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華已經知道了這位灰袍老人的身份,有些緊張,卻還是點了點頭。

  陳長生點了點頭,說道:「稍後離宮裡會變得比較空,如果有人來……」

  安華聲音微顫:「我會殺死他。」

  陳長生看著她平靜而認真地說道:「我的意思是,無論是誰來。」

  這句話指的是那位中年書生。

  要說到在民眾心裡的地位,或者說聲望,他就算再養多年,也依然遠遠不如對方。

  也只有安華這樣的人,才會因為他而無視對方的存在吧。

  「不管是誰來,我都會殺死他。」

  安華這一次回答的很快,聲音也平靜下來不再顫抖,顯得非常堅定。

  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很欣賞地看了她一眼,前者更是教了一招。

  「記得把頭砍掉,這能確保殺死。」

  聽著這話,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安華又有些傻了。

  最後,戶三十二把自己的短刀塞進了她的手裡,微笑說道:「我這把刀比較快。」

  蹄聲再起,煙塵起而重落,離宮很快便變得冷清起來。

  那些普通信徒守在外面,廣場上只有血泊里的吳道子以及雙手緊握著短刀的安華。

  兩千國教騎兵順著神道駛出了離宮,不知將會引發多少震驚的議論。

  包括凌海之王、司源道人、戶三十二在內的所有主教與執事也都離開了。

  沒有人注意到,在宣文殿的苟寒食等離山劍宗弟子也離開了,宗祀大主教離開了。

  離宮裡已經沒有人,因為天書陵那邊的動靜,離宮外已經沒有人。

  但那些參加大朝試的考生們卻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在青葉世界裡主持大朝試的主教們也不知道。

  如果有人分析過,或者會發現那些還在青葉世界裡的教士大部分都屬於國教舊派。

  當然,教樞處本來就是國教舊派的集中地,而教樞處負責大朝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事先,誰也無法對教宗大人的這個決定提出反對意見。

  黑衣少女抱起那盆青葉,向清賢殿外走去。

  大半個教樞處,就這樣被她抱走了。

  她的神情很漠然,因為在她看來,這只是件很尋常的小事。

  今天,她還要做很多件大事。

  比如,向那名中年書生復仇。

  ……

  ……

  那位中年書生自然就是王之策。

  該怎樣形容他?

  怎樣的形容詞,都配不上這個人。

  他是真正的傳奇。

  他在人族的歷史上擁有著難以想像的地位,除了沒有當過皇帝。即便到現在,他依然還是妖族最信任的統帥、最親密的夥伴,同時他還是雪老城裡的那些魔族王公最害怕也最崇拜的強者。

  看著王之策,徐有容忽然笑了起來。

  她很清楚,雖然都是太宗年代的老人,但王之策與商行舟的關係並不好。

  在太宗晚年,他們之間的關係更是隱晦而兇險。

  就像這時候應該在離宮的吳道子,他在世間最怕的是那位老魔君,第二怕的就是商行舟。

  或者應該說計道人。

  凌煙閣上的那些畫像,都是吳道子畫的。

  但畫像里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被計道人殺的。

  時間不可能完全消除敵意與恐懼,哪怕數百年,他們明明應該是對頭,為何今日卻聯起手來?

  徐有容沒有問,因為她知道答案。

  不過便是大局、天下、魔族、北伐這些詞。

  她忽然想著,如果娘娘還活著,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如何做?

  娘娘大概會帶著嘲弄與輕蔑的意味感慨一聲:男人啊……

  想著那個畫面,徐有容的笑容變得更加燦爛了。

  王之策問道:「聖女因何發笑?」

  徐有容斂了笑容,淡淡說道:「因為我忽然發現了一種可能。」

  王之策溫和說道:「請說。」

  「該你出現的時候你總是不出現,不該你出現的時候你卻偏偏跳了出來。」

  徐有容看著他平靜問道:「王大人您是不是老糊塗了?」

  第1085章 煙塵起處

  關於這一千多年,史家有很多斷代方式,最常見的便是大周建國,也有很多人選擇以百草園之亂、太宗皇帝登基為節點。民間有也不少人選擇王之策的橫空出世作為新時代的開端,把這一千多年分成他之前的歷史以及他之後的歷史。

  因為在伐魔的戰爭里,他扮演的角色太過重要以及太具傳奇性。

  今天是歷史裡的一天,同樣以他的出場為時間點分成了前後兩個階段。

  在王之策出現之前,天書陵內外充滿了緊張對峙的氣氛,所有人都覺得不安而且焦慮到了極點。在他出現之後,很多的陰暗負面情緒消失一空,很多人的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甚至有些癲狂。

  人們終於確認了那個傳聞是真的,他還活著,那麼他自然能夠解決人族遇到的所有的問題。

  就連初春的陽光都快要提前燦爛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了一句話。

  「王大人您是不是老糊塗了?」

  ……

  ……

  王之策與徐有容的交談並沒有刻意瞞著天書陵內外的人們。

  前者是因為事無不可與人言的心性與自信,後者則是因為淡淡的失望與隨之而來的戰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