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有像唐十七爺這樣的極少數大人物知道,那人被海笛重傷之後,還連續遭受了三名人族強者的偷襲。

  這件事情當然很無恥,絕對不能被任何人知道,所以朝廷遮掩的極緊。

  所以唐家斷定,如果那位真的僥倖地活了下來,現在當然應該在南方。

  最有可能聖女峰,也可能是槐院,還有可能是離山,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能保住他的命。

  如果那位在南方,在前線諸軍府里已經出現了一年時間的硃砂丹自然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那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線索,隱隱指向他?

  難道說是隱藏在幕後的硃砂丹主人,想用那位的名字做些什麼大事?

  第751章 活著不過是一場扮家家酒(上)

  商賈之道,奉行的永遠是現實主義,落到袋裡的才安樂,而任何迷霧,只要被撕破,便再沒有任何價值。

  唐十七爺不再想這件事情,決意先把那人找到再說,視線從掌柜的臉上落到那名主教的臉上,說道:「三爺這次交待的非常清楚,這個人必須找到,然後控制住,如果不能,我會死,你們也會死,而你,會死得非常慘。」

  這名主教是唐家在國教里埋下的伏筆,現在被逐出京都,雖然僥倖活了下來,卻再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不能在硃砂丹一事裡表現出自己的忠誠與能力或者說用處,那麼等待他的結局想必定然很不美妙。

  聽主教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掌柜更是冷汗濕透了衣背。二人都很清楚,這件事情已經牽涉到了汶水族中的權勢爭奪。他們的身份地位還不足以知道所有的內情,但很清楚,這兩年裡的汶水城已經發生了多少場狂風暴雨。

  諸房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甚至可以說慘烈,雖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死人,但已經隱隱有了血腥的味道。最重要的信號便是長房大爺的舊疾復發,而就在今年年初,那位名聲越來越大的唐家三爺……生了一個兒子。

  汶水唐家乃是千世之家,自有規矩。

  當初老太爺決意讓長房繼承家業,唐三十六是唐家的獨子獨孫。

  在他正式繼承家產之前,老太爺禁止其餘諸房有第三代的子嗣。

  這個規矩非常殘酷,好在諸房的主子都修道有成,數百載壽數可期,倒也不急於一時。

  這個規矩,到了年初終於被打破了。

  唐家三爺生下了一個兒子。

  那是唐三十六之外,唐家第三代唯一的血脈。

  這意味著什麼?是不是老太爺在家族繼承上終於完全改變了主意?長房就此失寵?還是說唐家三爺已經沒有耐心再繼續等下去,明確而強悍地表達出了奪權的野心?

  野心當然要建立在實力之上,現在的唐家諸房以三爺為首,已經在這場鬥爭里取得了明顯的優勢。

  兩年前的京都巨變中,在更早這些年的幕後交易里,唐家三爺代表著商行舟,在大陸各勢力之間來回縱橫,溝通聯絡,為推翻天海的統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破掉京都皇輦圖的關鍵一役里更是扮演了無法替代的角色。

  在這件大事裡,無論任何方面,唐家三爺都表現的極為完美,而且很低調,給汶水家裡帶來難以想像好處的同時,也非常符合唐家的風範,獲得了很多族人的支持甚至是崇拜。

  如果不是那年冬天在殺王破的時候出了問題,也許他現在就已經取代了唐三十六的父親……

  這時候,掌柜與主教聽到這是唐家三爺的命令,頓時沒有了任何僥倖或者求饒的念頭。

  那就趕緊找到那個人吧,如果控制不住,殺了便是。

  可能是因為唐家三爺的冷郁太出名,也可能是因為十七爺一直坐在庭院裡親自盯著,丹藥分析破解倒溯的工作進行的比想像中更快,當天傍晚時分,幾位醫道大家及唐家運輸、土產方面的掌柜,終於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某種藥材產自何地,運至何地,途經何地,某種藥材只有何地有,某種藥材在天涼郡一年的用量又幾何,無數的信息匯總在一起,然後伴著算盤珠啪啪的清脆聲響變成紙面上的數字,最後指向了地圖上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位置。

  那裡是天涼郡東北,人跡罕見,天寒地凍,群山之間有座叫高陽的小鎮,近乎荒棄。

  ……

  ……

  與客棧一牆之隔的聖醫館裡,隨著傷者們的傷勢漸漸好轉,氣氛變得越來越輕鬆。

  最深處的那個房間氣氛依然壓抑、低落。

  那名年輕的陣師依然沒有醒來,本來微黑的臉現在很是蒼白,呼吸短促而微弱。

  安華坐在窗邊,閉著眼睛在養神,很是疲憊。

  按照松山軍府的軍令,她和聖醫館裡的神官、軍醫非常努力地在醫治這名年輕的陣師,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年輕陣師還能再撐七天時間,比最初神官預計的要多出兩天,之所以如此,當然是因為她的到來。

  青矅十三司的聖光術不比離宮神術稍弱,不然當初聖女徐有容也不會選擇在這裡學習。

  但這依然還是不夠,因為……硃砂丹要十天之後才會出現。

  在松山軍府的受藥序列上,年輕陣師排在第一位,只要有藥,他便可以拿到,然後活下來。

  可安華知道,無論自己和神官、軍醫再如何努力,也沒有辦法讓他撐到那個時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