上位?

  算算日子,確然距離印象里皇上崩殂的時間很近了。

  又想到父親袁烈身上。上一世應該也是這個時候因為名聲被郭耀祖弄壞了,而讓皇上直接丟到邊境去了。

  只一點,那會兒可沒聽說什麼匈奴犯邊這樣的事兒啊……

  思忖片刻,試探著開口:

  “邊疆送來的急報嗎?可是確鑿無誤?”

  袁釗鈺點頭:

  “八百里加急。應該不會錯了。”

  甫立太子,便起了戰爭,胡太后那邊可不是正拿這個攻訐周瑾,朝野中正悄悄流傳,說什麼怕是上天警示,立周瑾為太子,天怒人怨,才會有今日禍事。

  “匈奴里慣常不是秋收後才會越境南下嗎,如何這會兒突然過來?”頓了頓又道,“倒不是我多心,只幾日萃香閣那裡急需香料並胭脂水粉,我問了後才知道,卻是些異族商人從邊境蜂擁而來……”

  “大哥也知道,萃香閣的東西件件價格不菲。若然匈奴已是民不聊生,到了無法存活、不得不南下劫掠的地步,這些東西怕是根本賣不出去……那些商人消息之靈通,怕是還在朝廷之上……如大哥所言,眼下正是多事之秋,萬事還需三思才好……”

  袁釗鈺特特留下蘊寧,本想趁母親給爹爹收拾行李的功夫,詢問一番妹子近況,如何也沒有想到,竟是從蘊寧口中,聽到了這樣一番話。

  一時也是疑竇叢生——

  今日發生的事可不止這一件——

  因為涉嫌謀害兄弟而被大理寺帶走的慶王世子周珉,卻在太后並皇上和大理寺三堂會審過後離奇死去。

  消息傳來,正跪在午門外自陳教子無方的慶王瞬時暈倒,然後直接被太后的心腹梁春給緊急帶到了慈寧宮。

  然後又一則謠言開始在京城流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