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蔣正寒發動了汽車,單手握著方向盤:“幫我轉告岳父,我一定好好照顧你。”
蔣正寒剛說完這一句話,夏林希偏頭看向了窗外,微卷的長髮散在耳後,像是鋪開的柔軟織錦,冬日的陽光透過車窗,她的頭髮黑得發亮。
蔣正寒沒有看她,他雙眼直視著前方,始終在注意路況。夏林希在車窗上畫了一個愛心,表面上仍然要嘴硬道:“你不能叫我爸岳父,我上次就說過了,我還沒有嫁給你。”
不過話說回來,除了蔣正寒以外,她也不想嫁給任何人。
當然她不會說出心裡話,但是蔣正寒開門見山道:“等我一年,法定結婚年齡是二十二。”夏林希還沒有回答,蔣正寒又問了一個問題:“你喜歡什麼樣的戒指?”
他仍然在開車,卻考慮起了終身大事。
夏林希抱緊了自己的包,恰在此時,她的手機傳來一聲提示音,顯示了父親的微信回復。她低頭翻著手機,瞧見父親這樣誇讚道:“你們年輕人真是不得了。”
隨後父親問道:“快到寒假了吧,你們什麼時候回來?讓正寒來找我,我和他喝一杯。”這一句話結束之後,甚至跟了一個微笑的表情。
父輩與他們這一代不同,用一個微笑的表情,真的是代表微笑的心意。
夏林希握著手機,再次看向蔣正寒:“你剛才是在求婚嗎?”她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我沒有戴過戒指,不清楚什麼款式好看。”
言罷,她恢復了矜持道:“我這麼說,也不代表我會答應你。”
前方不遠處的位置,恰巧亮著一盞紅燈。此時是早上七點多,一路上也沒有堵車,蔣正寒停在路口處,低笑了一聲道:“沒關係,我會等到你答應。”語畢還伸出一隻手,在她的臉上捏了一把——她的皮膚雪白如玉,手感也好得不像話。
夏林希往前坐了一點,沒讓他再碰到她的臉,她望向了前方目的地,發現人行道上有一個同學,似乎正在使勁和他們招手。
那人正是徐智禮。
兩分鐘之後,夏林希到達學校。
她拎著書包下車,轉身和蔣正寒說:“我去圖書館學習了,你先回公司吧。”話音未落,徐智禮朝他們走近,夏林希再次和蔣正寒告別:“好了,晚上見。”
蔣正寒開車走了,徐智禮沒見到他。
冬日早晨的氣溫極低,呼出的氣息凝成白霧,夏林希拉高了羊毛圍巾,抬步走向學校的大門,徐智禮出聲喊住了她,剛走過來就問了一句:“蔣正寒買車了?”
徐智禮開公司的事情,夏林希多少有所耳聞。他和蔣正寒所做的雲服務,有一部分是比較相似的,換句話說,兩家公司屬於業內的競爭關係。
夏林希還在斟酌措辭,徐智禮卻在刨根問底:“我聽別人說了,蔣正寒的公司開起來了,科技新聞都能看到,投資方的來頭不小啊。你們現在有多少客戶了,每個月營業額過萬了嗎?還缺新人嗎,我給你們介紹幾個。”
徐智禮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夏林希只回答了最後一個:“謝謝你關心我們,但是現在公司規模小,人多了管不過來。”
“你不和我說實話,是沒把我當朋友嗎?”徐智禮笑道,“我在網上看到了你們的招聘消息,一個月給的工資很高啊,你們這麼快就能掙錢了。”
☆、第104章
其實夏林希也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能掙錢了。
自打公司成立以來,不是沒有遇到困難。二輪融資成功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條路有多長,哪怕公司發展到了如今地步,仍然有一大堆需要解決的麻煩。
