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這個丫鬟不能留了,不然,定會壞了小姐的大事。”看胡敏蓉依舊發呆,梁春又低聲重複了一遍,“你不用擔心,事情交給我就好。有我在,絕不會讓人害到你。”

  “梁春最大的心愿就是小姐心想事成,從前梁春無能,幫不到小姐,今時卻是不同往日。梁春定會盡其所能,幫小姐達成所願。有我在,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小姐,若是有人礙了您的眼,您只管吩咐梁春就好。”

  剪雲正好拿了斗篷出來,梁春目不斜視的從她身旁經過,眼神卻已是和看死人一般了。

  胡敏蓉腦海里卻是一片空白——梁春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之前自己和妹妹的爭執,甚至胡敏君的死亡真相,他分明全都清楚!

  狀元樓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客棧,卻因為出過一位狀元而名聲大噪——

  實在是這位狀元太過有名,正是當初娶了王家小姐的崔家第一代始祖,崔鶴蘭,崔老先生。

  當初崔鶴蘭連中三元,狀元及第之時,住的正是狀元樓。隨著崔家地位一天天鼎盛,狀元樓名聲也跟著日益飛漲,更留存了諸多名人的墨寶,到得今日,已是成為帝都一大盛景。

  前來趕考的舉子,一則想要瞻仰一下歷代名家墨寶,二則也圖個吉利沾沾喜氣不是。

  眼瞧著春闈在即,帝都狀元樓生意簡直不是一般的火。

  聚集在帝都的士子,隔三岔五就會在狀元樓舉辦文會。

  既交了朋友,又研習了學問,更可以借好文章揚名——

  寫了好文章巧遇貴人,之後在朝堂上混的風生水起青雲直上的軼事可不是一直都流傳甚廣。

  每每隨著一場又一場的文會結束,總會有一些士子在帝都文壇嶄露頭角。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更甚者薈聚帝都的士子說是藏龍臥虎也不誇張——

  南方士子,以出身王家的王梓云為首。

  此子相貌俊秀,滿腹經綸,尤其一篇《詠荷賦》,不獨寫出了荷花之香遠益清,更寫出其高華出塵,一時廣受推崇,名滿帝都。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南北士子之爭從來不曾斷絕。南方士子團聚在王梓雲的周圍,北方士子則是以承恩公府的楊修云為首領。

  文獻太子在世時,楊修雲身為伴讀,可是跟著一塊兒受大儒教誨,十二歲便有文名傳於世。雖是因太子殤逝,沉寂了這麼幾年,可隨著楊皇后重新執掌後宮,連帶的正旦日時吉兆頻現,楊家地位跟著水漲船高,楊修雲身邊頗是聚集了一些有才之士。

  期間南北士子也頗是以文會友過幾次,楊修雲每有精彩詞章問世。南北士子雖是互有勝負,王梓雲並楊修雲卻是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同,一時南王北楊並稱當世第一之說,傳遍帝都。

  王梓雲謙謙君子,耳聽得諸般頌揚,只說不敢居之。楊修雲卻是頗有北方士人的俠義之氣,當時就否定了這一說法。更是直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謂芝蘭玉樹,南北方各有一傑出士子,文采精華更在修雲之上”。

  話一傳出,馬上有人認定,乃是楊修雲自己承認不如王梓雲;也有人提出否定意見,以為楊修雲從不做藏頭露尾之事,既是沒有直接點出王梓雲的名字,則所佩服者另有其人。

  畢竟南方大家族聲譽最盛的可不是王家,而是崔家。

  當即就有人反駁:

  “年兄怕是糊塗了,難不成沒聽說過,崔鶴蘭老先生一脈不知做了什麼有損德行之事,以致被上天收走文氣,連帶的血脈都有可能斷絕……如今南方,分明是王家一家獨大……”

  “那豈不是說,今年春闈,王梓雲公子極有可能獨占鰲頭?”

  “也不見得。畢竟即便讓楊公子五體投地的那位南方士子就是王梓雲,楊公子極力推崇的可還有一位北方士子呢……”

  也有人猜到楊修雲說的這人是不是陸瑄:

  “畢竟這幾年,北方文壇執牛耳者一直是朱雀橋陸家。”

  “聽說他們家那位中過解元的九公子,今年也要下場呢。”

  卻被消息靈通之人笑了一臉:

  “十四歲中解元又如何?都是老黃曆了。那位九公子可也有崔家血脈,聽說當初陸閣老還請和尚過府做法,希望能破除詛咒。”

  “你們不知道吧,還有更可笑的呢,數月前,陸家還曾舉家上廣善寺還願,你們可知道,原因為何?”

  “我也是聽我三大爺外甥的表兄說起,才知道竟是因為那陸九公子做了個夢,夢裡高中進士,醒了之後就高興傻了,一家人趕緊跑去廣善寺了……”

  “這般急功近利,委實不像能安心做學問的人。所謂瞎貓抓了只死耗子,當初也不知怎麼才得來個解元,說不定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也未可知……”

  ☆、187

  和冬日時大雪連天不同, 過了春節,卻是連日晴好。

  旁人也就罷了, 崔琳琅卻是日日茹素之外, 還必要到小佛堂跪上一個時辰,祈求老天莫要變臉, 一直這麼晴朗下去才好。

  可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 二月七日時卻是變了天,一夜春雨淅瀝, 把個崔琳琅驚得輾轉反側,幾乎睜著眼睛到天明——

  兄長崔浩身體自來虛弱, 但凡天氣有變化, 就會不思飲食、發燒咳嗽, 纏綿病榻之上。

  自打用了蘊寧小姐開的藥和藥膳,眼瞧著阿兄身體果然一日日強健起來。

  從前在延陵崔府時,崔浩總是睡不好覺, 夜裡能睡個一二個時辰就要謝天謝地了。

  每日裡寫幾篇大字,然後頂多再讀上一兩個時辰的書, 崔浩就得臥床休息。

  現在則能一覺睡到天亮。卯時起床後,打一趟拳,飯量也一日日的增加, 不獨臉色越發紅潤,還胖了幾斤。

  讀書習字的時間也大大延長,竟是不曾再病倒過。

  崔琳琅一面對蘊寧感激不盡,另一方面也想著, 卻是和天公作美不無干係。

  如何能想到,馬上就是春闈的日子了,老天爺還會變天。

  實在睡不著,崔琳琅索性披衣坐了起來,對著外面黑漆漆的夜色發呆半晌,好容易瞧見一絲曙光,便忙忙的從床上下來。

  讓丫鬟捅開爐火,把藥膳煨上,有心去崔浩房間看一下,又擔心去的早了,打擾崔浩休息,在房間不停踱步,好容易挨到熬好藥膳,估摸著時辰也差不多了,才急急忙忙的提了往崔浩那裡而去。

  到了崔浩房門外,崔琳琅心一下懸起來,卻是這個時候了,崔浩依舊房門緊閉,不祥的預感立馬襲上心頭,崔琳琅好險把手中的藥膳都給摔了。

  好半晌才穩住心神,上前輕輕叩動門扉:

  “阿兄,阿兄——”

  聲音里卻是有著哽咽之意。

  正自悲楚莫名,崔浩溫和的聲音卻在身後響起:

  “琳娘怎麼了?可是做了噩夢?”

  崔琳琅霍的回頭,正瞧見穿著練功服,頭上還有些水汽的崔浩。濛濛細雨中,挽起衣服下擺的崔浩一身書卷氣之外,更多了幾分從前不曾有的俊朗英挺,越發顯得清俊過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