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緊接著,有兩三位王爺想著聖后娘娘往日的威嚴氣勢,也紛紛走出車輦,對著天書陵的方向叩拜不已。但更多的王爺則是對著天書陵破口大罵,他們今夜前來京都,早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一時間,妖后、受死之類的詞語,到處響起。

  天海聖后站在天書陵頂,看著這些名義上的兒子,微微挑眉。對婁陽王她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太深的印象,只記得這個兒子很蠢,至於其餘的那些兒子更是讓她極為不喜,喝斥道:「看到你們這些廢物,我就會替先皇感到難過,生了這麼多,偏偏一個有出息的都沒有!」

  她是在教訓這些陳家的王爺,那麼陳家的王爺便都聽到了她的聲音,無論是在京都,還是在從洛陽到京都的官道上。

  在那條兩側儘是荒草的官道上,相王雙手扶著腰間的肥肉,氣喘吁吁地走到車前,看著京都方向大聲喊道:「母親,我可以的,我有出息,兒子當年對您多孝順,百草園裡的野花,我都摘來給您插在瓶里,果子都洗乾淨了送到您的榻前,您想玩什麼我都陪著您玩……」

  他越說越是委屈,捂著胸口,哀怨說道:「陳長生到現在為止,只怕連一聲母親都不肯喊,這樣的逆子您都願意施予這麼多的仁慈,您為什麼就不能對兒子我好點呢?我也是您的兒子啊,您就讓我當太子吧。」

  這番極其不要臉的陳述,落在官道上那些王府隨從的耳中,令眾人很是尷尬,不知該作何反應。

  遠在京都天書陵頂的天海聖后,聽著這番話,眉眼間的那抹煞意卻消除了些許,說道:「你算是最有出息的一個了。」

  聽著在夜空里響起的這道聲音,相王滿臉喜色,難以自抑。

  天海聖后說道:「但你長的太胖,太醜,像頭豬。」

  ……

  ……

  天海聖后與相王時隔二十年的這番情真意切的對話,讓已經來到京都的很多王爺先是笑出聲來,然後鴉雀無聲。

  婁陽王根本沒有理會這些事情,帶著王府的隨從伴當,趁著夜色,繞過一條幼時熟時的偏巷,沒有按照大家事先約定好的計劃,直接前去觀星台,而是往著某個方向而去。

  「王爺,咱們這是要去哪裡?」

  「去桔園。」婁陽王臉色蒼白說道。

  他是最後一批被趕出京都的陳姓王爺,有機會與莫雨相識,並且相處的還算不錯。

  在現在如此危險的時刻,他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得去找到她,求她保自己一命。

  他從來沒有想過,莫雨這時候會不在京都。

  如此重要的時刻,作為聖后娘娘最寵信的左膀右臂,莫大姑娘沒有任何道理不在。

  然而,她真的不在,桔園的門關著,門前的小桔燈也沒有點亮。

  婁陽王的臉色變得更加蒼白,心想這可怎麼辦。

  「王爺,接下來咱們去哪兒?」

  婁陽王一咬牙,說道:「去皇宮,莫大姑娘應該在那裡。」

  ……

  ……

  第644章 真言如血

  皇輦圖動,大軍將返,瞬息之間,局勢千變萬化,京都再次重新落入聖后娘娘的控制之中。

  她站在天書陵頂,看著京都某處說道:「你們來做什麼?」

  秋山家主與那位供奉進入京都後,一直都表現的非常沉默低調,很容易讓人忘記他們的存在。

  但這時候天海聖后既然說話了,那麼他們總不能繼續假裝自己不存在。

  「這整件事情與我秋山家沒有半點關聯。」

  秋山家主看著天書陵頂,神態異常謙卑說道:「好教娘娘知曉,我們來京都,是準備來賞楓的。」

  這個解釋沒有人信,特別拙劣,甚至愚蠢。

  但那無所謂,因為天海聖后需要的只是一個解釋,一個態度。

  秋山家主的態度很端正,他的理由越愚蠢,說明態度越端正。

  天海聖后有些滿意,望向京都另外兩個位置,問道:「那你們呢?也是來賞楓的?」

  前清門下停著一輛馬車,木拓家的老太君手裡拿著龍頭拐杖,站在車畔。

  這位老太君裹著一雙小腳,然而落在滿是雨水的街面上,卻像是釘子一般,沒有絲毫顫抖,聲音卻有些顫抖。

  「老身只是久未至京都,所以來北方看看,順便有些事情要辦,好教娘娘知曉,我太孫媳婦就要臨產了。」

  德勝門緊閉著,吳家家主站在門前,對著天書陵方向認真解釋道:「娘娘您別誤會,我是來看女婿的。」

  同樣是拙劣愚蠢的解釋,但與秋山家主不同,因為這兩個理由里提到了人。

  木拓家的老太君與吳家家主在夜色中離開了京都。

  天海聖后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是覺得這兩家的態度不夠端正,還是在想著四大世家裡唯一沒有出現的唐家?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就算四大世家真的表面了態度,也不可能改變當前的局面。

  她沒有殺死陳長生,更沒有吃掉陳長生,無論那個道人在夜色里用二十年時間布下的局如何深不可測,都不可能再影響到她。

  皇輦圖已然啟動,森然的氣息籠罩著整座京都城,除了計道人,還有始終沒敢踏入京都一步的木拓家老太君及吳家家主,誰都沒有辦法離開。

  天書陵前的四位神聖領域強者也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