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中秋斗燈能名列十甲的神官,每年處理的民間祈願沒有上千也有數百,不可能件件都記得詳實。只是五年以前,鬼市人河,坡腳少年,這些線索連成一串,到底還是在賀玄的舊憶中牽出些陳年往事。這人河邊的地師廟,五年前他和師青玄的確是來過的。
五年前的鬼月,人河水患成災,神廟全都失了本來功用,成了災民的收容所。
賀玄與師青玄二人藏身神像背後,看著廟內橫橫豎豎遍地躺著人,許多人在河堤滑坡時傷了手腳,再不救治就落下永疾,孩童滿面灰土,在香灰味道里不住地啼哭。
“明兄,得想點辦法……”師青玄心裡難受得要命,緊握著扇子的五指骨節發白。
賀玄緊鎖眉頭,道:“你心腸倒好,為何不讓你哥來管管?”
師青玄也顧不上賀玄話里對師無渡的戲謔,道:“我、我叫我哥……”他垂頭就想跟師無渡通靈。但大暑剛過,近水區域皆是澇期,師無渡本就分身乏術,想隨叫隨到,確實強人所難。
正當此時,廟門外跌跌撞撞衝進來個人,魂不守舍喊道:“河上的渡船,怕是都回不來了!”
那時人河上還根本築不起橋,人貨來往全靠渡船。聽此消息,廟裡一半人都刷地白了臉,有的是那船上有貨,更多的是那船上有人。賀玄把身邊瞬間騰起的師青玄按住,道:“你留在這兒,我去看看。”
他行至人河上空,只見昏黃的天頂仿佛破了個大洞,漏下暴雨如簾。地上人河泛濫不止,裹挾著蒿稈和枯木。河心幾隻渡船在風口浪尖打轉,撐船人已被巨浪吞了,船上僅剩的生還者均已嚇得魂飛魄散,只有個跛腳少年,左手拉著個落入河中的孩童,右手緊握著渡船的桅杆。
此番浩劫,如非水師親臨,實難回天——好在此時俯瞰此景的是賀玄。
陸上赤為王,水裡黑做主。他從洪水滔天裡撈出活人和三隻渡船,如同探囊取物。只是一時忽略了,他現在扮演的天上地師儀,本是無法做此選擇、造這浮屠的。
老婦在爐里點了一柱香,口中念念不絕:“大人的恩老身是記得的,阿雁也記得……”
世事本就如此,從來就沒有無來由的篤信,她五年如一日打理這座香火愈發寥落的野徑孤廟,只不過是比他人長情。
賀玄看著裊裊升起的輕煙,無端憶起第一次在博古鎮中看血社火。
起初他看到鮮血淋漓的扎快活里主角竟是自己,心中大駭,可後來又生出一種難以名狀的奇異感覺。那分明是他生前的崩潰時刻,竟留給後人一個大快人心的符號,一點善惡有道的念想——冥冥中因果以一種誰也猜不到的方式綿亘相連。
輕煙之中竄出一隻獨耳黑貓,親昵地蹭著老婦的腳踝。
賀玄睜大了雙眼——那並非他法術所化。也許是天緣巧合,也許不過是老婦見過他化的黑貓,便把這形貌相似的小畜生帶了回來。
渺渺之中,究竟還有多少他未曾留意、未敢面對的真物?
他躬身天庭經營百年,造了座無根瓊樓,化出五十多個不同角色。他信以為真的本我,只有那具裝著生前余恨的空殼。只是當他親手推了那座瓊樓,戲中角色盡數崩裂,才後知後覺發現那些虛幻全是真的。蒼生面前嫉惡如仇是他,慈悲為懷也是他;師青玄面前猶疑難決是他,潰不成軍也是他。
人之為鬼,一葉障目。
也許是百年來扮演了太多角色,以至於直至此時他才發覺,此身生前不過二十餘載,身後卻已又是百年光陰了。剎那間他只覺得那些被他屢屢否認的、在塵世間徘徊難定的心緒終於在萬千黃塵中尋到了正主,盡數淋頭澆下。有見師青玄性命無礙之喜,有對世人邪法祭橋之怒,有善念終有所報之樂,亦有痛失明月清風之哀。
他跪在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廟中,抑制不住眼睫的顫抖。
苦海眾生,寥寥數人從一屆凡人修成了神。而博古鎮地方志中形銷骨立的賀生,終於從寒露前夜裡一個心無旁騖替天行道的邪神,重新修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百感交雜的人。
第十章 地風雙冢
鬼市清晨,徹夜的狂歡熱鬧剛歇了不久。
因為伴著河,夜風都是從河上來的,晨光像是能擰出水來。這地方自然是沒有更夫巡夜的,街上只遊蕩著幾個帶著倦意的方士。他們混進來做小買賣,打聽消息,卻又不敢睡在這裡,得趁著清晨趕去河對岸落腳。
不遠處走來個穿麻布褂子的少年,嘴裡叼著草葉,一面走一面踢路邊的石子。他瞥見路邊有支著下巴睡覺的貨郎,伸手啪地打歪了那人頭上的斗笠,嬉笑道:“今天的貨都走不掉啦!”
貨郎夢中驚醒,嚇得打跌,看清人之後張口便罵:“黃口小兒,別來找打!”
