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那聲痛楚的悶哼之後,鮮血從他的唇角溢出。

  梁王孫臉色變得異常蒼白,握著白日焰火的手微微顫抖,眼裡滿是震驚的情緒。

  他看著唐家二爺不可置信說道:「你怎麼知道陣樞與神法!」

  唐家二爺的手掌緩緩離開那根樑柱,從袖子裡取出手巾仔細地擦拭掉掌心裡殘留的木屑。

  那根樑柱上多了一個古銅製成的法器,大部分都嵌進了裡面,只剩下最上面的一層,看上去就像是一隻眼睛。

  一隻極其古舊的眼睛。

  「就在不久前,我對一個晚輩說過,要學會敬畏,我唐家最值得敬畏的地方,就是歷史。」他看著梁王孫說道:「無論是陳氏家是你們梁家,都以為京都里的這座大陣是屬於你們的,但你們都忘了,這座大陣……是我們唐家修的。」

  ……

  ……

  京和園的秋林里,那座由黑矅石雕成的前代賢者像,慢慢地向著地底重新陷落,濕漉的泥土表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生出微黃的草。

  紅居南街正中間的那道裂縫,緩慢地重新合攏,深處溢出的那些炙熱氣息,漸漸被隔絕開來,風聲漸厲,呼嘯不停,仿佛絕望不甘的嚎叫。

  白紙坊北里的那座宅院裡,腐朽的建築未能重新復原,但那些水渠里的清水,則是向著半塌的井裡重新流去。

  建功北里的土丘表面,蒼翠的青松從泥土裡重新站立起來,白骨與屍首被掩蓋,閃電不停落下,那道沖天而起的金黃光澤,重新被怨毒的氣息塗染,再也不復先前的威嚴神聖,一切歸於沉寂,始終還是一座無人知曉的大墓!

  凌煙閣向外溢散的光線驟然消失,重新歸於夜色之中,就如過去的千年時光。

  ……

  ……

  籠罩整座京都的森然陣意,漸漸消散在天地之間。

  夜色里強自壓抑了很長時間的騷動,漸漸要浮出水面。

  婁陽王惴惴不安地藏在皇宮外的那座府邸里,其餘的陳家王爺們,則是向著自己以及父輩們熟悉的門生故舊府上趕去。

  大周朝廷諸部諸寺都處於詭異的安靜之中,不知稍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動。

  青藤諸院也處於絕對的安靜之中,無論是朝廷騎兵還是國教騎兵,都已經撤離,去了局勢更緊張的地方。

  誰也不知道,天道院的院長莊之渙這時候正在禮部尚書的府里。

  在奈何橋一戰里,才表現出自己真實傾向的禮部尚書,在朝廷里擁有很高的威望,所以這一年來他雖然熬的非常辛苦,但聖后娘娘卻沒有像對付別的臣子那般,直接把他趕出朝堂,甚至賜他一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態度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般激烈。

  「能不死人,最好就別死人,能少死些人,就少死些人。」

  禮部尚書從袖子裡取出很厚的一疊紙,遞到莊之渙的身前,說道:「我在朝中守了二百餘年,守的是雲開月明,等的不是一朝得勢,血流飄杵,對娘娘,我有敬重之義,對那些臣子,我也有憐憫之心,不是所有人都是周通,都是程俊,都是賊子。」

  自從莊換羽自刎而死,失去獨子的莊院長便變得更加沉默,今夜也不例外。

  他接過那疊紙,看了眼上面的人名,轉身便向府外走去,沒有對禮部尚書承諾什麼。

  禮部尚書看著他的背影嘆息了一聲,心知今夜之後,無論是聖后娘娘勝了,還是己方勝了,必然會迎來一個極其慘烈的局面。

  ……

  ……

  今夜的京都,局勢異常緊張,但又格外詭異。

  能夠對今夜局勢產生足夠影響力的幾方勢力里,有些始終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

  離宮的安靜,或者說明教宗大人仍然在猶豫,就像那盆青葉般,還在搖擺當中。

  可在京都經營多年、無論在軍方還是朝堂都有很大力量的天海家……為何到了現在也始終保持著沉默?

  天海家的府邸與莊園周邊的夜色里,隱藏著至少萬餘名騎兵,還有很多修道強者,不時破空掠過。

  這些騎兵與修道強者,都是天海家控制的力量,問題在於,這些力量,這時候本應該出現在皇宮,出現在各王公府邸,出現在朝廷各部衙里,而不應該停留在這裡,而且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出動的跡象。

  所謂沉默,其實只是對外,在天海家的府邸與莊園內部,已經發生了很多事情。

  那些事情很血腥,很殘忍,因為爭鬥的雙方是族人,是家人,是親人,是父子……

  庭間地面上的鮮血,在燈火的照耀下分外刺眼。

  天海勝雪眯著眼睛,還是覺得胸口一陣煩惡,有些暈眩之感。

  就在這段時間裡,陸續有消息傳來,一些沒有聽從命令、堅持要出兵的天海家年輕一代子弟,被家主的力量,極其冷酷的鎮壓了。

  他的幾位堂弟,這時候應該已經被制伏,甚至是殺死。

  他的親弟弟,就在剛才,就在他的眼前,被他的父親,砍斷了一隻胳膊。

  「為什麼?」

  他抬起頭來,望向自己的父親,聲音微微顫抖說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什麼為什麼?」

  在空曠的大堂里,那把椅子顯得格外孤單,天海承武坐在椅子裡,也顯得很孤單,但這並沒有讓他的神情有任何變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