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公孫辰魚見他如此冷漠無情,不由得感到一陣絕望般的委屈,她的眼眶蓄滿了淚水,這一池子的眼淚蠢蠢欲動,隨時都有決堤的風險。她隔著一池子的淚水望著他,他並不為之所動,仍是一臉冷漠,不耐煩,她感到再也支撐不下去了,可又拒絕讓他看到自己委屈落淚的模樣,只得轉身離去。
轉身之際,她強撐著淚水,委屈地問道:“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說著便傷情地走了。她起初不知情為何物,一知道時卻是如此場景。她感到心痛得難以呼吸,加之天已近三更,夜裡寒濕重,她不覺感到頭疼腦熱,走路不穩。她看起來像是喝醉了一般,跌跌撞撞地朝前走去。
邱長卿見狀,心生不忍,眉間緊蹙,萬分自悔。他不禁往前追了兩步,又停了下來,看著她一路走,直到消失在夜色中,他才轉過身來,往梨園走去。他在心裡尋思著:是時候向聖上請辭回家了。
公孫辰魚果然大病了一場,咳嗽日重,不思飲食,人消瘦了好大一圈。聖上雖然派了沈一融去照料她,然她心情抑鬱,鬱鬱寡歡,扎針、吃藥竟也不見效,饒是拖了月余,方才漸漸好了。只是人卻清減了不少,瞧著臉頰不似先前圓潤可愛,倒多了幾分嫵媚和韻致。原本一早就要出宮去的,因為病了,便遲遲未曾動身。如今好了,自然還是要出宮去的。
這日,沈一融照例來探視她。沈一融把完脈,笑道:“你身上已大好了。只是我卻有一事不明。”
公孫辰魚笑道:“沈姨父有話不妨直說。辰魚向來把姨父當作自家人看待的,姨父就如同我的父親一般,我定然知無不言的。”
沈一融聽了,微微一笑,沉吟道:“如今,你奪了魁伶,蒙陛下隆恩,封了常寧郡主。又在永嘉坊為你擇了一處宅子,將來你或是嫁人,或是開府單住,都是極好的。況我又聽你靜姝妹子說起你和裴將軍已私定終身之事。裴將軍是個可堪託付終身的男子,如此一來,你的終身也便有了依靠。如此,也算得上是天遂人願了。怎麼你偏大病了一場?當然,你是偶感風寒,可依我看,這風寒竟不是最要緊的,憑它什麼風寒,經過老夫診治的,三五七日也就藥到病除了。偏你纏綿病榻一月有餘,就連你靜姝妹子也出宮去了。可見你這心裡的病才是要緊的。方才又說,你萬事和順,沒道理如此傷情呀?所以我總百思不得其解。樂營將也向聖上請辭回家了。照我看,他先前願意捨生救你,必是對你有著很深的情意。怎麼明知你病了,他臨走也不來瞧一瞧你?可見你們兩個有古怪。裴旻對你倒是無微不至,可你似乎拒他於千里之外。你倒和姨父說說,你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
公孫辰魚聽了,滿面通紅。她羞愧笑道:“姨父,此事說來話長。我和裴旻,原是私下裡約定終身了,只是前一陣我才發覺自己的心意。”說到這裡,她低了頭。尋思著要不要和沈一融和盤托出個中情由。
沈一融卻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你既然心裡的人是邱長卿,所以你便拒絕了裴將軍。可長卿——莫非長卿拒絕了你?”說到這裡時,沈一融自悔失言,忙住了嘴,又道:“我在家時,聽你常姨母說起,說邱老爺給他安排了一樁婚事,是姚相的嫡孫女。”他又頓足嘆道:“莫非是為了此事,你和長卿才鬧彆扭的?這就很說得通了。”
公孫辰魚笑笑,垂了雙目,心道:若是為此事倒還好。他現在是嫌惡我,把我當作那水性楊花的女子看了。以後恐怕都不會再見了。想到這裡,她不覺又輕嘆了口氣。
沈一融見狀,忙安撫道:“孩子,既然你們彼此有意,老夫願意為你們跑一趟,當個和事佬,替你們說和說和。如何?”
