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某些原因,她不想陳長生輸掉大朝試,但她很清楚,娘娘不想陳長生贏這場大朝試,雖然娘娘從來沒有明確地表明過這一點,可還是有很多人默默地行動起來,確保陳長生不會走到最後。

  但還有很多人站在了娘娘的對面。

  教樞處不用說,天海勝雪明顯也有與家族完全不同的看法,折袖替國教學院拼命,最關鍵的則是不時會落到洗塵樓里的那些秋雨。

  那些秋雨,代表的是教宗大人的態度。

  她以為陳長生依然不可能走到最後,因為他實力不夠。可是就在她這樣想的時候,就在她以為陳長生已經給場間眾人帶來太多震驚,那麼隨便無論什麼震驚都只會讓她麻木的時候,他再一次震驚了她以及場間所有人。

  莫雨再次想起那個夜晚,下意識里望向碧空邊緣那抹晚霞,心想難道世間真有命運這種事情?難道真有天賜的福緣?

  其實就連陳長生自己,現在都還不能完全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自己忽然就晉入了通幽境。

  但他握著短劍,迎著細雨,再次向苟寒食走過去的時候,他根本沒有想這會不會是天賜的福緣,因為天只賜給過他苦難,從來無福,他也沒有想到命運,因為命運對他向來不公,他從不敬畏,相反,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向命運挑戰,然後勝之。

  他只記得自己這已經是第四十七次握著短劍向苟寒食走去。

  前四十五次,他都輸的很慘,摔的很重,渾身雨水與血水,但他倒了,卻不曾倒下。

  他每次都會爬起來,繼續戰鬥,認真而嚴肅地嚮往著勝利。

  終於,他還沒有勝利,但最後兩次,他不曾摔倒。

  那麼,如果一定要說命運的話,這也不可能是上天的恩賜,而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對他前四十五次的獎賞。

  第177章 秘之一劍

  如果不是上天的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突然轉折,而是對自己的獎勵,那麼自然會有信心,只是這種信心只屬於陳長生自己。

  莫雨不會這樣認為,對他依然沒有任何信心。

  陳長生已經給了她太多驚奇,在今年的大朝試里創造了太多奇蹟,甚至在如此激烈的戰鬥里、睜眼閉眼間便通幽,她依然不認為陳長生能夠勝過苟寒食,因為奇蹟這種事情,她這二十幾年來看過太多,比如奇蹟般崛起的周通,比如當年不顧皇族及大臣們激烈反對也要堅持嘗試通幽的陳留王,她很清楚,奇蹟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絕對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

  修行時間長短有差距,功法有差別,就算現在陳長生已經追上了苟寒食的境界,卻一樣沒有辦法追上這方面的差距。

  來自南方宗派的那三個代表,從大朝試開始到現在一直都表現的比較沉默,這種沉默可能是一種禮貌,也代表著他們對南方考生的信心,尤其是對苟寒食的信心,陳長生出乎眾人意料地忽然通幽,讓他們的神情變得緊張起來,但下一刻便回復了平靜,因為他們和莫雨一樣,依然不認為陳長生有太多機會,他們對苟寒食的信心沒有絲毫減退。

  忽然通幽的陳長生,可以說在大陸的同齡人里堪稱最強,甚至有可能超越排在青雲榜首的徐有容,但他沒有辦法與苟寒食及秋山君二人相提並論,同樣是通幽,即便雙方劍道造詣和修行知識在紙面上彼此相當,離山弟子練劍何其辛苦,陳長生如何在這方面越過他們?

  二位聖堂大主教也很沉默,因為震撼,更因為更早些時間落下的那場秋雨,自從那場秋雨之後,這兩位國教巨頭便很少說話,即便是教樞處主教大人梅里砂親自到場,也沒能讓他們的神情多些變化。

  秋雨來自青葉世界之外,代表著教宗大人的意志。

  他們是教宗大人的親信,是所有信徒和朝廷大臣們眼中國教新派的代表人物,所以他們才會不遺餘力地壓制陳長生,誰曾想到,教宗大人卻用那數場秋雨表明了對陳長生的態度,他們如何能不震驚?至於此時樓下陳長生與苟寒食的這場對戰,他們不知該持何等立場,只覺得陳長生既然已經創造出了如此多奇蹟,或者,他真可能有希望做到些什麼。

  二樓窗畔的大人物們情緒各異,沉默不語,唯有剛剛來到場間不久的教樞處主教大人梅里砂,神情依舊平靜——老人家也因為陳長生的突然通幽而震撼繼而精神微振,但他沒有動容,因為一切都還沒有結束。

  薛醒川的眉挑的越來越高,似乎發現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徐世績的眉頭皺的越來越緊,似乎看到了特別突然而無趣的事情。

  無論樓上的人們怎麼想,戰鬥終究是在繼續。

  陳長生第三次向苟寒食沖了過去,腳步變幻難測,耶識破破雨簾而入細微,自星域而印實地,悄無聲息間便來到了苟寒食的身前。

  他一劍斬落,短劍上附著的真元極其雄渾,洗塵樓外的蟬聲驟然提高,碧空雨雲之間的那道隱雷轟隆而落,威力無窮。

  通幽之後,他的實力果然提到了極大幅度地提升。

  面對這一劍,苟寒食依然平靜,先前陳長生通幽帶給他的震撼,此時在他樸實尋常的臉龐上再也找不到絲毫的痕跡。

  他握著那柄不知多少兩銀子打鑄成的劍,翻腕輕撩,破空而去,只見劍首瞬間升起一輪太陽,光照樓間四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