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當然,或者這對他而言根本不是鋌而走險。他是大陳的帝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但凡他賜,底下人就得受著。
興許秦氏後來能成為皇后,也是他自以為的補償方式。看看吧,既叫先皇后走得沒有遺憾,又能讓馮曄從此喚生母為母親,令他與秦淑珍形同母子一般相處,他這帝王當得多好啊。
薛瓔抱著魏嘗的背脊,得他拍撫安慰,反倒淚如雨下,噎出一句:“他怎麼能……?”
是啊,怎麼能?
難道他就不曾想過,這對母子最終可能走向相殘的結局嗎?
不,他想過的,他只是確信自己走後,薛瓔必得魏嘗輔佐,那麼最終勝利的,就一定不是秦家而已。
魏嘗摸摸她的腦袋:“錯不在你,不哭了。”
的確錯不在她。可事實是,是她親口告訴馮曄,秦淑珍並非良善,也是她一步步教導他如何配合自己除掉秦家。
而眼下,她的弟弟還渾然不知情。
秦家人都死乾淨了,都被她親手弄死了,現在,她該怎麼告訴馮曄真相?他知道後,又得如何面對秦淑珍和那個同母異父的弟弟?
可如果不說,叫他從此與生母天各一方,是不是也有點殘忍?
秦淑珍是可恨,卻也是皇權鬥爭的犧牲品。陳高祖真的對不起她,甚至薛瓔懷疑,先皇后當年未必全然不知真相,也就說,她母親也很可能對不起她。
魏嘗見她不說話,又道:“那我們回家哭行不行?”
薛瓔慢慢抬起頭“嗯”了聲,卻畢竟不是愛哭的人,走出宮門吹過夜風就再流不出淚。
魏嘗把她送回公主府臥房,說看她睡了再走,縮在腳榻上陪她。
但薛瓔受此衝擊,又怎可能輕易入睡,起初還試圖閉目,後來乾脆放棄,睜開眼跟魏嘗說她可能睡不著了,讓他先回去歇著吧。
魏嘗當然不放心,想了想說:“我上來陪你睡呢,會好點嗎?”
他今夜沒什麼說笑心思,講這話時,眼底都是認真。薛瓔枕著冰涼的玉枕,覺得他的胳膊好像更暖和一點,就點了點頭。
魏嘗說那他先去沐浴,她卻說不用了。
他也就脫靴爬了上去,把她抱入懷中,給她蓋好被褥,在她額上蜻蜓點水吻了一下,說:“睡吧,何必拿明天的事煩擾今天,我們醒來再找辦法。”
薛瓔點點頭,忽然叫他:“魏嘗。”
“嗯。”
“明天會好的吧。”
“會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顧導:會好的!
第65章
薛瓔一直到下半宿才累極入睡。而魏嘗卻連下半宿也沒合眼。
天蒙蒙亮, 見她睡熟,他躡手躡腳下了榻子,替她捏好被角後從臥房出去, 跟外邊侍衛小聲交代, 如果她醒來後問起他去向,就說他去長樂宮處理秦太后的事了。
魏嘗思慮了整整一夜。
實話講, 他不願意這件事的決定權落到薛瓔手裡。說與不說,結局都是痛苦的, 這樣的惡果不該她來承受。
他不是聖人, 說句自私的, 他寧願馮曄和秦淑珍自己煎熬去。
所以,既然她兩頭為難,那麼他來替她做決定。最多事後被她罵一頓, 好過看她傷心。
魏嘗乘安車往長樂宮去,心裡正思忖事,不料到了宮門前卻聽見一陣騷亂響動,移開車門一瞧, 就見李福站在那頭,火急火燎與一名羽林衛說著什麼,還揮揮手示意他趕緊去。
李福是馮曄身邊的人。魏嘗立刻敏銳察覺到了什麼, 跳下車去,攔下那名上馬後著急離開的羽林衛,問發生了什麼事。
但羽林衛只是以“急事”為由去公主府請薛瓔的,並不清楚內情, 說不上個所以然。
倒是那頭李福見了他如蒙大赦,鬆口氣說:“總算來了個能拿主意的,魏中郎將,”他迎上前來,附到他耳邊壓低聲,“太后她……”說罷指指自己的脖子,作了個勒的動作。
他是說,太后自縊了。
魏嘗目光一凝,倒算鎮定,問:“怎麼是你來報信?這麼說,陛下已經先得到消息,趕到這兒了?”
李福搖搖頭,壓低聲道:“哪是陛下得到消息才趕來,就是陛下先發現的這事……陛下一大早說要來長樂宮看一趟太后,到的時候,就見她白綾三尺,懸在……”他說罷戳了戳天,大概意指梁子上。
“陛下現下何處?”
