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研究的深入,聯邦機構對於證物進行再次的鑑定,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沒有誰願意做這種沒有加班費的額外工作。

  三天後,眼睛裡充滿了樂趣的陳一江完成了一篇論文,並且將這篇論文登發在了研究所的網站上。論文的題目叫《證物編號:AW3278的結構特徵》,很自然,這樣枯燥的論文在瞬間便沉了底,沒有引起任何注意。

  聯邦行政首都一個特別安靜的區域,有一個擁有聯邦最高安全等級的部門。在這個部門的露台上,遠遠地可以看到首都中心管理委員會的大樓和總統的行政官邸,然而那些穿著黑色西服,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員們,從來沒有誰會往那邊投去羨慕的眼光。

  因為他們是憲章局的工作人員,擔負著聯邦社會最光榮的使命。

  在這棟建築的核心區域,空曠的房間內,半空中一面兩維信息顯示光幕正在不停地閃動,人類文明最尖端的計算搜索能力,讓光幕上面的畫面以一種恐怖的速度閃過,沒有人能夠肉眼看清楚上面的內容,除了執行計算搜索的中央控制電腦自己。

  聯邦社會裡無數的數據流在這裡被揀選分析,無論是各政黨之間的鬥爭,還是反政府軍的進攻勢態,各式各樣的信息峰擁而至。當然,如今最關鍵的情報在於西林區方面,誰也不知道帝國人會不會再次發動戰爭。

  忽然間,光幕上的畫面變得緩慢了下來,停在了一幅圖畫上,畫面上是一張截屏圖,是一篇某位研究人員所寫的小論文。然後光幕上出現了那件編號為AW3278的證物存放地點。

  警報開始在聯邦社會最森嚴的憲章局裡響起。

  第一卷 東林皆石 第十六章 大人物的意志

  嘀嘀,嘀嘀!……溫柔卻催促之意十足的警鈴響徹了整個憲章局,那些穿著黑色西裝的工作人員詫異地抬起頭來,注視著大樓里各個方向的晶屏。除了上次帝國突然襲擊之外,憲章局很久沒有發出過一級命令了,究竟出了什麼事?

  警報聲中,中央電腦光幕的畫面再次開始閃動,這篇論文的列印件以及它對論文的分析,已經直接出現在了憲章局局長的辦公桌上。已經震驚了整個憲章局的警鈴,並沒讓這位老人的面容有絲毫的變化,他冷漠地看了一眼文件上面的內容,唇角微微翹了一下。

  「消失了十二年,終於還是露出了尾巴。」憲章局局長沒有被文件上面的那個名字所震驚,在他這漫長的一生里,不知遇見過多少的大事。局長將文件遞給身旁的文官,站起身來吩咐道:「通知總統辦公室和國防部。」

  文官是一位中年人,他從衣架上取下風衣,披在頂頭上司的身上,心頭微感震驚。響徹憲章局的警鈴足以證明當前的事態被中央電腦判斷為第一序列之事件,然而局長似乎並不怎麼在意,可是如果真不在意……為什麼又要通知總統辦公室和國防部?

  憲章局局長拄著拐杖,沿著幽靜的通道向著憲章局外面走去。中年文官沉默地跟在他的身後,眼光快速地在那份文件上掃了一眼,然後看見了那個名字。

  余逢?余逢!

  中年文官的眼瞳迅即縮小,想到了十幾年前那場戰爭,以及那場戰爭中最令人震驚的一個事件。原來中央電腦找到了余逢的下落,難怪局長要馬上通知總統辦公室和國防部。

  當年前任總統對著聯邦電視台的攝像機發誓,一定要將這個勾結帝國,葬送了聯邦一萬餘名精銳軍人的叛國賊捉拿歸案,而國防部更是因為軍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罪無可赦的叛逃士兵而承受了無比巨大的壓力。如果讓他們知道機修師余逢還活著,還好端端地活在東林區的某個街區里,只怕整個軍方都會憤怒起來。

  通過便攜通訊設備,在第一時間內通知了總統辦公室和國防部,中年文官向前走了幾步,來到了局長的身後,低聲說道:「會議定在下午兩點鐘。」

  「我下午和人約好了打高爾夫。」局長揮了揮手,拄著拐杖繼續前行,腳步都沒有停頓一下,「憲章局把那個機修師找出來了,至於是國防部派軍隊去,還是總統派特勤局的特工去抓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下午的會議你代我出席。」

  中年文官愣了愣,他如今的職位只是局長助理,如果按照憲章局一級命令層級的秘密會議,自己是沒有資格代表憲章局發話的。但他習慣性地沒有表示反對,更不會無畏地批評局長在這種情況下還只想著去打高爾夫,平靜地回答道:「是,明白了。」

  恭敬地目送著局長蒼老卻依然挺拔的身影消失在了轉角處,中年文官才站直了身體。對於局長大人此時所表現出來的從容甚至是漠不關心,對下午聯席會議的無視,並不會讓他覺得奇怪。因為他清楚,身為憲章局局長,有足夠的資格去俯看總統辦公室的幕僚以及國防部里的官員,更何況老局長身後的家族就算在七大家裡,也屬於歷史最悠久,最得民眾尊重的那一家。

  憲章局老局長在建築後方坐上了電瓶車,他把拐杖扔給了秘書,回頭看了一眼自己已經呆了很多年的建築,心裡忽然湧起一絲疑慮和不安。那個叫余逢的機修師,確實是聯邦這三百年來最出名的叛國賊,可是這種事情,直接發個文書給早已蓄積了十幾年憤怒的國防部就好,為什麼中央電腦要發出一級指令?

  局長那一雙深沉平靜的眼眸里掠過一絲探詢之意,在這些聯邦上層的大人物眼中,機修師余逢無論曾經做出怎樣傷天害理,驚天動地的事情,依然只是小人物。他不願意再把心思花在這件事情上,不再思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