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張小北感覺到自從有了孩子後, 他們夫妻倆和爹娘的觀念碰撞越來越嚴重。尋音跟胡氏之間的婆媳關係也有些微妙的變化,好在張小北從時時從中調停,大家才表面上相安無事。張小北心想,怪不得婆媳關係是自古以來的一大難題, 別說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婆婆和兒媳婦,就算是他親爹親娘也會時有摩擦。其實這種事情也有解決辦法,就是距離產生美。兩代人不住在一起就好了。然而,這個時代講究以孝治天下,像他這樣的獨子是沒有分家這一說的。
他安慰自己,還好親自的娘還算通情達理,他多費點心居中調停便是。
尋音的身材也在逐漸恢復,不過,由於生產的緣故,她的身體發福不少,顯得愈發白胖,但張小北卻覺得自家媳婦看上去更有韻味了。他這麼照實說了,尋音又羞澀又幸福。
八月份的時候,張小北家的新房子終於完全竣工了。這棟房子從年後就開始蓋,一直到現在。張小北對新家十分滿意,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蓋的。
暫時蓋的兩進四合院,他們夫妻倆打算住裡面一進,外面留給家裡的傭人住。
院子裡有天井,有桃樹梨樹棗樹石榴樹,有竹子,還有各種花卉,這些都是今年春天種好的。
張小北還從果園裡移植了三棵桂花樹,結果只活了兩棵小的。
院子裡的還做了個鞦韆,現在成了小盼盼和胖虎最愛玩的地方。
外面一進院子裡還建了馬廄和牲口棚,家裡的兩匹馬也有了落腳處。
張小北和尋音兩人現在已經熟練騎馬了,是岳父留下的兩名侍衛教的。
這兩名侍衛其實是陳家的家丁,一個叫陳忠一個叫陳順。兩個不但會武藝還能幹農活,平時幫張家看家護院,農忙時就幫著幹活。有了他們,張家自然輕省不少。
趙清海跟兩人很熟絡,閒時就來找兩人切磋武藝。大姐家的那小子和趙清海的兒子也喜歡這兩位叔叔。兩人見了他們比見著張小北親熱多了。他們不喜歡親近張小北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張小北會教他們讀書認字,這個年紀的孩子哪裡坐得住?一聽到要認字,恨不得趕緊逃。這兩禿小子甚至還會偷偷說張小北的壞話,當然以他們的水平,也說不了太複雜的。大的會說:“叔叔,壞。”另一個話都說不利落,只會重重點頭:“昂嗯。”
就這樣還把張小北氣得夠嗆,他回家抱著自己女兒撫慰受傷的心靈:“小囡囡,還是你最好,不像那兩個沒良心的禿小子。”
囡囡嘴裡吐了個泡泡,沖父親甜甜一笑,看到女兒的笑容,張小北覺得心都快酥了。
中秋過後,張小北就籌劃著名想搬到新房。胡氏和張耀祖他們卻是百般不樂意。張小北見狀,只得暫緩搬家。
這日陽光正好,微風和暢。張小北夫妻和趙清河夫妻倆各自抱著娃兒曬太陽。
四人閒敘聊天,不知怎地就說到囡囡外公外婆的事。
張小北順口說道:“等囡囡再大些,我們就帶她去外婆家。”
趙清河和張小枝還沒來得及接話,經過的胡氏聽到了,一臉堅決地說道:“你這孩子,真是想不出是一出,孩子才多大點,你就要帶著她出門,萬一染上風寒了得了病了可怎麼辦?你們要真想去也行,就把孩子留家裡,我來照顧。”
張小北連忙說道:“娘,我們這不是隨口說說嘛,也沒說現在就去。”
胡氏無奈地搖搖頭,還想說再說什麼,最終還是咽下了。
但是她胸中到底憋著氣,回到家裡就跟張耀祖傾訴道:“我怎麼覺得自從囡囡出生後,咱這兒子兒媳婦都不像以前那麼貼心了。總是事事跟著擰著來。”
張耀祖對兒子兒媳婦積攢的怨更多,這下見一心向著他們的老伴也這麼說,他更得說了:“我早跟你說過了,咱這兒子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你以前還不信,現在信了嗎?你再瞧瞧他吧,這一年多了可曾見過他用功讀書了,每次一回來就一頭鑽進屋裡,整天想著媳婦閨女熱炕頭,以前的那點雄心恐怕早就消磨沒了。你說就一個小丫頭片子,至於這樣金貴嗎?”
