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崔夫人見之不忍,急忙搶話道:“不是的!都是臣婦的錯!皇上!是臣婦見到愛女受辱失了分寸,不分青紅皂白污衊他人!還請皇上要怪罪就怪到臣婦頭上!臣婦的夫君他——什麼都不知道啊!皇上!”
“皇上,您要罰就罰罪臣吧!賤內不過是一介婦人,她什麼都不知道!”崔明見豈是坐視不理之人,更何況還是自己的髮妻,爭搶著要皇上定自己的罪。
“不!皇上!是我!”
“皇上!請降罪臣!”
崔氏夫婦互相爭搶只為這殺頭大罪能落到自己頭上,如此鶼鰈深情著實令玉貴妃動容,滿腔怒火早已熄滅,忍不住替他們說情,“皇上……事情雖然因他們而起,但事出突然,我看崔夫人她也是護女心切,崔大人是不知者無罪,還請皇上從輕發落。”
盛帝聽完沉默片刻後轉頭看向裴遠,詢問他的意見:“子先,依你看該如何處理?”
裴遠沉吟片刻,且看崔氏夫婦一副磕頭痛哭模樣,滿腹冤屈頓時散個乾淨,不禁拱手道:“皇上!臣與貴妃娘娘想法一致,崔姑娘身世坎坷,今日之事不能盡數怪罪於她,並且臣認為皇上不但不罰,反應嘉賞之。”
“哦?”盛帝挑眉望之,似乎略聞其詳。
就見裴遠手指伸向崔氏夫婦,“臣以為——崔燕宜性格堅貞,被賊人所擄還能拼著一死以保貞潔,堪當烈女典範。崔大人同夫人感情深厚,明知是死罪卻還互相爭搶認罪,此種善行皇上更應嘉賞才是!”
“子先此話言之有理。”盛帝輕輕點頭,心中細想此事的確不能全怪崔家,人家也是有苦難言,再說既然裴遠已經洗脫嫌隙,治不治崔家的罪都已經不重要了。
文相一向善於揣摩天子心思,聽話中之意打算放過崔家,乾脆騎驢下坡,順應君心道:“依老臣愚見,裴將軍所言甚是有理!這崔小姐著實有些可憐,若因此將崔氏夫婦定了罪日後還有誰能照料崔小姐?再者臣想起,昔日曾聽聞吏部誇讚過崔侍郎,說這崔明見治下十餘年間並無半點紕漏,成績斐然故才破格將其調回帝都,如此大能之才若是定罪下獄豈不等同於喪失國之棟樑?皇上三思!”
連文相都開口幫襯,盛帝乾脆就順水推舟,頷首道:“嗯!既然眾位都讓朕寬宏大量,放過崔氏一家,那今日朕就既往不咎,不再降罪了!”
“多謝皇上!多謝皇上大恩!”崔氏夫婦一聽免其罪過喜不自勝,立刻向盛帝磕頭謝恩。
“先別急著謝!安陸!”盛帝沖安陸喚了一聲,“傳朕旨意,命宮中太醫每月定期前往崔府診脈,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治好崔小姐的病,另外封崔夫人為四品恭人,賞賜崔家紋銀二百兩,錦鍛二十匹,玉如意各一對。”
“多謝皇上賞賜!叩謝皇上!”沒想到崔氏夫婦二人不僅免了牢獄之災還獲得皇上封賞,這也算因禍得福,否極泰來吧。
“嗯,你二人既然謝完恩就快起來吧。裴遠你也起來吧。”
“謝皇上!”崔氏夫婦和裴遠同時拱手謝恩,從地上起身。
眾人見到皆大歡喜的場面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不停向崔氏夫婦和玉貴妃道喜,當中如陳瓔珞、孫宜君一般的少女滿腔心思更是盡數放在裴遠身上,目光痴迷,一個個作發呆狀。
文相卻不這麼認為,神色飛變幻,拱手又道:“能見如此場景!臣著實替皇上高興!只是臣覺得還有一事不妥!”
聞言盛帝靜靜凝視文相,淡靜通透的眼神仿佛那無波無瀾的冰封湖水,誰也無法知道下面滑過怎樣的暗流,帶著無盡的幽深。
“啟稟皇上……”不知怎麼的,一接觸到盛帝的目光,心裡有種被從裡到外看通透的錯覺,說出的話都有些心虛,“老臣以為此件事看似圓滿,但究其原因,有些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
“文相此話怎講?”
文相咽了口口水,硬著頭皮道:“回皇上,依臣看來,此事看似因崔小姐而起,實則完全是皇上您的責任吶!”
“文相!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文相是想借題發揮嗎?玉貴妃眉心顰蹙,略帶警告的看了他一眼。
想文相縱橫官場十幾年,大風大浪見過無數次又豈會害怕區區一個貴妃,笑眯眯回敬:“貴妃娘娘先別急,且聽老臣說完。啟稟皇上!臣之所以認為錯在您——完全是因為臣如果記得沒錯,皇上您在封裴將軍為禁軍統領時還下了一道聖旨,准許裴將軍可自由出入靜澹宮,對嗎?”