徐智禮發現夏林希不說話,當即認為夏林希生氣了——他的目光有些游移,笑容卻很坦蕩:“你不想說就算了,我也是關心你們。”
夏林希反問道:“你們公司的狀況怎麼樣?”她和徐智禮並排行走,兩個人拉開了一段距離,倘若從遠處看他們,並不像一對好朋友。
冬日的早晨,天光只是微微亮,四周卻有匆忙的同學,按出自行車的鈴鐺聲響。除此以外,還有教學樓的讀書聲,風吹落葉的沙沙聲,伴隨著他們前行的腳步,填補了此刻對話的空白。
他們各自沉默了幾秒鐘,夏林希轉移話題道:“期末考試快要結束了,大二也過去一半了。”
徐智禮心不在焉地點頭,敷衍著回答了一句:“時間過得可真快。”他手上拎著公文包,裡面還裝了幾份合同文件,但是想起蔣正寒公司的現狀,他或多或少都有點沒底氣。
快到教學樓的時候,徐智禮又開口說:“光陰似箭吶,好像我昨兒才上高中,今天就快大三了。”
他一級一級踏上台階,旁敲側擊道:“我這人從小學開始,就夢想有自己的公司。那時家裡人沒當回事兒,老爸逼我參加奧數班……我不喜歡數學競賽,還得裝出一臉的喜歡。”
夏林希搭著扶手,側目看向徐智禮,她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他忽然提起往事——但是他們這些成績好的學生,誰沒點類似的辛酸史,夏林希以為他要和她比慘,當仁不讓道:“參加奧數班,還是有一些用的。”
她說:“我小學六年級,報了七個輔導班,鋼琴英語、書法奧數、瑜伽健美操什麼的。我媽說她掙的都是血汗錢,我要是不好好學習,就對不起她的時間和精力。”
徐智禮輕抽了一口氣,他原本想把話題扯向公司,介紹他少年時期的志向,拉進和夏林希的距離,順便從她嘴裡套一點話。但是聽聞她的童年,他忍不住問了一句:“不可能吧?你小學不出去玩嗎?”
夏林希道:“很少出去玩,也不看電視,偶爾從圖書館借書,帶回家裡偷看。”她背著一個雙肩包,長發被風吹得微亂,手指上沾著水筆印——這讓徐智禮想起來,他們其實還只是學生。
學生的本職是什麼?是學習,進步,自我磨礪。
他有一瞬的彷徨。
然而彷徨過後,他想起剛起步的公司,得到融資的蔣正寒,依舊放不下心中的忌憚。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一月份轉眼結束,二月份接踵而至。
蔣正寒的公司陸續招了幾個新人,員工總數第一次達到了四十。春節前公司放了一個禮拜的假,蔣正寒就像一些民營企業的老闆,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紅包——只是夏林希的那個格外單薄。
她旁觀別人的紅包,看起來都很厚的樣子,只有自己手上的那個,單薄的讓她不忍拆開。
那是放假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其他員工接二連三地離開,節能燈一盞一盞地熄滅,陳亦川還在一旁調笑道:“夏林希,你的紅包里,裝了多少錢啊?”
夏林希把紅包塞進口袋裡:“重要的不是錢,是心意。”這並非她的心裡話,她心裡其實有點酸。
陳亦川沒有戳穿她,他抱著一沓糙稿紙,在座位上收拾東西,臉上還帶著調侃:“真是對不住,公司發個紅包,我都贏了你啊。”言罷他轉移目標,看向了顧曉曼:“顧曉曼,你紅包里有多少錢?”
顧曉曼還在做帳,聽見陳亦川叫她,她臉都沒抬一下:“我的紅包金額,和你一樣啊。”
陳亦川挑眉:“你怎麼知道我拿了多少?”
鍵盤噼里啪啦地響著,屏幕上光標閃動,今天的工作即將結束,顧曉曼回答了一句:“每個人的紅包數目,走的都是公司帳戶,你說我知不知道?”