公孫辰魚感激笑道:“多謝姨父操心。還是辰魚自己去見他,當面說清楚比較好。”
“如此也好。”沈一融點點頭,又不免擔憂道:“只是姚家的婚事恐怕是輕易退不得的。你可願意做他的側室?你如今是郡主身份,去做他的側室,到底是虧了的。恐怕你娘也未必歡喜。她素來想讓你做主母的。這事卻是難辦啊……”
第123章
公孫辰魚在病榻上躺了月余。不覺屋外已是西北風起,宮人們早已換上了冬衣。聖上早已命尚衣局的人給常寧郡主製作了幾套冬衣送來。公孫辰魚換上了,走出來,一時間不知該往哪兒去。
這一個月,她雖然在病中,然身邊伺候的小宮女墜兒,時常會匯報給她聽宮中新近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所以,她知道,梁芷的喪事是裴旻、邱長卿和沈一融幫著料理的。武夫人送來的那五百兩銀票,她也托裴旻送去給梁芷的母親了。聽聞梁芷的母親知道這個噩耗後,悲痛欲絕,一度想上吊尋死。因為幫著料理喪事,昔日的“長安四朵金花”再度齊聚一堂,彼此間倒恢復了擱置十數年的情誼。秦若嫣已經是聖上的才人,如今也長居宮中了。姚靈和沈靜姝仍舊離宮回家去了。
想到這裡,她微微地嘆了口氣,該走的,都走了。如今留在宮中的,只有曹野那姬、秦若嫣和裴旻,自己也是要走的。她雖然知道聖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卻並不怎麼渴望與他親近。父親對她而言,始終是遙不可及的。既不能相認,就做陌生人也好。若太親近了,又未免會有男女大防。論私心,她更希望和聖上保持這種疏遠的距離。但明日就要離宮,出於禮儀,她是必要去向聖上和皇后等人辭行的。
轉身之際,她強撐著淚水,委屈地問道:“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說著便傷情地走了。她起初不知情為何物,一知道時卻是如此場景。她感到心痛得難以呼吸,加之天已近三更,夜裡寒濕重,她不覺感到頭疼腦熱,走路不穩。她看起來像是喝醉了一般,跌跌撞撞地朝前走去。
邱長卿見狀,心生不忍,眉間緊蹙,萬分自悔。他不禁往前追了兩步,又停了下來,看著她一路走,直到消失在夜色中,他才轉過身來,往梨園走去。他在心裡尋思著:是時候向聖上請辭回家了。
公孫辰魚果然大病了一場,咳嗽日重,不思飲食,人消瘦了好大一圈。聖上雖然派了沈一融去照料她,然她心情抑鬱,鬱鬱寡歡,扎針、吃藥竟也不見效,饒是拖了月余,方才漸漸好了。只是人卻清減了不少,瞧著臉頰不似先前圓潤可愛,倒多了幾分嫵媚和韻致。原本一早就要出宮去的,因為病了,便遲遲未曾動身。如今好了,自然還是要出宮去的。
這日,沈一融照例來探視她。沈一融把完脈,笑道:“你身上已大好了。只是我卻有一事不明。”
公孫辰魚笑道:“沈姨父有話不妨直說。辰魚向來把姨父當作自家人看待的,姨父就如同我的父親一般,我定然知無不言的。”
沈一融聽了,微微一笑,沉吟道:“如今,你奪了魁伶,蒙陛下隆恩,封了常寧郡主。又在永嘉坊為你擇了一處宅子,將來你或是嫁人,或是開府單住,都是極好的。況我又聽你靜姝妹子說起你和裴將軍已私定終身之事。裴將軍是個可堪託付終身的男子,如此一來,你的終身也便有了依靠。如此,也算得上是天遂人願了。怎麼你偏大病了一場?當然,你是偶感風寒,可依我看,這風寒竟不是最要緊的,憑它什麼風寒,經過老夫診治的,三五七日也就藥到病除了。偏你纏綿病榻一月有餘,就連你靜姝妹子也出宮去了。可見你這心裡的病才是要緊的。方才又說,你萬事和順,沒道理如此傷情呀?所以我總百思不得其解。樂營將也向聖上請辭回家了。照我看,他先前願意捨生救你,必是對你有著很深的情意。怎麼明知你病了,他臨走也不來瞧一瞧你?可見你們兩個有古怪。裴旻對你倒是無微不至,可你似乎拒他於千里之外。你倒和姨父說說,你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
公孫辰魚聽了,滿面通紅。她羞愧笑道:“姨父,此事說來話長。我和裴旻,原是私下裡約定終身了,只是前一陣我才發覺自己的心意。”說到這裡,她低了頭。尋思著要不要和沈一融和盤托出個中情由。
沈一融卻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你既然心裡的人是邱長卿,所以你便拒絕了裴將軍。可長卿——莫非長卿拒絕了你?”說到這裡時,沈一融自悔失言,忙住了嘴,又道:“我在家時,聽你常姨母說起,說邱老爺給他安排了一樁婚事,是姚相的嫡孫女。”他又頓足嘆道:“莫非是為了此事,你和長卿才鬧彆扭的?這就很說得通了。”
公孫辰魚笑笑,垂了雙目,心道:若是為此事倒還好。他現在是嫌惡我,把我當作那水性楊花的女子看了。以後恐怕都不會再見了。想到這裡,她不覺又輕嘆了口氣。
沈一融見狀,忙安撫道:“孩子,既然你們彼此有意,老夫願意為你們跑一趟,當個和事佬,替你們說和說和。如何?”
公孫辰魚感激笑道:“多謝姨父操心。還是辰魚自己去見他,當面說清楚比較好。”
“如此也好。”沈一融點點頭,又不免擔憂道:“只是姚家的婚事恐怕是輕易退不得的。你可願意做他的側室?你如今是郡主身份,去做他的側室,到底是虧了的。恐怕你娘也未必歡喜。她素來想讓你做主母的。這事卻是難辦啊……”
第123章
公孫辰魚在病榻上躺了月余。不覺屋外已是西北風起,宮人們早已換上了冬衣。聖上早已命尚衣局的人給常寧郡主製作了幾套冬衣送來。公孫辰魚換上了,走出來,一時間不知該往哪兒去。
這一個月,她雖然在病中,然身邊伺候的小宮女墜兒,時常會匯報給她聽宮中新近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所以,她知道,梁芷的喪事是裴旻、邱長卿和沈一融幫著料理的。武夫人送來的那五百兩銀票,她也托裴旻送去給梁芷的母親了。聽聞梁芷的母親知道這個噩耗後,悲痛欲絕,一度想上吊尋死。因為幫著料理喪事,昔日的“長安四朵金花”再度齊聚一堂,彼此間倒恢復了擱置十數年的情誼。秦若嫣已經是聖上的才人,如今也長居宮中了。姚靈和沈靜姝仍舊離宮回家去了。
想到這裡,她微微地嘆了口氣,該走的,都走了。如今留在宮中的,只有曹野那姬、秦若嫣和裴旻,自己也是要走的。她雖然知道聖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卻並不怎麼渴望與他親近。父親對她而言,始終是遙不可及的。既不能相認,就做陌生人也好。若太親近了,又未免會有男女大防。論私心,她更希望和聖上保持這種疏遠的距離。但明日就要離宮,出於禮儀,她是必要去向聖上和皇后等人辭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