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王的信心究竟從何而來?他為何對陳長生毫不在意?

  中山王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把酒杯重重地拍碎在案上,厲聲喝道:「平北營!」

  ……

  ……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平北營是妖族的最強軍。

  平北營本應馳援人類大軍,向魔族發起攻擊,但在過了蔥州軍府之後不久,便停止了向北進發,在那片原野上不停兜圈子。

  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是妖族背信棄義,後來當兩支妖族援軍忽然出現在雪老城下,很多人又以為平北營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替兩支妖族援軍做掩護,然而事實證明所有的猜測都是錯的,或者說是不完全的。

  在那兩支妖族援軍穿過秀靈族草原邊的山脈去往雪老城之前,平北營便已經提前動了,兩萬妖族戰士組成的隊伍,高速通過蔥西高原,在擁雪關守軍的刻意放行下,悄無聲息地擦過天涼郡的左側,最終來到了京都外圍。

  磨山已經塌了十年,變成了十餘座矮淺的山丘,上面生著各式各樣的野花。

  從丘陵間經過,很多妖族戰士的衣領上便會多出一朵野花。

  沿途有很多農夫已經注意到了這支妖族軍隊的存在。大周朝民眾經常能夠看到妖族,但很少能夠同時看到這麼多魁梧的妖族漢子,難免有些不安,只是想著妖族是人族的盟友,才沒有發出驚慌失措的呼喊。

  平北營不愧是妖族最精銳的部隊,妖族戰士天生自由散漫,但在如此漫長的行軍里依然保持著非常好的軍紀,直到在京都郊外與叛軍正式會合,也沒有出什麼問題,更沒有出現很多人擔心的兵亂。

  兩萬名強悍的妖族戰士加入到了叛亂一方,讓雙方的力量對比徹底變得失衡,更重要的是,平北營出現在京都代表著白帝的態度,直到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知道原來白帝與相王竟是早就已經有了盟約。

  北伐魔族的戰爭結束之後,聖域強者們想必都需要很長時間的休養,商行舟年老,王之策不會參與到世俗事務中來,相王與曹雲平這兩位聖域強者,再加上白帝這位聖人,確實有足夠的資格確定整個大陸的局勢。

  叛軍士氣為之一振,但畢竟前線正在與魔族決戰,無論是那些王爺還是那些將領與士兵都沒辦法真正的理直氣壯,所以直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動用投石機之類的大型攻城軍械,但如果局面再這樣僵持下去,流血必然會到來。

  皇城的門緊閉著,叛軍與守軍不停的對罵。叛軍沒有動用攻城的軍械,或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城上的神弩也始終沒有發射,只不過那些污言穢語落在耳里,比那些破空飛舞的箭矢也好不到哪裡去。

  太傅白英在幾名文官的攙扶下,顫顫巍巍走到城牆前,看著下方的叛軍,通過擴音法器說了半晌話,見叛軍毫無所動,不禁怒意漸生,直接對著相王開始喊話,言語之間不離千秋罵名四字。

  叛軍如潮水一般分開,相王騎馬來到皇城之前,對太傅白英說道:「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那是弱者,不是我。」

  太傅白英聞言失望,手撫胸口,被官員們扶了下去。

  第1165章 歸來的陳留王以及他

  莫雨出現在城牆上,眉眼依然如畫,只是有些疲憊。

  婁陽王有些緊張地站在她的身側,很是擔心不知何處飛來的冷箭。

  莫雨說道:「王爺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想來陳留王的性命,自然威脅不到你。」

  說威脅不到,其實還是威脅。

  叛軍很多視線落在相王的身上。

  相王眼裡泛著水光說道:「吾兒死得其所,必無遺憾,當追封為太子。」

  莫雨很是佩服,不再多言。

  ……

  ……

  陳留王的臉色有些蒼白,可能是因為今天的天氣有些陰沉,也可能是因為太長時間沒有看到陽光的緣故。

  他望向那名蒼老的太監,說道:「再活之恩,不知何以為報。」

  就像中山王那名美貌姬妾警惕的那樣,陳留王不愧是公認最像太宗皇帝的皇族子孫,擁有難以想像的人格魅力,哪怕被幽禁在宮裡十年,非但沒有頹唐,反而成功地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那位老太監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

  這裡是洗衣司,是皇城東側最雜亂、也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誰也沒有想到,本來應該被囚禁在未央宮,被重兵看守的他,居然已經來到了皇城之外。

  那位老太監嘆了口氣,沒有說什麼,轉身向皇城裡走去。

  陳留王抬頭望向灰暗的天空。

  他沒有繼續思考老太監的嘆息究竟意味著什麼,因為那沒有意義。

  他的眼神比起當年更加平靜,只是在最深處有抹極淡的厭倦的意味。

  ……

  ……

  皇城已經被叛軍包圍,妖族平北營負責的區域是東南片,也就是由國教學院與百草園的方向。

  尤其是國教學院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比當初天書陵之變戒備更加森嚴,留在學院裡的教習與學生緊張至極,不知如何是好,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個看似瘦弱的學生穿過了湖畔那片密林,來到了皇城之前。

  這裡是國教學院的禁地,那道通往皇城的門更是附著很強大的陣法,而且還有一把很難打開的鎖。

  那名瘦弱的學生卻根本不理會這些規矩,輕而易舉地破掉陣法,從袖子裡取出鑰匙,打開了那個滿是青色銅鏽的舊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