陳亦川拍著桌子道:“這可都是公司機密,你要小心點,千萬別泄露出去。”
顧曉曼雙手按住鍵盤,終於抬起腦袋看他:“我簽過保證書,還按過指印,如果我泄露了,是要坐牢的。我們老師說會計這一行,幹得好了住醫院,幹得不好進監獄。”
她向陳亦川表明清白,陳亦川卻不以為然道:“哎,大過年的,什麼監獄醫院的。”他走到她的身旁,左手按住了她的肩膀:“顧曉曼同學,你看我們公司這勢頭,遲早走上人生巔峰。而你呢,作為公司的元老之一,手裡握著股票和期權,坐著財務部長的位置……”
辦公區里安靜一片,除了總經理辦公室外,只有顧曉曼的頭頂,還亮著一盞白色的燈。
陳亦川背靠牆壁站著,他的左腿微微彎曲,膝蓋頂到了桌子,左手還搭在顧曉曼的肩膀上。顧曉曼挪動自己的腿,不經意間碰到了他,她敲鍵盤的速度變慢,腦子裡除了一堆數字,還冒出了一些複雜感情。
顧曉曼出聲問道:“你是怎麼看待公司的?我親眼看著它一天天長大,感覺就好像……”她的思維忽然阻塞,停頓了一會兒,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像是小時候搭積木,每天攢一個方塊,一個長條,終於拼出了合適的樣子。”
陳亦川俯身靠近她,目光定在她的臉上:“我小時候不玩搭積木。”他陷入了回憶,跟著補充了一句:“六七歲的時候,喜歡玩四位數的加減乘除。”
顧曉曼聞言扭過頭,她剛準備和他說話,鼻尖卻擦過他的臉。親密接觸的那一刻,他非但沒有躲閃開來,反而若有所思了一陣,像是尋到了什麼新奇的事物,非要親身嘗試才能罷休。
他的好奇心與生俱來,像是一條初生的小狗,無所畏懼,也不容退縮。
四周的氣氛陡然曖昧,連燈光都變得灰暗——顧曉曼恍然想起,夜裡十點半以後,寫字樓開啟聲控模式,如果他們不發出聲音,這一盞燈就不會再亮了。
黑暗與寂靜相互交融,電腦顯示屏卻在發光。陳亦川愈加湊近了一點,蜻蜓點水一般親她的額頭,他的側臉倒映在顯示屏上,凸顯了高挺的鼻樑,和稜角分明的輪廓。
顧曉曼雙手沉在鍵盤上,視線不曾離開屏幕,她憋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憋出來一句話:“你現在……現在對我這樣,我高三表白算什麼?”
陳亦川聽到這個問題,他也有一點發懵了,左手卻沒有放開她。他心想一件事做到底,絕不可能中途退縮,於是他乾脆彎下腰,吻在了她的唇瓣上。
顧曉曼不言不語,頭皮卻在發麻,腦子裡閃過很多片段,卻無法連成一個畫面。但她應該怎麼辦,她又能怎麼辦?
她拽上陳亦川的衣領,手指把他的領子絞成一團,他還穿著一件運動外套——不負他高中時代的美名,聞名遠揚的帥氣又陽光。
蔣正寒剛說完這一句話,夏林希偏頭看向了窗外,微卷的長髮散在耳後,像是鋪開的柔軟織錦,冬日的陽光透過車窗,她的頭髮黑得發亮。
蔣正寒沒有看她,他雙眼直視著前方,始終在注意路況。夏林希在車窗上畫了一個愛心,表面上仍然要嘴硬道:“你不能叫我爸岳父,我上次就說過了,我還沒有嫁給你。”
不過話說回來,除了蔣正寒以外,她也不想嫁給任何人。
當然她不會說出心裡話,但是蔣正寒開門見山道:“等我一年,法定結婚年齡是二十二。”夏林希還沒有回答,蔣正寒又問了一個問題:“你喜歡什麼樣的戒指?”
他仍然在開車,卻考慮起了終身大事。
夏林希抱緊了自己的包,恰在此時,她的手機傳來一聲提示音,顯示了父親的微信回復。她低頭翻著手機,瞧見父親這樣誇讚道:“你們年輕人真是不得了。”
隨後父親問道:“快到寒假了吧,你們什麼時候回來?讓正寒來找我,我和他喝一杯。”這一句話結束之後,甚至跟了一個微笑的表情。
父輩與他們這一代不同,用一個微笑的表情,真的是代表微笑的心意。
夏林希握著手機,再次看向蔣正寒:“你剛才是在求婚嗎?”她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我沒有戴過戒指,不清楚什麼款式好看。”
言罷,她恢復了矜持道:“我這麼說,也不代表我會答應你。”
前方不遠處的位置,恰巧亮著一盞紅燈。此時是早上七點多,一路上也沒有堵車,蔣正寒停在路口處,低笑了一聲道:“沒關係,我會等到你答應。”語畢還伸出一隻手,在她的臉上捏了一把——她的皮膚雪白如玉,手感也好得不像話。
夏林希往前坐了一點,沒讓他再碰到她的臉,她望向了前方目的地,發現人行道上有一個同學,似乎正在使勁和他們招手。
那人正是徐智禮。
兩分鐘之後,夏林希到達學校。
她拎著書包下車,轉身和蔣正寒說:“我去圖書館學習了,你先回公司吧。”話音未落,徐智禮朝他們走近,夏林希再次和蔣正寒告別:“好了,晚上見。”
蔣正寒開車走了,徐智禮沒見到他。
冬日早晨的氣溫極低,呼出的氣息凝成白霧,夏林希拉高了羊毛圍巾,抬步走向學校的大門,徐智禮出聲喊住了她,剛走過來就問了一句:“蔣正寒買車了?”