“朕顧念玉貴妃與裴將軍的姐弟之情,恩准二人可在宮中見面有何不對?”
“當然沒什麼不對。裴將軍自小便是您的侍讀,感情深厚多加照料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皇上應該知道,後宮不比其他地方,入夜之後凡後-庭通往前朝大門都必須落鎖,嚴防除太監之外任何男子靠近。可臣卻聽說,玉貴妃曾有過不少次入夜之後還宣召裴將軍進宮,敢問玉貴妃此事是否屬實?”
“是這樣沒錯!但那也是因為公主她吵鬧著不肯聽話,只有裴將軍才能安撫。”玉貴妃立即出聲反駁,眼神閃爍。
“但是宮中規矩不可改,貴妃娘娘既身為後宮之首莫非這點規矩都不知道嗎?”文相嘴角上揚,有種見魚兒上鉤的得意,“就算事出有因,娘娘說一切都是為了罄福公主,可公主年紀尚小不懂事,娘娘您難道就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嗎?身為皇妃理應知曉維護皇家名聲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可您還在入夜時分讓男子隨意進出後宮,這若是被有心人傳揚出去,豈非令皇室蒙羞?”
“你!”擱在案上的手忽然覆上一股溫熱,玉貴妃下意識望過去,迎面跌進一雙溫柔深沉的眸子裡。
是盛帝在用無聲的動作安撫她的情緒,哪怕隨便一個細微的動作,彼此都心領神會。
“文相教訓的是,本宮一定注意!”
本以為馬上就要逼玉貴妃失態,卻沒料到盛帝會半路攔下,只是一個細小的動作就能令她消除怒火,如此看來兩人感情遠比自己想像得深厚,這樣看,折掉一個文妃不算冤枉。
文相收回心思,眼睛眯了又眯,拱手道:“是娘娘您羞煞老臣,老臣愧不敢當!”
終於輪到盛帝開口,涼涼問了一句,“文相,方才聽你說了半天,朕怎麼還沒聽懂你究竟想表達什麼?”
文相眼底飛快掠過一絲銀芒,卻瞬間恢復成原來表情:“回稟皇上!老臣認為就是因為娘娘的不當行為造成裴將軍對自己身為禁軍統領卻沒能盡職盡責,麻痹意識直至演化成今日這齣鬧劇。皇上!若不是裴將軍玩忽職守,借皇上的恩寵做擋箭牌,今日裴將軍就應該守在他應該在的地方,而不是出現在太液池邊。說到這老臣斗膽向裴將軍質問一句?你當時為何出現在此?”
“我!”裴遠沒有繼續說下去,別過臉,目光在玉貴妃身上停留片刻,閉目搖頭,“我本該在前殿巡視。”
“皇上,您要罰就罰罪臣吧!賤內不過是一介婦人,她什麼都不知道!”崔明見豈是坐視不理之人,更何況還是自己的髮妻,爭搶著要皇上定自己的罪。
“不!皇上!是我!”
“皇上!請降罪臣!”
崔氏夫婦互相爭搶只為這殺頭大罪能落到自己頭上,如此鶼鰈深情著實令玉貴妃動容,滿腔怒火早已熄滅,忍不住替他們說情,“皇上……事情雖然因他們而起,但事出突然,我看崔夫人她也是護女心切,崔大人是不知者無罪,還請皇上從輕發落。”
盛帝聽完沉默片刻後轉頭看向裴遠,詢問他的意見:“子先,依你看該如何處理?”
裴遠沉吟片刻,且看崔氏夫婦一副磕頭痛哭模樣,滿腹冤屈頓時散個乾淨,不禁拱手道:“皇上!臣與貴妃娘娘想法一致,崔姑娘身世坎坷,今日之事不能盡數怪罪於她,並且臣認為皇上不但不罰,反應嘉賞之。”
“哦?”盛帝挑眉望之,似乎略聞其詳。
就見裴遠手指伸向崔氏夫婦,“臣以為——崔燕宜性格堅貞,被賊人所擄還能拼著一死以保貞潔,堪當烈女典範。崔大人同夫人感情深厚,明知是死罪卻還互相爭搶認罪,此種善行皇上更應嘉賞才是!”
“子先此話言之有理。”盛帝輕輕點頭,心中細想此事的確不能全怪崔家,人家也是有苦難言,再說既然裴遠已經洗脫嫌隙,治不治崔家的罪都已經不重要了。
文相一向善於揣摩天子心思,聽話中之意打算放過崔家,乾脆騎驢下坡,順應君心道:“依老臣愚見,裴將軍所言甚是有理!這崔小姐著實有些可憐,若因此將崔氏夫婦定了罪日後還有誰能照料崔小姐?再者臣想起,昔日曾聽聞吏部誇讚過崔侍郎,說這崔明見治下十餘年間並無半點紕漏,成績斐然故才破格將其調回帝都,如此大能之才若是定罪下獄豈不等同於喪失國之棟樑?皇上三思!”
連文相都開口幫襯,盛帝乾脆就順水推舟,頷首道:“嗯!既然眾位都讓朕寬宏大量,放過崔氏一家,那今日朕就既往不咎,不再降罪了!”
