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無論如何,他不會讓唐三十六繼續被關在唐家的祠堂里。

  那位枯瘦老人先對唐老太爺行禮,然後對陳長生行禮,就像先前第一次出現在老宅時那般。

  陳長生不知道枯瘦老人的真實身份,但看著唐老太爺對他的尊重,知道此人必然來歷不凡,認真回禮。

  唐老太爺問道:「結果如何。」

  枯瘦老人神情淡然說道:「教宗大人沒有說錯,大爺確實是中了毒,是二爺安排的,我已經派人去長生宗要解藥。」

  聽到這句話,陳長生和折袖對視一眼,終於放鬆了些。

  唐老太爺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沉默了會兒後說道:「辛苦你了。」

  他沒有問枯瘦老人具體的事情,比如證據,比如動機。

  仿佛無論那位枯瘦老人說什麼,他都會相信。

  凌海之王在屋外愈發覺得好奇,這個枯瘦老人到底是誰,唐家的刑堂又是什麼,為何會如此得到唐老太爺的信任?

  枯瘦老人向老宅外走去。

  看著他的背影,凌海之王終於想起來了此人是誰,臉色微變,說道:「你是魏尚書?」

  聽到這話,桉琳也神情驟變,向那名枯瘦老人望了過去。

  枯瘦老人就像是沒有聽到,腳下也未作任何停留,很快便消失在了老宅外的風雪裡。

  陳長生不知道魏尚書是誰,看凌海之王與桉琳的反應如此大,心想應該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但他這時候沒有機會詢問,因為枯瘦老人剛剛離開後,又有人來到了老宅。

  像枯瘦老人的到來一樣,同樣悄然無聲,無論是兩位國教巨頭還是陳長生等三人,都沒有注意到。

  來的人是位盲琴師。

  盲琴師沒有理會屋裡的其餘人等,也沒有對陳長生行禮,直接對唐老太爺說道:「那個怪物藏在二爺的莊園裡,確實是黃泉一脈,修行的是長生宗功法,不是好物。」

  唐老太爺沉默片刻後說道:「沒道理留不下來。」

  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在老太爺看來,既然盲琴師出手,無論那個怪物再如何棘手,也沒有辦法逃走。

  盲琴師沉默了很長時間,說道:「有些不忍。」

  唐老太爺聞言也生出了些感慨,說道:「前塵往事已然不存,何必還要記著。」

  盲琴師說道:「那是師弟的最後一縷神魂,總想能多在世間留存些時間。」

  陳長生聽著這番對話,片刻後才想明白其中意思,很是震驚。

  按照他的判斷與分析,除蘇是黃泉一流的傳人,最大的可能便是長生宗前代宗主斬屍的結果。

  這位盲琴師說那是師弟的最後一縷神魂……難道說他的師弟就是長生宗的前代宗主?

  那豈不是說這位盲琴師就是那位宗主的師兄?

  那他就是長生宗輩份極高、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前代長老?

  如此人物居然藏在唐家裡做供奉?

  第849章 以方便之名

  盲琴師離開屋子,背著琴向門外走去。

  桉琳也已經認出來了他的身份,臉色微白,沒有說話,行了個晚輩禮。

  凌海之海還沒有從先前震驚中醒來,又再次被震驚。

  長生宗乃是國教南派祖庭,他和桉琳身為國教大主教,對長生宗的了解自然要超過陳長生。

  他們知道這位盲琴師曾經是長生宗的大長老。

  當年蘇離單劍闖長生宗,寒潭畔血流成河,不知多少人死去。

  後來還活著的那幾句長老,在當時其實只是不起眼的二代長老,真正能夠代表長生宗實力的第一代長老死傷殆盡,據事後查看,只有兩名最強大的長老因為閉關而逃過了此劫,但最終也是消失無蹤。

  誰能想到,這位長生宗的大長老居然來到了唐家?

  ……

  ……

  「魏尚書是前朝刑部尚書,現在委屈在我家管著刑堂。」唐老太爺對陳長生說道:「當年他做尚書的時候,周通剛好通過木柘家的那案子起勢,按照娘娘的意思拜在了他的門下。周通後來的那些手段,都是跟他學的,只是兩人理念不同,魏尚書很不喜歡他,哪怕周通有聖后撐腰,依然被魏尚書收拾的極慘,直到後來先帝眼睛失明,朝堂之事盡握於娘娘之手,情形才發生了逆轉。」

  陳長生問道:「發生了何事?」

  「魏尚書應該算是周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囚犯。」

  唐老太爺沒有說的太具體,繼續說道:「我請蘇離去京都把他救了出來,然後尚書就一直留在了汶水城裡。」

  陳長生沉默片刻後問道:「那位呢?」

  唐老太爺說道:「當年蘇離上長生宗,他看在我的面子上留了兩條人命。」

  陳長生大概明白了。

  那兩個活下來的長老現在也在汶水城裡。

  一位便是先前的盲琴師,還有一位便是此時在祠堂里的那位老供奉。

  「這些便是我欠蘇離的人情,他要我答應一件事情,今天我把這個人情還給了他。」

  唐老太爺看了一眼那把舊傘,說道:「就是你要的一個時辰。」

  陳長生想著那位已經很久沒有見的前輩,生出些懷念。

  唐老太爺最後說道:「這份人情是因他們三人而起,還人情的時候還是他們三人,一飲一啄之間,看來果有定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