徐智禮開公司的事情,夏林希多少有所耳聞。他和蔣正寒所做的雲服務,有一部分是比較相似的,換句話說,兩家公司屬於業內的競爭關係。
夏林希還在斟酌措辭,徐智禮卻在刨根問底:“我聽別人說了,蔣正寒的公司開起來了,科技新聞都能看到,投資方的來頭不小啊。你們現在有多少客戶了,每個月營業額過萬了嗎?還缺新人嗎,我給你們介紹幾個。”
徐智禮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夏林希只回答了最後一個:“謝謝你關心我們,但是現在公司規模小,人多了管不過來。”
“你不和我說實話,是沒把我當朋友嗎?”徐智禮笑道,“我在網上看到了你們的招聘消息,一個月給的工資很高啊,你們這麼快就能掙錢了。”
☆、第104章
其實夏林希也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能掙錢了。
自打公司成立以來,不是沒有遇到困難。二輪融資成功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條路有多長,哪怕公司發展到了如今地步,仍然有一大堆需要解決的麻煩。
徐智禮發現夏林希不說話,當即認為夏林希生氣了——他的目光有些游移,笑容卻很坦蕩:“你不想說就算了,我也是關心你們。”
夏林希反問道:“你們公司的狀況怎麼樣?”她和徐智禮並排行走,兩個人拉開了一段距離,倘若從遠處看他們,並不像一對好朋友。
冬日的早晨,天光只是微微亮,四周卻有匆忙的同學,按出自行車的鈴鐺聲響。除此以外,還有教學樓的讀書聲,風吹落葉的沙沙聲,伴隨著他們前行的腳步,填補了此刻對話的空白。
他們各自沉默了幾秒鐘,夏林希轉移話題道:“期末考試快要結束了,大二也過去一半了。”
徐智禮心不在焉地點頭,敷衍著回答了一句:“時間過得可真快。”他手上拎著公文包,裡面還裝了幾份合同文件,但是想起蔣正寒公司的現狀,他或多或少都有點沒底氣。
快到教學樓的時候,徐智禮又開口說:“光陰似箭吶,好像我昨兒才上高中,今天就快大三了。”
他一級一級踏上台階,旁敲側擊道:“我這人從小學開始,就夢想有自己的公司。那時家裡人沒當回事兒,老爸逼我參加奧數班……我不喜歡數學競賽,還得裝出一臉的喜歡。”
夏林希搭著扶手,側目看向徐智禮,她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他忽然提起往事——但是他們這些成績好的學生,誰沒點類似的辛酸史,夏林希以為他要和她比慘,當仁不讓道:“參加奧數班,還是有一些用的。”
她說:“我小學六年級,報了七個輔導班,鋼琴英語、書法奧數、瑜伽健美操什麼的。我媽說她掙的都是血汗錢,我要是不好好學習,就對不起她的時間和精力。”
徐智禮輕抽了一口氣,他原本想把話題扯向公司,介紹他少年時期的志向,拉進和夏林希的距離,順便從她嘴裡套一點話。但是聽聞她的童年,他忍不住問了一句:“不可能吧?你小學不出去玩嗎?”
夏林希道:“很少出去玩,也不看電視,偶爾從圖書館借書,帶回家裡偷看。”她背著一個雙肩包,長發被風吹得微亂,手指上沾著水筆印——這讓徐智禮想起來,他們其實還只是學生。
學生的本職是什麼?是學習,進步,自我磨礪。
他有一瞬的彷徨。
然而彷徨過後,他想起剛起步的公司,得到融資的蔣正寒,依舊放不下心中的忌憚。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一月份轉眼結束,二月份接踵而至。
蔣正寒的公司陸續招了幾個新人,員工總數第一次達到了四十。春節前公司放了一個禮拜的假,蔣正寒就像一些民營企業的老闆,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紅包——只是夏林希的那個格外單薄。
她旁觀別人的紅包,看起來都很厚的樣子,只有自己手上的那個,單薄的讓她不忍拆開。
那是放假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其他員工接二連三地離開,節能燈一盞一盞地熄滅,陳亦川還在一旁調笑道:“夏林希,你的紅包里,裝了多少錢啊?”