那少年已經逃出好幾步去了,挨了罵反倒像吃了糖似的開心,回頭做個鬼臉道:“不是黃口,是白話。”他任那貨郎在背後罵罵咧咧,腳下一拐鑽進個胡同。
那胡同不通,走到頭立著一面爬滿了青苔的石牆。
他皺了皺鼻子,抬手正要去摸,那石牆卻如同一簾瀑布落了下來。水簾消散了,他見了簾里人,簾里人也見了他,露出些詫異神情:“這麼早你……”
五年前的鬼月,人河水患成災,神廟全都失了本來功用,成了災民的收容所。
賀玄與師青玄二人藏身神像背後,看著廟內橫橫豎豎遍地躺著人,許多人在河堤滑坡時傷了手腳,再不救治就落下永疾,孩童滿面灰土,在香灰味道里不住地啼哭。
“明兄,得想點辦法……”師青玄心裡難受得要命,緊握著扇子的五指骨節發白。
賀玄緊鎖眉頭,道:“你心腸倒好,為何不讓你哥來管管?”
師青玄也顧不上賀玄話里對師無渡的戲謔,道:“我、我叫我哥……”他垂頭就想跟師無渡通靈。但大暑剛過,近水區域皆是澇期,師無渡本就分身乏術,想隨叫隨到,確實強人所難。
正當此時,廟門外跌跌撞撞衝進來個人,魂不守舍喊道:“河上的渡船,怕是都回不來了!”
那時人河上還根本築不起橋,人貨來往全靠渡船。聽此消息,廟裡一半人都刷地白了臉,有的是那船上有貨,更多的是那船上有人。賀玄把身邊瞬間騰起的師青玄按住,道:“你留在這兒,我去看看。”
他行至人河上空,只見昏黃的天頂仿佛破了個大洞,漏下暴雨如簾。地上人河泛濫不止,裹挾著蒿稈和枯木。河心幾隻渡船在風口浪尖打轉,撐船人已被巨浪吞了,船上僅剩的生還者均已嚇得魂飛魄散,只有個跛腳少年,左手拉著個落入河中的孩童,右手緊握著渡船的桅杆。
此番浩劫,如非水師親臨,實難回天——好在此時俯瞰此景的是賀玄。
陸上赤為王,水裡黑做主。他從洪水滔天裡撈出活人和三隻渡船,如同探囊取物。只是一時忽略了,他現在扮演的天上地師儀,本是無法做此選擇、造這浮屠的。
老婦在爐里點了一柱香,口中念念不絕:“大人的恩老身是記得的,阿雁也記得……”
世事本就如此,從來就沒有無來由的篤信,她五年如一日打理這座香火愈發寥落的野徑孤廟,只不過是比他人長情。
賀玄看著裊裊升起的輕煙,無端憶起第一次在博古鎮中看血社火。
起初他看到鮮血淋漓的扎快活里主角竟是自己,心中大駭,可後來又生出一種難以名狀的奇異感覺。那分明是他生前的崩潰時刻,竟留給後人一個大快人心的符號,一點善惡有道的念想——冥冥中因果以一種誰也猜不到的方式綿亘相連。
輕煙之中竄出一隻獨耳黑貓,親昵地蹭著老婦的腳踝。
賀玄睜大了雙眼——那並非他法術所化。也許是天緣巧合,也許不過是老婦見過他化的黑貓,便把這形貌相似的小畜生帶了回來。
渺渺之中,究竟還有多少他未曾留意、未敢面對的真物?
他躬身天庭經營百年,造了座無根瓊樓,化出五十多個不同角色。他信以為真的本我,只有那具裝著生前余恨的空殼。只是當他親手推了那座瓊樓,戲中角色盡數崩裂,才後知後覺發現那些虛幻全是真的。蒼生面前嫉惡如仇是他,慈悲為懷也是他;師青玄面前猶疑難決是他,潰不成軍也是他。
人之為鬼,一葉障目。
也許是百年來扮演了太多角色,以至於直至此時他才發覺,此身生前不過二十餘載,身後卻已又是百年光陰了。剎那間他只覺得那些被他屢屢否認的、在塵世間徘徊難定的心緒終於在萬千黃塵中尋到了正主,盡數淋頭澆下。有見師青玄性命無礙之喜,有對世人邪法祭橋之怒,有善念終有所報之樂,亦有痛失明月清風之哀。
他跪在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廟中,抑制不住眼睫的顫抖。
苦海眾生,寥寥數人從一屆凡人修成了神。而博古鎮地方志中形銷骨立的賀生,終於從寒露前夜裡一個心無旁騖替天行道的邪神,重新修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百感交雜的人。
第十章 地風雙冢
鬼市清晨,徹夜的狂歡熱鬧剛歇了不久。
因為伴著河,夜風都是從河上來的,晨光像是能擰出水來。這地方自然是沒有更夫巡夜的,街上只遊蕩著幾個帶著倦意的方士。他們混進來做小買賣,打聽消息,卻又不敢睡在這裡,得趁著清晨趕去河對岸落腳。
不遠處走來個穿麻布褂子的少年,嘴裡叼著草葉,一面走一面踢路邊的石子。他瞥見路邊有支著下巴睡覺的貨郎,伸手啪地打歪了那人頭上的斗笠,嬉笑道:“今天的貨都走不掉啦!”
貨郎夢中驚醒,嚇得打跌,看清人之後張口便罵:“黃口小兒,別來找打!”
那少年已經逃出好幾步去了,挨了罵反倒像吃了糖似的開心,回頭做個鬼臉道:“不是黃口,是白話。”他任那貨郎在背後罵罵咧咧,腳下一拐鑽進個胡同。
那胡同不通,走到頭立著一面爬滿了青苔的石牆。
他皺了皺鼻子,抬手正要去摸,那石牆卻如同一簾瀑布落了下來。水簾消散了,他見了簾里人,簾里人也見了他,露出些詫異神情:“這麼早你……”