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他準備安慰一下強顏歡笑的學生時,卻看到焦秘書走了進來,用目光示意他跟著出去。

  「鄒部長要見你。」焦秘書與許樂見過幾面,並不陌生,也知道面前這人經常進出西山鄒家,微笑著說道。

  許樂微微一怔,不明白鄒部長為什麼要在軍演之前的緊張時刻召見自己,難道他就不怕軍方內部的猜測和議論?

  「坐吧。」

  作訓基地的高層套房之中,鄒應星取下鼻樑上的眼鏡,平靜地對許樂揮揮手,示意他坐在床邊的沙發上。這位聯邦忽然崛起的大人物,無論是當年在總裝基地里處理後勤保障,還在國防部謹小慎微地夾著尾巴做副部長,還是如今已經成為聯邦軍方說話極有力量的真正大佬,神態始終是這般平靜安寧,沒有因為自身位階和權力的上升而有絲毫變化。

  許樂坐了下來,看著面前的鄒應星,忽然間想到一年前在銀河公墓,第一次見到對方時的情形。他們本來應該絕不熟悉,卻因為黑鍋這種東西而變得熟稔起來。看著鄒應星鬃角的白髮,許樂心中微感慨然,暗想鄒部長在政府與莫愁後山之間,大概也要承受不小的壓力。

  「少卿師長有才幹,有魄力,有能力,所以驕傲冷酷一些也是自然,身為聯邦軍人,你必須承認他是軍人楷模典範,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你都很難挑出他的錯處。」

  鄒應星溫和地望著他說道:「總統和議會裡的新晉議員派別,都很欣賞他。」

  輕描淡寫地點了一句,這位權高位重的部長大人便不再多說什麼,也沒有責怪許樂今天的表現。許樂最近一年時間時常去西山大院吃飯,與對方在書房中也有過幾次深入淺出的交談,漸漸適應了這種說話的風格,卻極為敏銳地查覺到鄒部長話語中夾著的某些小隱趣:很難挑出杜少卿的錯處,是不是說明軍方上層某些人,一直試圖在挑鐵七師的錯處?

  「MX機甲表面上的數據只做了二十七台,實際上現在總裝基地和果殼工程部加起來,已經生產完工了二百三十台。」鄒部長平緩地轉了話題,說道:「相關的軍方機修師也一直在港都那邊接受培訓,主持培訓的是你認識的商秋還有當年你們一起工作的那些夥伴。」

  許樂點了點頭,聯邦讓商秋她們去培訓機修工程師,自己卻被送來培訓機師,兩方面同時並行,MX真正大面積裝備的時間應該能被提前一些,只是他一直不是很明白,受訓軍官們是按照指揮官培養的,為什麼需要自己嚴苛地培訓他們的機甲能力,軍方為什麼不讓自己去培訓各部隊裡原有的機師?

  「配裝新式機甲,是一個綜合工程,不能著急。」

  鄒應星的眉宇間略顯疲憊,說道:「但誰也不知道,帝國方面究竟對那兩處走廊通道的數據掌握了多少,西林那邊真正的第一槍什麼時候打響,所以軍方必須抓緊時間……」

  「部里看過你在基地里編寫的那些教材,很是欣賞,尤其是關於你所說機師應該本身也是優秀機修師的說法,聯邦不可能馬上培訓出數萬名現成的機修師,開機甲的人如果對機甲的了解更深入一些,這個問題能夠得到緩解。」

  「你的教材再經過一些修改之後,便會被送往四大軍事院校。」鄒應星的心情似乎好了些,望著他微笑說道:「知道你會設計機甲,但沒有想到你操控機甲的理論水平也很不錯。」

  許樂有些汗顏,他從來沒有正式學習過機甲的操控,只是在梨花大學裡生記硬背了許多,再加上H1里那套先進的測試系統,才能靠著自己的深厚機修功底與對MX的了解,編出了這麼一套東西,沒有想到,這套純屬被逼出來的教材,竟然會真的被軍方採用。

  「以前官方數據里,M系列機甲只有四百台,真實是多少?」許樂聯想到鄒部長先前所說,忽然心頭微動,他與面前這位大人物關係密切,不禁想知道以前在東林看兵器期刊時的某個大疑問。

  「三千四百台……現在還在以每天二十台的速度遞增。」鄒部長雙手扶在沙發上,微笑回答道:「MX是全新系統,總裝基地和果殼那邊都沒有足夠的生產線,而且成本太高。舊有的M系列機甲,依然要在今後的戰爭中發揮大作用。」

  聽到這個數字,許樂心中劇震,原來聯邦一直將自己的真實實力隱藏的嚴嚴實實的。而看著鄒部長臉上那一絲感慨與滿足的神色,他才想到,面前這位將軍一直負責聯邦的後勤系統,數量驚人的機甲和強大的物資配送能力,應該凝結了對方一生的心血和最大的驕傲。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個道理誰都明白,而聯邦任命了一位後勤出身的將軍為國防部長,不論這裡面涉及多少莫愁後山的力薦和帕布爾總統的平衡,至少證明了聯邦某些大的觀念在做改變。

  連夜將自己召來見面,當然不可能僅僅是聊一些聯邦秘密數字或者是家常,許樂心想今夜的談話必將與MX機甲有關。

  「這些受訓軍官與此次畢業日軍演,實際上是大半年前正式確定MX機甲標準之後,參謀長聯席會議便擬定好的方略。」鄒部長平靜地望著他,問道:「你知道這次軍演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嗎?」

  許樂搖了搖頭。

  「戰爭是人的戰爭,也是裝備的戰爭。革命性的武器,會讓戰爭思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可惜MX出現的太晚,戰爭又近在眼前,沒有太多時間,讓聯邦軍方的將領們逐步發現MX的重要性,從而逐漸轉變固有的戰術指導思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