夏林希把紅包塞進口袋裡:“重要的不是錢,是心意。”這並非她的心裡話,她心裡其實有點酸。
陳亦川沒有戳穿她,他抱著一沓糙稿紙,在座位上收拾東西,臉上還帶著調侃:“真是對不住,公司發個紅包,我都贏了你啊。”言罷他轉移目標,看向了顧曉曼:“顧曉曼,你紅包里有多少錢?”
顧曉曼還在做帳,聽見陳亦川叫她,她臉都沒抬一下:“我的紅包金額,和你一樣啊。”
陳亦川挑眉:“你怎麼知道我拿了多少?”
鍵盤噼里啪啦地響著,屏幕上光標閃動,今天的工作即將結束,顧曉曼回答了一句:“每個人的紅包數目,走的都是公司帳戶,你說我知不知道?”
陳亦川拍著桌子道:“這可都是公司機密,你要小心點,千萬別泄露出去。”
顧曉曼雙手按住鍵盤,終於抬起腦袋看他:“我簽過保證書,還按過指印,如果我泄露了,是要坐牢的。我們老師說會計這一行,幹得好了住醫院,幹得不好進監獄。”
她向陳亦川表明清白,陳亦川卻不以為然道:“哎,大過年的,什麼監獄醫院的。”他走到她的身旁,左手按住了她的肩膀:“顧曉曼同學,你看我們公司這勢頭,遲早走上人生巔峰。而你呢,作為公司的元老之一,手裡握著股票和期權,坐著財務部長的位置……”
辦公區里安靜一片,除了總經理辦公室外,只有顧曉曼的頭頂,還亮著一盞白色的燈。
陳亦川背靠牆壁站著,他的左腿微微彎曲,膝蓋頂到了桌子,左手還搭在顧曉曼的肩膀上。顧曉曼挪動自己的腿,不經意間碰到了他,她敲鍵盤的速度變慢,腦子裡除了一堆數字,還冒出了一些複雜感情。
顧曉曼出聲問道:“你是怎麼看待公司的?我親眼看著它一天天長大,感覺就好像……”她的思維忽然阻塞,停頓了一會兒,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像是小時候搭積木,每天攢一個方塊,一個長條,終於拼出了合適的樣子。”
陳亦川俯身靠近她,目光定在她的臉上:“我小時候不玩搭積木。”他陷入了回憶,跟著補充了一句:“六七歲的時候,喜歡玩四位數的加減乘除。”
顧曉曼聞言扭過頭,她剛準備和他說話,鼻尖卻擦過他的臉。親密接觸的那一刻,他非但沒有躲閃開來,反而若有所思了一陣,像是尋到了什麼新奇的事物,非要親身嘗試才能罷休。
他的好奇心與生俱來,像是一條初生的小狗,無所畏懼,也不容退縮。
四周的氣氛陡然曖昧,連燈光都變得灰暗——顧曉曼恍然想起,夜裡十點半以後,寫字樓開啟聲控模式,如果他們不發出聲音,這一盞燈就不會再亮了。
黑暗與寂靜相互交融,電腦顯示屏卻在發光。陳亦川愈加湊近了一點,蜻蜓點水一般親她的額頭,他的側臉倒映在顯示屏上,凸顯了高挺的鼻樑,和稜角分明的輪廓。
顧曉曼雙手沉在鍵盤上,視線不曾離開屏幕,她憋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憋出來一句話:“你現在……現在對我這樣,我高三表白算什麼?”
陳亦川聽到這個問題,他也有一點發懵了,左手卻沒有放開她。他心想一件事做到底,絕不可能中途退縮,於是他乾脆彎下腰,吻在了她的唇瓣上。
顧曉曼不言不語,頭皮卻在發麻,腦子裡閃過很多片段,卻無法連成一個畫面。但她應該怎麼辦,她又能怎麼辦?
她拽上陳亦川的衣領,手指把他的領子絞成一團,他還穿著一件運動外套——不負他高中時代的美名,聞名遠揚的帥氣又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