“就在太后寢殿外頭呢,說找人去請長公主,但先不要張揚,只說是個急事就行了。”
魏嘗點點頭。這事瞞不了薛瓔,只好擾她清夢了,就叫羽林衛報信去,而後自己先去找馮曄。
他到太后寢殿外頭時,見馮曄獨自負手站在殿門前,望著裡頭那根朱紅的大梁出神。太后與白綾都已被放下來了,樑上空蕩蕩的,倒像什麼都沒發生。
可魏嘗瞧著馮曄的側影,卻比素日裡多出幾分孤寂來。
十四歲的少年帝王,坐萬里江山,擁浩渺天下,於人走茶涼處,卻是這般煢煢孑立,好像什麼都沒有。
他頓了頓才上前去,向他簡單行禮:“陛下。”
馮曄似乎有點意外魏嘗來得那麼快,但也不過愣神一瞬而已,隨即便恢復平靜,面上無悲亦無喜:“魏中郎將來得正好,依你看,太后自縊這事怎麼處理好?”
魏嘗不答反問:“陛下知道太后為何自縊嗎?”
馮曄目光微微閃爍了一下,點點頭理所當然道:“畏罪唄。”
“那針對此事,陛下可有自己的主意?”
他點點頭:“太后是自尋短見無疑,但難保不會有人揣測朕,尤其是阿姐的用心。這節骨眼,要是鄭王懷疑阿姐不守信用,與朝廷大動干戈就麻煩了。所以依朕看,太后不宜歿於皇宮。”
他的意思是隻手遮天,稱太后已經去往皇陵,等秦家這事風頭過了,朝廷的兵力從戰亂中得到了恢復與喘息,再對外宣稱她病死在了那裡。萬一鄭王起了反心,他們也有餘裕應對。
這是權宜之計,換作魏嘗和薛瓔也將如此抉擇。
所以說馮曄在位兩年,並不是沒有長進。
但魏嘗卻沉默下來,半晌才道:“就按陛下的主意來。您要是難過,臣可以陪您喝酒,今晚不醉不休。”
馮曄笑嘻嘻捶他一拳:“朕難過什麼?太后生前一心要害阿姐和朕,如今她一死了之,朕高興還來不及。”
魏嘗瞧他這番浮誇笑意,心裡嘆口氣,沒再說話,扭頭卻看一名宮婢急急從殿內出來,手裡捏了兩封信。
宮婢說,這是在太后床頭發現的,看信件署名,一封是給鄭王的,一封是給小殿下的。
魏嘗問:“只有這兩封?”
他的意思是,沒有留給馮曄的嗎?
馮曄低頭掠了眼信,眼底閃過一絲淒哀的情緒,卻又很快恢復如常,道:“雖然拆人信件不好,但事關鄭王,朕還是過目後再決定是否遞送吧?”
興許秦氏後來能成為皇后,也是他自以為的補償方式。看看吧,既叫先皇后走得沒有遺憾,又能讓馮曄從此喚生母為母親,令他與秦淑珍形同母子一般相處,他這帝王當得多好啊。
薛瓔抱著魏嘗的背脊,得他拍撫安慰,反倒淚如雨下,噎出一句:“他怎麼能……?”
是啊,怎麼能?
難道他就不曾想過,這對母子最終可能走向相殘的結局嗎?
不,他想過的,他只是確信自己走後,薛瓔必得魏嘗輔佐,那麼最終勝利的,就一定不是秦家而已。
魏嘗摸摸她的腦袋:“錯不在你,不哭了。”
的確錯不在她。可事實是,是她親口告訴馮曄,秦淑珍並非良善,也是她一步步教導他如何配合自己除掉秦家。
而眼下,她的弟弟還渾然不知情。
秦家人都死乾淨了,都被她親手弄死了,現在,她該怎麼告訴馮曄真相?他知道後,又得如何面對秦淑珍和那個同母異父的弟弟?
可如果不說,叫他從此與生母天各一方,是不是也有點殘忍?
秦淑珍是可恨,卻也是皇權鬥爭的犧牲品。陳高祖真的對不起她,甚至薛瓔懷疑,先皇后當年未必全然不知真相,也就說,她母親也很可能對不起她。
魏嘗見她不說話,又道:“那我們回家哭行不行?”
薛瓔慢慢抬起頭“嗯”了聲,卻畢竟不是愛哭的人,走出宮門吹過夜風就再流不出淚。
魏嘗把她送回公主府臥房,說看她睡了再走,縮在腳榻上陪她。
但薛瓔受此衝擊,又怎可能輕易入睡,起初還試圖閉目,後來乾脆放棄,睜開眼跟魏嘗說她可能睡不著了,讓他先回去歇著吧。
魏嘗當然不放心,想了想說:“我上來陪你睡呢,會好點嗎?”
他今夜沒什麼說笑心思,講這話時,眼底都是認真。薛瓔枕著冰涼的玉枕,覺得他的胳膊好像更暖和一點,就點了點頭。
魏嘗說那他先去沐浴,她卻說不用了。
他也就脫靴爬了上去,把她抱入懷中,給她蓋好被褥,在她額上蜻蜓點水吻了一下,說:“睡吧,何必拿明天的事煩擾今天,我們醒來再找辦法。”
薛瓔點點頭,忽然叫他:“魏嘗。”
“嗯。”
“明天會好的吧。”
“會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顧導:會好的!
