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商行舟說道:「我連青史留名都不在意,又怎會在意留下惡名還是善名?」

  王之策沒有再說什麼,因為他知道商行舟確實就是這樣的人。

  王破也沒有說話,右手緊緊地握著刀柄。

  商行舟對陳長生的殺意是如此真實。

  他的手就在陳長生的咽喉上。

  誰還能阻止他?

  楓林閣後方的院牆忽然垮了,煙塵漸落,露出餘人的身形。

  商行舟靜靜地看著他。

  餘人非常緩慢地搖了搖頭,顯得非常沉重。

  商行舟明白他的意思。

  餘人在對他說:你的推演不可能成立。

  如果你殺了師弟,那麼我永遠不會原諒你。

  沒有師徒同心,自然沒有天下歸心,也就沒有最後的畫面。

  商行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因為他很自信。

  商行舟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餘人終究會理解自己的苦心。

  只是,為什麼他還沒有動手呢?

  或者,是因為有個人表現的太過安靜?

  那個人即將死去。

  死於無恥。

  他有充分的理由憤怒。

  他可以破口大罵。

  他可以慷慨激昂。

  他也可以吐商行舟一臉口水。

  但他什麼都沒有做。

  當商行舟與王之策等人對話的時候,他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他,就像在欣賞一齣戲劇。

  隔著一隻手臂的距離。

  所有人都覺得商行舟會殺死他,為什麼他卻如此平靜?

  商行舟沉默了會兒,問道:「你事先就想到了?」

  「我很了解您,如果世界認為您是錯的,您一定會認為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而不是自己。」

  陳長生說道:「像您這樣永遠正確的人,怎麼可能承認自己的失敗。」

  商行舟問道:「那你為何會安排今天這場對戰?」

  如果不管這場對戰的結果如何,商行舟都不會遵守事先的約定,那麼意義何在?

  如果陳長生事先便算到了這一點,為何會花費如此多的精神,逼著商行舟答應自己的要求,讓局面發展至此?

  「當然很有意義,因為這會幫助您看清楚自己。」

  陳長生看著商行舟說道:「您看,現在的您多醜,多難看。」

  他的眼睛乾淨而明亮,看上去就像是鏡子,映出了一張臉。

  那是一張有些蒼老的臉,滿是血污,還有自我催眠後的得意與狂野。

  商行舟看著那張臉,覺得很陌生。

  第1117章 關於陳生生的一切

  商行舟知道那就是自己的臉。

  但他還是覺得很陌生。

  因為那與他平時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的臉很不一樣。

  沒有人知道商行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大概只有餘人比較清楚。

  無論唐老太爺、寅或者陳長生,都不是很了解。

  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不親」。

  商行舟與自己的師弟不親,與老友不親,與自己的徒弟也不親。

  他和整個世界都不親近,雖然主動或者被動,他要帶著這個世界往前走。

  都說黑袍是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人物,其實最早那數百年裡,他更加神秘。

  他比黑袍更能隱忍,更加低調,或者說更無所求。

  如果他願意,他的畫像絕對有資格被掛在凌煙閣里,而且會排在很前的地方。

  但他依然選擇留在黑夜裡,不見陽光,也不與人打交道。

  那數百年裡,他扮演著各種角色,擁有著無數張臉。

  或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經常會照鏡子,如此才能確認今天自己是誰。

  漸漸的,他習慣了與鏡子裡的自己對話,直到不再需要扮演別的角色之後,依然如此。

  他一直把昊天鏡帶在身邊,直到今年才讓徐有容帶去白帝城,然後在那場戰鬥里破碎。

  他比任何人都更要熟悉自己的臉,所以這時候才會覺得很陌生。

  這張臉有些憔悴,沒有了平時的英氣,所以顯得蒼老。

  最重要的是,眼神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平靜。

  挑起的眉與故作冷漠的眼之間,王霸之氣一覽無遺,看著好生愚蠢。

  就像當年那位年紀最小的王爺,在百草園裡扭曲著眉眼,在叫囂著什麼。

  最終還不是被亂箭射死了。

  嗯,楚王死的時候,也是滿臉血污,很難看。

  接下來自己去哪裡了?

  是的,我去了皇宮,把陛下的意思轉告給了太祖皇帝。

  太祖看似肥蠢,其實絕頂聰明,怎麼就看出了自己的殺意呢?

  陛下實在是太過仁慈,那天夜裡就該殺了王之策,何必留他一命?

  沒了他,難道就敗不了魔族?真是莫名其妙。

  陳玄霸那般驚才絕艷,楚王那般雄才大略,陛下不都是忍痛滅了?何惜一個書生?

  商行舟的思緒從過去飄了回來,視線也從遠方收回,落在了陳長生的臉上。

  陳長生的臉上也有血,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顯得很乾淨。

  而且這張臉很平靜,在上面看不到任何畏怯。

  商行舟有些生氣。

  陳長生說的那句話讓他很不舒服。

  陳長生的平靜更是讓他無法接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