“多謝皇上!多謝皇上大恩!”崔氏夫婦一聽免其罪過喜不自勝,立刻向盛帝磕頭謝恩。
“先別急著謝!安陸!”盛帝沖安陸喚了一聲,“傳朕旨意,命宮中太醫每月定期前往崔府診脈,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治好崔小姐的病,另外封崔夫人為四品恭人,賞賜崔家紋銀二百兩,錦鍛二十匹,玉如意各一對。”
“多謝皇上賞賜!叩謝皇上!”沒想到崔氏夫婦二人不僅免了牢獄之災還獲得皇上封賞,這也算因禍得福,否極泰來吧。
“嗯,你二人既然謝完恩就快起來吧。裴遠你也起來吧。”
“謝皇上!”崔氏夫婦和裴遠同時拱手謝恩,從地上起身。
眾人見到皆大歡喜的場面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不停向崔氏夫婦和玉貴妃道喜,當中如陳瓔珞、孫宜君一般的少女滿腔心思更是盡數放在裴遠身上,目光痴迷,一個個作發呆狀。
文相卻不這麼認為,神色飛變幻,拱手又道:“能見如此場景!臣著實替皇上高興!只是臣覺得還有一事不妥!”
聞言盛帝靜靜凝視文相,淡靜通透的眼神仿佛那無波無瀾的冰封湖水,誰也無法知道下面滑過怎樣的暗流,帶著無盡的幽深。
“啟稟皇上……”不知怎麼的,一接觸到盛帝的目光,心裡有種被從裡到外看通透的錯覺,說出的話都有些心虛,“老臣以為此件事看似圓滿,但究其原因,有些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
“文相此話怎講?”
文相咽了口口水,硬著頭皮道:“回皇上,依臣看來,此事看似因崔小姐而起,實則完全是皇上您的責任吶!”
“文相!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文相是想借題發揮嗎?玉貴妃眉心顰蹙,略帶警告的看了他一眼。
想文相縱橫官場十幾年,大風大浪見過無數次又豈會害怕區區一個貴妃,笑眯眯回敬:“貴妃娘娘先別急,且聽老臣說完。啟稟皇上!臣之所以認為錯在您——完全是因為臣如果記得沒錯,皇上您在封裴將軍為禁軍統領時還下了一道聖旨,准許裴將軍可自由出入靜澹宮,對嗎?”
“朕顧念玉貴妃與裴將軍的姐弟之情,恩准二人可在宮中見面有何不對?”
“當然沒什麼不對。裴將軍自小便是您的侍讀,感情深厚多加照料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皇上應該知道,後宮不比其他地方,入夜之後凡後-庭通往前朝大門都必須落鎖,嚴防除太監之外任何男子靠近。可臣卻聽說,玉貴妃曾有過不少次入夜之後還宣召裴將軍進宮,敢問玉貴妃此事是否屬實?”
“是這樣沒錯!但那也是因為公主她吵鬧著不肯聽話,只有裴將軍才能安撫。”玉貴妃立即出聲反駁,眼神閃爍。
“但是宮中規矩不可改,貴妃娘娘既身為後宮之首莫非這點規矩都不知道嗎?”文相嘴角上揚,有種見魚兒上鉤的得意,“就算事出有因,娘娘說一切都是為了罄福公主,可公主年紀尚小不懂事,娘娘您難道就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嗎?身為皇妃理應知曉維護皇家名聲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可您還在入夜時分讓男子隨意進出後宮,這若是被有心人傳揚出去,豈非令皇室蒙羞?”
“你!”擱在案上的手忽然覆上一股溫熱,玉貴妃下意識望過去,迎面跌進一雙溫柔深沉的眸子裡。
是盛帝在用無聲的動作安撫她的情緒,哪怕隨便一個細微的動作,彼此都心領神會。
“文相教訓的是,本宮一定注意!”
本以為馬上就要逼玉貴妃失態,卻沒料到盛帝會半路攔下,只是一個細小的動作就能令她消除怒火,如此看來兩人感情遠比自己想像得深厚,這樣看,折掉一個文妃不算冤枉。
文相收回心思,眼睛眯了又眯,拱手道:“是娘娘您羞煞老臣,老臣愧不敢當!”
終於輪到盛帝開口,涼涼問了一句,“文相,方才聽你說了半天,朕怎麼還沒聽懂你究竟想表達什麼?”
文相眼底飛快掠過一絲銀芒,卻瞬間恢復成原來表情:“回稟皇上!老臣認為就是因為娘娘的不當行為造成裴將軍對自己身為禁軍統領卻沒能盡職盡責,麻痹意識直至演化成今日這齣鬧劇。皇上!若不是裴將軍玩忽職守,借皇上的恩寵做擋箭牌,今日裴將軍就應該守在他應該在的地方,而不是出現在太液池邊。說到這老臣斗膽向裴將軍質問一句?你當時為何出現在此?”
“我!”裴遠沒有繼續說下去,別過臉,目光在玉貴妃身上停留片刻,閉目搖頭,“我本該在前殿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