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想破腦袋都想不出個好法子,能把這批糧食給賣出去,即便不賺錢,少賠點兒都行啊。

  做夢也想不到,老天爺他突然就發威了,這樣的大雪,根本就是數十年未見。

  它不但是下的暴啊,瞧這勢頭,一天兩天的,根本就停不下來好不好!

  從今兒早上,瞧見這大雪紛飛的場景,鄭達就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從床上爬起來,就馬不停蹄的把陸家名下的糧莊跑了個遍。和其他行業盡皆陷入蕭條狀態不同,陸家糧莊外卻是一大早就有人冒著風雪排隊買糧——

  這樣邪性的雪下得人心裡慌啊。且之前天氣太好,大家倒是儲存了些白菜之類的,至於糧食卻是和往年一樣,有錢的多買些,想著能吃到來年開春就成。家裡窮的,則根本是吃完了再去買。畢竟這幾年風調雨順,糧食價格一直平穩的緊。

  可這會兒一看下雪的模樣,卻都嚇得一激靈。雖然說是瑞雪兆豐年,可那是指雪下得正合適的時候,哪像眼前這場雪,這才幾個時辰啊,就有人家房屋都給壓塌了的。

  真是大雪成災,明年註定就會是災年,哪家存糧都不夠啊。

  是以一大早,可不是紛紛冒風頂雪出來買糧——

  買的早了,說不得還會便宜些。要是再下幾天,不定漲成什麼樣呢。

  那些糧商哪個不是成了精了的,自然聞風漲價,今日糧價比起昨日來,俱皆溢價三文。

  別小看這三文錢,畢竟,誰讓陸三少屯的糧食多呢。鄭達可是算過,已是足夠把運費什麼的全給平了不說,還能有可觀的盈餘。

  而這還只是開始。

  “不然,咱們先不賣?再等兩天……”鄭達直接建議道。

  “那可不行。”陸珦直接搖頭給否決了,之前陸瑄可是囑咐過,讓陸珦切記他可不單純是生意人,更是閣老府三公子,就須得要有閣老府公子的格局,“囤積居奇以待高價,那不成奸商了。賣還是要賣的,只你們眼睛放亮些,別被其他糧莊渾水摸魚就成。”

  又分派了些其他事務,看看外面的天色,大雪依舊沒有停的意思,不覺又起了點憂國憂民的心思——

  真是照這樣下下去,叔父陸閣老他們怕是有得頭疼了。

  不得不說陸珦這一回倒是猜的挺准。如果說第一日下雪時,眾朝臣還不以為意,甚至為了來年的豐收,擊掌慶賀,到了第二日,卻已是有些愁上眉梢,到了第三日上,被壓塌了房屋的數量直線上升,所有人終於意識到,怕是大事不妙了,這大雪已是確定無疑成災了。

  便是身體虛弱的皇上,也強撐著上了早朝。

  “皇上,京城已是出現流民,要想個法子妥善安置,不然怕是會出亂子……”

  “糧價飛漲,須得有應對之策……”

  更有人直接道:

  “這場大雪太過突兀,莫非是上天示警……”

  陸明熙蹙了下眉頭,剛要開口說話,不妨一個著兵部郎中服色的官員已是搶先出列,“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皇上,膠東傳來急件,說是有流賊勾結倭寇犯我邊境,還請皇上定奪。”

  一番話說得朝堂上登時一寂——

  要是一般流寇也就罷了,那可是凶名在外的倭寇!真是放任成長,動搖大正國祚的可能都有!眼下大雪突降,已為內憂,再有倭寇這個外患,真是不堪設想……

  有那有心人便想起方才有人說“上天示警”的言語,心裡也不禁暗中嘀咕,難不成,是朝中有奸臣?抑或,真的是皇上私德方面……

  卻是不敢再想下去。

  也有那明眼人卻是瞧出來,這兵部郎中名叫梁坤,分明就是胡慶榮做了兵部尚書後,一手提拔起來的,乃是絲毫不摻假的胡太后的追隨者……

  “胡愛卿是兵部尚書,既出了這等事,是不是已有了應對之法?”下面的混亂,皇上自然盡收眼底,卻是不動聲色的把視線對準了胡慶榮。

  沒想到皇上直接把燙手山芋拋了回來,胡慶榮便有些頭皮發麻,只皇上既然有問,也只得硬著頭皮道:

  “以臣之見,大雪災患不過芥廯之疾,倭寇犯邊才是心腹之患,為今之計,還是趕緊委派一位沙場宿將,前往膠東平定禍亂才好。不然假以時日,倭寇勢力已成,怕是會貽害千秋。”

  胡慶榮話音一落,袁烈當即上前一步:

  “皇上,微臣請戰。”

  其實早在梁坤上奏說倭寇犯邊時,便有無數道視線投向了武安侯袁烈——倭寇凶名在外,殺人劫貨,手段不是一般的殘忍,危害之大,根本就是朝野盡知。而放眼朝中,如果說還有哪位是大家一致認定,可以制衡倭寇的,也就是武安侯了。

  畢竟這位可是打仗的祖宗,一直以來,但凡袁家兒郎出馬,就從無敗績,可那是從前,眼下無疑卻大大不妥。

  實在是瞧今年這雪勢,難保帝都這裡就會太平啊!

  事關朝廷安危,如何也不敢放袁烈離開啊——

  倭寇怎麼說也遠著呢,雪災和流民卻是近在眼前。

  剛剛榮升為閣老的婁明遠直接開口否決:

  “今年雪災非比尋常,以昌邑為中心,方圓五百里盡皆大雪封門,大正泰半河山都被積雪覆蓋,大批流民正往帝都而來,京畿安危,非比尋常,膠東半島,袁將軍卻是去不得。”

  說著沖皇上一拱手:

  “臣以為,靖國公方文禮也算軍中宿將,慶王牧守膠東,亦有守邊衛土之責,不若撥一路人馬給靖國公,前往膠東和慶王會合,戮力齊心,剿滅倭寇。”

  婁明遠話音一落,朝堂中頓時一片附和之聲:

  “婁閣老所言極是。”

  “臣也舉薦靖國公……”

  一片附和聲中,方文禮更是直接向皇上請命,誓言不平倭寇,絕不班師,登時贏得喝彩聲一片。

  眼瞧著方文禮眾望所歸,皇上自然點頭應允。

  胡慶榮靜靜瞧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眼睛微眯,喜悅之意一閃而過——

  慶王沉寂已久,所缺的可不就是一個這樣強勢重返朝堂的機會?

  果然便是老天都護佑太后娘娘並慶王殿下,下了這麼一場及時雪來。

  至於說袁烈,讓他暫時居於中樞也算一件好事,畢竟,慶王那邊,早已定好了應對之策……

  只希望這雪能下的時間再長些才好……

  一抬頭,正對上婁明遠看過來的視線,當下微微點了點頭。

  十月二十九日,方文禮大軍開拔;十月三十日,大雪停了一一下午,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老天爺終於開恩,天氣終於要開始轉晴了時,又再次變臉,大風陡起,溫度持續走低之下,鵝毛大雪再次開始發威……

  十一月初一,皇上拖著病體,親往太廟祭祀,同時寫下罪己詔,昭告天下,雪勢卻是連綿依舊……

  “這鬼天氣,真是中了邪不成!”朝中事務太多,袁烈已是數日都歇在官衙,今兒個好容易抽空回府,甫一進房間,感覺到撲面而來的熱氣,不覺舒服的長嘆一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