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留王感慨說道:「這傢伙神識居然如此強大,事先誰能想到?」

  確實沒有人想到,洗髓都無法成功的陳長生,居然擁有如此強大的神識。

  茅秋雨說道:「大朝試結束後,去問下那孩子定命星的過程。」

  人們紛紛點頭,陳長生既然擁有如此強大的神識,定的命星也自然不凡,當然應該記錄清楚,以為大周朝的榮耀。

  比昭文殿稍晚些,離宮外圍那些看熱鬧的民眾,也很快知道了武試的最新情況,響起一片歡呼。

  隱隱聽著遠處傳來的歡呼聲,莫雨對陳留王說道:「沒有誰敢買陳長生能拿到首榜首名,你說他們為何歡呼?」

  陳留王神情微怔,想明白了其中道理,剛剛生出的喜悅,頓時消失無蹤。

  莫雨微笑不語。

  沒有民眾買陳長生勝,卻因為他通過武試而歡欣鼓舞,自然是因為,所有人都清楚,陳長生在對戰環節里,不可能有任何機會,反正這個國教學院的少年不會讓自己輸錢,民眾自然有足夠寬容的心理替他喝彩。

  ……

  ……

  走出林海,迎面而來的是微涼的清風,讓有些疲憊的陳長生精神為之一振,至於那些錯愕甚至可以說震驚的目光,則被他刻意無視,林海外負責紀錄武試成績的離宮教士和那些考生們,哪裡能想到,他居然能這麼快走出來——陳長生只用了極少的時間,便通過了煮時林,甚至比梁半湖用的時間還要更短,只是現在還無法確認,他與那名用摘星學院學生身份參加大朝試的單衣少年,誰更快些。

  回首望向林海,想著先前用神識行走其間時,隱約仿佛能夠聽到的青葉濤聲,他沉默了會兒。

  青藤宴以及青雲榜,證明他不是一個廢物,但所謂通讀道藏、學識淵博,在這個講究強者為尊的世界裡,終究只是一道美麗而空洞的花邊罷了,這個世界最看重的依然是力量,那些直接的、可以影響生死的力量。

  今天,他第一次向這個世界證明,自己擁有這種力量。

  只不過這還不夠,通過煮時林只是武試的前半段,他想要進入到對戰階段,還要做很多事情。

  走出林海,越過一道草甸,便來到一條美麗的春江之前。

  那條江名為曲江,流經離宮,最終匯入洛水,但在朝陽園這段,因為地勢平緩以及歷史上整次清浚的緣故,曲江的江面要比京都城裡的洛水更加寬闊,兩岸之間最窄的地方,至少有數十丈的距離。

  曲江的江面很平靜,江水深綠,對那些文人墨客來說,這樣的畫面,或者會讓他們生出很多詩情與畫意,但對陳長生和大多數考生來說,攔在面前的這條江,就像是生滿綠鏽的銅鏡,觀感真的不是太好。

  覽物之情,取決於觀景者自己的心情。

  今年大朝試的武試,真的很妙。

  前半段是讓考生穿過林海。

  後半段是讓考生越過青江。

  只要考生通過這條平如明鏡、寬約數十丈的曲江,抵達對岸,便算是通過了武試,擁有了參加大朝試對戰的資格。

  問題在於,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尤其是規則里寫的很清楚,除了鞋底之外,考生身體的任何位置被江水打濕,就算是失敗。

  陳長生走到岸邊,望向對岸那片青林,自然想起了國教學院裡的那面湖。

  辛教士說的彼岸,原來就在這裡啊。

  ……

  ……

  第135章 如履薄冰

  穿林海,過青江,前者檢驗考生們的神識強度與感知能力,後者則是檢驗考生的真元數量以及運用技巧,看似簡單甚至有些兒戲的考核,實際上指向清楚,標準清晰,大朝試果然就是大朝試。

  走出煮時林,便來到離宮的東北區域,所謂彼岸,便是南岸,如何能夠到江南?

  陳長生看著曲江畔那些神情凝重的考生,聽著身後林海里或遠或近的腳步聲,知道肯定有很多考生無法走出這片林海,還會有很多考生無法越過這條曲江,武試這個環節看來會淘汰很多人。

  他沒有理會那些落在自己身上的異樣目光,靜靜站在江畔的一塊岩石上,看著南岸那片草甸,看著更遠處林間亭中若隱若現的身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梁半湖已經過江,莊換羽、關飛白、七間,這些人都已經過江,就在他走出林海的那一刻,剛好看見苟寒食和天海勝雪仿佛不分先後的落在江南的草地上,那名最先結束文試的單衣少年呢?是不是正在那片林中?

  不藉助法器,直接越過如此寬闊的江面,對於那些真元充沛,道法精妙的人來說,並不是太難,但對那些普通的考生們來說,卻是難到了極點,有自信能夠過江的考生們,走出林海便直接掠了過去,此時留在江這邊的考生都在猶豫。

  便在這時,一名青矅十三司的少女考生走出林海,聽考官講完規則後,她想也未想,直接便向曲江里走去,只見一陣初春微寒的風從上游拂來,少女的裙擺輕搖,如葉一般舞著,竟就這樣尋尋常常的走了過去!

  留在岸邊的考生們,看著這幕畫面,發出羨慕的感嘆聲,青矅十三司除了聖法訣之外,最擅長輕身功法,但那些功法就像離山的劍法總訣一般,絕對不會外傳,別的學院考生只能徒然羨慕,至於那些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高深功法的普通考生,更是無奈之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