第65章
薛瓔一直到下半宿才累極入睡。而魏嘗卻連下半宿也沒合眼。
天蒙蒙亮, 見她睡熟,他躡手躡腳下了榻子,替她捏好被角後從臥房出去, 跟外邊侍衛小聲交代, 如果她醒來後問起他去向,就說他去長樂宮處理秦太后的事了。
魏嘗思慮了整整一夜。
實話講, 他不願意這件事的決定權落到薛瓔手裡。說與不說,結局都是痛苦的, 這樣的惡果不該她來承受。
他不是聖人, 說句自私的, 他寧願馮曄和秦淑珍自己煎熬去。
所以,既然她兩頭為難,那麼他來替她做決定。最多事後被她罵一頓, 好過看她傷心。
魏嘗乘安車往長樂宮去,心裡正思忖事,不料到了宮門前卻聽見一陣騷亂響動,移開車門一瞧, 就見李福站在那頭,火急火燎與一名羽林衛說著什麼,還揮揮手示意他趕緊去。
李福是馮曄身邊的人。魏嘗立刻敏銳察覺到了什麼, 跳下車去,攔下那名上馬後著急離開的羽林衛,問發生了什麼事。
但羽林衛只是以“急事”為由去公主府請薛瓔的,並不清楚內情, 說不上個所以然。
倒是那頭李福見了他如蒙大赦,鬆口氣說:“總算來了個能拿主意的,魏中郎將,”他迎上前來,附到他耳邊壓低聲,“太后她……”說罷指指自己的脖子,作了個勒的動作。
他是說,太后自縊了。
魏嘗目光一凝,倒算鎮定,問:“怎麼是你來報信?這麼說,陛下已經先得到消息,趕到這兒了?”
李福搖搖頭,壓低聲道:“哪是陛下得到消息才趕來,就是陛下先發現的這事……陛下一大早說要來長樂宮看一趟太后,到的時候,就見她白綾三尺,懸在……”他說罷戳了戳天,大概意指梁子上。
“陛下現下何處?”
“就在太后寢殿外頭呢,說找人去請長公主,但先不要張揚,只說是個急事就行了。”
魏嘗點點頭。這事瞞不了薛瓔,只好擾她清夢了,就叫羽林衛報信去,而後自己先去找馮曄。
他到太后寢殿外頭時,見馮曄獨自負手站在殿門前,望著裡頭那根朱紅的大梁出神。太后與白綾都已被放下來了,樑上空蕩蕩的,倒像什麼都沒發生。
可魏嘗瞧著馮曄的側影,卻比素日裡多出幾分孤寂來。
十四歲的少年帝王,坐萬里江山,擁浩渺天下,於人走茶涼處,卻是這般煢煢孑立,好像什麼都沒有。
他頓了頓才上前去,向他簡單行禮:“陛下。”
馮曄似乎有點意外魏嘗來得那麼快,但也不過愣神一瞬而已,隨即便恢復平靜,面上無悲亦無喜:“魏中郎將來得正好,依你看,太后自縊這事怎麼處理好?”
魏嘗不答反問:“陛下知道太后為何自縊嗎?”
馮曄目光微微閃爍了一下,點點頭理所當然道:“畏罪唄。”
“那針對此事,陛下可有自己的主意?”
他點點頭:“太后是自尋短見無疑,但難保不會有人揣測朕,尤其是阿姐的用心。這節骨眼,要是鄭王懷疑阿姐不守信用,與朝廷大動干戈就麻煩了。所以依朕看,太后不宜歿於皇宮。”
他的意思是隻手遮天,稱太后已經去往皇陵,等秦家這事風頭過了,朝廷的兵力從戰亂中得到了恢復與喘息,再對外宣稱她病死在了那裡。萬一鄭王起了反心,他們也有餘裕應對。
這是權宜之計,換作魏嘗和薛瓔也將如此抉擇。
所以說馮曄在位兩年,並不是沒有長進。
但魏嘗卻沉默下來,半晌才道:“就按陛下的主意來。您要是難過,臣可以陪您喝酒,今晚不醉不休。”
馮曄笑嘻嘻捶他一拳:“朕難過什麼?太后生前一心要害阿姐和朕,如今她一死了之,朕高興還來不及。”
魏嘗瞧他這番浮誇笑意,心裡嘆口氣,沒再說話,扭頭卻看一名宮婢急急從殿內出來,手裡捏了兩封信。
宮婢說,這是在太后床頭發現的,看信件署名,一封是給鄭王的,一封是給小殿下的。
魏嘗問:“只有這兩封?”
他的意思是,沒有留給馮曄的嗎?
馮曄低頭掠了眼信,眼底閃過一絲淒哀的情緒,卻又很快恢復如常,道:“雖然拆人信件不好,但事關鄭王,朕還是過目後再決定是否遞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