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慢著慢著,好象俺家師傅和玉帝一直不大對路。」

  「從哪兒知道的?」

  「嗯……」易天行一窒,這些都是西遊記上面寫著的,但如今自然知道,這西遊記只怕做不得准了。

  真武大帝微笑道:「玉帝發現須彌山對你的重視,便開始暗中安排,卻不好親自出面,也不好安排天庭大仙,卻被他想出了一個拐彎抹角的法子,安排了一個法力驚人的大妖怪打親情牌,思慮如此縝密,自然是聰明之人。」

  他接著嘆口氣道:「只是未曾料到,須彌山一見天庭對你動手,卻是施了雷霆手段,以蠻力破計謀,毫不講理地讓觀音大士親自出手,將你縛了回去,這下可是大出玉帝意料,觀音大士是何許人物?居然讓她親自動手,玉帝自然也不好撕破臉皮再去硬搶。」

  易天行微微閉目,有些頭痛聽著這些陳年舊事,說道:「玉帝若真是聰明人,又怎會轉而與淨土連手?」他搖頭道:「這事兒做的真不聰明。」

  真武大帝淡淡道:「玉帝固然聰明,但在天庭與須彌山連綿數百年的爭鬥中,天庭卻一直處於下風,你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易天行馬上變成了桃花島上為周伯通接下句的郭靖傻小子。

  「因為他的對手更強。」真武大帝微笑道:「須彌山上有佛祖,佛祖安排身前身後事,前看五千年,後度無數劫,事事占先,玉帝……不是他的對手。」

  佛祖?

  佛祖!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那個佛。

  一股強大的壓力隨著這兩個字,壓上了易天行的胸口,使他艱於呼吸——「好在佛祖嗝了。」易天行如是想著,在心底深處,總覺得自己這一生都是被那個大嬸安排著,異常悲哀和無力。

  老猴也總被那大嬸欺負。

  嗯,看來這個大嬸真是天上地下,最牛B的大嬸。

  「我不清楚玉帝為什麼在須彌山破落之後,會與西天淨土連手。」真武大帝英俊的面容里忽然閃過一絲黯然,「我曾經在凌霄寶殿裡與玉帝長談一夜,卻是不得結果。」

  「玉帝的聰明,乃是大智慧,不是小聰明。」真武大帝皺眉道:「所以我一直很擔心……天庭越來越寂清,而他這一生最大的對手,佛祖也已經寂滅了。」

  他微笑望著易天行:「雖然這消息很震驚,但你我都知道,所以不用裝成這副神情。」

  易天行有些訥訥地將唇角平復,撤下驚恐無比的神情,嘻嘻笑道:「原來您知道我知道啊。」

  真武大帝微微一笑,續道:「當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忽然發現與自己爭鬥了上千年的對手,忽然之間寂滅無蹤之後,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易天行再次聳聳肩:「如果我是玉帝,會大開蟠桃會,慶祝個三天三夜,然後派二郎神當元帥,再請出在清妙微境裡閉關的三個老爺子押陣,以為佛祖報仇為名,浩浩蕩蕩殺向淨土,殺他個乾乾淨淨,落個一片清明,哎呀呀呀,道門一統天界,唯我獨尊。」

  真武大帝呵呵一笑:「佛道之爭,在千年之前已經漸漸平息,其間觀音大士出了大力,兩派交融,再也不像當初那般水火不相融。你看托塔天王的三個兒子,大兒子在佛祖身旁侍奉,二兒子在大士身旁侍奉,由此可見一斑,雙方各自人員交融,哪裡還打得起架來。」

  易天行痛苦地抱著腦袋:「那玉帝也不能幫著淨土去打須彌山的可憐和尚啊,佛祖得罪了他,葉相又沒得罪他。」

  八卦偶爾聽聽可以幫助消化,但天天聽驚天八卦,就很容易消化不良。

  ……

  「這就是我所擔心的。」真武大帝幽幽道:「有大智慧之人,往往眼光放在千年之後,萬年之後,對於眼前之事,卻少了幾分關心。」

  「佛祖寂滅了,或者說失蹤了。」他繼續說道:「玉帝驟然間失去了搏弈的對手,他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真武大帝盯著易天行的雙眼:「我始終懷疑,玉帝肯定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佛祖都能寂滅,那他一定也有終結的那一日。不論是人是仙,如果活的久了,到末了都只會考慮一個問題……他的去路在哪裡?」

  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易天行險些卟哧笑出聲來,旋即臉色卻沉了下來,發現這位真武大帝說的有道理——不論是誰,活成老妖精之後,不用擔心生死,不用擔心榮華富貴,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變成狗屁哲學家。

  泰始皇喜歡吃藥,那是因為他怕死。

  漢武帝喜歡爬山,也是因為他怕死。

  康熙小兒都想再活五百年。

  玉帝沒有這個問題,誰叫他長生不死。

  如果長生不死,那將來做些什麼?老當皇帝會不會膩?

  ……

  真武大帝湊近了易天行,英俊的面容顯得有些陰惻:「玉帝為什麼修佛?因為他做皇帝做膩了,他想找到一個新的世界,他想有自己的一方淨土,他想找一條不在計劃中的去路。」

  易天行深深地皺起了眉頭:「淨土?他願意去淨土玩,阿彌陀佛一定很歡迎。」

  真武大帝搖搖頭:「你不明白,這是在參。他想參透的重點在於,去路究竟在何方,淨土?這只是他嘗試的一條道路而已,他心中的淨土,卻不是阿彌陀佛的西天淨土。」

  易天行閉目良久,緩緩說道:「我學過佛法,也學過道術,在我看來,不論是哪種功法,其實都只是工具而已。只要修練到了頂端,應該沒有太大區別。我不明白玉帝為什麼舍了道門而不參,卻去參什麼淨土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