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耶律雲生如何不知慕容狄黃雀在後的目的,可是他相信自己,忽略了這碗湯有如何燙嘴!

  沈江趕到姑蘇之時,身邊只有千餘名親兵,見了活鬼的沈江驍勇到了沒有道理可講的地步,城郊外殺了蹲守的遼人,見到王上王后也未多言,只留一萬大軍護住二人。只用這麼一點兵力突破城外遼人的包圍圈,會和秦書墨後跟上的一萬兵馬絕地反擊,姑蘇慘狀讓吳軍心中充滿滔天的恨意,硬生生把遼人的軍隊打的徹底崩潰,耶律雲生帶領剩餘的遼人以及搶來的物資一直往北逃竄才算勉強保住了性命。

  閻王叫你三更死,你便活不到五更,耶律雲生臨死大概也不知楚軍是如何會在此地埋伏。耶律雲生人頭落地之時才算是對中原徹底絕望,他不得不承認,慕容狄或許真的是天可汗的後嗣,九天滅蜀,如今滅吳,梁國便也是遲早......天下就是楚國的,誰也沒法爭了。

  耶律雲生的死遠遠算不上什麼失敗,只是沒最大限度的占上便宜罷了,耶律雲賢,耶律雲生的親弟弟,在緊要時刻,率軍突圍,自己哥哥的死絲毫沒有阻擋他的腳步,一路逃竄,沿路掠走了大批大批的漢人,這些漢人遠比搶來的金銀珠寶值錢,不僅能給他在未經開墾的土地上種出糧食,給他造出來想像不到的絕美宮殿,還能提出當時漢人之外沒有任何民族能獨創的治國理念。

  那是中原漢人用幾千年的戰爭和鮮血才能總結歸納出的智慧,如今遼人點點頭,就能不勞而獲。異族豪傑輩出,能納諫漢人之言論者寥寥無幾,兩百年間可說耶律雲賢第一!此次耶律雲賢逃回關外,之後對中原造成的影響和威脅乃是後話,暫且不提。

  李悠然恍惚間以為的那幾個時辰,實則到沈江進姑蘇已有一天,這一天之內。雙手扒開諸多廢墟,全城尋找也無李悠然身影。

  已然面臨絕望。

  眾人皆勸退避楚國鋒芒,暫退閩地,一眾大臣皆在,王上王后也在,吳梁邊境之間周將軍也護衛城池無失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務之急是帶著姑蘇剩餘百姓逃離。只要人在,就不怕無東山再起那一天。

  沈江偏不,他明明知道此刻趕快率軍隊和姑蘇內百姓撤離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他不願,天下固然重要,吳地固然重要,可是他的阿然也同樣重要!

  這一天,楚軍數十萬的士兵終於趕到姑蘇城的南面,楚軍瘋了,已經整整四年多的時間,沒日沒夜的戰爭和數不清多少次的強攻讓人心力交瘁,忍無可忍。何況才剛剛與十三萬的吳軍交戰,無數人在姑蘇城下高喊叫囂,多少楚人死在吳人刀刃之下,該結束了!

  士憤怒,不可遏!楚國的軍隊不顧一切的沖往姑蘇城!

  緊跟著發生的事情讓最渴求勝利的慕容狄驚呆了,以至於他馬上下令後退,因為他怕他的士兵大開殺戒屠城!卻已然來不及,萬箭齊發,軍隊呼聲震天,光這陣勢便夠嚇人了。

  吳國太子沈江死於萬箭之下,秦書墨帶領的一萬軍隊慕容狄本也打算不留後患全部屠之!秦書墨棄兵器,對楚軍的千軍萬馬視若無睹用輕功落於慕容狄馬下,雙膝跪下行了大禮。

  “你如何膽量敢來見我。”慕容狄問。

  “無兵無城,想活命怎敢不來?”

  “你是何等小子。”

  “無才無德,痴頑小子。”

  此話回的甚是有意思,慕容狄聽這話決定放此人一命,也擔心自己屠殺吳人太多,百姓不服,開口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此時佛出亦救不得,只有皇帝救得。”

  一語道破天機,想當天下人的皇帝,就得留下百姓,只有這樣,百姓才會要你這個皇帝。秦書墨三言兩語保住萬人性命,率軍投降,並親自去招安剩餘的吳人與吳國國君沈崇,此舉讓他背上無數罵名,卻擋不住百姓對他的愛戴,百姓不知何為為國捐軀,過日子還是實在些好。

  時間回到李悠然昏厥之時,秦書墨鋌而走險上前與慕容狄爭論,即使心跳如鼓,卻不得不強撐神色,他知此行為日後必會受天下英雄恥笑,但是不得不做。虛名無妨,後書史冊如何評論他也無妨,他並不在意,但是軍將性命,能保得一條是一條,軍將也是百姓,何其無辜。

  慕容狄勢頭無法阻擋,秦書墨堪當識時務當中的佼佼者,不但留住性命,保住吳人無數,還投誠慕容狄,為其效命。

  沈江屍體慕容狄也並未□□,吩咐人厚葬,沈江近身侍衛皆亡,只留初一一人。

  兩日後。

  “公子,秦書玉被發現撞死在吳國太子墓前,初一侍衛將其碎屍餵了狗。”海童多嘴,又道了一句:“可要找回厚葬。”

  “不用,把初一找回來見我,若發現其自刎,能救則必留其性命。”

  海童退下之後,秦書墨處理完公文,回到南山閣看望李悠然,如今這座太子府被慕容狄賜予他,改成秦府,秦書墨一應格局未改,仍保留原樣。

  春夏此刻面色蒼白地守在高燒昏迷的李悠然床前,半刻不願離,秦書墨也不勉強,只叫人好生看著。

  春夏春柳二人那日被發現時,春夏昏厥,春柳失血過多而死,李悠然被救下之後一直昏迷,且當晚便發起了高燒,見了紅,好在自身身體體質過硬,孩子算是被保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