胡氏仔細一想兒子確實有些愛女過度了。
兩口長吁短嘆,各懷心事。
話說,張小北夫妻倆正在商量著何時去岳父家的事,不料,卻接到了一封信。兩人讀罷不由得是大吃一驚。這封信是岳母親自寫來的。信寫得不像以前那麼長,只有半張紙。信雖短,但意思卻很明確。她老人家要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看望女兒。
要是岳父或是兩個大舅子要來,張小北不會這麼驚訝,但是岳母說要來,卻把他嚇著了。岳母不是身體不好嗎?聽說還曾經因為思女成疾,腦子都不大清醒。路上這麼辛苦,她能行嗎?可千萬別出什麼岔子。
張小北擔憂,尋音更擔心。雖然她特別渴望見到母親,可是她不想她這麼冒險呀,雖然一路上肯定有家丁侍女跟著,可是家裡還是焦慮不安。
張小北自己憂心不說,還得分神安慰尋音:“媳婦,我覺得應該沒事兒,這次家裡肯定跟著侍衛侍女,他們定會把岳母照顧得好好的。還有,既然岳母能來,說明她的身體已經大好了,這不是一件好事嗎?”安慰著安慰著,連張小北自己都信了。尋音聽罷,心頭的焦灼果然少了許多。
他安慰自己,還好親自的娘還算通情達理,他多費點心居中調停便是。
尋音的身材也在逐漸恢復,不過,由於生產的緣故,她的身體發福不少,顯得愈發白胖,但張小北卻覺得自家媳婦看上去更有韻味了。他這麼照實說了,尋音又羞澀又幸福。
八月份的時候,張小北家的新房子終於完全竣工了。這棟房子從年後就開始蓋,一直到現在。張小北對新家十分滿意,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蓋的。
暫時蓋的兩進四合院,他們夫妻倆打算住裡面一進,外面留給家裡的傭人住。
院子裡有天井,有桃樹梨樹棗樹石榴樹,有竹子,還有各種花卉,這些都是今年春天種好的。
張小北還從果園裡移植了三棵桂花樹,結果只活了兩棵小的。
院子裡的還做了個鞦韆,現在成了小盼盼和胖虎最愛玩的地方。
外面一進院子裡還建了馬廄和牲口棚,家裡的兩匹馬也有了落腳處。
張小北和尋音兩人現在已經熟練騎馬了,是岳父留下的兩名侍衛教的。
這兩名侍衛其實是陳家的家丁,一個叫陳忠一個叫陳順。兩個不但會武藝還能幹農活,平時幫張家看家護院,農忙時就幫著幹活。有了他們,張家自然輕省不少。
趙清海跟兩人很熟絡,閒時就來找兩人切磋武藝。大姐家的那小子和趙清海的兒子也喜歡這兩位叔叔。兩人見了他們比見著張小北親熱多了。他們不喜歡親近張小北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張小北會教他們讀書認字,這個年紀的孩子哪裡坐得住?一聽到要認字,恨不得趕緊逃。這兩禿小子甚至還會偷偷說張小北的壞話,當然以他們的水平,也說不了太複雜的。大的會說:“叔叔,壞。”另一個話都說不利落,只會重重點頭:“昂嗯。”
就這樣還把張小北氣得夠嗆,他回家抱著自己女兒撫慰受傷的心靈:“小囡囡,還是你最好,不像那兩個沒良心的禿小子。”
囡囡嘴裡吐了個泡泡,沖父親甜甜一笑,看到女兒的笑容,張小北覺得心都快酥了。
中秋過後,張小北就籌劃著名想搬到新房。胡氏和張耀祖他們卻是百般不樂意。張小北見狀,只得暫緩搬家。
這日陽光正好,微風和暢。張小北夫妻和趙清河夫妻倆各自抱著娃兒曬太陽。
四人閒敘聊天,不知怎地就說到囡囡外公外婆的事。
張小北順口說道:“等囡囡再大些,我們就帶她去外婆家。”
趙清河和張小枝還沒來得及接話,經過的胡氏聽到了,一臉堅決地說道:“你這孩子,真是想不出是一出,孩子才多大點,你就要帶著她出門,萬一染上風寒了得了病了可怎麼辦?你們要真想去也行,就把孩子留家裡,我來照顧。”
張小北連忙說道:“娘,我們這不是隨口說說嘛,也沒說現在就去。”
胡氏無奈地搖搖頭,還想說再說什麼,最終還是咽下了。
但是她胸中到底憋著氣,回到家裡就跟張耀祖傾訴道:“我怎麼覺得自從囡囡出生後,咱這兒子兒媳婦都不像以前那麼貼心了。總是事事跟著擰著來。”
張耀祖對兒子兒媳婦積攢的怨更多,這下見一心向著他們的老伴也這麼說,他更得說了:“我早跟你說過了,咱這兒子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你以前還不信,現在信了嗎?你再瞧瞧他吧,這一年多了可曾見過他用功讀書了,每次一回來就一頭鑽進屋裡,整天想著媳婦閨女熱炕頭,以前的那點雄心恐怕早就消磨沒了。你說就一個小丫頭片子,至於這樣金貴嗎?”
胡氏仔細一想兒子確實有些愛女過度了。
兩口長吁短嘆,各懷心事。
話說,張小北夫妻倆正在商量著何時去岳父家的事,不料,卻接到了一封信。兩人讀罷不由得是大吃一驚。這封信是岳母親自寫來的。信寫得不像以前那麼長,只有半張紙。信雖短,但意思卻很明確。她老人家要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看望女兒。
要是岳父或是兩個大舅子要來,張小北不會這麼驚訝,但是岳母說要來,卻把他嚇著了。岳母不是身體不好嗎?聽說還曾經因為思女成疾,腦子都不大清醒。路上這麼辛苦,她能行嗎?可千萬別出什麼岔子。
張小北擔憂,尋音更擔心。雖然她特別渴望見到母親,可是她不想她這麼冒險呀,雖然一路上肯定有家丁侍女跟著,可是家裡還是焦慮不安。
張小北自己憂心不說,還得分神安慰尋音:“媳婦,我覺得應該沒事兒,這次家裡肯定跟著侍衛侍女,他們定會把岳母照顧得好好的。還有,既然岳母能來,說明她的身體已經大好了,這不是一件好事嗎?”安慰著安慰著,連張小北自己都信了。尋音聽罷,心頭的焦灼果然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